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硕士论文写作范文:魏斐德与他的中国学分析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29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705251122355329
  • 日期:2013-04-10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第一章导言


一、 魏斐德中国学研究的意义
魏斐德,美国著名硕士论文代写历史学家、著名中国学家、教育学家、社会活动家,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亚洲研究Walter与Elise Haas荣誉教授,精通汉语、法语、西班牙语、德语、意大利语和曰语。从1965年起直至退休,在伯克利加州大学历史系执教四十年。魏斐德生前任美国历史学会会长(1992)、伯克利加州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1990-2001)、伯克利加州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1973-1979)、伯克利加州大学东亚国家资源中心主任(1990-2001 )。他也是美国学术团体理事会中国文明研究委员会主席(1974-1979)、美国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主席(1986-1989)、美国学术团体理事会中国研究联合委员会会长(1974-1979)、美国中国高级研究委员会主席。他为中美学术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是中美学术交流委员会创建人之一,并任美国学术团体理事会中美学术交流委员会副主席(1977-1979,1989-2005),作为美国明清代表团团长率领美国的一批明清历史学专家访华(1979年6月)。魏斐德生前共有论著七部,分别为《大门口的陌生人——1839-1861年间华南社会的暴舌L》(Strangers at the Gate: Social Disorder in South China 1839-1861) (1966)、《历史与意志 毛泽东思想的哲学透视》(Mistoty and Will: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of Mao Tse-tung 's thought) ^(1973)《中华市国的衰落》(The Fall of Imperial Chincf)4 (1975)、《洪业》(The Great Enterprise: The Manchu Reconstruction of Imperial Order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 ‘ (1985)、《上海警察,1927-1937)) (.Policing Shanghai,1927-1937) 'imb)、《上海歹土——战时恐怖活动与城市犯罪,1937-1941》(7776Shanghai Badlands: Wartime Terrorism and Urban Crime, 1937-1941)丨(1996)、《间谋王 戴笠与中国特工》(^Spymaster, Dai Li and the Chinese Secret Service)^ (2003);论文集七部:《控制与冲突》(^Conflict and Control in Late Imperial China) '(1975)、《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明清史研究》{Ming and Qing Historical Studies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 (1980)、《现代中国的视角:四个纪念日》(Perspectives on Modern China Four Anniversaries ) '(1991)、《上海旅户》(Shanghai Sojourners) ^ (1992)、《中国现代化的问题一一个多方位的历史探索》{China's Quest for Modernization: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1997)《再评中华民国》(Reppmising Republican China) (2000)、《讲述中国历史》(Telling Chinese HistoryY、(2009);遗著一部:《红星照耀上海城》12(7?^5*/#^>^57713?7妙^7/)(2011 ),由其遗媽梁禾女士编辑出版。学术研究论文约100多篇。他的著作获得了美国亚洲研究协会1987年颁发的列文森奖、加州大学出版社1987年颁发的伯克利奖。他还获得美国城市历史协会于1995年致1996年颁发的非北美城市历史最佳书籍奖。与市场上味同嚼錯的史学作品相比,魏斐德的作品可谓一颗摧璨明珠。
魏斐德之所以在国际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威望,被称为美国中国学界“三杰” 之一,本文作者认为,首先,是因为他所做的一件里程碑式的事情——在美国中国学领域开创了地方史研究之先河。魏斐德生前的亲密同事和朋友、对魏斐德的学术道路和治学思想有很深了解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历史系教授、著名日本学研究专家埃尔文.沙伊纳(Invin Scheiner)先生在接受笔者采访时曾云,年轻时代的魏斐德的第一本论著《大门口的陌生人》对于当时美国中国学界来说,简直就是一部划时代意义的杰作——是他运用地方史来研究政治史、外交史、经济史及社会史的典范。当时的魏斐德突破了当时美国中国学界领军人物如费正清的“上层人物”、“精英人物”、“官方史学”、“外交史学”,注意低下头来去倾听底层的声音,提倡将“历史、文化、政治、经济”以及“内部”、“外部”等方面的因素结合起来研究中国,而不是只对其中的一个方面孤立地加以分析,因为这些因素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所有这些都体现在他的作品中,如《大门口的陌生人》。他早期对美国中国学界的影响,正在于他强调对地方史研究的重要性。他认为,中国各地特色各异,研究地方史,应该将这些不同点进行分类和比较研究。千万不可以说,中国社会不同地区的性质是一样的。地方史不是全国政治史的地方版。用魏斐德的话说,如果你要研究社会史,你必须从一个特定的地理范围开始,所以地方史的维度在社会史的研究中是至关重要的。所以,魏斐德笔下的地方史是非常有特色的。其次,早在六、七十年代,在美国中国学界还深受鼻祖费正清的“冲击-反应”及列文森的“传统-近代”理论的影响之际,在当时美国中国学界还以“中国历史停滞论和循环往复论”为主要潮流之际,他已将中国置于世界历史的背景下,用大量的历史事实、丰富的史料,生动地讲述一个动态的、鲜活的、从未断裂过的、从未脱离世界轨道的中国历史。他认为不可孤立地、片面地去看待中国历史。“中国历史停滞说”从根本上是错误的。他认为中国的历史有鲜明的特性。他所有的作品告诉读者,研究中国历史应具有全球性的视野,内外因素皆不可忽视。史学家应该同时从内部和外部去寻找原因加以分析。魏斐德一再强调,研究中国历史,特别是近代史,要注意到世界性网络的影响。


