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上海写作硕士论文:关于上海城市规划论文精选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315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104111319061109
  • 日期:2011-04-11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规划指导思想
(1)根据党中央提出的把上海建成'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要求,进一步确定上海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面向 21世纪,体现国 际大都市水平;
(2)体现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功能要求,合理安排城市的空间布局、生产力布局、人口分布及基础设施建设;
(3)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 境的协调发展;
(4)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为市民创造良好的 生活、工作、学习和休闲的环境;
(5)体现区域整体发展的思想,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一体化发展出发,统筹上海的产业、能源布局和交通、水利体系等建设。
城市性质
上海代写硕士论文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和航运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将逐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
城市发展规模
控制中心城人口和用地规模,引导中心城的人口和产业向郊区疏解。2020年,全市实际居住人口1600万左右,其中,非农人口1360万,城市化水平达到85%,集中城市化地区城市建设总用地约1500平方公里。中心城规划人口约80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约600平方公里;郊区城镇规划人口约560万。
城市发展目标
2020年,把上海初步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基本确立上海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地位,基本建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挥上海国际国内两个扇面辐射转换的纽带作用,进一步促进长江三角洲和长江经济带的共同发展。 主要标志:
1、基本形成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经济规模和综合实力,基本形成与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相匹配的城市功能布局。
2、基本形成符合现代化大都市特点的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市域城镇布局,并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共同构筑经济发达、布局合理的城市群。
3、基本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全面建成环城绿带,形成郊区以大型生态林地为主体、中心城以'环、楔、廊、园'为基础的绿化系统和市域绿色空间体系。
4、基本形成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基础设施框架。以'三港两路'(三港指海港、空港和信息港;两路指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为主体,建设一批衔接国内外的枢纽型重大工程;以'两网'(轨道交通网和高速公路网)建设为重点,形成市域内快速便捷的客货运交通网络。
5、基本形成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社会发展体系,建设布局合理、环境洁净、配套齐全、生活舒适、交通便捷的居住园区。
城市发展方向
拓展沿江沿海发展空间,形成宝山新城、外高桥港区(保税区)、空港新城、海港新城、上海化学工业区、金山新城等组成的滨水城镇和产业发展带;继续推进浦东新区功能开发和形象建设;集中建设新城和中心镇;将崇明作为21世纪上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p#分页标题#e#
市域城镇体系
形成'中心城-新城(含县城,下同)-中心镇-集镇'组成的多层次的城镇体系及由沿海发展轴、沪宁、沪杭发展轴和市域各级城镇等组成的'多核、多轴'空间布局结构。
中心城是上海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上海市城镇体系的主体,以外环线以内地区作为中心城范围,人口控制在80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600平方公里。
新城是以区(县)政府所在城镇、或依托重大产业及城市重要基础设施发展而成的中等规模城市。规划新城11个,分别是宝山、嘉定、松江、金山、闵行、惠南、青浦、南桥、城桥及空港新城和海港新城。新城人口规模一般为20~30万人。
中心镇是由市域范围内分布合理、区位条件优越、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集镇,依托产业发展而成的小城市。规划朱家角、泗泾、周浦(康桥)、奉城、枫泾、堡镇、南翔及罗店等22个左右中心镇,规划人口规模一般为5~10万人。
集镇由现有建制镇根据区位、交通、资源条件等适当归并而成(现状约170个)。规划约80个左右的一般镇,人口规模一般为1~3万人。
中心村是在合理归并自然村后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环境优美、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较完善的现代化农村新型社区。中心村规模在2000人左右。
中心城布局
中心城空间布局结构为'多心、开敞'。规划按现状自然地形和主要公共中心的分布以及对资源优化配置的要求,合理调整分区结构。中心城公共活动中心指中央商务区和主要公共活动中心。
(1)中央商务区
中央商务区由浦东小陆家嘴(浦东南路至东昌路之间的地区)和浦西外滩(河南路以东,虹口港至新开河之间的地区)组成,规划面积约为3平方公里。中央商务区集金融、贸易、信息、购物、文化、娱乐、都市旅游以及商务办公等功能为一体,并安排适量居住。
(2)主要公共活动中心
主要公共活动中心指市级中心和市级副中心。 市级中心以人民广场为中心,以南京路、淮海中路、西藏中路、四川北路四条商业街和豫园商城、上海站'不夜城'为依托,具有行政、办公、购物、观光、文化娱乐和旅游等多种公共活动功能。
副中心共有四个,分别是徐家汇、花木、江湾-五角场、真如。徐家汇副中心主要服务城市西南地区,规划用地约2.2平方公里;花木副中心主要服务浦东地区,规划用地约2.0平方公里;江湾-五角场副中心主要服务城市东北地区,规划用地约2.2平方公里;真如副中心主要服务城市西北地区,规划用地约1.6平方公里。
产业发展规划
1、产业发展
坚持'三、二、一'产业发展方针,以技术创新为主要动力,全面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重点发展以金融保险业为代表的高层服务业和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积极拓展国内与海外市场,提高产业外向度,基本形成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适应的经济规模、综合实力与服务功能。 #p#分页标题#e#
2、产业布局
从上海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区域整体发展出发,按照地域紧密度和产业关联度,合理布局产业,集中集约发展。市域产业布局共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城市内环线以内的地区。以发展第三产业为重点,适当保留都市型工业。
