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硕士论文:生物型髋臼假体大小选择策略及研究进展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79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804222119248566
  • 日期:2018-04-18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本文是一篇硕士论文,硕士论文是硕士研究生所撰写的学术论文,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更高的学术水平,更加强调作者思想观点的独创性,以及研究成果应具备更强的实用价值和更高的科学价值。共分为12大类。(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硕士论文,供大家参考。
 
前 言
 
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Replacement,THR)是治疗终末期髋关节骨关节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伴髋关节僵直、髋臼发育不良及股骨颈骨折等疾病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减轻病人疼痛、改善患髋部功能、有效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1,2]。然而,随着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广泛开展,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手术也日益增多,这使得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不稳定性问题得到密切关注[3]。大量长期随访结果表明,髋臼侧假体翻修率明显高于股骨侧假体,而翻修的最主要原因是髋臼假体的无菌性松动和感染,通过研究发现,髋臼假体的不稳定不仅与髋臼的角度、髋臼位置、关节内软组织残留等因素相关,还与髋臼假体大小型号选择不当有关[4],术中所选用的髋臼假体型号偏小,髋臼假体的初始压配稳定性差,术中所选用的髋臼假体型号偏大,将会导致髋臼假体周围骨量丢失过多甚至髋臼壁薄弱、骨折。合适大小的生物型髋臼假体,能够实现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臼假体的初始压配稳定,延长髋关节假体的生存期。R der C 等[5]分析了肥胖、年龄、性别、临床诊断及固定方式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臼假体早期稳定性的影响,易勇等[6]通过对 82 例病人(93髋)初步分析了年龄、性别、髋关节侧别对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髋臼假体大小选择的影响,目前文献中缺少关于病人的年龄、性别、手术侧别、临床诊断对髋臼假体直径大小选择影响的分析,关于身高、体重、BMI 与髋臼假体直径大小相关性分析的报道较少。作者收集了732例病人918侧髋,对髋臼假体直径大小与病人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BMI、手术侧别及临床诊断进行分析,探讨影响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影响生物型髋臼假体直径大小的相关因素,旨在为术者在术前准备及术中选择大小合适的髋臼假体提供依据。
..........
 
材料与方法
 
1 资料
通过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病案室电子病历系统,检索 2013 年 1 月至 2016 年 6 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骨病科行初次生物型保留股骨颈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纳入标准: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应用德国 Link公司生物型髋臼假体、由同一名主任医师主刀完成手术、手术入路均为髋关节后外侧入路、病人病历资料完整;排除标准:术中假体周围骨折、术后 3 个月内假体周围感染、假体无菌性松动、脱位、假体磨损、骨水泥型髋臼假体、髋臼壁锉穿、髋臼打压植骨、使用髋臼螺钉固定、失访及病历资料不全。
 
2 方法
最终纳入符合条件的病人 732 例 918 侧髋(双髋 187 例,单髋 544例),其中男性 466 例 592 侧髋,女性 266 例 326 侧髋,男女比例 1.75:1,年龄 18-85 岁,平均年龄 51 岁,采集病人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手术侧别、临床诊断及术中应用的髋臼假体直径大小,并对数据进行初步整理(计算 BMI=体重(Kg)/身高(m)2),将病人的年龄分为<45 岁、45-59岁、60-74 岁、75-89 岁四组,性别分为男性、女性组,手术侧别分为左侧、右侧组,临床诊断分为股骨颈骨折、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髋关节骨关节炎、髋臼发育不良、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伴髋关节僵直六组,分析不同年龄、性别、手术侧别、身高、体重、BMI 及临床诊断等因素对生物型髋臼假体直径大小选择的影响。
 
3 统计分析
使用 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 进行病例资料的录入与初步整理,应用 SPSS 20.0 统计软件,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分析不同性别、手术侧别对选择髋臼假体大小的差异;采用方差分析来分析不同年龄、髋关节病种对选择髋臼假体大小的差异;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来分析身高、体重对选择髋臼假体大小的相关性;采用双变量相关分析分析 BMI 与髋臼假体大小之间的相关性。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结 果
 
