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绪论
党的十八大提出,到二 0 二 0 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一步明确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公共财政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充分体现了政府在提供民生类的公共服务中发挥的主导作用。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口计生是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幸福息息相关的重要民生问题。公共财政对人口计生事业的投入,是保稳定、促发展的基础性投入。公共财政加大对人口计生事业的投入力度,才能确保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建立公共财政主导的多元化投入保障机制,必然是我国当前人口计划生育工作重要内容。
1.1 选题背景
1.1.1 时代背景
1.人力资本投入逐渐成为投资的重点。从中国和全球形势的大背景下来看,整个世界开始关注从实物资本到人力资本的转变,日益重视人力资本的培养和投资。因此财政投入结构如何优化升级,公共财政如何优先投入于人的全面发展,对于建设人力资本强国的意义,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2.人口计划工作为国家转型提供重要的支撑条件。我国目前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快速转变之中,应重点发挥人口计生工作促进社会转型的作用。人口问题是中国很多问题的本源问题,其它问题都是派生问题。解决好人口问题,具有全局性和关键性的效果。所以加强人口计划工作,对于顺利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3.形成的人口红利递减。人口问题具有广泛的外部性特征,人口问题不仅关系到本国内部各个地区、各个阶层的利益,而且还可能波及到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工作以来,少出生了四亿人口,其产生的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形成了巨大人口红利。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老龄化越来越严重,人口红利将逐年淡去,亟待公共财政更多的予以投入,以推动中国人口问题的全面解决。
1.1.2 现实背景
1. 人口和计划生育各项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十一五”以来,各级财政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投入大幅增长,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以奖励扶助、少生快富和特别扶助等“三项制度”为核心的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初步建立,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体制机制不断丰富和发展。
2.人口计生的公共财政保障力度不够。对于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要求和广大群众的需求相比,目前人口和计划生育财政投入总量仍然偏低,支出结构不尽合理,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间财权、事权划分不清,项目体系不完善,部分地方经费落实不到位,绩效评估制度不健全,基层经费投入不足,“以超生养计生”等问题还十分突出,尚未形成系统、全面、稳定、持续的人口和计划生育财政投入长效保障机制。
3.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正处于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群众生育意愿与国家生育政策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尚未完全形成实现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工作机制,促进出生人口素质提高的工作有待加强,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手段匮乏,流动人口仍然处于计划生育服务管理难点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计划生育家庭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尚不健全。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任务和工作方式已发生重大转变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公共财政加大投入,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构建和完善与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保障机制。
第 2 章 人口和计划生育公共财政保障机制的理论分析
2.1 人口和计划生育公共事业的理论基础
1.公共产品理论。按照萨缪尔森给出的定义,公共产品指的是任何一个人对某种物品的消费不会减少别人对这种物品的消费。因此,从理论上讲,公共产品是社会的所有成员都可以进行消费的产品。公共产品的属性特征就是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对于整个社会而言,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个人口素质、进而提升人民生活质量,有利于整个社会的进步和文明。因此,作为国家本身就有控制人口合理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义务。从公共产品的角度来看,对于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公共产品属性的分析,应该也从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来分析。从非竞争性的角度考虑,人口服务和计划生育政策有着明显的非竞争性,也就是说,每增加或者减少一个消费者时,不会对其他消费者产生任何影响。这产品的边际成本不会有任何变化,所以人口与计划生育这种产品满足了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从非排他性的角度考虑,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是向整个社会成员提供的,是为了保证社会的健康发展,不仅排他不可能,而且排他没必要 ,因此人口与计划生育从公共产品属性上又有非排他性,也就是说其是一种同时具备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纯公共产品。