第二层次:城市内外环线之间的地区。以发展高科技、高增值、无污染的工业为重点,调整、整治、完善现有工业区。
第三层次:城市外环线以外的地区。以发展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为重点,提高经济规模和集约化水平,集中建设市级工业区,积极发展现代化农业和郊区旅游业。
对外交通规划
以'三港两路'建设为重点,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国际集装箱枢纽港、亚太地区航空枢纽港、现代化信息港和以高速公路、高速铁路、骨干航道为构架的水、陆、空交通运输系统,形成衔接国内外、辐射长江三角洲的快速、便捷的客货运交通运输网络。
市域交通规划
市域交通以'两网'建设为重点,加快大容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建设;形成市域高速公路网,完善中心城道路网络;加强对外交通和市内交通的衔接,建设客运换乘枢纽和停车场,充分发挥交通系统的综合效率;贯彻公共交通优先的城市客运交通基本政策,形成以轨道交通与地面公交密切衔接、各种交通工具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城市交通体系。
环境景观规划
以绿化建设和环境保护、治理为重点,提高城市综合环境质量;加强城市设计,保护城市传统风貌,改善城市空间景观,基本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
绿化建设
按照城市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原则,调整绿地布局,完善绿地类型,以中心城'环、楔、廊、园'和郊区大面积人造森林的建设为重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2020年,人均公共绿地指标10平方米以上,人均绿地指标20平方米以上,绿化覆盖率大于35%。
(1)重点发展滩涂造林;集中建设佘山-淀山湖地区森林公园。
(2)建设主要道路与主要河道两侧的防护绿地。
(3)建设内外环线之间三岔港、张家浜、三林塘、大场、吴中路等8块楔形绿地。
(4)建成南浦大桥-杨浦大桥之间黄浦江两侧的滨江绿地,结合苏州河综合整治建成滨河绿地。
(5)中心城每区至少有一块4公顷、每个街道至少有一块1公顷以上公共绿地,郊区城镇至少建成一处3公顷以上的公共绿地。
(6)正确处理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划定城市生态敏感区和城市建设敏感区。切实保护好市域风景区和大小金山海洋生态、崇明东滩鸟类、长江口中华鲟幼鱼、九段沙湿地和淀山湖等自然保护区。
2、城市空间景观建设 #p#分页标题#e#
加强城市设计,美化城市空间,妥善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形成既有浓郁地方特色又有鲜明时代特点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景观形象。
强化中心城东西向景观主轴线,组织街道、广场和标志性建筑与空间,安排公共活动功能,丰富城市景观。
建设中心城滨江(黄浦江)滨河(苏州河)景观走廊,组织滨水空间序列和绿化步行带,强化自然特征和亲水特点,塑造上海滨水城市新形象。
相对集中布置高层建筑,保护中心城区若干景观视线走廊,营造优美的城市天际线。
城市历史风貌保护规划
上海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要挖掘城市历史文化内涵、增强城市文化气息、提升城市艺术品位、体现历史与未来的共融,把上海建设成为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内涵、海派文化氛围、高品质文化气息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1、保护的主要内容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内容包括物质形态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前者着重保护好现有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13处、市级优秀近代建筑保护单位337处,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82处;中心城11处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以及郊区4个历史文化名镇。后者着重继承和发扬优秀健康的地方传统文化、民俗民风、戏剧曲艺、民间工艺等。
2、保护原则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必须继承和发扬历史文脉,保护名城特色,保护及合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历史文化风貌区的保护应注重区域整体风貌的保持与延续,以及地区基础设施的改善与生活环境的整治;对个体建筑的保护应依据保护等级、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明确保护要求,在保护范围内改建建筑物或者在建设控制地带内新建、改建建筑物,应当符合有关规定,不得破坏原有环境风貌。
3、中心城旧区风貌保护
中心城旧区风貌(历史建筑与街区)保护是上海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要内容,在名城保护规划确定的保护建筑及历史风貌保护区的基础上,对中心城旧区中(包括内环线以内的浦西地区以及内环线以外的普陀区曹杨地区)总面积约8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有保护价值的花园住宅、公寓、新式里弄、旧式里弄及其他有特色的建筑进行保护。规划确定234个完整的历史街坊、440处历史建筑群,保护的历史建筑总面积约1000万平方米。
住宅发展规划
以提高居住环境质量为核心,结合市场需求,按照交通方便、环境优雅、生活舒适、配套齐全的要求,规划建设住宅区,基本实现住宅成套化。郊区城镇住宅建设标准和环境质量应优于中心城。调整住宅建设结构,满足不同收入家庭的需要。
住宅建设布局本着与城市发展方向、大容量轨道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相一致的原则,重点建设内外环线之间20个左右大型居住园区。#p#分页标题#e#
科教与社会事业发展规划
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全面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建立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适应的、比较完善的社会事业体系,基本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事业运行机制,实现国民经济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近期建设规划
城市近期建设规划主要是对城市近期内的发展方向和主要建设项目作出具体安排,为实现城市远期发展目标奠定基础。2005年近期规划的指导思想是:近期必须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不断塑造以城市环境建设为主的城市新形象,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为建成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奠定基础,更好地服务全国。
1.形象目标 初步形成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经济规模和综合实力,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文教体卫、社会福利事业体系;基本建成对内对外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及立体交通框架;基础设施整体水平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标准;城市环境获得较大改善;浦东新区形象、功能开发取得显著成效;中心城的用地与人口规模得到有效控制,功能布局更趋合理;郊区初步实现'三个集中'的格局,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初步形成,城镇建设水平得到较大提高;为建设国际经济中心城市打下良好基础。
