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HP-IgG)与冠心病及其危险因素硕士论文相关性分析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32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8073019031617498
  • 日期:2018-07-29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本文是一篇硕士论文,硕士课程通常安排在学士之后,一般而言硕士课程需要2-3年的时间,但根据国家及科系不同,有的硕士只要一年就能取得,有的则需要三至四年。招收与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单位既有拥有硕士点的普通高等学校,也有拥有培养研究生资格的相关科研机构。(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硕士论文,供大家参考。
 
前言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是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严重的威胁的一种常见的疾病,而且它的影响范围之广,甚至遍达全球,在全世界人口死因中占据的比重甚至多于全部肿瘤所致死亡的总和。因其发病特点常表现为突然发作,且进展迅速,常常造成难以补救的后果,因此,对冠心病的治疗更应该提倡的就是早发现,甚至是在疾病发生之前对其进行一定的医疗干预,预防其发生与发展。虽然冠心病已经是全球人口死因最严重的疾病之一,但是近年来,冠心病的患病率却仍旧没有下降,甚至反而出现继续向上攀升的状况。我国在社会实力不断强大的基础上,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生活习惯也出现了很大的改变,冠心病患病人数也明显增加,患病人群年龄分布不断扩大。当然,其中原因除了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应考虑因为最近几十年里,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所带来的诊断水平的提升而造成目前患病人群不断增高。但总而言之,冠心病已经对我国人民的生存与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对冠心病的探究与防治已经是我国卫生健康工作的重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出现了粥样硬化斑块,造成冠状动脉血管腔变小,出现狭窄甚至阻塞,冠状动脉血流减少,供氧不足,导致心肌细胞出现坏死的一类疾病,常简称为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由于心肌坏死是血供不足造成的,也称为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c heart disease,IHD)。实际上,冠心病的定义更为广泛,由于炎症、栓塞、痉挛、结缔组织病、创伤等病因所导致的心肌缺血、缺氧均属于冠心病范畴。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是冠心病在病理变化上的主要特点,现如今,普遍认为其成因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的病因共同导致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然而多因素如何造成粥样硬化的结果目前仍没有完全明确。通过对冠心病死亡病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解刨研究,发现里面存在着大量的脂质物质和坏死组织,认为动脉粥样硬化可能是血管随年龄的一种生理变化,是血管衰老的一种表现。从儿童时期开始出现,并随着年龄增大,血管不停衰老,到一定程度后形成了粥样硬化,并导致了症状的出现。血脂紊乱、高血压、高血糖、吸烟、饮酒是目前公认的能够直接对其造成影响的主要危险因素,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遗传因素、活动减少、年龄和性别以及肥胖、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尿酸、微量元素摄入不足等都对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有关。流行病学从全球范围内的调查显示,冠心病的发病情况十分严峻,地区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总体均普遍处于高发病率状态。就我国情况而言,根据 2015 年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显示居民死亡的原因中,占首位的仍是心血管病,城镇较农村稍好,但均超过 40%。同时还提示总体患病率处于上升状态。分析其中原因,可能是社会经济发展导致生活方式的改变,使之暴露于更多的冠心病危险因素之中[1]。
然而,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可以发现,部分冠心病患者并不具有传统冠心病危险因子,但仍然会出现冠心病。说明肯定还存在着一些还不被认识的危险因素。Mendall 等人[2]在 1994 年发表的文章中,开创性地提出可能是冠心病新的危险因素——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之后便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阵关于探索幽门螺杆菌与冠心病相关性的极大的热潮,研究内容之广涉及了流行病学[3]、临床研究[4]及血清学[5]等各个领域。幽门螺杆菌于 1982 年被人类分离出来,是被 Warren 和 Marshall[6]所发现的一种微需氧的革兰阴性杆菌。HP 感染率全球范围内仍处于较高水平,约占世界人口的 1/2[7],且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别,发展中国家甚至可高达 80%的水平,发达国家相对较好,但仍有 30-50%的感染率。我国的研究者张万岱[8]等人在对 19 个省市的人群调查中发现,HP 总感染率为 56.22%,也存在着地区差别,广东最低,西藏最高。目前的研究提示 HP 感染与冠心病有关,但能否像高血压、糖尿病等成为冠心病独立危险因素,尚无统一定论。造成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原因可能为:1)大量研究为回顾性研究,该研究方法中存在偏倚;2)不同学者采用的检幽门螺杆菌的方法不一致,其可能导致各个研究中得到的假阳性或者假阴性患者数量有较大差别,从而导致研究结果的不同;3)研究中所纳入的病例个数偏少,不具有很强的代表性;4)世界各地存在着明显的地域、人种、社会、经济水平的差异,造成各地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冠心病的发病率各不相同。HP感染究竟是如何在冠心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起作用的,目前也仍不明确。其作用机制学界主要有一下观点:(1)HP 感染可影响已知的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如血脂、血糖、同型半管胺酸等,进而参与冠心病的过程[9-11];(2)HP 感染通过慢性炎症反应及交叉反应[12-13];(3)随血液直接粘附与血管壁,引起炎症反应,造成内膜损伤而实现其作用。
..........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资料
1.1 研究对象
选取从 2016 年 7 月至 2017 年 3 月于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临床上表现为胸痛、胸闷等冠心病症状或心电图检查及其它检查考虑冠心病可能,但尚为确诊的患者,并入院后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明确诊断,共计 221名。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进行分组。设置实验组为经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冠心病的患者 157 名,平均年龄(60.76±5.88)岁,其中男性 96 名,女性 61 名。根据临床诊断标准将其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38 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119 例。设置对照组为同一时期就诊并经冠脉造影检查及其它检查明确排除冠心病的非冠心病患者 64 名,平均年龄为(58.84±8.59)岁,其中男性 31 名,女性 33 名。
.........
 
