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扶贫开发工作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按照中国报告期的标准,我国有 7 亿多贫困人口摆脱了贫困。但在经济快速增长和居民收入不断提高的同时,居民收入差距却有不断扩大的趋势,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的国家。基尼系数的国际警戒线是 0.4,而我国的基尼系数自 2000年开始就超过这一标准,国家统计局公布的 2016 年的基尼系数为 0.465。832 个贫困县中的农村贫困人口有 3490 万,占全国贫困人口的 62.6%,贫困发生率高达 13.3%,由此可见我国贫困问题仍然突出,扶贫开发工作仍然严峻。扶贫开发工作关系到中国千万人民的切实利益,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是我们做出的庄严承诺。要强化领导责任、强化资金投入、强化部门协同、强化东西协作、强化社会合力、强化基层活力、强化任务落实,集中力量攻坚克难,更好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在 2017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指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短板,要严肃查处假脱贫、“被脱贫”、数字脱贫,确保脱贫得到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2017 年重点工作任务中提到,要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 1240万人,完成易地扶贫搬迁 340 万人,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增长 30%以上。习近平在2016 年两会上多次强调,要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时期的头等大事来抓,习近平要求找对“穷根”、精准扶贫,这是实施脱贫攻坚任务的关键。习近平在关于制定“十三五”规划建议的说明中说到,“我们不能一边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另一边还有几千万人口的生活水平处在扶贫标准线以下,这既影响人民群众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满意度,也影响国际社会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认可度。”
............
1.2 相关文献综述
向恒、李雪花(2000)从制度的角度对我国乡村区域贫困发生的机理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农村贫困具有明显的区域化特征,在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确定的 592 个国家重点贫困县中,中西部地区占比 87%。分析贫困地区基本特征,先天性自然条件恶劣及社会基础化建设薄弱,导致了该类地区的社会发育程度低,居民贫困普遍化。加之交通方式单一、各类信息闭塞滞后,村落地区大多远离城区及城乡结合部,处于深山荒漠、高寒岩石、黄土边疆、水库库区及地方病传染病高发区,实现全面脱贫具有较大的难度。此外,我国的区域贫困情况又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紧密联系,其中,我国西部地区的贫困人口最为集中而且数量最大,而西部地区恰好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地区,即我国西部的乡村地区不仅存在贫困问题,同时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还较为低下。鉴于上述情况,文章提出了区域贫困治理的基本思路和具体对策。安虎森(2001)对贫困落后地区经济运行体制及区域性经济运行机制进行分析指出,我国现存贫困人口多集中在自然条件恶劣以及环境条件艰苦的地区,因此实现脱贫的难度极大,同时也要对部分地区或脱贫人口重新返贫的现象予以察觉重视。要对扶贫开发工作有充分正确的认识,充分认识扶贫战略的长期性,不能以短期的区域经济增长来创造“政绩”的行为造成扶贫工作的失误。扶贫战略与区域经济增长战略在战略实施时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实施战略的目标及资源配置流向方面都存在不同,不能以集中投资的工业化战略来代替扶贫战略。可将国家的各种转移支付和政策性贷款集中投资于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上,提供贫困成员改善生产基础条件和环境条件所需的资金、技术方面的支援,加强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罗楚亮(2010)依据住户追踪调查分析数据对 2007、2008 年的农村致贫现状原因及其特征进行了阐述,通过对收入结构的描述分析指出脱离原生活环境外出务工可以显著降低致贫可能,工资性收入的增长是脱贫致富的关键因素,而经营性收入的波动会对家庭的是否陷入贫困产生重要影响。同时,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也会对贫困的发生率产生显著的影响。张伟宾、汪三贵(2013)分析了国家计划、区域性扶贫政策、分配要素及原则,系统阐述了上述因素在扶贫政策在减贫及后期收入分配过程中的积极影响,并对立分析了该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在备受关注的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和扶贫减贫的问题上指出,农村扶贫政策的实施有助于缩小日渐扩大的收入分配差距,尤其表现在缩小贫困地区和一般地区间的发展差距,而且不同扶贫政策对收入分配产生不同效果的影响,同时文章还提出日后扶贫政策中要加强扶贫资金的精准性投入。
..............