2、主要标志
(1)城市化水平达到76%。
(2)城市综合功能进一步强化,中央商务区和内环线以内及周边地区主要公共活动中心基本建成;黄浦江观光河段基本建成,都市旅游线路和设施比较完善。
(3)国际集装箱深水港区建成框架,铁路第二客站建成;市域高速公路骨架、中心城'环形加十字'的轨道交通网骨架全面建成;各类交通枢纽、停车场(库)等得到较大的发展。
(4)环境建设:以'环、楔、廊、园'为主体的中心城绿地系统和郊区四大生态林地基本建成,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7平方米。
(5)住宅建设:内外环线之间20个左右现代生活居住园区初步建成,人均居住面积12平方米(建筑面积24平方米),住宅成套率80%以上。
规划实施对策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对城市总体规划的宣传力度,特别是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树立城市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提高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管理水平,发挥城市规划的导向作用。
2.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规定,城市总体一经批准,应及时编制或调整分区规划、区(县)域规划、详细规划和各专项规划,并加强重要地区、重要路段城市设计。
3.继续完善城市规划分级管理体制,发挥两级政府实施规划的积极性;加强规划法制建设,提高规划的法律地位,强调依法建设,不断完善城市规划管理法规体系。#p#分页标题#e#
4.拓展公众参与规划的渠道,实行政务公开,发挥法律监督、行政监督、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的作用,加大对违法建筑的整治。
5.研究完善城市规划实施机制,充分运用法律、行政等多种手段,促进规划的有序实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上海高层如林说到城市规划编制与实施机制
摘要: 上海这几年确实大变样了,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显现,林林总总,争奇斗艳,其建设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令国内外人士感到惊讶。这里面凝聚着投资者的策划、领导者的决策规划、设计人员的心智、施工人员的艰辛成绩之大是无庸置疑的。上海的大变化也是这些方面的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缺一不可。上海新三年是“重在管理”的三年。回顾这些年建设走过的路:总结经验对上海面向2 1世纪的新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作为一个长期从事规划管理的人员的我,从职业的角度谈一些个人对高层建筑的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 城市规划 编制 实施机制
  上海这几年确实大变样了,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显现,林林总总,争奇斗艳,其建设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令国内外人士感到惊讶。这里面凝聚着投资者的策划、领导者的决策规划、设计人员的心智、施工人员的艰辛成绩之大是无庸置疑的。上海的大变化也是这些方面的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缺一不可。上海新三年是“重在管理”的三年。回顾这些年建设走过的路:总结经验对上海面向2 1世纪的新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作为一个长期从事规划管理的人员的我,从职业的角度谈一些个人对高层建筑的看法和建议。
   一、上海市高层建筑现状与问题
  上海市规划局曾组织市规划院等部门对本市近几年高层建筑建设情况作过一次调查。至1997年底,本市中心城(+区+浦东)高层建筑总数已达2258幢,总建筑面积3524万平方米。对其情况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高层数量增长迅速,高层建筑占新增建筑面积比例逐年上升。 1971年至1980年十年共建高层149幢: 1981年到1990年十年共建高层650幢,总建筑面积804万平方米,占新增面积比例9.9%; 1991年到1995年共建高层750幢,总建筑面积1133万m2,占新增面积比例23%: 1996年新建高层430底总建筑面积725万m',占新增面积比例484%: 1997年新增高层484幢,总建筑面积926万m2,占新增面积比例57.9%。
  2.高层建筑中住宅占主要部分,随着办公楼市场的日趋饱和,住宅会成为高层建筑的主角。在2258幢高层、总建筑面积3524万平方米中,住宅有1590幢(占67.8%}。建筑面积2078万m'(占59%),主要集中在徐汇、普陀、浦东、长宁等区。 #p#分页标题#e#
  3.高层建筑分布以黄浦最密集。静安、卢湾、南市次之,其他各区除相对集中某一地区外基本上呈随机分布状态。以长宁为例,全区38km2,高层有246幢,总建筑面积429万m2,其中除主要分布在虹桥开发区外(在0 .65km'中有29幢、建筑面积117万平方米),其他则在该区37.35km'范围内漫布(217幢、建筑百积417二万m')。
  4.尚有大量已批待建高层,今后中心城高层建筑仍会有惊人增长。到1997年底,市和区的规划部门共批准高层建筑3374幢、建筑面积5897万m2。除去1997年已建成的之外还有116幢。 2643万m'的高层建筑在建或将开工建设。
  这几年高层建设量大面广,反映了本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是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和房地产市场开拓的结果。面对当前高层如林的态势,从 城市规划角度思考,有两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个是高层建筑尤其高层住宅建筑是不是发展方向?上海市旧区建筑密集,人口集中对城市交通和环境的改善带来很大的压力。城市总体规划提出了疏解旧区人口和交通的政策。《上海市城市规划条例》也对旧区改建作出了”控制高层建筑降低建筑密尾增加公共绿地改善城市交通,完善基础设施,增强城市综合功能”的规定。至于高层住宅,由于其造价高:物典管理费用大;而其建设的初充主要是为了平衡地价、拆迁等成本,而非增加绿地,改善环境:高层住宅尤其是塔式高层住宅的日照条件差:其消防问题也是一个至今没有完全解决难题。随着住宅商品化的实施和居住水平提高,市民越来越重视住宅环境和生活质.价廉物美的多层住宅越来越受欢迎。对一些低标准的高层住宅今后将会成为城市改造的沉重包袱。目前已建成的高层办公楼空置率较大,市场消化需要时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可能还需要建设一些高层办公楼、宾馆,但数量不会大多。因此,今后在相当长的时期,高层建筑尤其是高层住宅并非今后的发展方向,旧区改建要控制高层建筑。另一个问题是高层布局。目前已建的高层建筑总体布局状况是,集中地区密度过高、绿地过少、日照的矛盾突出:一般区则随机分布,没有秩序,缺乏环境设计,形不成城市景观,有的甚至在历史风貌保护地区随意插建高层,有损历史风貌。
   二、上海高层建筑的规划控制
  上述问题产生的因素是复杂的,解决这些问题也需要综合考虑。从城市规划角度要着重解决城市规划编制和实施的机制问题。
  1.城市规划的编制机制
