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章 绪 论
1.1 研究的目的、意义
目前很多物流企业正处于快速扩张的关键时期,如果这些企业不能在目前竞争的激烈环境中运用合理的扩张策略,势必会看不到明天的美好。同时我国很多小规模的民营物流企业如果不能在目前中国高速发展与转型的经济大环境中扩大自己的根据地及规模,结果只能是看不到明天的美好。顺丰也正处于积极扩张关键期。21 世纪以来,物流越来越被企业开始重视,政府也越来越认识到建立高效的物流体系是节约资源,人力财力,降低成本和提高市场运行效率的重要条件,然而根据对网络,功能,管理,服务和综合业绩等方面的综合评估,我国物流企业普遍存在着:“小”(经营规模小),“少”(市场份额少,服务功能少,高素质人才少),“弱”(竞争力和财务能力弱),“散”(缺乏网络或网络分散,经营秩序混乱)等问题。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第三方物流的概念开始传到我国,它是运输、仓储等基础服务行业的一个重要发展。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企业改革的深入,企业自我约束机制增强,外购物流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大。特别是随着外资企业的进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对物流重要性的认识逐渐深化,视其为“第三利润源泉”,对专业化、多功能的第三方物流需求日渐增加。物流企业进行适当的扩张投资完善网络在某种程度上是提高其核心竞争力。目前已经发展到第四方物流,第三方物流在综合技能、集成技术、战略规划、区域及全球拓展能力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局限性,特别是缺乏对整个供应链及物流系统进行整合规划的能力。而第四方物流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对整个供应链及物流系统进行整合规划的能力,也是降低客户企业物流成本的根本所在。有助于第四方物流企业的持续发展。我们的民营物流目前大部分还无法跟国外的一些物流巨头去竞争。
………..
1.2 研究现状
物流基础研究始于 20 世纪 70 年代以前,但当时我国还没有物流的概念,然而物流各环节的运作很早就渗透到经济的各个领域。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在物资部专业刊物《物资经济研究通讯》上刊登了由北京物资学院王之泰教授撰写的"物流浅谈"一文。这篇文章系统地讲述了物流的概念、物流的管理以及物流的结构和物流信息等,这是我国第一次比较完整的介绍物流概念。后来在我国的各类报刊、杂志、词典以及论著中,不断涌现出物流一词。物流概念进入我国已有多年的时间,我国的学者、研究人员对物流的发展历史、内涵等做了大量的研究,同时也应看到,对物流的基础理论、物流系统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微观物流以及物流信息系统的研究还远远不够。我国对物流的研究源于物资系统,由于物流概念本身界定的相对模糊,所以,仍有很多人将物流与物资流通等同。从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物流一词起源于 20 世纪 50 年代,在短短的几十年中,已成为一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来看,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单纯依赖商流赚取利润的机会愈来愈少。因此企业逐渐将目光转向素有"三利润源"之称的物流,纷纷投资兴建不同类型的流通中心、物流中心或者配送中心,想以此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但在建设过程中发现,尽管物流一词引入我国已有多年的时间,但却很难找到系统研究物流配送的参考资料。
……………
第 2章 相关理论综述
2.1 物流的定义
本文主要描述了我国民营物流企业的现状,介绍了物流的基础性概念。以顺丰物流公司为例进行了相关的扩张策略分析。同时借鉴参考了其主要竞争对手的扩张路径和方法,对顺丰公司的未来扩张给予了建议。在此基础上我们对其未来进行展望。文章的分析过程中运用相关的方法例如归纳推理,,案例研究法等。在国外,物流理论研究起始于 20 世纪 30 年代。当时经济理论界人士差不多都是从“有利于商品销售”的愿望出发来研究物流理论的,并且从研究的内容来看,主要是界定和解释物流概念,尚未更多地涉及到其他的理论问题。到了 20 世纪中期,物流理论研究才取得突破性进展。 20 世纪中叶是世界经济开始由危机阶段向复苏阶段转化的时期。经济的迅速发展充分让一些实干家需要一些先进的理论来支持其扩张的实施和引导。在 60 年代以前,大多数的美国企业对于物流的管理很薄弱,甚至忽视这方面的管理。物流的各项职能被分散在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中,造成本来连续的物流过程被隔裂开来。而各部门有限的职责使得管理者往往只追求本部门效率的提高,不可能顾及整个组织范围内成本的降低。物流业务发生的成本归进了各个不同的成本中心,很难综合计算出物流成本的确实水平,企业成本居高不下。进入 80 年代,美国开始进入内部一体化时期,90年代至今一直处于外部一体化阶段。Bernard JLalonde 在其著作《美国战略》一书中提到物流企业的扩张策略需要根据不同时期市场的需求结合企业本身的状况制定出相应的方案。同时扩张策略不一定是单一方案的组合,也可以是多种方式的结合。
…………
2.2 物流系统模型
通过对一系列已经发生的扩张失败和扩张成功的案例作为素材,进行归纳得出的基本规律或共同规律,从而将这些规律作为预测同类事物的其他事物的基本原理的一种认知方法,用此方法我们可以归纳总结出适用不同企业的扩张策略文中首先对有关理论进行论述,本文介绍了物流扩张策略的概念、扩张策略的分析等基本理论。在对其详细论述的基础上对其在国内顺丰民营物流公司中的应用进行讨论。这也体现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原则。为了实现系统开发、计划、设计和应用,需要定量或定性地分析和掌握系统的功能与特性。在物流研究中,定量的系统分析、系统综合已受到人们更多的重视,物流系统模型是开展这项工作的有效工具。 模型是对物流系统的特征要素、有关信息和变化规律的一种抽象表述,它反映厂系统某些本质属性。模型描述了物流系统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物流系统模型更深刻、更普遍地反映所研究物流系统主题的特征。在物流系统工程中,能对所研究的系统进行抽象模型化,反映了人们对物流系统认识的飞跃。
…………..
