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基本概念的辨析及媒介环境学的发展演变
第一节基本概念的辨析
文学传播学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硕士论文代写从名称上就可以看出是文学与传播学的交叉融合,它是文学史及文学理论研究在学术研究和现实背景下做出的适应性选择,是文学研宄的新的学科增长点。文学传播作为文学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范畴,主要包括以下的规定性:文学传播是一种活动过程。文学传播不是静态的概念,它本身就意味着文学发生的过程,是关于文学的传播活动。从文学的发生来看,文学可以追溯到文字产生之前的口头歌谣、吟唱史诗,也必然将延续至印刷文化、电子文化之后的时代,作为人类的文化结晶,文学活动不会终结。从文学的现实存在来看,当我们说“文学”时,也就意味着文学已经在传播过程中,只有在传播过程中的“文学”才成为文学。文学传播具体表现为从作者到读者之间的信息传播过程,并且这个过程不是一次性终结的,它在反馈和循环中不断变化。既然是一种活动过程,就需要我们以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文学传播问题,文学在不同的时期会有不同的特点和形态,会和不同的艺术门类或者影响因素达成不同的关系。
文学传播是一个信息系统。传播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文学传播是社会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是指文学信息的传递。这里的文学信息需要从广义上来理解,它并不是仅仅指文字作品中的语言文字符号所携带和传递的信息,还包括文学活动中各相关因素之间的信息传递和共享,比如文学创作主体、文学接受主体、文学流通主体以及媒介、媒体机构等之间的信息交换,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会产生文学作品的语言文字符号之外的意义和表征活动。此外还包括文学传播系统在与其他因素系统的互动过程中产生的信息传递。文学传播作为信息系统的规定性要求我们用整体的、联系的眼光去研究文学问题。文学自身是符号和信息交换的系统,同样,文学这个系统与社会其他文化形态处在一个更大的信息交换系统中,受到来自其他系统和因素的影响、制约和促进就是很自然的事情。
文学传播是一个有机结构。文学不是一种封闭的机械的物质性的文化实体,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作为其特殊的“艺术语言”来表达人的情感和描绘客观情境,作为一种审美文化形态,文学是一种具有“生命”特征的生机勃勃的开放式的结构。它呈现出有机体的生长的特性,像植物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能量交换一样,通过自身的生命活力与社会文化系统构成的大环境进行动态平衡,建构起人与社会之间的有机联系。这种有机的特性提醒我们用“生命”特征看待文学的兴衰,文学会因为环境的激发而蓬勃发展,也会因为环境的变化而出现转向和调整。但是文学的生命力是强大的,作为一种有机的系统,文学在与社会系统的平衡互动中实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我们首先需要把传播过程看成一种结构,一个“占主导地位的复杂结构”,“这个结构由关联的实践的接合所支持,而每一不同的实践依然保持着其特殊性,并且有自身的特殊模态、存在形式和存在条件。”?用这种思考方法考察文学传播问题,突出了文学活动在传播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具有什么特殊形式,这些形式之间是什么结构关系,凸显了话语生产与社会传播系统中其他信息生产的关系。把文学传播看成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这种认识文学传播活动的方法的价值在于,认识到相互关联的各个环节是构成文学传播过程的必要因素,但是这些环节之间没有必然的决定关系,没有一个环节能够完全保证它所关联的下一个环节的形式和状态。每一个环节都有其特殊的模态和存在的条件,这些模态和条件都有可能影响“形式的推移”过程,这正是传播结构系统性的体现,有效的文学生产过程就是在这种“形式的推移”过程中,依赖各种环节和因素的相互作用实现文学传播的连续性。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文学传播是文学活动中信息传递的结构系统。
二、媒介形态
本文中的媒介形态是指在不同历史、社会、文化环境中的媒介(尤其是社会主导媒介)所呈现出来的形式和特性。媒介是个集合名词,“一般来说,赋予事物以意义,将体验转换为知识的符号传播载体被称为媒介(medium,pL media)。”根据《牛津英语辞典》,1923年美国一家专业杂志《广告与销售》最先使用了这个词。作为与消费社会同时出现的新词,媒介普遍被人们理解为作为广告载体的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形式及其运行机构和组织,以至于忽视了自己身边的众多其他媒介形式。如今我们对媒介含义的理解日益扩展,不仅是电话、手机、电脑、互联网、卫星等现代技术所创造的传播工具,语言符号、交通工具等也都是媒介,就连人的身体也己经成为现代传播载体。“所有事物、事情和人都成了信息发射的装置,现代社会成了一个带有信息色彩的媒介社会。”之所以把当下的社会现实称为媒介社会,是因为现在的社会必须依赖现代媒介传播技术的运作才能实现信息的传播和社会文化系统的运行。本文中所涉及的媒介既包括构成当今媒介社会的大众化媒介,也包含前媒介社会时期的口语、文字、(手抄或机制)书籍等传统媒介。
第二章作为环境的文学传播媒介
传播媒介曾经被认为是外在的,冷冰冰的,只是内容的外壳而已。但是以伊尼斯、麦克卢汉、翁、莱文森等人为代表的媒介环境学派告诉我们,媒介并不仅仅是内容的载体,还是传播活动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媒介本身就是信息。媒介不仅用自身的形态特性和传播倾向制约着我们接受信息的方式,影响着传播内容,而且还影响到我们的思维方式,影响到社会文化。我们对媒介的理解不能局限于报刊、电视、电影、网络等大众化媒介,这种理解会遮蔽我们身边的很多习以为常但是对我们的传播活动影响深远的事物,比如口语、文字、书籍等,因此我认为应该从关系的角度去阐释媒介。所谓媒介就是在信息传播活动中使事物处于关系性存在状态的连接物,当信息不再是独立的存在状态,而是进入一种关系性的存在,它也就进入了传播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与其他事物发生关系的信息改变了自身,同时也改变了其他事物,这时我们就说事物之间通过某种媒介发生了联系和相互作用,传递了信息。那个使信息产生关系性改变的连接物就是媒介。以这个视点去看文学传播活动,会发现文学发生史和媒介演变史是交织在一起的,不同时期的媒介为文学提供了不同的传播环境,也就构成了具有不同性质特点的文学传播媒介,呈现出不同的文学与媒介的关系。口语传播时期的文学尚没有获得独立的身份和地位,文字产生之后,文学逐渐摆脱记史、祭祀、政论法规等功利性功能,得以催生属于自身的审美功能,尤其是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使书籍能够大范围传播,并且使长篇叙事成为可能,现代意义上的文学才真正产生。
