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硕士论文,硕士按申硕的种类分为单独考试、同等学力申硕和在职攻读硕士。单独考试是先考试后入学的形式,入学可以是全脱产、半脱产、在职学习,修满课程学分和考试及格及论文答辩完成后即可获得硕士毕业证和硕士学位证书。(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硕士论文,供大家参考。
一、实验材料与方法
1.实验动物及分组
6-8 周龄的 C57BL/6 雄性小鼠(22-25g)共 20 只(合格证号:42000600014167),购买于湖北省实验动物研究中心,饲养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动物实验中心 SPF 级动物房,4 只/笼,动物可自由摄取食物和饮水,动物房严格控制光照时间(上午 7:00-下午 7:00 为开灯时间段)、湿度(55% ±10%)和温度(24 ±3℃)。本研究实验动物的使用及处理方法均通过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动物伦理委员会的审核(批准号:TJ-A20150803)。实验分组:AEW 模型组和对照组各 10 只。
.........
2.慢性瘙痒模型
2.1 慢性瘙痒模型构建——AEW 模型
实验开始前三天在异氟烷麻醉下将小鼠颈背部剃毛处理,暴露颈背部皮肤。实验开始时(1 d),固定小鼠暴露剃毛处皮肤,用棉球(2 * 2 cm)蘸取 1:1 体积比混合的丙酮/乙醚溶液,涂抹于小鼠剃毛区域,持续 15 秒,而后马上更换同样体积的棉球蘸取双蒸水涂抹剃毛区域 30 秒。即记为一次 AEW 操作。每天早上9:00 和下午 17:00 各行一次 AEW 操作,持续 8 天。对照组使用双蒸水进行处理,每次涂抹持续 45 秒,每天两次,持续 8 天。实验第 9 天(9 d)行行为学数据采集及取材。根据已有文献报道[10-12]和前期预实验结果,选择 AEW 模型实验造模开始前一天(0 d)及第 9 天(9 d)行行为学数据采集,并于第 9 天(9 d)行为学数据采集完毕后进行取材。行为学数据采集使用录像计数后爪搔抓剃毛区域皮肤次数的方法进行。采集当天,将实验动物置入 9 ×9 ×13 cm 的不透明塑料盒子,调整摄像头使其视野范围内可以清晰录制小鼠后爪运动全过程,适应 15 分钟后开始正式录像,持续 1 小时。瘙痒行为判定标准为:小鼠后爪抬离地面,对剃毛区域皮肤做搔抓动作,而后该后爪返回地面或者舐舔该后爪计作一次搔抓(在其后爪放回地面或被舐舔之前,不论其进行多少次的搔抓,均只记一次)。
........
二、结果
1. 瘙痒行为学及皮肤组织学
本研究分别在造模开始前一天(0 d)及 AEW 模型第 9 天(9 d)对小鼠进行了行为学录像,录像时间为 1 h。所有小鼠搔抓计数均由非参与实验分组设计的第三实验人员通过录像计数完成,第四实验人员二次计数进行复查。各组数据采用均数±标准误(Mean ±SEM)表示,采用 GraphPad Prism 5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及作图。AEW 模型组小鼠第 9 天(9 d)的搔抓次数(162.9 ±8.741)相比其基础值(0 d)(20 ±3.742)明显增多,相比于对照组第 9 天(9 d)的搔抓次数(32.7±3.853)也明显增多,差异皆具有统计学意义(图 1)。同时,AEW 模型组小鼠颈背部皮肤与对照组相比外表和组织学皆发生明显改变(图 2)。AEW 模型组小鼠搔抓次数基础值(0 d)(14.3 ±2.07)与对照组基础值(0 d)(20 ±3.742)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小鼠第 9 天(9 d)的搔抓次数(32.7 ±3.853)与其基础值(0 d)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EW 模型组小鼠第 9 天(9 d)的搔抓次数(162.9 ±8.741)相比其基础值(0 d)明显增多,相比于对照组第 9 天(9 d)的搔抓次数也明显增多,差异皆具有统计学意义。ANOVA(*** p < 0.001)。
..........
