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社会转型期信仰实践以及民间宗教变迁探析——以三个人口较少民族为例

  • 论文价格:150
  • 用途: 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37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20082921124420770
  • 日期:2020-08-29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本文结合田野调查以及文献资料,对土族、锡伯族、裕固族的民间宗教及其变迁进行了历时性和共时性的研究,得出下述几点结论:三个族群社会民间宗教的变迁情况却有较大的差距,主要通过比较三者的宗教活动场所的恢复及使用情况、仪式以及神职人员的传承三个方面得出。土族的村庙历经了二次重建,其仪式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岁时节点联系紧密,并有多层级的神职人员队伍。锡伯族的庙宇成为文物而较少有人祭拜,民族节日——西迁节趋于民俗化,而神圣性减少,其萨满法师发生了职业分化。裕固族基本恢复祭鄂博的传统,但是祀公子职业已经失去传承。

.....

 

第1章绪论

 

上述文献模糊地勾勒出当代中国民间宗教研究的整体图景,即一种政治经济学的解释进路及其反思。政治经济学进路的主要特征是运用政治经济学的学术概念来阐释宗教现象,解释其中宗教组织、宗教行为的运行逻辑。民间宗教复兴的现象引发学者们的思考以来,以杨凤岗为代表,将其引入到中国研究中,提出“三色市场”及相关的理论变形,以解释中国宗教兴衰与国家政策之间的关系,影响了一大批的中国研究,政治经济学与宗教研究就这样紧密联系起来。然而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经验研究中的适用性,也引起了学者们的反思,因为人们的宗教行为并非是单纯的经济计算。追其溯源,在于政治经济学基本的理性假设过于片面地理解“宗教”以及“宗教人”。“礼物模式”就提出新的解释路径,民间宗教的内在逻辑被解释为“礼物交换”,认为民间宗教是一种自成一类的事实,由特定群体的社会交往所建构,人与神、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通常表现为道德的秩序。基于此,民间宗教是乡土社会的集体生活的一种呈现,无外乎在改革开放之后逐渐复兴起来。这一范式使得宗教现象的内涵更加丰富,人们的宗教生活同时存在着礼物交换、权力因素以及经济计算等维度。

.....

 

第2章锡伯族的概况及其信仰实践

 

2.1锡伯族基本概述
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历史悠久,先秦时为塞人居住地,有锡伯族人足迹的时间不过数百年,可追溯到新疆锡伯族的一段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1764年西迁。清朝廷为加强新疆伊犁地区的防务,抽调锡伯官兵1020名,连同眷属4000余名,令其迁驻伊犁。随之编设为锡伯营进驻伊犁河南岸屯垦戍边。1938年废锡伯营八旗制,成立河南设治局,隶属伊犁行政长公署。然后,历经多次的县名与建制的更替,最终于1955年改为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但锡伯营制度对锡伯社会影响深远,至今察县的锡伯族村落还是以牛录命名。牛录最早可以追溯到满族社会的狩猎单位,然后随着满族的发展壮大,牛录被改变为军政合一的八旗制度。历史上锡伯人并入满族统治,一直到西迁新疆伊犁,八旗制度成为锡伯社会制度的主要部分,承担军事、行政和生产多重职能。察布查尔县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历史上锡伯族、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回族等多民族共同生活在这块土地上。而锡伯族自进驻察布查尔屯垦守边以来,锡伯人在察布查尔扎根生活,视之为第二故土。一方面,锡伯族教场练兵,驻守边防,巡查边界,并多次应征参战,平定叛乱;另一方面,锡伯族按牛录编设村落,修筑城堡,开挖察布查尔大渠,扩大水浇地面积。

 