  关于城市规划的编制机制,主要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问题。这几年,由于经济快速增长、引进外资增多,旧区改造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退二进三”(即第二产业改第三产业)等方面的原因,某些地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滞后于旧区改建的情况是存在的。有些改建地区控制性详规的编制人又过多地迁就了委托部门“容积率里出效益”的要求,没有考虑总体规划的实施要求,存在着盲目提高容积率的情况。而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随意调整控制性详略规划的容积率规定的情况。这些情况的存在,就难以控制高层建筑。相反,高层建筑遍地开花。目前要借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报批和实施的契机,对中心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梳理和调整。为切实体现总体规划要求,应抓紧编制中心城分区规划,分析、分解总体规划的有关控制指标和各项控制要素,体现城市设计的思想,提出高层布局规划,划分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单元范围,将分区规划深化、细化的总体规划的控制要求落实力各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要求(如建筑总容量、绿地率、建筑保护要求等)。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与实施,是总体规划的具体化又是规划管理的依据,它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地位十分重要。为此,要增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法律地位,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要完善编制与审批程序,加强调查研究进行专家论证,引入公众参与机制;要严格规定其调整程序,未按法定程序不得随意调整;要建立监督机制,加强人大、行政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实施监督机制。为此,批准的控制性详略规划要对社会公开。 #p#分页标题#e#
  2.城市规划的实施机制
  高层建筑数量多及其分布的随机性,表面上看是城市空间规划方面的问题,但其实质是土地经济方面的问题。其主要因素是在于土地开发成本、土地开发机制及土地开发调控机制。不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尽管有了规范高层布局的详细规划也是难以实施的。例如,开发商出于经济效益考底如土地开发成本高,则提高容积率以获取经济效益。而在土地开发成本中占很大比例的上地地价又未与城市规划实施相结合。相反,土地批租的高地价是作为一项地价经济收入来源,如果居高不下,容积率也就是降不下来,建高层势在必然。另一方面,在土地开发上,近几年发挥了各个方面的积极性,但分散开发也是造成高层漫布的原因之一。因此研究城市规划的实施机制至关重要。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工作:一是协调规划实施与土地管理的关系,使土地地价与城市规划实施挂钩:实行土地储备制度,推进成片开发;加强对土地一级市场的政府调控,有计划地每年推出土地供应总量。二是修改、完善规划管理法规调整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等有关规定,制定房地产开发环境建设技术导则。三是严格高层建筑的立项审批,提高审批层次。
通过城市规划编制与实施机制的完善。促使旧区改建,尤其是高层建筑的建设真正纳入城市规划的有序的轨道,把城市环境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上海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一、编制背景
上海十二届人代会提出,根据中央批准的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到2020年上海要初步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为实现上海的宏伟战略目标,向世界城市迈进,上海要充分发挥经济中心城市配置资源的集聚和辐射作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作出新贡献。2010年上海世博会申办成功,通过举办世博会,上海的国际化和现代化进程将大大加快。
为给上海未来发展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新一轮总体规划批复后,在近期规划和分区规划两个层面上深化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是上海城市建设工作的当务之急。
二、规划范围、期限、目标与策略
(一)规划范围
本规划范围为上海行政辖区,总面积6340平方公里。
(二)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自2003年至2007年,并考虑与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相衔接,对重大设施的布局设想延伸至2010年
(三)近期建设目标
上海新一轮总体规划指出,到2020年上海要初步建成国际经济、金融、 贸易、航运中心之一。上海要以2010年在上海举办世博会为动力,加 快上海的国际化和现代化进程,推动城市能级不断提升。到2010年举办世博会时,上海要构筑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的框架。#p#分页标题#e#
在新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条件下,上海城市近期建设目标为:
1.构筑国际大都市空间体系,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
为顺应经济全球化,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上海要积极探索同长江三角洲地区和长江流域联动发展,立足于长江三角洲交通、环境、城镇的一体化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城市化水平达到80%。在推进现代化与国际化的进程中,上海城市建设的重点应从中心城转向郊区。加快郊区发展,进一步推动产业、人口、土地的三个集中。
2.构筑新型产业体系,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
基本建立与国际大都市功能相适应的新型产业体系。国民经济继续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继续高于全国2-3个百分点;到2007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500——8000美元。坚持“三、二、一”产业发展方针,在参与经济全球化中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基本建立与知识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城市创新体系,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
3.构筑社会事业体系,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基本建立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社会事业体系。以建设一流的教育、医疗、体育和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为重点,以社区建设为基础,提高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更加丰富城市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快构筑人才高地,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社会秩序保持稳定,全市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创造以提高居住环境质量为核心,适应不同消费层次,更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
