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地位特征及交换形式对凝聚感的社会学影响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08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8082319352617635
  • 日期:2018-08-16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本文是一篇社会学论文,社会学家对社会的研究包括了一系列的从宏观结构到微观行为的研究,包括对种族、民族、阶级和性别,到细如家庭结构个人社会关系模式的研究。社会学系分成更多更细的研究方向,包括像犯罪和离婚,在微观方面例如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社会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第 1 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虽然早期思想家并未明确将“凝聚感”作为专有名词使用,但在许多箴言中早已体现出思想家对于凝聚感的探讨。凝聚感作为一种情感,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社会交换理论的范畴中,许多学者也将凝聚感纳入到研究领域当中。外国学者劳勒等人对其的研究表明,随着交换次数完成率的增加,行动者之间将会产生“情感共鸣”,从而产生诸如高兴、满足以及公平等积极情感(Lawler,2014)。在此基础上劳勒提出了关系凝聚理论,认为在交换过程中,交换频率会促进积极情感的产生,积极情感的产生又将会对交换双方之间的凝聚感产生影响。在现实生活中,凝聚感是群体正常运行的一个重要特征。内部整合、适应环境是所有群体为正常运行均需要面对的两个基本问题。所谓的内部整合,是为了维持群体内部正常、平稳运转,以此来增强对于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而在内部整合过程中,群体内部所形成的凝聚感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当今信息技术和全球化迅速发展的社会,凝聚感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其促进了群体发展和社会稳定。早在半个世纪之前,国外就已经开始对凝聚感的相关方面进行研究。大部分的西方学者认为,凝聚感在小规模团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针对凝聚感的研究主要分布在团体层面。
...........
 
1.2 研究目的
至今为止,学者们将现实生活中的社会交换划分为直接交换和间接交换。并且试图去解释这两种交换形式中凝聚感的形成过程并且预测凝聚感的形成过程是否存在着差异?如果存在两者之间的差异,那么又是何种因素所导致的?那么,在相同的社会条件下,这两种交换形式下所形成的凝聚感到底存在着怎样的差异?其次,如果考虑到地位特征差异的影响,这种交换间的差异又会是什么状态?本研究将尝试通过直接交换和间接交换两种交换形式、以及地位特征差异两方面进一步对上述问题进行解释,在此基础上进行实验研究,并试图建构一个新的理论分析视角,拓宽理解和解读社会交换论的视界。
.........
 
第 2 章 相关文献及理论回顾
 
2.1 社会交换相关理论及文献
2.1.1 社会交换概念
早期的人类学家(Malinowski,1922)认识到,许多经济市场之外的社会互动形式可以被概念化为一种利益交换。人们通过社会交换获得社会生活中所需要的物质,并且通过社会交换的过程来相互提供这些物质(邻居,交换好处;儿童,玩具;同事,协助;熟人,礼貌;政治家,让步)(Blau,1964:88)。霍曼斯(Homans)社会交换的发生是遵循着“一种至少是在两个人之间进行的交换活动,无论这种活动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是多少有报酬的或有代价的”的过程。社会交换的关注焦点是社会生活:人们从社会互动中所获得的利益,所付出的代价,以及管理这些交换结构和相互依存关系。虽然经典经济交换理论通常认为交换是独立的,但在陌生人之间的一次性交易中,社会交换理论家主要关心一些长度和耐性的问题。然而,社会交换研究视角与心理学、经济学有所不同,社会交换强调交换发生的社会结构。当代理论家将交换置于更广泛的网络背景下,探讨行动者与不同合作伙伴进行交换的结构性机会如何影响权力、联盟、承诺和信任(Molm,2006)。根据上述学者对社会交换进行的概念界定,在交换过程中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包括交换主体与交换客体。交换主体即社会交换的参与者,可以是个体、组织、国家等。交换客体即用来交换的物品—交换资源。社会交换从本质上说就是行动者充分利用自己所拥有的一种或数种资源,与对方所用的资源进行交换,实现交换互惠。
.........
 
2.2 地位特征相关理论
地位特征论是一个抽象形式化的理论。它不是一个关于性别、种族、或职业地位的理论。它是一个关于地位特征地泛化和特殊;目标对象(goal objects);参照性结构;以及行为性地交换模式的理论。因此它可以被应用到包括性别、种族、职业还有其他许多具有社会意义的具体地位差异的状态过程的研究中,因为对一个给定的总体在一个给定的时间上,这些差异随着地位特征而发生作用。“地位特征”是能够将行动者划分为不同地位的特征,往往与荣誉、权力以及受尊敬程度相关联。当前学术界将地位特征划分为具体地位特征和泛化地位特征两大类。其中,具体地位特征指的是行动者个人所具有的某种单一的能力及行为,可以通过具体的方法进行测量,比如身高、体重以及力量等;而泛化地位特征所变现为每种状态均与一整套具体的特征相联,并且对应着一个具有同质性评价的概化期望状态(赵德雷,2011)。到 20 世纪 50 年代末 60 年代初,众所周知,在面对面(face-to-face)任务导向的群体中,个体所拥有的外部地位对他们的行为有主要的影响(Hurwitz、Zander and Hymovitch,1960;Strodbeck、James and Hawkins,1958;Torrance,1954;Zander and Cohen,1955)。但是,正如社会学家 Strodbeck (1958)的观点:当前无法理解这种行为差异是如何从这些地位因素中产生出来的。其次 Berger、Cohen and Zelditch 认为,当扩展到从任务情境中的地位特征的角度来看时,任务群体的成员存在的差异决定了群体内可观察的权力和声望秩序。这一关系是明显存在的,无论外部特征与群体的目标或任务是否在之前已经建立了联系。然而,它的确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群体成员对彼此的了解程度;随着群体成员彼此了解的加深,这种差异的影响会下降(Heiss,1962;Leik,1963)。地位特征论已经被用于描述在其他一些地位差异中地位-形成过程的影响,包括教育程度(Moore,1968;Zelditch、Lauderdale and Stublarec,1980;Markovsky、Smith and Berger,1984);职业地位和性取向(Webster、Hysom and Fullmer,1998);种族(Cohen and Roper,1972;Webster and Driskell,1978;Brezina and Winde,2003);性别(Lockheed and Hall,1976;Lockheed,1985;Meeker and Weitzel-O’Neill,1977);外表吸引力(Webster and Driskell,1983);英裔美国人与墨西哥裔美国人的民族认同(Rosenholtz and Cohen,1985);西班牙和德裔犹太人(Cohen and Sharan,1980);英澳与希腊的澳大利人(Foddy and Riches,2000);组织的等级与地位(Berger、Cohen and Zelditch,1972;Johnson,2003)。它还被用到对于性别影响地位的理论整合研究中(Carli,1991;Ridgeway and Diekema,1992;Wagner andBerger,1998),以及外表吸引力作为一项地位差异的影响的理论整合研究中(Jackson,Hunger,and Hodge,1995)。
.......
 