2.2锡伯族的信仰实践
另一方面,祖先信仰是萨满信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锡伯族与其他信仰萨满教的北方民族一样,都有着数量较多的祖先神。随着家族的扩大和分化,每个哈拉或莫昆都有了自己的祖先神。从萨满信仰中的神物“萨满神图”来看,一棵“祖先树”分出很多枝杈,站在树巅的就是伊散珠妈妈,其他祖先神都属于伊散珠妈妈的属从。锡伯族的《萨满神歌》中提到了几十位神灵,大多数都为祖先神。其中,女祖先神有伊散珠妈妈、依兰恩杜里格格、吉郎阿妈妈、妈妈墨尔根、苏鲁妈妈、希林妈妈、屯依妈妈、玛法妈妈等。男祖先神有海尔堪玛法、顾兴阿玛法等。他们形成于锡伯社会的早期,是整个氏族的共同祖先,受全民族的祭祀供奉。另外,各个哈拉(姓氏)还供奉各自哈拉的祖灵。③有学者指出,萨满信仰的实质是建立在万物有灵信仰上的祖先崇拜。④社会人类学认为,祖先崇拜是指以相信已故的成员给某个集团的现有成员的生活带有影响这一信仰为基础的民俗信仰体系。⑤广泛意义上,图腾、民族英雄、名人等都属于祖先崇拜的范畴。这种祖先崇拜无疑与萨满的万物有灵观有关。祖先是特殊的神灵,作为已逝的集体成员,与后代之间有着特殊的庇佑关系。

....
 

第3章裕固族的概况及其信仰实践................................22
3.1裕固族基本概述.......................................22
3.2裕固族的信仰实践.....................................23
第4章土族的概况及其信仰实践..................................28
4.1土族基本概述.........................................28
4.2土族的信仰实践.......................................29
第5章锡伯族、裕固族、土族信仰结构的变迁......................38
5.1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锡伯族民间宗教的变迁.............38
5.2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裕固族民间宗教的变迁.............44
5.3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土族民间宗教的变迁...............49

.....
 

第6章三个民族民间宗教结构变迁的影响因素

 

6.1信仰实践的结构类型
如果以历时性的视角观察,民间宗教无疑呈现复兴的态势;而从共时性对比的角度,一些地区的民间宗教相比之下是式微的。民间宗教的当代发展存在着一种张力,从不同视角入手,就会做出不一样的判断。而只有从历时性的角度才能有效评估某一事物的发展趋势,总体上民间宗教在三个个案中是呈现复兴的态势。关于宗教复兴的原因,学术界从宗教市场、国家社会、礼物模式等理论视角进行论述,分析宗教复兴的政治、经济、社会层面的成因。但宗教总体复兴的表象之下,正如三个个案的民间宗教信仰实践及其变迁所呈现出来的,民间宗教的变迁趋势并非线性的复兴或消失,变迁过程具有地域性、族群性、差异性,而仅仅从外在的结构性影响因素难以提供一个合理的解释。如何理解社会结构转型给民间宗教带来的变化?面对这些变化,地方社会的信仰实践又呈现出怎么样的逻辑结构?这些是本章试图回应的问题。
社会学论文范文

 

6.2民间宗教变迁的结构性因素
土族社会的民众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探索性地恢复一些庙宇与仪式,现在的村庙基本都是当时重修起来的。人民公社解体后,家庭成为承担风险的单位,但是土族的村落共同体并没有解体。围绕着地方神展开的仪式提供了较强的集体凝聚力,神灵的仪式基本和人们的农业生产的各个时间节点吻合,这给公社解体后空白的集体村落生活提供了传统的秩序。裕固族地区由于人口较少,资金有限,其鄂博以及藏传佛教寺院的重建则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整个过程都是由民众主导,出钱出力、自发组织完成。一开始,当地政府并不干预,仅是进行记录工作。在市场经济与文化自觉的冲击下,政府部门为了发展地方经济,宣传民族文化,开始挖掘民间宗教当中的文化资源。各种带有明显宗教色彩的民俗仪式、舞蹈等等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社会学论文怎么写

.....
 

第7章结语
大部分研究都是以一个个案来剖析民间宗教及其变迁,较少揭示并讨论民间宗教在转型期过程中发展的差距。三、关于民间宗教变迁与其差异的原因:1)国家的退场提供了民间宗教发展的外部空间。不同民族地区对于相同国家政策的调试性不同,导致其民间宗教发展不同。2)信仰惯习提供了民间宗教复兴的基础动力。而不同族群受到现代化影响的不同,导致人们信仰发生变迁。3)族群认同提供了民间宗教复兴的推力。而不同族群的族群认同建构主体的差别,影响了民间宗教变迁。
参考文献(略)
123
限时特价,全文150.00元,获取完整文章,请点击立即购买,付款后系统自动下载

也可输入商品号自助下载

下载

微信支付

查看订单详情

输入商品号下载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