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社会学论文,社会学在研究题材上或研究法则上均有相当的广泛性,其传统研究对象包括了社会分层、社会阶级、社会流动、社会宗教、社会法律、越轨行为等,而采取的模式则包括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上海论文网为大家推荐一篇社会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缘起
笔者在跟随导师于 2015 年在湖南湘西浦市进行对当地盛大民俗活动——浦市龙舟赛的田野调查期间,见证了大量浦市古镇当地的传统民俗,整个浦市古镇在这一地方性节日中热闹非凡,笔者惊叹于浦市古镇文化与民俗是如此的多元,而这种多元又与传统相互协调,维持着微妙的平衡。通过调查笔者了解到在浦市龙舟节举行期间,大量在外打工的青壮年都会特地从外地赶回浦市,为自己所在的龙舟队拼尽全力,他们为了能够按时赶回浦市,会用尽一切可能的办法来向用人单位请假,碰到坚决不同意放行的用人单位,这些青年可能会干脆以辞职的方式来解决,在他们的价值观里,为了龙舟赛失去工作,是一件完全值得,甚至理所应当的事情。浦市龙舟赛的各支参赛队伍在比赛期间都有着极高的、在外人看来不可思议的队伍凝聚力,而这种凝聚力的来源,和浦市各个社区为数众多的、专门在龙舟节期间举行的宗教祭祀仪式有着密切的关系,举行这些祭祀仪式的浦市相关社区,都在有意识或者无意识之中,通过各自的祭祀仪式,来使得社区内的社区成员能够持续地认知一些本社区所留存的相关记忆。在整个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大量具有浦市地方特色的祭祀仪式,这些祭祀仪式本身也涉及到了浦市古镇的方方面面,从多个角度向我们展示了龙舟赛参赛船队以及其代表的各社区的风俗习惯和厚重的历史文化。祭祀仪式中的“祭祀”一词可以被认为是人类专门敬神、求神和祭拜的一种活动,而祭祀的对象也很明确,一般就是人类想象出来的令人敬畏的各种神灵。这些神灵的产生往往有其特定的时代与文化背景,在人类社会的早期,人类的思维并不像现在这样缤纷多彩,但是作为一种有别于一般动、植物的高级生物,即使是早期尚处混沌的人类,也无法停止自己那不同于其他生物的大脑进行各种幻想活动,当时的人类对于自然界的一切自然现象和动植物都感到神秘,这种所谓的“神秘”逐渐成为了一种敬畏。天上的风雨雷电、日月运行,地上的山石树木、飞禽走兽,都被视为是有强大的超自然力量控制的结果,于是也就产生了“万物有灵”的观念。当时的人类认为这些神灵既慷慨地帮助了人成长,又卑鄙地给人类的生存带来威胁;人类在感激这些神灵的同时也对它们产生了畏惧,对这一众神灵进行的各种顶礼膜拜的仪式,最大的愿望也就是希望这些神灵能够多赐予一些福气,少降下一些灾祸。
............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仔细地寻找和调查一个地区的文化往往可以快速有效地熟悉与了解这一地区居民做事情的逻辑与习惯,因此,在信息爆炸、高速发展的当代社会之中,通过合理地建设社区文化这样一种方式,我们也能够更好地有效建设文明社区,甚至将其转化为社区建设的中心部分,而社区记忆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地方社区的古老传统同样也是社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长于该社区内的社区成员对于该社区产生依恋感、归属感和自发凝聚于社区的关键原因,社区文化在当今时代之所以能够继续存在与发展,和社区记忆所具有的文化承载、文化推动功能有着深厚的、不可分割的关系。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而广大的农村所拥有的社区记忆正在不断地受到快速变迁的现代社会生活反复的冲击。昔日自然形成的村庄格局正在被大刀阔斧地改变,曾经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仪式习俗正在逐渐被人们所淡忘,人与人之间循规蹈矩、质朴纯真的相处守则正在被信息化、快餐化的现代交往守则所取代,在这种大的时代背景之下,曾经流传了千年的、附着了厚重乡土气息的农村社区记忆正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重大的改变,其原本具有的文化规训和社区认同的功能正在消失。因此,抓紧对转型期乡村社会记忆的变迁进行考察,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工作,也是探究中国乡村社会各项属性的有效途径。虽然目前人类学领域中还尚未形成对社区记忆及其变迁的完整研究体系,但在国内外学者提出社区记忆理论之后,在后续不断地对中国乡村记忆的考察中,“社区记忆”的概念已经开始有了一个大致的雏形。
..........