第三章 文学传播活动与媒介环境的互动.......................... 106-151
第一节 文学传播活动——媒介与人的互动...................... 106-117
一、文学传播媒介与人的互动关系的特殊性...................... 107-110
二、文学传播活动与媒介环境的关系...................... 110-117
第二节 媒介环境的演变与文学传播史的互动...................... 117-143
一、影响集体知识的因素——信息传播的规...................... 118-120
二、文学传播活动基于媒介环境的历史分期......................120-143
第三节 媒介环境视阈下文学史的重构 ......................143-151
一、重构理论出发点...................... 144-146
二、历史资料的重释与发掘 ......................146-151
第四章 电子媒介环境中的文学...................... 151-169
第一节 电子媒介与“情境”...................... 151-162
一、媒介与情境之“膜” ......................153-156
二、电子媒介环境对“情境”的解构与重组...................... 156-162
第二节 文学传播与电子媒介环境基于“情境”的互动...................... 162-169
一、文学与情境的关系——“文学记忆” ......................162-164
二、电子媒介环境中的“情境”与“文学记忆” ......................164-169
结论#p#分页标题#e#
媒介的发展始于人类对自我的开发和利用,人的感官构成最早的媒介技术。眼睛作为视觉感官接受的是光携带的信息,这种信息是有规律的,大自然的昼夜交替使眼睛的视觉功能也适应了这种规律性,所以视觉可以看成是由时间控制的感官。耳朵作为听觉感官接受的是声波携带的信息,是不可控制的,不像眼睛可以把眼皮闭上,信息就传递不进来了。耳朵接受的信息没有规律的,是随机的、偶然的。眼睛只能向前方看,如果要获得多方位的视觉图像,就必须借助头的转动,但是即便如此,人获得的信息也不是全方位的,而是拼接起来的。耳朵则不同,人的耳朵有两个,相互配合就能获得全方位的听觉信息,所以听觉可以看成是侧重空间的感官。眼睛和耳朵作为视觉和听觉器官是人获得外部信息的最主要的感知途径,构建了人的主要时空感知坐标。人的所有信息传播方式都是为了形成对流。耳朵和嘴巴结合起来构成互动器官,语言由此而诞生。“口一一耳”组合构成人类最初的信息交流方式,因为这是人不用借助其他手段就能开发的最直接、最便利的信息对流的手段。眼睛和手配合组成搭档,用手制作出来的符号,尤其是创造性的文字符号,间接地完成人自身的信息双向传达过程。手是眼睛进化的结果,只有先看见,然后才能让手配合眼睛去动作。眼和手的组合比口和耳的组合更有创造力,手的进化反过来让眼睛发挥了更多的作用。手是人身上最野心勃勃的器官,艺术、工具、技术,手不停地在发明创造,我们虽然能听,能看,但是和世界接触的最直接的感官是我们的双手,正是人类的双手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自己。
人的视觉感官指向外部,以获得外界信息为主要目的,因为这是关乎生存的大事。这样就出现一个缺陷,我们可以听到自己,摸到自己,嗅到自己,但是却无法完整地看到自己。为了弥补这种缺陷,人想方设法地创造了各种艺术形式来“看”自己。最初的方式是绘画艺术,画出自己看到的别人的样子来模拟自己的形象。但是绘画可以再现人的外貌,却无法再现感情、情操、志向、性格、愿望等,也画不出梦境、幻想和意识。那么弥补这种不足的是什么呢?就是人类在文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学艺术。文学弥补了绘画的不足,文学是人类用来照自己的一面“镜子”,尤其是观照自己内心世界的镜子。这也可以算是文字从象形文字走向纯粹符号的一个原因吧,因为它需要反映抽象的、感觉的、其他视觉艺术表达不出来的人的内心世界。因此,文学的产生是必然的,口语为它开路,文字是它的铺路石,一旦时机成熟,文学之树苗壮成长。
参考文献
1.[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陈中梅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3.[德]黑格尔:《美学》,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4.[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贺麟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5.[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6.[美]艾布拉姆斯:《镜与灯一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郦稚中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7.[法]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8.[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
9.[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文化转向》,胡亚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0.[英]A.N.怀特海:《观念的冒险》,周邦宪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