第 2 章 相关理论和方法研究
2.1 贫困经济学理论
2.1.1 贫困基本概念
贫困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的和地域的概念,它是随着时间和空间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变化而变化。和其它社会现象一样,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思想体系和不同的学科对它的定义和看法是不同的。在不同的国家,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贫困的性质、表现形式和产生的原因也有很大的差别。可以说对贫困问题认识的深化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文明水平的提高,以及一个民族对于社会福利、平等和作为对基本人权重要组成部分的生存权的认识的深化而逐步深化的。深刻认识和把握这种变化的内在规律,对于制定相应的反贫困战略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贫困可分为精神上的贫困以及物质上的贫困,是一种精神生活或者物质生活匮乏的现象。从贫困的程度和贫困的范围加以区分,贫困可以划分为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狭义贫困和广义贫困两大类。1998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认为:贫困的真正含义是贫困人口创造收入能力和机会的贫困;贫困意味着贫困人口缺少获取和享有正常生活的能力。贫困经济学对“贫困”内涵的解释:贫困指一种没有足够收入、无法维持基本生存需要的状态;贫困意味着贫困人口缺少获取和享有正常生活的能力,即“能力的贫困”或“机会的贫困”。一般而言,我们探讨的贫困是指物质生活困难,是一种社会生活中的经济现象。世界上从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的角度去研究贫困问题,如果从英国的布什和朗特里的早期著作算起,迄今己经有 100 年左右的历史了。在此期间,不计其数的专家学者以及权威机构从不同的角度给“贫困”下了不计其数的定义。具有代表性的表述主要有:(1)“所有居民中那些缺乏获得各种食物、参加社会活动和最起码的生活和社交条件的资源的个人、家庭和群体就是所谓贫困的。”(2)“贫困是指物质上的、社会上的和情感上的匮乏,它意味着在食物、保暖和衣着方面的开支要少于平均水平。”(3)“当某些人,某些家庭或某些群体没有足够的资源去获取那个社会公认的,一般都能享受到的饮食、生活条件、舒适和参加某些活动的机会,就是处于贫困状态。”(4)“所谓贫困问题,是说在美国有许多家庭,没有足够的收入可以使之有起码的生活水平。”
........
2.2 相关研究方法
贫困经济学就其研究对象而言,主要分为两类,一是贫困主体——贫困人口;二是贫困客体——贫困地区。研究方法的选择主要是由特定的研究对象所决定的,选择何种方法的标准,主要是看其是否有利于研究任务的完成以及能够达到一定学术水准的研究目的而进行的研究技术工具的挑选与应用,目前基于贫困经济学理论所运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下述几个方面:辩证分析方法也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分析方法,即按照客观事物自身的运动和发展规律来认识事物的一种思维的分析方法,在具体运用中就是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全面的观点、对立统一的观点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来认识事物的本质,揭示其内在的规律性,其核心是从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来研究其本质和特殊性的东西。作为贫困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之一的贫困地区,从其表面特征看,是落后、处于发展的劣势,但其仍有其比较优势的一面,诸如后发优势。如果不运用辩证分析的方法分析其转变的机理,那么研究的结果可能走向思维的死胡同。实证分析方法这是现代经济学比较公认的研究方法,也可以说是一种成熟的研究范式。实证分析方法的特点是研究事物“是什么”,具有什么特征以及说明该事物在各种条件下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其间不涉及任何伦理价值判断。实证分析方法能够为研究主题铺垫理论方法基础,对动态发展以及反贫困战略的构建要什么样的条件,以及趋向什么样的结果,具有直接的运用价值。#p#分页标题#e#
.........