第二章 浦市龙舟赛中的祭祀仪式
2.1 白旗祭祀仪式
浦市的白旗龙舟队每次比赛之前都有着非常复杂、虔诚的祭祀仪式,在龙船正式下水前的几天,白旗龙舟队的头人们要亲自带领手下的龙舟队员们完成很多参神活动。头人们在选好了一个良辰吉日之后,身先士卒,在这一天的清晨集合于代朝山下,他们此行的目的,是要沿着崎岖的山路到达代朝山山顶的真武殿,祭祀神明。这代朝山可是浦市人的祖山,在所有土生土长的浦市人心中有着无比崇高的地位。而山路陡峭,对于没有爬过山的人来说,是相当不好走的一段路程,但头人们不仅要征服这段山路,还要赶时间,整个过程对于体力的要求相当高。头人们也并不是什么爬山高手,只是心中有着到山顶参神的虔诚信念才支撑着他们在短时间内赶完山路。从代朝山下往山上走,沿途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道路,头人们描述那段路程时都开玩笑说是“水泥路”,为什么叫“水泥路”呢?有水有泥,难走得很呐!整条山路最陡峭的地方与水平地面几乎呈 60 度夹角,不要看代朝山海拔高度只有 600 多米,要征服它到达山顶并不容易,种种因素决定了头人们的请神之旅注定不会轻松。这几个头人经过大约 1 个小时的辛苦赶路,终于来到了代朝山的山顶,他们在山顶的真武殿首先给神灵上香、上贡品,因为真武殿乃是清静之地,贡品必须是素食,否则就是对神灵的不尊敬,放好贡品后头人们便叩头拜祭各路神仙,请求各位神仙保佑自己的龙船队能够在接下来的比赛中获得胜利。祭拜结束之后,头人们从刚才上的香中取出一支,便返回下山了。
..........
2.2 黄旗浦溪村祭祀仪式
黄旗中有一支队伍值得单独拿出来介绍一下,这就是浦溪龙舟队。浦西龙舟队的祭祀仪式本身有着有若干个特别的环节。在对祭祀仪式的研究中,与祭祀仪式有关的神话传说是很难避而不谈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浦市龙舟节期间的一些祭祀仪式几乎都有着相关的神话传说,而浦溪的“龙舟女神”传说就是典型的其中影响力最深的几个传说之一,根据笔者在 2015 年 6 月 20 日对浦溪几位经验丰富的龙舟队成员(曾姓艄公、唐姓划手、谭姓划手)的采访得知,在早年间,浦溪龙舟的实力并不像今日这般强劲,相反甚至有些孱弱,几乎每次参加比赛都没有办法赢下对手,所有浦溪的村民都甚是着急,毕竟在视龙舟比赛荣誉大过一切的浦市人来说,比赛久战而难尝一胜,实在是一个难以接受的事实,而曾家有一对姐妹,她们对于浦溪龙船的状况比任何人都要更加着急,这两姐妹只叹自己不是男儿身,不能亲自上阵为家乡的龙舟队出力赢下比赛,春去春来,浦市迎来了又一次的龙舟赛,这两姐妹终于鼓起勇气化心中的焦急为行动,打扮成了男子的模样上了船,假装成男划手坐于龙舟船头,比赛到了最后的冲刺关头,全场的目光都聚集在沅江之上,等待着最后赢家的诞生,浦溪因为自身实力的不足,再一次走到了失败的边缘。就在他们即将失败的那一刹那——曾家的两姐妹突然脱下身上的衣物,两姐妹全身赤裸的站立于船头,长发像战旗一样飘扬在赛场之上!她们的胴体在这一瞬间暴露在了全场所有人的眼下,不要说场边的观众看呆了,就连即将获胜的浦溪村的龙舟对手这时也看呆了,减慢了自己冲刺的速度,全场顿时安静下来,只剩下浦溪龙舟队奋力划桨的声音,浦溪的划手们趁着对手的这一丝松懈,终于反败为胜,率先冲过终点,赢下了比赛。而两姐妹在这惊心动魄的瞬间过去之后,心中充满了对于浦溪龙舟队赢下比赛的喜悦,但是她们的身体——在封建时代象征着女性名誉的、最宝贵的身体已经暴露在了几乎所有的浦市人的眼前,这在那个年代是几乎不可能想象的事情,两姐妹既然已经亲眼见证了浦溪龙舟终于获得了胜利,她们已经达成了心中最大的愿望,而对于当时姑娘家最重要的名节,两姐妹最终选择了以献出自己生命的方式去维护,传说当时在一阵黄烟之后,两姐妹便跳入了沅江之中,再不见踪影,而“出现黄烟”这一细节,也成为了今日浦溪龙船作为出场仪式的“放黄烟”仪式的记忆依据。这一传说既有浪漫的色彩,又有着十足的悲壮性。而之后的浦溪龙舟,也一直受到这个传说的影响而衍生出了大量和此传说相关的祭祀仪式。这一传说直到现在,还在对浦溪村的文化、生活方面产生着不小的辐射,甚至出现了一种较为微妙的气氛,上文已经说过,浦市人把女性接触龙舟看做是非常不祥的禁忌行为,但是“龙舟女神”曾家二姐妹当年偷偷上了浦溪的比赛龙舟,通过英勇的献身换回了浦溪龙舟的兴盛,传说在此时终于与现实生活中的禁忌起了冲突,而浦溪人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浦溪人在这个问题上的最终选择是,在言说方面进行刻意的回避(大部分人拒绝谈论龙舟女神传说的细节),而在行动方面却用严谨的祭祀仪式对传说进行肯定与纪念。#p#分页标题#e#
...........