1 918 侧髋臼假体大小服从正态分布;2 不同性别的病人髋臼假体直径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男性(51.06±1.88)mm 明显大于女性(48.12±2.02)mm;(表 1)3 不同手术侧所用髋臼假体直径大小不同,右侧使用的髋臼假体直径(50.11±2.45)mm 大于左侧(49.93±2.32) 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1>0.05);(表 2)4 不同年龄组所用髋臼假体直径大小不同,60-74 岁年龄组小于其他年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0.05);(表 3)5 不同髋关节病种应用的髋臼假体直径大小有差异,强直性脊柱炎伴髋关节僵直使用的髋臼假体直径最大(51.38±1.70)mm、其次为髋关节骨关节炎(50.30±2.42)mm、股骨头缺血性坏死(50.16±2.17)mm、股骨颈骨折(49.26±2.13)mm、类风湿性关节炎(49.00±3.70)mm,髋臼发育不良使用的髋臼假体直径最小(48.32±2.09)mm,其中强直性脊柱炎伴髋关节僵直组与其他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表 4)
...........
 
前言..............7
材料与方法..........7
结果..............8
附图......10
附表......11
讨论......14
结论......22
 
讨 论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R)是治疗终末期髋关节疾病的最有效、最重要的手段之一,髋关节骨关节炎(原发性、继发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伴有股骨头塌陷、髋关节撞击综合征、髋臼发育不良、髋关节炎性改变(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性关节炎等)以及伴有明显移位的老年人股骨近端骨折等多种导致髋关节发生进行性退行性病理改变、疼痛以及功能障碍的疾患,均需要考虑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7-8]。它能有效的减轻病人的疼痛,恢复患侧髋关节的功能,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自 19 世纪起,人们开始了用象牙、玻璃、陶瓷及金属等材料对髋关节感染、骨折进行髋关节置换的探索,到 20 世纪 60 年代,John Charnley低摩擦关节成型术的出现,成为了界定现代全髋关节置换的新纪元[7],再到现在的钴铬钼合金、羟基磷灰石、钛合金、钛丝、钛等离子、钽金属等最常用的多孔涂层的金属髋臼假体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髋臼假体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较低的弹性模量、较低的摩擦系数以及较好的诱导骨长入且支持血管化的孔隙[9-13],使其更好地与宿主的骨组织生物整合,实现结构的完整性与统一性[14-16],为生物型髋臼假体提供了足够稳定的生物压配,对降低术后假体松动率,延长生物型髋臼假体的生存期非常重要[17]。经过 50 余年的发展,髋关节置换术已经成为最为成功、有效的关节置换术式之一,在临床中广泛开展。据统计,美国每年的髋关节置换数量为 40 余万例[17],约合现有美国人口总数 0.83%的人进行过人工髋关节置换术,预计到 2030 年,髋关节置换数量将高达现在的 174%;2013 年英格兰和威尔士全髋关节置换术总数为 95000 例;2014 年我国关节置换总量达近 40 万例,其中约 60%为人工髋关节置换[18-20]。目前国内外很多学者对髋臼的形态参数及位相参数进行了研究[21-23],也有不少学者对髋关节置换术中髋臼假体的安放角度、高度、深度及类型的选择进行了探讨[24-26],但对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尤其是生物型髋关节置换术中髋臼假体大小选择的影响因素相关报道较少,作者就此展开初步研究及分析,旨在为选择髋臼假体时提供一定的参考。
..........
 
结 论
 
1 男、女性髋臼假体大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男性大于女性;
2 不同年龄组、不同手术侧髋臼假体大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3 髋臼假体大小与病人身高、体重有线性关系;与 BMI 无相关性。
4 髋关节病种为选择髋臼杯直径大小的影响因素,强直性脊柱炎伴髋关节僵直使用的髋臼假体直径偏大,髋臼发育不良使用的髋臼假体直径偏小。
5 髋臼假体直径大小与身高、性别、年龄及临床诊断有线性回归关系,性别为选用髋臼假体直径大小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
参考文献(略)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