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社会学论文,社会学论文的理论成果将直接效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为提高社会运作效率、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以及社会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做出巨大贡献。(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社会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社会工作专业最初起源于欧洲,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伴随着贫民救济、社会福利以及慈善事业而逐渐发展起来,最初是作为一项尊重关爱人并且服务于人的专业活动,具有慈善性、非职业性和非专业化等特征。社会工作最初在欧美国家起步,这与他们的宗教理念以及人权至上的文化背景密不可分。以教会、私人的形式举办的慈善逐渐转变为由各类组织负责的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此外,英国工业革命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又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提供了直接动力,大力推动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发展,社会工作专业也由最初的雏形发展为一门专业化职业化程度较高的学科。1987 年民政部和北京大学签订协议建立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标志着社会工作教育的初步建立。随后 2004 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了社会工作者的国家职业标准,象征着中国社会工作从教育领域进一步落实到实务领域。2006 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加快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步伐,我国社会工作制度建设逐步推进,社会专业的建设以及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也纳入到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的意见》等一系列重要的法律政策当中来。国家越来越重视社会工作职业以及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因此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新的目标,2010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将社会工作人才作为一支独立专业队伍来建设,并明确提出发展目标:“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以人才培养和岗位开发为基础,以中高级社会工作人才为重点,培养造就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到 2015 年,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到 200 万人。到 2020 年,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到 300 万人”。①截止 2014 年底,全国已有 70 余所高职高专学校招收社会工作专科学生,已有 310 所高校招收社会工作专业本科学生、104 所高校(研究机构)招收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生,每年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近 3 万人。
.........
二、研究综述
关于社会工作职业化的研究,国外学者最早是集中在社会工作职业化的衡量标准和社会工作职业的自主性②来进行研究。Flexner 初步提出了衡量职业化程度的六条标准,之后的学者都基于此基础来展开跟概括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内容。Compton 总结并深化了该标准:一是系统的知识体系;二是来自协会的约束力;三是协会利益导向而不是个人利益的价值指向;四是技术训练体系的形成;五是职业文化的构建;六是薪酬和荣誉的回报系统。③社会工作者从事该项职业必然要求其习得系统的理论知识,通过专业训练掌握操作技能,并能为服务对象提供规范的利他性的服务,继而获得相应的薪资报酬。一项社会活动只有满足人类社会的某项社会需求才能被认定为一种职业。O’Neill 提出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的关键是组织的自主性与功能的自主性两大方面。④组织的自主性是指规范社会工作组织或行业,并使之形成一系列职业价值、组织制度来区别其他团体组织。功能的自主性则是界定社会工作职业的职责范围,独立于政府或其他组织功能之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最终达到推进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的目的。国外学者普遍认为,要实现社会工作的职业化,就必须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加强制度建设;而判断社会工作是否职业化的首要条件,就是要确定判定职业化的标准。国内学者对于这社会工作职业化问题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三大方面:一是关于国内社会工作发展的历程,以及社会工作者职业的制定标准。尹保华(2008)在《试论中国社会工作职业化》一文中将国内社会工作专业的职业化过程明确划分成三个大阶段,第一阶段最初的社会工作专业在教育体系内的确立,第二阶段学术上对社会工作职业化的讨论,第三阶段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认证及评价制度的建立。①他指出我国社会工作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实现社会工作专业的职业化和专业化适应时代发展,满足人类需求,但同时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来发展的。
..........
第一章 理论基础
1.1 承认理论的基本观点
承认理论最开始起源于黑格尔的承认学说,黑格尔认为,现实社会的基础实质上是各个主体间的社会关系,也就是由自由公民组成的一个伦理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内,每个自由公民存在相互承认的关系,从而达到共同体的发展。但社会历史形态不同,在黑格尔看来承认的形式也会有所变,在黑格尔《伦理体系》一书中他曾提到:“一切互相承认关系的结构应当为一个主体自我认识到在主体的能力和品质方面必须为另一个主体所承认,并且与他人达成和解”。①黑格尔围绕“承认”这一概念,认为承认是由直观情感上的承认发展到知性情感上的承认(从爱发展到团结),由个体之间的承认发展到国家共同体的承认,由“形式承认”发展到“实质承认”(主体与主体之间的承认,主体与社会制度之间的承认)。黑格尔从家庭、社会和国家这三个维度,逐步建立了三种逐步推进的承认关系,即家庭的情感承认(爱)、法律的形式承认(法律)和国家的实质承认(团结)。②米德在《心灵,自我与社会》一书中提出过 “主我”与“客我”的概念,“主我”会表现为对社会挑战做出随意反应的一切内在冲动的汇集,而“客我”则控制自己的行为,并与社会期待的社会规范表现得相一致。③“主我”与“客我”之间相互影响,具体体现在法律自由与自我的实现,社会道德发展与个体道德发展上。在实践自我关系中,内在化的集体意志与个性化诉求之间的张力,必然导致肢体与社会环境之间的道德冲突,为了实现这种根植于本能的要求,原则上需要全部社会成员的承认。④“客我”为了获得共同体的承认,“客我”的存在使得“主我”为新的社会承认形式而进行斗争,换句话说,也就是“为承认而斗争”。
.........