第三章 浦市龙舟的历史记忆 ......29
3.1 浦市历史中的族群 ......29
3.2 浦市文化圈 ....29
3.3 龙舟队伍旗色划分 ......32
第四章 祭祀仪式与社区记忆的互生共长.......34
4.1 从记忆中衍生的仪式 .........34
4.2 社区记忆的自我调整 .........35
4.2.1 作为仪式补完的“打架” ......35
4.2.2 “打架”现象的消失 .......37
第四章 祭祀仪式与社区记忆的互生共长
4.1 从记忆中衍生的仪式
在以上的祭祀仪式过程中,通过对比我们不难发现,白旗、红旗由于地理位置与历史上祖先来源的原因,而产生出了不尽相同的仪式过程,白旗的信仰之中,其祖山——代朝山,有着不可撼动的绝对地位。而红旗则相反,有着各自的特殊信仰,这些信仰随着当年红旗各村的祖先从外省迁入浦市而在浦市生根发芽,且大多与沅水及其支流有着密切的关系,浦溪村作为白旗龙舟队,又有着“龙舟女神”的传说信仰体系作为特例,浦溪作为历史上浦市中文化融合度较高的村子,其祭祀仪式有着红、白两旗兼有的特点。通过上述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从属于白旗的浦溪龙舟队的祭祀仪式,与白旗龙舟队的祭祀仪式基本上可以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整个祭祀过程的发生都可看作是伴随着下水——进入沅江——到达大码头的三个阶段而发生的行动。由于曾姓人在浦溪龙舟活动中的重要地位,“龙舟女神”便因为其与曾姓家族密不可分的关系而成为了浦溪村祭祀仪式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只是浦溪龙舟队相对于其他白旗龙舟,对于当地的神灵进行了更加细致的祭拜,再加上浦溪村特有的关于“大姑娘二姑娘”的“龙舟女神”传说,可以显而易见的发现,浦溪龙舟队不会疏忽任何一个他们认为任何有可能影响到之后输赢的信仰。在这种三阶段式的祭祀过程中,仪式的参与者依靠来自于当地的传说所赋予的经验与记忆,从而演绎出仪式的实际内容。在浦市,社区中的老年人热衷于讲述各种各样的传说故事,这些传说故事或者来自于遥远的古代,或者来自于近几年的各种生活故事,老人们在讲述这些故事时,依靠自身的辈分优势能够迅速的提升故事的可信度和传播速度,老人讲述故事时往往绘声绘色,即使是年代久远的故事,他们也好像自己是亲历者一样,那种述说历史的优越感可能是年轻人无法理解的,但是正是因为讲述故事能够有效地维护传统的价值观,所以才让这些社区中长老级别的人物如此热衷这种没有任何报酬的活动。
.........
结 语
浦市龙舟比赛期间,各村与村之间的龙舟竞争,在清代时,就基本已经到了超越单纯的体育竞技的地步,整个比赛从人员、物资筹备到竞渡,都可以看做是浦市各个村之间每年综合实力的一次较量,各个村如若想要在这场较量中胜出,对本村的经济实力、人才储备的要求都是不低的。除了这些实打实的硬件标准,在浦市人心中影响到龙舟竞渡结果的“软件”,很明显就是各自参拜的神灵以及自身对于神灵的虔诚程度了。这些参拜仪式最终能够流传至今,成为当地文化话语中的一部分,与当地人对这些祭祀仪式过程的看重是分不开的。各村在做好了充分的“硬件”准备之后,为了面对那些无法预知的、无法安排的来自于命运、机会和不幸等的各种情形和境地,也就不可避免地要与祭祀仪式发生关系。二者之间变成互相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果人类没有这些“基本需求”,那些形形色色的文化表述形态便无从生产。祭祀本身需要仪式行为的表演来帮助实现现实生活中人们所害怕办不到的、无法取得的结果。逻辑性的仪式行为建立在一种信仰之上。这种信仰是人们经过对生活传统的细致观察,确信人类可以影响自然的过程,控制命运,这种信仰从之前的调查来看,总可以在当地传统的传说之中发现,村民也总是可以在经验性的社区记忆之中发现仪式的力量。因此,浦市的这些祭祀仪式既具有其族群价值,又促使人们为了公共利益(最直接的表现便是赢得比赛之后的无上荣誉)加入到仪式活动中去。这种行为上的“虔诚”,从严格遵守女性禁忌、耐心细致完成各自特有的祭祀仪式过程、表演性地诵读祭词与“打架”都能看出来。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