第 3 章 研究设计.............17
3.1 研究方法........ 17
3.1.1 实验法.............. 17
3.1.2 访谈法.............. 20
3.2 研究假设........ 21
3.3 变量的操作化............ 23
3.4 本章小结........ 24
第 4 章 实验结果............ 25
4.1 变量描述........ 25
4.2 交换形式对凝聚感的影响分析........ 26
4.2.1 两种交换形式下的凝聚感分布.......... 26
4.2.2 合作交换所形成的凝聚感更强........... 27
4.3 地位特征对凝聚感的影响分析........ 29
4.4 地位特征及交换形式对凝聚感的影响分析............ 32
4.5 中介效应分析............ 34
4.6 本章小结........ 36
第 5 章 结论及讨论....... 37
5.1 结论.... 37
5.2 讨论..... 37
5.3 未来研究方向............. 39
 
第 4 章 实验结果
 
4.1 变量描述
本研究自变量为交换形式和地位特征差异,自变量均为分类变量,在数据处理过程中进行虚拟化处理。本研究相关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如下:表 4.1 相关变量的统计描述将四类实验的成功轮数、A 对 B 的积极情感、B 对 A 的积极情感以及凝聚感进行简单的统计分析。其中,从交换形式角度,四种交换类型在成功轮数、A 对 B 的积极情感、B 对 A 的积极情感以及凝聚感四类变量中,合作交换的极小值、极大值以及均值比协商交换大;从有无地位特征差异角度,也表现出相同的情况,无地位特征差异的凝聚感比有地位特征差异所呈现出的差值更大一些。将四类不同实验条件下的积极情感进行对比,在有地位特征差异协商交换条件下,A对 B 的积极情感均值为 55.53,B 对 A 的积极情感均值为 51.53,差距相对较大;在有地位特征合作交换条件下,A 对 B 的积极情感均值为 59.53,B 对 A 的积极情感均值为 50.67,差距最大;在无地位特征差异协商交换条件下,A 对 B 的积极情感均值为 61.65,B 对 A的积极情感均值为 62.00,差距最小;在无地位特征差异合作交换条件下,A 对 B 的积极情感均值为 65.59,B 对 A 的积极情感均值为 64.47,差距相对较小。相对而言,在有地位特征差异条件下 A 对 B 所产生积极情感与 B 对 A 所产生的积极情感两者之间的差值明显大于无地位特征条件下两者的差值。#p#分页标题#e#
........
 
结论
 
凝聚感,作为一种情感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心理状态。在个人、家庭、组织以及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柏拉图认为,一个社会的团结和凝聚是一个社会中民众生存的需要。孟子曾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种种现象无不表现出凝聚感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与此同时,凝聚感又是如何形成的?齐美尔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形成具有凝聚社会的一个前提。劳勒将其与社会交换结合,发现成功完成交换任务会使参与者感觉良好,形成 “情感共鸣”,从而产生相关的积极情感,进而促进凝聚感的形成。无可厚非,凝聚感的形成与信任等积极情感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但是在信息不对称的社会互动中,影响凝聚感的因素又会是什么?本文基于劳勒等人社会交换理论的经典理论假设的基础上,通过对先前相关领域学者的研究进行整理分析,纳入地位特征以及社会交换两个因素对凝聚感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地位特征、交换形式对凝聚感的形成均有显著性影响。在交换形式方面,合作交换所形成的凝聚感比协商交换就所形成的凝聚感更强;在地位特征方面,无地位特征差异所形成的凝聚感比有地位特征差异所形成的凝聚感更强。在此基础上对劳勒等人所提出的经典理论假设进行了验证,并对其所提出的关系凝聚理论所认为的在交换过程中会发生的内生关系进行了验证。与此同时,我们对交换形式、地位特征与凝聚感进行了回归分析,发现地位特征对凝聚感的影响大于交换形式对凝聚感的影响,对以往的凝聚感研究进行了拓展。在劳勒等人所提出的凝聚感的内生关系方面,我们发现,交换频次、积极情感发挥着中介效应。交换形式对交换频次产生影响,影响在交换过程中积极情感的产生,进而对凝聚感的形成产生影响。地位特征同样也存在着与之相同的内生关系,但是与交换形式不同的是,地位特征可以直接对凝聚感产生影响,进而对经典理论的反思以及现有理论的拓展。总之,本研究通过实验法对经典理论假设进行相关研究并进行验证。在经典理论假设的基础上,加入地位特征影响因素,提出相关假设并进行了验证,拓宽了以往凝聚感问题的相关研究。
..........
参考文献(略)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