4.构筑良好生态体系,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以全面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建设国家园林城市为目标,构筑以中心城大型公共绿地和郊区城市森林为骨架,符合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生态要求的城市绿化系统;进一步深化环境治理、提高固体废物和利用的水平,启动郊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把上海建成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化生态城市。
5.构筑都市特色景观体系,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抓住举办“一届最成功、最精彩、最难忘的世博会”的世纪机遇,不断深化“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以黄浦江、苏州河改造和世博会建设为重点,完善富有历史底蕴的老城区和创造充满活力的新城区,营造上海历史魅力与现代活力兼容并蓄的世界城市新形象,为上海未来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
6.构筑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增强城市集聚辐射功能#p#分页标题#e#
以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基本建立以“三港两网”为骨架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增强城市的集聚、辐射功能提供坚实支撑。加大以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能源结构优化为主体的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提高城市防灾、抗灾、救灾的能力。
三、规划策略
(一)科教兴市的发展策略
加快科技创新,培育和集聚创新人才,完善创新机制,营造全社会重视和支持科技进步、创新进取的环境,不断增强城市的创新能力。
(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策略
综合交通、产业、市政设施、生态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强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策略,着手构建由中心城和郊区城镇共同构成的上海大都市区。
(三)基础设施先行的发展策略
适应城市基础设施区域整体化、同步综合化、动态持续化的发展趋势,以建设 “三港、两网、一江”为重点的十大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推行城乡一体化。
(四)环境和建设协调的发展策略
坚持环境建设和经济建设同步发展的策略,促进城市与自然的共生,保障、引导城市可持续发展。力争到2010年达到21世纪举办世博会城市的总体环境水平。
(五)重点推进的发展策略
审时度势、坚持重点推进的策略。通过地域的集中和基础设施的集中投资,争取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高的效益。
***********************************************************************
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
 “立足上海,接轨长三角,构筑全国网络,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是上海港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国际航运中心是世界各国港航界战略投资人、船东、商人、经纪人等聚集的地方,他们虽然有着共同的经济利益,但是相互之间产生的利益冲突也在所难免,因此,也带来了日益增多的法律问题.本文试图对此谈一些肤浅的看法。 国际航运中心的内涵界定
一、国际航运中心的历史发展趋势
国际航运中心是一个发展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变迁,其内涵及体制也经历着持续的发展变化。真正意义上承担国际性航运功能的中心城市直到19 世纪初才在欧洲出现,如伦敦、鹿特丹是第一代国际航运中心。它们属于中转型航运中心,反映的是一种简单的货物集散功能,主要依靠优越的地理位置、高效的集散输送能力和万船云集的规模效应。1950 年代至1980 年代,随着交通工具结构的改变,以及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第二代航运中心的核心功能开
始转向主动集散调配产品,如东京、香港、新加坡成为这一轮创新中新兴的航运中心城市。从1980 年代开始形成第三代国际航运中心.如果说第一、二代国际航运中心主要集中于调配输送有形商品的话,则第三代国际航运中心集有形商品、资本、信息、技术集散于一身。#p#分页标题#e#
目前世界主要国际航运中心城市为伦敦、纽约、鹿特丹、新加坡、香港等。它们共同的特征主要有:(一)以国际大都市作为依托;(二)航运要素大量积聚,形成发达的国际航运交易市场;(三)国际先进的港航管理系统;(四)国际一流的航运服务软环境(包括具有积极扶植的政策和良好的法律环境)。作为中转型(包括国际中转型和腹地中转型)的国际航运中心,除了上述特征外,还必须拥有以下特征:(一)有广阔的腹地(既可以是海洋腹地,也可以是内陆腹地);(二)充沛的集装箱物流;(三)国家或区域性进出口贸易的航运枢纽;(四)良好的港口条件和一流的港口设施(包括适应现代船舶大型化趋势的深水航道)(五)具有完善的后方集疏运系统。
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概述
(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内涵
1、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覆盖的区域是东北亚地区。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上海港应建设成为东北亚地区的国际航运中心。所谓东北亚地区,是指包括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韩国、朝鲜和我国台湾以北地区。目前,主要是上海、釜山和高雄港在竞争这一地区的国际航运中心地位。
2、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是腹地中转为主型港口,服务的范围覆盖整个长江流域180 万平方公里面积。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由沿海向中西部的战略推进,长江流域将媲美世界著名的莱茵河产业带、密西西比河产业带、东京湾产业带等规模庞大的内河产业带,发展前景令人鼓舞。3、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是组合型结构,是以上海为中心,江、浙为两翼,上海、宁波两港为干线枢纽,长三角其他港口为辅助的港口群。
(二)形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条件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形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条件已经初步具备。1、硬件设施形成规模。至2003年底,上海港已经建成集装箱专用泊位24个,吞吐能力850万标箱;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工程的洋山深水港区,一期工程5个可靠泊第五、第六代集装箱船的深水泊位将于2005 年建成投产。洋山深水港区总体规划至2020年,北港区(小洋山一侧)可形成10多公里深水岸线,布置50 多个泊位,集装箱吞吐能力1300万标准箱以上。
2、集装箱运输业务跻身世界前列。上海港已开辟国际集装箱航线18 条,直达美洲、欧洲、澳洲、及东南亚等地,每月航班密度高达1494 班,其中国际航线868 班,成为中国大陆集装箱航线最多、航班密度最高、覆盖面最广的港口。2003 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 1 2 8 . 2 万标准箱,排名跃居世界第三。2004 年预计完成1450 万标准箱。其发展速度之快,令世人瞩目。
