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社会学论文,社会学论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来阐释社会学的范畴、基本理论体系,从社会整体的角度分析社会关系的各个层面、各种表征及其发展的规律。(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上海论文网为大家推荐一篇社会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绪 论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中国是一个拥有 6 亿农村人口的大国,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中国的整个发展进程。文化是社会文明程度和群众文化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在影响农村发展和进步的诸多因素中,农村妇女文化素质的高低和文化生活状况是一个重要的决定性因素。维护农村妇女文化权益,满足农村妇女文化需求是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着眼于当前农村妇女精神文化生活的现状和特点,在思想理念、内容方式、机制创新、文化设施等层面,还存在农村妇女文化生活情趣较低,村屯组织的集体文化活动少,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政府为农村提供的文化产品相对滞后等问题。本课题通过问卷和访谈的调查方法,对村屯(社区)妇女和文化工作者以及不同类型村屯不同层次的妇女进行调查和走访,把握当前农村妇女精神文化生活的基本状况,分析存在的具体问题及根本原因,为切实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不断提升农村妇女文化生活质量,提供切实可行的思路和建议。改善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状况,努力为广大农村妇女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维护农村妇女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从而从社会性别视角推进男女平等已是当务之急,也是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
二、基本概念的界定
(一)文化
在社会学中,文化是一个重要的概念。长久以来,社会学家们以社会学的独特视角来研究、分析文化现象,试图通过社会学的解释来推进人类文明的进步。对于文化的概念,探讨最多的主要是两种定义。一种是将文化看成人类精神世界的成果,只包括精神因素,这类文化观主要是从狭义上来界定文化,持这种观点的最著名的是英国的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他曾将文化作这样的解释,文化是“一个相对比较复杂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之一分子所获得的所有技巧、方式和习惯。”①还有很多学者认为只要是与自然、天然状态相对立的都属于文化现象,这类观点下的文化既包括物质因素,也包括非物质因素。德国学者普芬多夫则认为,文化是通过社会人的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东西,并且有赖于人和社会的存在而存在的东西的总和。②这是广义上的文化的概念。如今,绝大多数的社会学者和人类学者都从广义上来界定文化,一致认为,文化是与自然现象完全不一样的人类社会进行有效活动的全部成果,包括语言、知识、物质对象和价值观念,是代代相传的人们的整体生活方式。在这一定义的解释下,文化的构成主要包括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其中,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物质形态——机器、工具、书籍、衣服等都属于物质文化,而规范、价值观、语言、传统等属于非物质文化即精神文化。
........
第一章 黑龙江省农村妇女文化生活现状
第一节 黑龙江省农村妇女基本情况
一、 黑龙江省农村妇女的基本结构
我省女性人口中,近半数为农村妇女。据 2015 年黑龙江统计年鉴显示,2014年全省女性人口为 1907.9 万,其中农村的女性人口为 801.3 万,占女性总人口的42%。我省女性以中年为主,20-64 岁的女性共计 1394.7 万,占女性总人口的 73%,其中农村女性人口为 584.9 万。各年龄段的女性数量分布为:20-24 岁女性人口110.7 万,25-29 岁女性人口 125.9 万,30-34 岁女性人口 139.3 万,35-39 岁女性人口 146.9 万,40-44 岁女性人口 211.8 万,45-49 岁女性人口 196.5 万,50-54岁女性人口 173.6 万,55-59 岁女性人口 173.6 万,60-64 岁女性人口 116.4 万。我省农村妇女中,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数据显示,农村女性劳动力为 433.9万,占农村妇女的 54%,占 20-64 岁之间女性人口的 74%。
二、黑龙江省农村妇女生活方式现状
衣食住行是每个人的基本生活需要,“行”是生活方式和人们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手段,封建社会女性被禁锢在家的范围内,“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限制了女性的交往空间和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随着妇女的解放,女性的出行不会受到限制,但是社会经济条件对出行方式、出行距离和出行目的的影响依然存在。一方面,农村女性出行距离要短于男性。调查显示,农村女性从未出过远门的占 20.3%,比男性高出 7 个百分点,这说明我省农村女性受社会经济资源和家庭地位的影响,与男性相比在外出远行方面处于劣势地位。在本县市内出行的农村女性比例为 17.4%,高出男性 0.5 个百分点;到过本省其它县市的比例为 18.9%,低于男性 0.8 个百分点,到过省城的女性比例为 11%,高于男性 1.6 个百分点;而到过外省的女性比例(32.4)要远低于男性,比男性低 6.6 个百分点;在境外出行方面,到过港澳台和国外的农村女性比例为零。
....
第二节 黑龙江省农村妇女文化生活的基本状况
随着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农村妇女思想观念和文化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以往较为单调的农村文化生活变得更加丰富,调查中所列18项活动受众面均达到20%以上,反映了当前农村妇女文化生活呈现的多样化现状,像集邮收藏(23.4%)、绘画书法(22.3%)、上网(42.6%)等精神层次较高、技术性较强的活动也悄然成为妇女文化生活的组成部分34。农村妇女的文化生活主要分为公共文化生活和私性文化生活两类。据调查数据显示,公共文化生活主要有郊游逛公园、与朋友聊天聚会、去卡拉 OK/歌舞厅等娱乐场所、逛街逛商店、听音乐会/看话剧/看电影/看歌剧等文艺影视演出、参加一些志愿服务活动、各种体育或者健身运动等。私性文化生活包括散步、集邮收藏、养花鸟鱼虫/养宠物、下棋/打牌/打麻将等棋牌类活动、读书看报、玩电子游戏、在家里听音乐/看 VCD/看电视/听广播、学习职业技能/再教育、绘画书法、上网等。不论是从种类还是从数据分布上看,在农村,妇女的文化生活都表现出私性文化生活种类较多,而公共文化生活则相对缺乏。(具体数据见表 1)
....