2.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称为可持续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人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体;可持续长久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1从我国国情出发,人口与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实现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同步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求计划生育工作到位。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需要财政的保障和支持,这也是实现财政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3.社会转型理论。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经济改革与实践,是迄今为止中国历史上最为广泛和深刻的一场社会变革,其内在核心变化是实现 “社会转型”。关于 “社会转型”的含义,在我国社会学学者的论述中,主要有三方面的理解:一是指体制转型,即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二是指社会结构变动,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社会转型的主体是社会结构,它是指一种整体的和全面的结构状态过渡,而不仅仅是某些单项发展指标的实现。社会转型的具体内容是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三是指社会形态变迁,即“指中国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社会变迁和发展”。
第 3 章 人口和计划生育事权的历史演变.........10
3.1 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的发展三个历史阶段........ 10
3.2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事权范围扩大..... 12
3.3 多元事权主体格局逐渐形成...... 13
第4章 人口和计划生育财政投入的历史演变......15
4.1 人口和计划生育财政投入结构的历史演变 ........ 15
4.1.1 财政投入为主阶段(1971 年-1981 年) ...... 15
4.1.2 财政投入和非财政投入并举阶段….. 15
4.1.3 回归财政投入为主阶段(2000 年---)....... 16
4.2 人口和计划生育公共财政投入保障机制演变....... 16
4.3 人口和计划生育的财政保障机制的重要作用....... 18
第 5 章 人口和计划生育财政投入现实状况....20
5.1“十一五”期间财政投入支出情况 ....... 20
5.2 人口和计划生育事务经费保障面临的突出问题..... 22
5.2.1 经费投入总量不足,法定责任全面履行难 ..... 22
5.2.2 经费投入结构失衡,公共服务均等化迟缓 ..... 24
5.3.3 保障机制尚不完善,影响经费持续均衡投入 ... 25
5.3 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26
结论
建立中央、省(区、市)、县三级经费投入分担比例。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基本国策国库保,必须合理调整中央和省级财政支出结构,中央政府对人口计生工作应当保证足够的资金投入。西部地区人均经费投入中央、省(区、市)、县三级按 3:4:3 的比例分担。中部地区人均经费投入中央、省(区、市)、县三级按 2:5:3 的比例分担。中部地区人均经费投入中央、省(区、市)、县三级按 1:6:3 的比例分担。取消“把社会抚养费作为财政投入来源”提法。社会抚养费属于不确定收入,而且随着人口计生工作的深入开展,群众生育观念的逐步转变,社会抚养费的征收税额会越来越少。在“十二五”投入中,取消社会抚养费占人均投入多少元的提法,社会抚养费用于人口计生的部分不作为人均投入的计算范围。全面调整人口计生开支范围标准。一是扩大开支范围。将独生子女父母奖励由省级奖励上升为国家奖励,每人每月提高到 300 元。二是规范开支标准。国家对基层计生专干报酬、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人均经费水平应有明确的指导标准。三是及时提高开支标准。如手术减免经费应科学参照医疗保健机构的标准,计划生育奖励扶助、特别扶助标准也应当随社会发展和物价变化适时调整,保持适当的增长幅度。#p#分页标题#e#
首先,建立健全各项规章管理制度,专项资金制定专门经费管理办法,制定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的经费支出标准,建立合理制度体系,形成内部外部结合,事前、事中、事后按部就班的管理监督层次。其次,优化支出结构,强化监督检查。组织对各地人口计生经费的使用情况检查,减少各项不合理开支,降低一般性工作开支水平,保障重点工作的经费需求,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最后,探索建立绩效评价体系,推进绩效管理。按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等的规范性文件,探索建立符合人口和计划生育项目特点的绩效评价体系,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
参考文献
1.张馨.公共财政论纲[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2.安体富.论我国公共财政的构建[J].财政研究,1999,(6)。
3.叶振鹏.建立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几个问题[J].中国财政,1999,(1)。
4.左敏.建立公共财政理论体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当代财经,2000,(5)。
5.高元祥,杜洪波.计划生育经费投入结构及作用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2,(02)。
6.余铵龙.计生事业经费实行综合预算的实践与思考[J].人口与计划生育 2005,(01)。
7.张玉坤.浅谈计划生育的财政投入与经费管理[J].时代财会,2003,(12)。
8. [21]赵栋.新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经费投入问题的思考[J].宝鸡社会科学,2005,(1).
9.《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决定》(1991年 5 月 12 日)。
10.李斌.深化综合改革 创新体制机制 努力开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局面[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