3、其他装卸业务齐头并进。2003 年上海港完成货物装卸吞吐量3.16 亿吨,位居世界港口第三,2004 年预计完成货物装卸吞吐量3.7 亿吨,排名世界港口第一#p#分页标题#e#
4、港口软环境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上海海关效率和服务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外高桥物流保税园区正在试点;航运交易服务和建设统一的信息服务平台项目已经起步。但是,按照最终建成国际航运中心的目标看,目前最主要的薄弱环节依然在软环境上,包括法制建设,这是今后需要深化发展和完善的重点。
@@@@@@@@@@@@@@@@@@@@@@@@@@@@@@@@@@@@@@@@@@@@@@@@@@@@@@@@@@@@@@
城市分散发展理论与上海“一城九镇”规划
现代城市的发展存在着两种主要的趋势,即分散发展和集中发展。而在对城市发展的理论研究中,也主要针对这两种现象展开。
一、 城市集中发展理论
城市集中发展理论的基础在于经济活动的聚集,聚集效应的推动使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使城市的中心优势进一步体现。集中发展理论可以认为起源于法国勒.柯布西埃在二十世纪20~30年代提出的“明天城市”规划思想。他认为城市必须是集中的,只有集中的城市才有生命力,由于拥挤带来的城市问题是完全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进行改造而得到解决的。这种技术手段就是采用大量的高层建筑来提高密度和建立一个高效率的城市交通系统。
二、城市分散发展理论
柯布西埃的理论为现代城市的初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但是他的构想毕竟
只是一个300万人口城市的规划,对于现代社会上千万人口的大型城市如果继续采取单
一中心积聚式的布局形态,不断向上“增高度”、向外“摊大饼”,势必要出现人口过密、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等一系列当前世界上许多大城市所共有的严重弊病。因此,要改善大城市的布局和空间结构,必须由单一中心城市变为多中心的组团或城镇群所组成的城市。不管采取何种结构形态,都需要扩大城市发展的区域空间。因此,相对而言,城市分散发展理论更得到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研究的重视。城市的分散发展理论是建立在通过建设小城市来分散大城市的基础之上,其中主要的理论包括了田园城市、卫星城和新城的思想理论。城市分散发展理论最早可追溯到英国埃比尼泽.霍华德的“田园城市”运动。1898年,霍华德出版了《明天:通往真正改革的平和之路》(Tomorrow: A Peaceful Path to RealReform)为题的论著,提出了“田园城市”(Garden City)的理论。其中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1、位于大城市周边,人口不超过3万人(超过即需另建设一新的城市);2、周围为农田,即存在于田园之中;3、中央为商业、住宅、工业混合区,具有经济独立性的城市。1903年,恩温在霍华德指导下建设了规模为7000户的第一个“田园城市”莱彻沃斯。恩温认为,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在形式上有如围绕在行星周围的卫星,因此,他建议在伦敦的规划中围绕伦敦建立一系列的卫星城以疏解人口和就业岗位,并竭力推进他的卫星城理论。卫星城市是一个经济上、社会上、文化上具有现代城市性质的独立城市单位,但同时又是从属于某个大城市的派生产物。但卫星城概念强化了与中心城市的依赖关系,强调中心城的疏解,因此往往被视作为中心城市某一功能疏解的接受地。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由于卫星城功能的单一,它对中心城市的过度依赖性也暴露出来。因此卫星城应具有与大城市相近似的文化福利设施,可以满足居民的就地工作和生活需要,从而形成一个职能健全的相对独立的城市。至20 世纪50年代以后,人们对于这类按规划设计建设的新城市统称为新城(New City)。新城的概念更强调了其相对独立性,它基本上是一定区域范围的中心城市,为其本身周围的地区服务,并且与中心城市发生相互作用,成为城镇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涌入大城市的人口起到一定的截流作用,同时也疏解中心城市的人口。#p#分页标题#e#
三、 上海市的“一城九镇”规划
上海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中关于市域空间布局结构为:按照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方针,以中心城为主体,形成“多轴、多层、多核”的市域空间布局结构。其中“多层”是指中心城、新城、中心镇、一般镇所构成的市域城镇体系及中心村五个层次。“多核”主要由中心城和11个新城组成。中心城是上海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外环线以内地区作为中心城范围;新城是以区(县)政府所在地城镇、或依托重大产业及城市重要基础设施发展而
成的中等规模城市,人口规模一般为20~30 万人;中心镇是由市域范围内分布合理、区位条件优越、经济发展条件较好、规模较大的建制镇,依托产业发展而成的小城市,人口规模一般为5~10 万人。上海市政府2001 年《关于上海市促进城镇发展的试点意见》中说,“十五”期间,根据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将要实施重点突破、有序推进的城镇发展方针,努力构筑特大型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城镇体系。上海市政府经研究后决定,重点发展“一城九镇”。《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指出,重点推进郊区新城、中心镇建设,要完善发展政策,依托产业基础,发展特色经济,明确城镇功能,形成特色风貌,吸引人口集聚,加快“一城九镇”的发展。“一城九镇”规划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得以完成和实施的。“一城九镇”即以上海市为中心,发展松江新城、安亭、浦江、高桥、朱家角、奉城、罗店、枫泾、周浦和堡镇等九个中心镇,使之成为规模适度、功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能体现21世纪国际大都市郊区特色风貌的城镇。同时在整体规划上打破了“千镇一面”的传统模式。“一城九镇”在建筑风格上拥有各自独特的“风貌特色”:松江新城建成英国风格的新城;安亭镇建成德国式小城;浦江镇以意大利式建筑为特色;高桥镇建成荷兰式现代化城镇;朱家角镇既凸现本土水乡古镇风貌,又有现代城镇的格调;奉城镇建成西班牙风格小城;罗店、枫泾、周浦、堡镇建成欧美特色的小城。建成后,与市区的“万国建筑”相呼应,进一步体现出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风采。另外它们还具有不同的经济格局,如松江新城(文化)、安亭(汽车)、芦潮港(深水)、朱家角(旅游)、枫泾(商贸)、高桥(港口城镇)等特色镇。
四、“一城九镇” 规划与城市分散发展理论的关系尽管“一城九镇”各自的建筑风貌特