第 3章 民营物流企业实施扩张策略可供借鉴.........14
3.1 北京星晨急便扩张失败案例的分析 ......14
3.2 德国邮政成功扩张的案例分析 ........16
第 4 章 民营顺丰物流企业的经营现状及发展......22
4.1 顺丰物流公司的发展现状 ..........22
4.2 顺丰物流经营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24
第 5章 民营顺丰物流公司实施扩张策略........28
5.1 顺丰物流企业实施扩张策略的决策分析 ..........28
5.1.1 顺丰物流公司发展的 SWOT 分析 ........28
5.2 顺丰物流公司主要竞争对手的分析 ......31
5.2.1 联邦快递 FEDEX ...........32
5.2.2 敦豪速递 DHL ..........34
5.3 顺丰民营物流企业扩张策略选择的探讨 ..........36
第 5章 民营顺丰物流公司实施扩张策略的决策分析
5.1 顺丰物流企业实施扩张策略的决策分析
民营顺丰快递企业具有本土化优势。民营顺丰快递企业对国内消费者的价值观念和消费行为等更为熟悉,可以更快更准确地了解消费者特点,更容易与消费者直接沟通,以较低的成本获取相同的信息,同时能灵活处理与政府的关系并获得支持。民营顺丰快递企业有相对较灵活的经营方式,对市场反应敏感,善于捕捉市场信息,把握机会,尤其对快递市场上多品种、小批量、个性化的商品需求表现出极大的灵活性和明显优势,而且能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经营方向,特别适应市场需求的多样性,能为市场提供多样化专门化服务,这是其他大型快递企业所无法比拟的。品牌知名度 是指潜在购买者认识 到或记起某 一品牌 是某类产品的能力。它涉及产品类别与品牌的联系,品牌识别可以让消费者找到熟悉的 感觉。提及知名度,这是一个特殊的状态,是品牌知名度的最高层次。确切地说,这意味着该品牌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高于其他品牌。企业如果拥有这样主导品牌,就有了强有力的竞争优势。在整个民营快递中,顺丰的 速度绝对是最快的,他的快速主要表现在航空件上,顺丰有着自己的专属航空货机再配备上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航空散舱货运,使得顺丰的速度名副其实。外资快递有着自己规模化成熟化的管理程序,在运筹调度方面的有条不紊与民营快递不遗余力的输送快件比较起来,居然只是旗鼓相当,各有其独特的优势。但总而言之,EMS 的速度确实公认的最慢。对于快递行业来说,速度是它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必须把握好这一因素,才能在积累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p#分页标题#e#
……….
结论
顺丰目前的扩张可以根据不同区域选着不同的策略,国内选择自自营扩张-----自己投资开设网点,HUB,在机场附近取得大面积的仓储,自己购买货机。 其次可以选择性的兼并整合。就目前而言可以融资来加快这些投资的进度。在海外以战略性联盟为主,直接投资为辅。同时我们还可以得出下面这些扩张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技巧娴熟地整合:扩张业务时,要谨慎地整合,并警惕政治上出现对抗性反应的可能。如果事态不妙,管理者应时刻准备采取行动。举个例子,2004 年美国敦豪亏损加剧,他就撤换了美国业务的负责人。德国邮政在收购美国安邦快递公司时,成功抵制了来自联邦快递和联合包裹的政治压力。不要为了规模去寻求并购:尽管全球化很重要,但在每个国家或每项业务上做到业界第一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公司处在能够赢利的适当规模。要像盟友而不是敌人那样对待员工:员工对于一家服务机构至关重要,只要和他们保持良好关系,即使像在德国裁员这样的艰难举措,也能得以实施。形势大好时,企业不应该放弃增加灵活性,而应当扩展这种灵活性。对监管的解除善加利用:自由化给先前的垄断企业带来的风险和机遇一样多。德国邮政正瞄准在其它欧盟成员国的机会,这可以帮它弥补德国日益加剧的竞争造成的损失。自由化也迫使它更专注于基本的东西,比如服务质量以及可通过外包实现的灵活性等。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