1.2 承认理论
在本研究中的运用综合上述对承认理论的研究综述,本文将社会工作职业的社会认同认为是社会工作职业获得承认的过程,这其中不仅仅包括自我的承认,还包括政策和社会的承认,社会工作的职业化与专业化也正是社会工作职业从形式上的认同转化为实质上认同的过程,这与国家的支持力度以及制度政策完善健全是紧密相连的。因此,正式制度环境的好坏与社会职业认同度的高低密切相关。因此,正式制度环境与社会工作认同度有着密切相关。根据学者们的研究成果显示,承认理论起着理论分析框架的作用。综合以上文献综述和理论视角,本研究将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正式制度(国家宏观政策、法律制度、职业资格制度、晋升制度、薪酬制度、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制度、财税支持制度、岗位设置和教育培训制度)与社会工作职业认同度(社会工作职业身份认同度、社会工作职业理念认同度、社会工作职业效能认同度、社会职业前景认同度)的关系。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16
2.1 研究假设 .... 16
2.2 变量界定 .... 17
2.3 研究方法 .... 18
2.4 样本情况.... 18
2.5 资料处理 .... 20
第三章 结果分析 ...........21
3.1 社会工作职业社会认同度的现状分析 .......... 21
3.2 正式制度环境与社会工作职业身份认同度的关系 .......... 28
3.3 正式制度环境与社会工作职业理念认同度的关系 .......... 29
3.4 正式制度环境与社会工作职业效能认同度的关系 .......... 30
3.5 正式制度环境与社会工作职业前景认同度的关系 .......... 32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34
4.1 基本结论 .... 34
4.2 政策建议 .... 36
第三章 结果分析
本研究将社会职业认同度操作化为职业身份认同度、职业理念认同度、职业效能认同度和职业前景认同度四个方面,要对社会工作职业认同度进行分析,首先我们要了解社会工作职业认同度以上四个方面的具体情况。#p#分页标题#e#
3.1 社会工作职业社会认同度的现状分析
社会认同度主要分为职业身份认同度、职业价值理念认同度、职业效能认同度和职业发展前景认同度等四个二级维度,本文设定“5”=非常同意、“4”=比较同意、“3”=一般、“2”=不太同意“1”=很不同意,表示得分越高,则认同度越高。具体情况如下:从表 3-2 中得知,在职业身份认同方面,总体上调查对象对社会工作该职业的职业身份的认同还是比较高的,首先,79.2%的调查对象认可“社会工作是一门职业”,多达 83.6%的调查对象认可“社会工作是一门专业”。为了了解社会工作职业是否与志愿者、义工以及政府工作人员等工作职务区别开来,我们就“社会工作者(社工)是志愿者或义工”、 “社会工作者(社工)主要是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分别有 17.2%和 17.7%的人选择了比较同意和非常同意,说明调查对象虽然听说过社会工作这项职业,但不清楚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义工之间的区别,也不清楚社会工作者职业所属于何种性质,甚至会与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相混淆。为了了解社会工作者的社会地位,以此来判断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声望,设置了“社会工作者(社工)的社会地位应该和公务员一样”、“ 社会工作者(社工)的社会地位应该和医生一样”等选项,45.9%认为社会工作者的地位应该跟公务员一样,41.4%认为社会工作者应该跟公务员一样,但不认可的人数也分别占 30.6%和 30.1%。从数据上显示大多数调查对象还是认可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身份。71.9%的人支持家人或好友从事社会工作职业,这说明社会工作职业在大多数人看来是一项愿意亲朋好友来从事的工作。同意“社会工作者(社工)需要执证上岗”的人数达 71.9%,同意“社会工作者应该获得比当前更高的收入”占75.4%,这说明调查对象普遍认为社会工作该项职业的门槛应当越来越严格,对从业人员所具备的技能及职业素养的要求也越来越多,且当前社会工作者的薪酬待遇在大多数人看来并不理想,而且有待进一步提高。
........
结 语
为了解社会工作职业社会认同度现状,探讨正式制度环境与社会工作职业认同度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笔者在贵州、长沙、东莞三地共 9 个行政区展开实地调研,以 812 份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社会学实证研究,提出提升社会工作职业认同度的对策建议。由于笔者研究方法和学术理论水平的限制,本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一是研究方法方面的不足。此次调研不仅发放了 800 多份问卷,还对社会组织、社工机构负责人以及政府部门工作人员 12 人进行了深度访谈,但本文在具体分析时,仅有定量数据分析,未能将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二是资料分析方面的不足。此外,研究中的调查虽然满足了实证研究的基本要求,但在因变量操作化、统计分析等部分还是有所欠缺。对社会工作职业的认同度的分析和影响因素分析还可以进一步深究其原因。期待同行学者在以后的研究中关于正式制度环境和社会工作职业认同度的关系能做进一步的深入的探讨。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