2. 测序数据前期分析
2.1 样本组织总 RNA 质检结果 由图表可知,质量满足实验要求(RIN ≥ 7 且28S/18S ≥ 0.7),且总量可以满足 2 次或者 2 次以上实验(表 1、图 3)。
2.2 测序数据质量评估及前期处理
2.2.1 测序碱基质量分析
检测所得各个样本质量值平均值皆在 30 以上,根据Illumina 碱基识别与 Phred 分值之间的对应关系,表明各个样本的碱基正确识别率皆在 99.9%以上,错误率低于 0.5%,符合要求。
2.2.2 碱基分布检查
检测结果示每个 read 前几个碱基出现部分波动,属于随机引物扩增偏差等原因所致的正常情况,不会影响后续定量分析,符合要求。
........
二、结果...........17
1. 瘙痒行为学及皮肤组织学 .... 17
2. 测序数据前期分析 ..... 18
3. 差异表达分析 ............. 22
4. 实时定量 PCR 验证 .............. 27
5. 测序数据生物学分析 ............ 33
三、讨论...........37
四、结论...........41
三、讨论
瘙痒自上世纪由德国医生 Samuel Hafenreffer 定义以来已经过去 350 多年[1],由于牵涉病种的多样性,其流行病学研究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停滞不前。瘙痒症状广泛存在于各类人群之中,Dalgard F 等人在奥斯陆开展的一项纳入人数多达 18770 的关于瘙痒现况调查表明城市成年人口急性瘙痒的发生率高达8.4%[13],St nder S 等人在对 144 家德国企业员工共计 11730 人次进行调查后发现慢性瘙痒在人群中的发生率为 16.8%[14]。瘙痒是各类急慢性皮肤疾病的常见症状,DawnA 等人针对特应性皮炎患者的调查表明大约 91%的患者每天至少会发作一次瘙痒[15],一项包含 17488 名美国银屑病基金会患病成员的调查问卷表明79%的银屑病患者会出现瘙痒症状[16],一项囊括欧洲 13 国的关于皮肤科门诊患者瘙痒症状的调查表明皮肤疾病患者的瘙痒发生率为 54.4%[17]。除了皮肤疾病,多种系统性疾病也常会伴发瘙痒症状,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22-30%的瘙痒患者患有潜在的系统性疾病[18],一家德国医院皮肤科的数据也表明接近一半的就诊患者(36%)瘙痒原因是由于系统系疾病而非皮肤疾患[19],胆汁淤积症患者瘙痒发生率高达 80-100%[18],肾脏疾病终末期患者也常受到慢性瘙痒困扰,接受透析治疗的患者其瘙痒发生率根据地区医疗水平、患者年龄层次等因素的不同有较大波动,最高达到过 85%[18, 20, 21],糖尿病患者瘙痒常发生于肛周、外阴等外周局部[22],在以色列大约 2%的糖尿病患者深受瘙痒困扰[23],血液系统疾病诸如红细胞增多症、白血病及淋巴瘤等也常会伴发瘙痒症状[18],感染类疾病人群如 HIV感染患者当中瘙痒症状也屡见不鲜[19, 24],此外,强迫症、焦虑及抑郁症等精神疾病患者和一些神经疾病患者、寄生虫患者也有发生瘙痒的报道[25-27]。临床上使用羟乙基淀粉溶液、阿片类药物及氯喹等药物治疗相关疾病时也有发生瘙痒的报道[28, 29]。总的来说,目前瘙痒的流行病学研究虽取得一定进展,但大部分已有的资料都只反映了相对来说非常小范围内人群瘙痒的发生情况,但想要更加直观的了解其流行病学特征,仍需要更大范围更加系统的流行病学资料的搜集与分析。
......
结论
慢性瘙痒模型(AEW 模型)小鼠下颈段脊髓(C5-8)中存在 lncRNA/mRNA异常表达,对差异表达谱的生物学分析为寻觅慢性瘙痒机制新的研究靶点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