色设定引起了业内广泛的争议,但这一规划的实施必将给上海的城市布局、环境改善和经济发展带来重大的利益,而这一规划的设想也正是城市分散发展理论中新城思想的体现。上海在改革开放后十多年的城市建设发展历程中,近似地运用了柯布西埃的集中发展理论,通过建设高楼大厦提供居住空间、发展轨道交通和高架道路缓解交通压力等。今天的上海,已经是一个高楼林立、人口密集的大型城市,居住环境受到了质疑,交通问题依然存在。由此证明,在这一阶段,城市分散发展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在对中心城市实行“双增双减”(增加公共空间、增加公共绿地,减少建筑容量、减少容积率)的同时,加快城镇体系的发展。对于总人口近1700万的上海来说,造镇运动似乎并非单纯的拉开城市骨架,而是形成反磁力场,也就是指当周边城镇与上海中心城区的等级差异不明显时,上海城区的吸引力不明显大于周边城镇,一部分人口就能向周边城镇扩散,也就促进了“产业城镇" 的发展。换言之,新城的开发不单单是一个城市中心人口的向外置换扩散过程,而是一个集聚人力物力财力的过程。此类新城当然不同于传统意义的卫星城市,它是依托重大产业项目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新型都市。新城在功能上或许不能完全取代上海中心城区,比如新城不可能拥有一座上海大剧院这样大型的公众设施,但是,新城该是一个能够容纳更多就业,可以让人在其中安居乐业的地方。建设一个更大规模的新城,其用意就是要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完善的配套设施以及更便利的生活环境,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城镇,而不是上海中心城区的一个附件。因此在城镇功能上,将实现以住房开发为主的单一功能建设向培育产业、繁荣经济、增加就业、形成区域经济增长的城镇综合功能的转变;在投资重点上,实现重视直接经济效益的基础设施建设向注重社会效益的人文、生态和环境建设的转变。并且针对新城镇将制定新的政策多渠道吸引人口进入。同时上海还将大力推进轨道交通,拟投入千亿元建设快捷的交通干线,新建9 条地铁和轻轨等轨道交通线共212 公里,将" 一城九镇" 相互之间和与中心城市之间连接起来,加强市域城镇与中心城市之间的联系,为市民假日郊游和城镇居民进市中心购物旅游带来更大的方便。到2005 年,“一城九镇”开发建设将初具雏形。届时,上海市郊区将出现人口与城镇规模基本合理,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基本完善,特色经济与特色风貌基本形成,并且规划科学、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环境良好,并与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国内一流的现代化城镇。#p#分页标题#e#
*******************************************************
轨道交通与上海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
  上海中心城区空间狭小, 已经成为人所共知的事实。这不仅表现在中心城区道路拥堵、生态失调、环境恶化,更表现在城市商务成本居高不下,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节制, 致使引进外资增长速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低于周边城市的水平。从某种程度上说,上海中心城区的发展已经接近饱和。这一问题如果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上海的下一步战略目标的实现将相当困难。然而,放眼“大”上海,可以看到上海郊区却是另一片天地。在全市6 300 km2 的面积中它占到5700km2 ,幅员辽阔,将给上海新一轮发展提供回旋的空间,也是连接上海中心城区和“长三角”的纽带。
1  上海的城市空间结构应优化
建成世界级城市,有两条路可以走:第一是以科技进步为依托,进行产业结构升级,从而提升城市能级。第二条路就是以空间结构调整为主, 通过创新城市形态,带动城市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纽约、伦敦和东京等国际大都市走的是第一条路。然而, 每一个世界级城市的建设都有其自身的特色和自身时代的特征。上海要建设为世界级城市, 很难照搬其它城市的发展道路, 只能依据自身特点走带有自身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发展之路。回顾上海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到, 1909 年建成上海第一座钢结构桥———外白渡桥, 上海城市空间第一次跨越, 其中心城区从苏州河北岸向南岸跨越。上海经济也随着城市空间的拓展而实现了第一次跨越。外滩的万国建筑群和“十里洋场”就是那个时期繁荣的见证。1993 年以后, 随着浦东大开发, 上海城市空间实现了对黄浦江的跨越, 从此上海迎来了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10 年。10 年间国民经济保持两位数增长,GDP 增长3 倍,突破5 000 亿元。今天,上海中心城区空间明显不足,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致使上海商务成本持续上扬。这些已经成为制约上海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在这一背景下,应该以更广阔的视野来审视上海未来的发展空间———5 700 km2 的市郊大地。1990 年后, 全市引进外资总额中,上海郊区占到40 %。可见上海已经越过了依靠中心城区发展的阶段。因此, 要实现人均GDP 从5 000 美元到8 000~10 /shlunwen/000 美元的跨越,靠的应是城乡一体化的拉动,靠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和拓展。
2  以轨道交通促进上海城市空间优化重组
专家指出,上海外环线内人口应控制在800 万,而现有人口已达915 万。这就是说,要有115 万左右的人口应疏散到郊区。同时,要吸纳100 万外来人口和400 万农民进城。据分析,上海市可容纳的人口在1 900~2 000 万之间,因此,上海郊区人口将在1 100 ~1 200 万人之间。如何解决这1 100 ~1 200万人的交通问题,这是城市空间优化重组的前提条件。#p#分页标题#e#
2. 1  上海交通环境现状
上海的人均道路面积为6 m2 (2001 年) ,低于国际大都市水平(东京13. 5 m2 、伦敦24. 5 m2 、纽约28. 5 m2 (1991 年) 、巴黎30 m2 (1993 年) ) 。由于道路资源不足,导致上海交通状况不良,公交车时速仅为17. 6 km 。上海高楼林立,数量为4 200 栋,居世界第一。噪声在高楼间叠加、混响,使得噪声强度加大。噪声源主要为汽车发动机噪声, 它呈发散状传
播,传播距离远。汽车噪声等级高达80 ~100 dB(A) ,远高于国家标准(白天不得高于70 dB (A) ) 。而噪声每增加3 dB (A) , 噪声强度增加1 倍。上海有16 %(100 万) 居民生活于道路两侧, 其受噪声污染之严重可以想象。在上海环保投诉中, 50 %都是源于噪声。上海要建成国际大都市,中心城区的发展余地已经很小。城市交通的发展不得不向空中要面积,全市高架道路已达55 km。由于高楼及高架道路,使得城市空间相对封闭, 从而导致噪声在其封闭空间内相互叠加,加重了噪声强度,同时也使空气流通不畅,加大了空气污染。
2. 2  大众交通与城市空间发展的关系
大众交通的发展会给城市空间发展带来如下3种效应:
•因果效应———运输带来人潮, 车站附近出现住宅、零售业。
•优化效应———当政府着手建设大的交通设施时,人们就会提高对目标地的价值预期而进行投资,加速人口移入,促进商业活动发展,形成一种相互优化的效应。
•可及性效应———大众交通使人们的出行变得比以往更加便利,扩大了人们的活动空间,也就相对缩小了城市半径。人们工作、购物、娱乐、休闲更加便利,从而繁荣了城市经济,激发城市发展活力。这一方面有效节制了城市商务成本的提高, 另一方面又可避免一些世界大都市出现的城市空心化边缘。
3  大力发展轨道交通
“先有路,后有城”,这是古训和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总结。上海轨道交通线的建成通车, 彻底地改变了浦江两岸及地铁沿线的城市结构。而最近即将通车的闵- 松线,也将带动闵行、松江的发展。其带动作用不仅表现在沿线房地产的升值和繁荣, 更为重要的是带动了沿线产业、商业、服务业的繁荣。轨道交通不仅仅使上海郊区变成一个良好的生态区、居住区,更为重要的是,它拉动上海郊区变成一个产业区、商业区、服务区。
3. 1  选择轨道交通的理由
大众交通大致分为公交汽(电) 车及轨道交通系统。而轨道交通本身又可分类多种类型。最终要发展哪一种大众交通,第一要看交通流量,第二要看经济实力。从交通运输能力分析:高峰小时单向流量8 000~10 000 人次时, 公共汽车运力可以解决; 高峰小时单向流量1~3 万人次时要建设轻轨;超出3 万人就要建地铁。上海的主干道高峰小时单向流量早已经超过5 万人次。从经济实力分析:据有关资料,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用于轨道交通投入的资金可达到其GDP 的0. 7 %[ 1 ] 。据上海未来5 年的经济预期, 其平均GDP 为7 000~8 000 亿元。即每年财政可拨50~55 亿元用于轨道交通建设。而上海市政府用于轨道交通建设的资金与社会资金比为1 ∶4 。这样,上海每年可用于轨道交通的建设费为200~220亿元,“十五”期间建设投入可超过1 000 亿元。因此,上海应优先选择发展轨道交通。#p#分页标题#e#