第 3 章 中国农村贫困影响因素分析.........27
3.1 中国农村贫困现状分析 .....27
3.2 中国农村贫困发生率相关性分析 ...........31
3.2.1 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 .........31
3.2.2 实证结果分析 ..........32
3.3 小结 ....38
第 4 章 中国农村贫困原因区域差异实证分析....40
4.1 贫困的区域性特征 .............40
4.2 贫困原因区域差异实证分析 ........42
4.3 小结 ....50
第 5 章 中国农村区域扶贫政策效应实证分析....53
5.1 省市农村扶贫政策效果分析 .........54
5.2 东中西部农村扶贫政策效果分析 ............76
5.3 小结 .....82
第 5 章 中国农村区域扶贫政策效应实证分析
我国农村贫困原因具有一定的区域差异性,为了扶贫的精准性、有效性,对不同区域的扶贫政策的效果进行评估分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在提出之初并没有受到广泛关注,但是近些年被广泛应用于研究某项医学治疗、政策、或者经济事件的影响因素上,成为政策效应评价中最常用的方法。在对农村区域扶贫政策效应的评估分析中,基于可获得数据的局限性及变量特征,在此通过分析家庭人口数量、家庭拥有工作成年人数量、家庭拥有医疗保险的人口数量、家庭成年人接受教育状况、家庭各项基础设施状况等变量发生改变对家庭贫困情况是否会带来影响来对应反应扶贫政策在人口、工作、教育、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变化对扶贫效果的影响。如果只是简单地将是否执行了某一政策作为虚拟变量,而对总体进行回归的话,参数估计就会产生偏误。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只观察到了某一个家庭因为某一政策执行后产生的表现,并且拿此表现去和其他没有执行这项政策的家庭进行做比较。这样的比较显然是不科学的,因为比较的基础并不同,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可以消除这种混杂因素所引起的偏差。以一个家庭是否接受教育扶贫为例,选定某家庭成年人接受了一定教育程度而家庭没有发生贫困的家庭 A,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首先从总体样本中家庭成年人没有接受一定教育程度的家庭中对每个家庭发生贫困的概率进行估计,然后选出和家庭 A 发生贫困具有非常相似的概率,但是发生了贫困的家庭 B 作为家庭 A 的对照,继而来比较家庭 A 与 B 之间的区别。当样本中的每个非贫困家庭“A”都找到了与之匹配的贫困家庭“B”,从而能够对两组样本进行比较研究。
.........
结论
文章通过使用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2011)中的宏观调查数据,选取我国 592个国家级重点贫困县综合资料中十一个大类指标来分析其与贫困发生率之间的相关性以找寻致贫原因。然后根据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目前公布的最新家庭微观数据,分别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区域贫困原因以及扶贫政策的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综合三部分实证研究结果,所得结论如下:
(1)扶贫重点县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与贫困发生率高低有紧密联系,扶贫资金在基础设施方面投入越多,说明当地需要扶持的项目越多,相应贫困发生率会较高,当各种设施建设趋于完善,贫困发生率必将呈现下降趋势。我国贫困重点县中,半数以上居民居住于山区,山大沟深、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是多数贫困县面临的一大难题。根据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数据,居住于山区的贫困户占比 60%以上、其次是丘陵地区和平原地区,丘陵和平原地区贫困户比例相差不大,平原地区的贫困户比例略少。按照特殊类型地区分组的农村贫困户中,少数民族聚居村占比最多,其次是革命老区县,略少于前者,陆地边境县占比最低。分析中不难看出,公路、电力、电话、电视节目的四通比例越高越利于降低贫困发生率。在贫困重点县受灾问题情况分析中,可知种植业损失比重最大,从而农作物产量受影响,农作物产量在居民家庭主要农产品产量及主要收入来源中占据重要比例。在遭遇的灾害类型中,旱灾和水灾比例占绝大多数,旱涝灾害的发生和水利等设施建设不无关系,设施建设不完备,导致旱涝问题不能有效缓解,因此在遇到强降水或者久旱等气象问题时不能采取恰当的措施降低灾害带来的损失。我国在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进行的大量财政投入取得了显著效果,但仍有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在日后的扶贫工作中加以完善。要加强财政扶贫资金的管理,提高使用效益,按照扶贫开发规划落实到位,切实用于改善贫困地区基本生活条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2)我国贫困重点县主要产业为农业,支农支出比例的提升、农业贷款比例的提高会对贫困发生率起到抑制增长作用,但是通过地方生产总值构成情况不难发现第一产业增加值所占比例与贫困发生率之间呈现正相关性,而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与贫困发生率具有负相关性。因此,在根据贫困县实际情况扶持农业的同时,要注重第二产业的发展。
(3)2002 年至 2010 年调查数据显示,扶贫重点县中有卫生室的行政村比例、有合格乡村医生/卫生员的行政村比例、有合格接生员的行政村比例均逐步提升,尤其是参加合作医疗基金的农户比例由 2002 年的 2.6%提高至 2010 年的 93.3%。扶贫重点县农户不及时就医原因的数据显示,超过半数的农户因为经济困难未能及时就医,但这一比率从 2002 年的 63.3%逐渐下降至 2010 年的 54.5%,但是由于医院太远不能及时就医的农户比例从 2002 年的 23.8%上升至 2010 年的 34.6%。这一变动情况一方面反应了农户的经济情况有所好转,同时揭示了医疗机构等设施不完备的问题。在对扶贫政策效应分析中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省市在医疗保险一项取得的效应结果不够理想。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