第二章走上中国学研究道路


一、 童年时期
魏斐德家族于十七世纪晚期从英国英格兰的约克郡(Yorkshire)移民至美国的康涅狄格州南部。家族的大部分成员,相继都成为军人或牧师,其中塞缪尔.魏斐德在十七世纪早期,在中美鸦片贸易期间拥有一艘双桅纵帆船,发展较好。魏斐德的曾祖父曾经是一名主管印第安事务的官员;祖父上过神学院,之后在堪萨斯州东边的一座小煤矿城作了一家报社的编辑。魏斐德的父亲曾就读于隶属于教会的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Park College),那里他与魏斐德的母亲不期而遇,尔后结下终生姻缘。大萧条时期,父亲完成了哥伦比亚大学的全部课程。其母亲具有苏格兰和爱尔兰血统,拥有加拿大、美国两国国籍,是一个虔诚的长老会教徒。外祖父在堪萨斯城附近密苏里河上开了一间磨坊,收入的十分之一用于支持教会活动。在魏斐德童年时代,每个星期天都要陪外祖母去教堂,一天三次,这对魏斐德产生了深远影响。二战期间,由于其父参加太平洋战争,所以魏斐德的母亲回娘家帮助父亲打理那间磨坊,直到其身患重病,才不得不将磨坊卖掉。魏斐德的母亲于1994年辞世。1937年12月12日,魏斐德出生于美国堪萨斯城。按照他自己的说法,“也正是日本皇军在南京放开手脚进行为期三周的奸淫掠杀开始的那一天”。他有一个小他四岁的妹妹和一个出生于战后的弟弟。让这个幸福之家痛心欲绝的是,参加越战的弟弟死于越南,被葬于阿灵顿公墓。魏斐德出生后不久,父母将他带回纽约,他父亲则在当地的一家大型广告公司工作。


第三章 初露锋芒:《大门口的陌生人》........................ 46-71
    一、地方史研究的开创性著作........................ 46-57
    二、从士绅入手研究中国........................ 57-63
    三、魏斐德的锋芒........................ 63-71
第四章 对社会史的研究........................ 71-94
    一、对地方执政和士绅的考察........................ 72-78
    二、对忠君思想演变的考察........................ 78-82
    三、士绅与中华帝国衰落........................ 82-94
第五章 对中国诸种问题的思考........................ 94-120
    一、对毛泽东的初步研究........................ 94-103
    二、关注中国史学与现实的变革........................ 103-113
    三、世界主义与普系价值........................ 113-120
第六章 《洪业》:二十年磨一剑........................120-151
    一、从全球视野看中国 ........................120-126
    二、再探“忠君”问题 ........................126-134
    三、帝国重建问题 ........................134-143
四、对“冲击-反应”论的质疑 ........................143-151


结论


魏斐德的学生、杜克大学教授夏多明(Dominic Sachsenmaier)对魏斐德的治史有过这样一个评价:“魏斐德作为一位历史学家,最伟大的成就和贡献是他的叙事能力。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在这个时代学者们发明了复杂的理论和晦潘的专业名词使读者们望而却步。魏斐德对于所有在学术中呈现的理论都谙熟于胸,但是他有讲故事的能力,在历史中注入血肉和生命力。他有一个小说家的想象力,他把这种特质和历史学家的精确性结合在一起。” 这是智者箴言。然而问题在于,他为什么要把他的历史写作,朝着叙事的方向努力呢?这还是要从他所面临的史学思潮的背景来考察。事实上,无论是西方的史学,还是芙国中国学,在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结合都面临着被社会科学化的危机。同时,后现代主义幵始向史学的阵地进攻。当时叙事史的出现,是出于对史学优秀传统的拯救,魏斐德是亲身经历这一历史阶段的。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史学界面临的困境。实际上,在问题暴露以后,史学界面临的最大问题,还是历史该如何书写的问题,这就是魏斐德所努力的。而他的史学作品,确实有如一缕清新微风,为史学研究注入了新鲜的血液。#p#分页标题#e#
美国史学家伯纳德.贝林于1981年说过:在我看来,要撰写这类重要的记叙史,是对现代史学的极大挑战。这类记叙史必须以时间推移为主线,结合各种技术性研究,致力于说明这个世界是怎样从过去的迴然不同的基础上形成的,从而集中研究历史上的重大转变。马克.布洛克则更重视的是求真,叙事的基础是求真。他甚至认为历史学的魅力就是求真,求真就能带来愉悦。他说历史学所具有的独特美学愉悦,与任何其他学科都不相同。历史学的独特对象是人类的活动,这一活动场景比任何其他东西都更能吸引人的想象力。当这一场景在遥远的时间或空间中展开,它便具有一种奇特而美妙的迷人之处。


参考文献
1. Strangers at the Gate: Social Disorder in South China/shdxsslw/ 1839-1861,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6.
2. Nothing Concealed: Essays in Honor of Liu Yu-yun, Taipei: Ch*eng wen ch'u panshe : Distributed by Chinese Materials and Research Aids Service Center,1970.
3. History and Will: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of the thought of Mao Tse-tung,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3.
4. Conflict and Control in Late Imperial, ed. with Carolyn Grant, China,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5,
5. The Fall of Imperial China, New York,The Free Press, 1975.
6. Ming and Qing Historical Studie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Berkeley:Institute of East Asian Studies, 1980.
7. The Great Enterprise: The Mcinchu Reconstruction of Imperial Order inSeventeenth-Century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5, 2vols.
8. Perspectives on Modern China: Four Anniversaries, ed. with Kenneth Lieberthal,Joyce Kallgren, and Roderick MacFarquhar, Armonk and London: M.E. Sharpe,1991.
9. Shanghai Sojourners, ed.,with Wen-hsin Yeh, Berkeley: Institute of East AsianStudies, 1992.
10. Policing Shanghai 1927-1937,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5.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