2 统计学方法
全部研究对象的一般临床资料及检验指标经采集后采用 EXCEl 表格进行统计记录,并应用 IBM SPSS 22.0 版本统计软件进行临床数据的分析,计量资料均采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计数资料以率(百分数)表示,计量资料之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两样本之间率的比较采用 2检验。以 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冠心病组共纳入 157 名患者,其中 HP-IgG 阳性者 63 名,其感染率为 40.1%,非冠心病组纳入 64 名患者,其中 HP-IgG 阳性者 14 名,占非冠心病组的 21.9%。冠心病组 HPIg-G 阳性率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两组间感染率的比较采 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资料与方法............8
结果...........10
讨论...........13
结论...........20
 
讨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严重的威胁,是造成人类死亡的最主要的原因,超过全部肿瘤的总和,位列死亡原因之首。近年来,随着治疗水平的提升,以及对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强力干扰及人们对疾病的了解出现病死率下降的趋势,但因其发病的时候往往是突然发作,且症状变化迅速,对冠心病的进一步认识仍旧是全世界人类健康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出现粥样硬化斑块而造成狭窄导致心肌坏死的一类疾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其病理生理上的主要变化。吸烟、饮酒、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是目前为止,被人们所熟知的冠心病的传统危险因素。通过对本研究所纳入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统计结果显示,90%以上冠心病患者均存在不同的冠心病相关的危险因素,有的甚至暴露于有多种危险因素之下。越来越多的冠心病危险因素,例如体力活动的减少以及其他因素如肥胖、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尿酸、微量元素摄入不足等也随着在对冠心病的发病机制进行探索的过程中被人们发现。不断的有新的因素被认为与冠心病的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了解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基础上,就可以更好地加强对其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有效的医疗干预措施,以达到对疾病有效的预防以及控制疾病的发展。本研究中我们也发现了部分冠心病患者并不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传统的冠心病危险因素,这种情况甚至在急性心梗患者中也存在着。这明显地提示着我们对冠心病的认识还只是冰山一角,Kowalski[14]等调查后发现超过半数的冠心病患者几乎不存在目前已知的危险因素。Mendall 等在提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冠心病存在关系,可能是冠心病危险因素后,感染因素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是否起着明显的作用得到了广泛关注。从本研究结果可以发现,冠心病组患者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 IgG 阳性率为 40.1%,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的 21.9%,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幽门螺杆菌与冠心病存在联系,幽门螺杆菌可能是冠心病危险因素之一。该结果与 Park 等[15]的研究是一致的。因此,本研究认为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生与发展的过程,两者存在关系。#p#分页标题#e#
..........
 
结论
 
1.冠心病患者中 HP-IgG 阳性率高于非冠心病患者。
2.HP-IgG 阳性可能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原因之一。
3. 冠心病患者中 HP-IgG 阳性者,超敏 C 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血压水平也较阴性者升高。
..........
参考文献(略)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