第三章 改善农村妇女文化生活现状的对策 ........ 32
第一节 农村妇女自身方面 ........ 32
一、培养坚强的心理素质 ......... 32
二、加强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 ..... 32
三、通过文化学习丰富精神世界 .......... 33
第二节 社会方面 ......... 33
一、注重宣传引导 ........ 33
二、注重教育培训 ........ 34
第三节 政府方面 ......... 35
一、全力建设农村妇女群众文化活动阵地 ......... 35
二、依靠送“文化下乡”激活农村妇女文化生活 .......... 36
三、不断满足农村妇女多层次文化需求 .... 37
本章小结 ......... 37
第四章 对农村妇女文化生活的反思 ....... 39
第一节 传统文化的观念限制 ...... 39
第二节 从社会性别视角看农村妇女文化生活 ...... 41
第四章 农村妇女文化生活的反思
第一节 传统文化的观念限制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女性的限制
实践表明,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对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受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长期以来,男性在社会生产生活中都占据主导地位,女性由于经济不完全独立而一直是男性的附属品。农村因为生产方式、生活环境等的制约,思想开放进步的程度较低,迄今为止,传统文化观念仍在农村有着深远的影响,农村妇女的经济社会地位、文化生活状态和政治权利都令人十分担忧。即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女性的权利和地位有了很大提高,但不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都没能彻底摆脱传统文化观念对女性的限制和束缚。传统文化中的儒教与女教对女性的禁锢,对中国女性精神异化的影响依然存在。农村妇女要居家,大门不出二门不入,闺,是指女子居室的房门。传统文本中所提到的闺女,就是指代门里面的女人。“这个门,还不是家庭的大门,而是女孩子自己卧室的房门,我把它称作二门。”61因为俗语将其比喻成安静本分,常用语的说法就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对待妇女的行为准则,最典型的属于“三从四德”。《礼记》率先确立了妇女“三从”的理论基础:妇人从人者也,幼从父兄,嫁从夫,夫死从子。《孔子家语》这样阐释:女子顺男子之教,而长其礼者也,是故无专制之义而有三从之道。62这样一来,女人的从属地位得到确立。班昭则,类似于现在的人民日报特约评论员,对四德进行了具体的表述和理解:其一,妇德,不需要才能出众,幽娴贞静,守节整齐,行已有耻,动静有法。其二,妇言,不必利言善辩。择词而说,不道恶语,时然后言,不厌于人。其三,妇容,不必颜色美丽,洗净尘秽,服饰鲜洁,沐浴以时,身不垢辱。其四,妇功,不必功巧过人,专心纺织,不好嬉笑,洁齐酒食,而奉宾客。这样的规范严重制约着妇女的言行,压制了妇女的发展,降低了妇女的社会地位。#p#分页标题#e#
.........
结 语
妇女作为社会群体的组成部分,在社会生产生活中不仅是生活领域的消费者,更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文化休闲活动是生活方式的表现形式之一,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在忙碌之余,更加关注文化休闲活动,文化休闲活动在不同人群中的表现是不同的。受传统性别角色定型、社会文化习俗、社会资源分配等因素影响,妇女尤其是农村妇女的休闲时间比男性少,对业余文化活动的参与率较低,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是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活动场所的不足,导致女性参与业余文化活动的空间小,另一方面是妇女自身的积极性较低,她们本身对业余文化生活缺乏热情。如何有效地利用有限的休闲时间开展文化休闲活动,选择什么样的文化生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是妇女社会地位的折射。所以运用社会性别分析的方法研究农村妇女的文化生活方式,不仅可以观察农村妇女的文化生活状态,更能通过生活方式的变革来推动农村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推动男女两性平等发展,推动社会不断进步。因而,积极构建先进的社会性别文化,创造公正、平等的社会性别环境,使农村女性与男性一样获得公平的成长、生活环境和平等的发展机会。近年来,黑龙江省委和政府越来越重视妇女工作,男女两性平等新风越来越浓。通过男女平等国策宣传教育活动的持久开展,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宣传氛围日渐浓厚,各级政府自觉按照妇女儿童发展规划认真实施,连续出台促进妇女发展、推动妇女参政、维护妇女儿童健康的实事政策和项目,在全社会营造关注妇女、关心爱护妇女的良好社会氛围。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写入报告,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从理论层面看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从文化层面看是社会主义先进性别文化的加深;从社会层面看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织部分;从法律层面看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依据;从党的执政基础来看也是加强了群众基础;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来看增强了妇女力量。这是历史上难得的机遇,同时也是对我们工作的挑战,如何缩短法律与现实社会中的男女平等问题,任重而道远。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