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社会学论文,在佛教的现代发展过程中,其身体观念沿袭于经典传统,深受佛教经典教义的影响,这是佛教的身体观念不变的部分,而变的部分是佛教身体观念的社会性更强,受到现代社会发展的影响,导致佛教的很多方面都在改变,例如修身方式更加私人化、多选择性,呈现出的修身实践也更加多样化,亦或是当代佛教信仰团队更关注当下的解脱。这也是社会对佛教的影响的表现。这其中的变与不变可以从宗教、社会、个体三个维度来具体分析。首先,从宗教角度而言,在佛教的发展过程中,其根本诉求一直围绕着脱离轮回之苦、涅槃成佛而言的,其中,将身体分为“身”与“心”,摆脱肉身的束缚,获得“心”的自在,这是一直未曾改变的,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理解为佛教对于身体的根本性理解是没有改变的,但不可忽视的是,佛教信仰者对于身体的内涵理解和修身实践是在发生变化的,这种变化可以从社会、个体两个角度来理解;其次,从社会维度而言,佛教对于身体的观念以及修身实践是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的
........
第一章绪论
尽管在传统社会学研究中,身体是不被重视的,甚至不被列入研究范畴,但仍然有一些社会学家发现了身体,意识到身体的存在,例如涂尔干提出身体承载了社会符号意义,身体更是神圣性的所在,齐美尔提出社会和文化的起源之一就是身体,每个个体处于不同的社会和文化,也因而发展出每个个体的独特性。到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研究者们对身体的关注增多,这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紧密相关。一方面身体被作为研究方法,从身体着手来理解个体及其个性,另外一方面,女性主义运动的兴起使得身体开始受到学界的关注,尤其体现在女性主义研究中。与此同时,工业革命使得许多国家成为先进工业国,工业发展到后期人口状况也发生了改变,人口老化加剧,在努力工作的同时,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开始盛行,开始利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来对抗疾病和衰老。在这些社会背景作用下,身体开始作为研究主题受到学界的重视,蓬勃兴起的女性主义研究思潮和女性运动也对当时的社会学研究产生了冲击,社会学家们也开始关注身体,他们将蓬勃发展妇女运动视作社会运动乃至社会现象,这也使得将社会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的社会学家们不得不开始重视身体研究。因此可以说,当代身体社会学研究的兴起与西方女性主义运动的发展脱不开关系,同时,对身体的重视也是西方工业社会长期发展的作用结果。
........
第二章核心概念与理论架构
一.核心概念
通过前文关于身体研究的文献梳理,我们可以看到建构主义与自然主义是身体研究的两大代表性阵营,在各自阵营内由于视角的差异又进一步区分出不同取向。其中,建构主义主要体现为四种不同的解释取向:第一,将身体视作文化象征。身体可以被视为整体社会的隐喻,透过处于正常状态中的身体,我们可以实现对社会织与社会关系的理解;而当身体出现疾病时,这被认为是异常的,出现这种异常状态主要是由于社会失范的结果。①这种取向下,身体是社会的缩影,带有特定社会的印记,因此,对身体的分析构成了理解所处社会的主要途径。第二,将身体视作社会建构的结果,强调人的身体兼具自然本质与社会文化两种属性,二者各司其职、共同支撑身体的存在与活动。第三,身体被认为是社会规训的对象,同时身体也是国家、制度等规训而成的产物。
二.象与技术手段础:处于社会结构与个体行动中的身体
通过自我学习来呈现更好的身体外在。这些东西并非自然如此,而是表征着具有高度技能和社会分化的意味,随着身体的发展,它也打上了不容辩驳的个体所属社会阶级的印记。身体由于三个原因而被打上印记:一是个体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二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形成的对于世界的理解和惯习;三是个体对于美的理解及审美观的养成。而吉登斯的“高度现代性”观念,则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身体与社会所特有的重要社会原则是如何相互决定的。当代社会世界的不确定性被身体所吸纳并增强。现代性控制身体的能力使个体有潜力改变其身体外表和能力,而现代性对于种种确定性的破坏则维系着个体的“持续反思性”,刺激他们不断寻求新的生平叙事,新关系,以及对于重大生存议题的新的答案。
......
第三章佛教的传统身体观念.............................................................. 25
一.经典教义中的身体观念.......................................................................... 25
二.修行与护持中的身体 .............................................................................. 29
第四章 基于身体的修行实践............................................................... 32
一.身体成为修行最重要的工具.................................................................... 32
二.日常生活与修行实践............................................................................. 35
第五章身体及修身:面向宗教、社会与个体................................ 40
一.身体及其修行实践的宗教面向................................................................. 40
二.身体及其修行实践的社会面向................................................................ 43
三.身体及其修身实践的个体面向——私人性................................................. 47
........
第五章 身体及修身:面向宗教、社会与个体
一.身体及其修行实践的宗教面向
就佛教而言,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一开始的产生是基于死亡问题的,如何看待和应对死亡、死后的世界是怎样的。面对身体的消亡这一问题,佛教不断发展出了丰富的体系,在发展过程中,对于身体的观念以及修身实践的内涵是不断发展和丰富的,但始终与佛教的终极诉求是保持根本一致性的。神圣性是宗教的重要概念和维度,在佛教看来,身体是多层次的,外显的是肉体躯干,法身蕴藏于最深处,而法身才是佛教神圣性的根本体现。为了达到身体的圣化,彰显神圣性,需要通过长期的身体修炼实践,以破除肉身的束缚,使法身得以显现。
二、身体及其修行实践的社会面向
不同的身体观念,生发出不同的自我认知。即使同一个体,随着身体观念发生变化,其自我认知也会随之而变。就佛教而言,佛教修行者在修身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认知。人生来虽有佛性,但都被无明遮蔽了,这样产生的自我认知是不准确的,比如体现在对自我的起源的理解上,通常认为新的生命的诞生是一种生物性行为结果,但佛教提出这只是一个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因缘的聚合。另外,在身体念方面,佛教对于身体的产生、身体的消亡、对待身体的态度等方面有着一套完整的理论解释框架。佛教提出,个体只有通过研习佛理、精进修身,才能对身体形成正确的态度,基于对身体的正确理解才能形成可靠的、稳定的自我认知。在田野过程中,好几位受访者都提到了自己在修身过程中,对待自我不断产生出新的认知和理解,不“信佛”之前,对待身体的生理性欲望是不加以克制的,没有思考过这个欲望所会产生的后果,对于身体没有进行过深入的思考,认为只要保持身体的健康就可以了。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结构化理论主张,身体既是社会实践的被动接受者,也是其所处情境的积极创造者。结构化理论中的身体观念力图将人的身体特性置于联结个体与社会的通道的核心。每个个体作为社会行动者,通过身体产生出各种各样的社会行为,这使得每个个体处于不同的社会情境中,与此同时,个体又受到其所创造出来的社会情境的影响。即以身体为手段,个体依附于社会,或与社会相分离。另一方面,佛教立足社会,必受到社会的影响,现代佛教与社会紧密相关,社会结构因素必然影响到佛教的身体观念的变化,并且佛教与个体日常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现代佛教提倡要将修行落实到生活中去,每个修行者都有着个体生活。身体是修行实践的必备条件,因此佛教提倡个体在日常修行实践中,注重对身体的保养是十结构化理主张,身体既是社会实践的被动接受者,也是其所处情境的积极创造者。#p#分页标题#e#
参考文献(略)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