3. 2  轨道交通的比较优势
(1) 占地面积小。城市中各种交通工具占用道路面积:自行车3. 75 m2/ 人, 摩托车11. 66 m2/ 人,公交车1 m2/ 人,小汽车14 m2/ 人,出租车10. 5 m2/人;轨道交通建于地下或高架,不占用市区道路。而每小时输送5 万人所需要的道路宽度, 小汽车是180 m , 公共汽车是9 m , 轨道交通综合占地为道路交通的1/ 3 (地铁和高架轻轨占地更少) 。事实上,上海市在20 世纪90 年代后,道路建设发展很快,但是由于机动车增长过快,交通拥挤状况并未得到有效缓解,主要的新增道路被小汽车占据。而小汽车的运量只占总运输量的11 %,边际效益微
弱。公交车由于受道路拥挤的影响,行车速度缓慢,与其它交通工具的竞争力不足, 受竞争力和运输效率的双重影响, 其总运输量在市区为24 %, 在全市的比例仅为17 %。
(2) 运行速度快。上海主城区空间已近饱和,郊区城市化战略虽使城区人口得到疏解, 但中心商务区的吸引力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解。人们居住在郊区,出行距离会延长, 因而出行速度显得尤为重要。上海轨道交通分为R、M、L 三种:R (市域线) 速度为60~80 km/ h , 郊区运行速度可高达120 km/ h ;

%%%%%%%%%%%%%%%%%%%%%%%%%%%%%%%%%%%%%%%%%%%%%%%%%%%%%%%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上海,地处孕育中华文明的另一条母亲河——长江的入海口,面向世界风云际会的浩瀚太平洋,使这座中国最大的沿海城市获得了承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吸纳世界先进文化的得天独厚的天赋条件。这块土地上的人民,经过世代辛勤耕耘,历经百年殖民屈辱和斗争,用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使这个700多年前不名于世的小渔村,在20世纪初步入了亚洲繁华城市的行列。新中国成立后的5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20余年,这座城市真正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展露出前所未有的崭新面貌。1992 年以来,上海经济已连续12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03年,实现上海市生产总值6250.81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8%,增幅达到6年来的最高水平;比1990年增长3.3倍,平均每年增长11.9%;按户籍人口和当年汇率折算的上海人均生产总值,1993 年首次突破2000 美元,1997 年跃上3000 美元台阶,2000 年再上4000 美元新台阶,2003 年已超过5000 美元,达到5642美元,继续居全国除港、澳、台地区外各省级地区之首。这一组组数据,展现的是“上海制造”所折射的中华气魄与现代水平,透射出的是上海发展的盎然生机与无限活力。“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上海不仅发挥了带动长江流域经济起飞的“龙头”作用,而且在科技、教育、交通、物流、冶金、化工、纺织、汽车、钢铁、食品以及新农牧业耕作技术、计算机技术、科普培训、人才培养等领域,与陕西、宁夏、内蒙、新疆、青海、西藏、四川、云南等西部地区,开展从“输血”到“造血”的广泛、全面的合作和支援。我们清晰的看到,正在向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目标迈进的上海,肩负着面向世界、服务全国、联动长三角的重任,在全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这个人口仅占全国1%、土地面积占全国0.06%的城市里,完成的财政收入占全国的八分之一,口岸进出口商品总额占全国的四分之一,港口货物吞吐量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并在改革开放、产业升级、科技创新等方面发挥应有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2010 年世博会将会是自举办世博会以来的最具吸引力的世博会,为期6个月的世博会,将办成规模最大、最成功、最难忘的世博会,上海的城市交通、商业服务、城市环境等相配套的领域也需要为举办世博会进行巨大的投资改造。这些经济活动将在未来十年内产生规模巨大的世博效应。因此,举办世博会是继上海浦东开放之后的重大发展契机,举办世博会的积极意义就是在于能够推动上海整个城市功能成功地实现跨越式的转型。世博经济将加快上海建设“四个中心”的步伐,将上海建成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是上海城市发展的宏伟目标。而这一切宏伟目标中的新上海,必须依赖“上海制造”来完成。在世博会筹备和举办期间,将会有巨大的物流、人流、资金流进入上海,这种超常规的经济水平发展活动,将为上海建设“四个中心”提供新的发展平台,确切的说是一个大舞台。而今,这个大舞台的帷幕已经拉开,一部大片正在上演,片名叫做《“上海制造”制造新上海》!#p#分页标题#e#

##########################################################

上海城市空间重构中的得与失
日本著名摄影师荒木经惟曾将城市比作身体,那么都市文化就像是我们头脑里的记忆,以其不可轻视的力量,以其独有的方式,或多或少、或左或右、或明或暗地引领着我们城市的空间规划。自1990 年代起,中国商业文明最发达的城市上海,以其独特的城市文化为背景,开始了一场如火如荼的造城运动,同时也引发了一场空前的新与旧、现代与传统的交融与冲突。
留不住的城市记忆
上海1930 年代的繁华,如今只在城市残留的老建筑中还依稀可见,而且大多已经变味。就像电影《花样年华》之后,旗袍在都市又风靡了一阵子,但当下的爱美女孩再怎么着也穿不出旗袍的那种味道了,文化的内质退却了,旗袍只不过是披在身上的一块布料而已。文化的蜕变,昭示着老上海城市空间的命运。造城运动使老城区中的石库门建筑成片地消失。从苏州河畔破旧的老屋到虹口、黄埔这样的城市中心地带,在拆除的石库门废墟上,一幢幢新楼拔
地而起。记得和一位在上海社会科学院从事社会学研究的法国小姐聊起过这个话题。她是如此表述的:“一次和朋友打出租,车子走过上海的高架,出租车司机指着高架边上的高楼说:‘看,这就是上海,多漂亮呀。’我们没有说什么,这样的建筑,在全球任何大型的都市都有,我们希望看到的是保留在都市里面的传统的东西。”在巴黎,城区老建筑是不允许拆除的,因此巴黎市中心没有高楼,都市建筑都挺古老的,甚至有点破旧,那里一百年、两百年历史的建筑就已是新建筑了,现代建筑都建造在巴黎周围的新城里。出租车司机的一番话其实非常典型地代表着上海普通市民或者当下主流都市文化心理对于城市建设的看法。在建国以后的那段日子里,上海不知不觉地落伍了,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上海已经失去了“远东第一大都市”的名号。因此,上海必须奋力赶超。九十年代后新的造城运动、新的建设热潮,恰如那段为人所津津乐道的广告歌所唱,“城市的高度,它越变越快,有人出去有人回来,身边的朋友越穿越新派,上海让我越看越爱。好日子好时代⋯⋯”整个大环境的文化心态在于发展,在于赶超,很少会考虑到文化传统的保护与存续。然而,如此大肆地破旧立新,上海还成其为上海吗?一些有远见的人士开始围绕发展现代化与保护旧城区之间如何协调提出方案,比如新天地模式。新天地的开发商瑞安集团提出了“整旧如旧”的口号,开发的过程是将原有的石库门建筑掏空,按照原来的图纸,填上原来的砖,原来的瓦,在老房子的内部安装现代化的设备,同时涂上大量的防水胶。中肯地说,这部分地相当于拆除重建,保留了原来石库门建筑的形似,究竟有多少神似,是否真正做到了开发与保护相结合,还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在不久前的上海两会期间,郑荣发提交的一份《关于保护上海市泰康路历史风貌区的议案》同样触动了招商开发与老建筑保护间的一个敏感话题。泰康路地处市中心的黄金地段,不久之后房产开发商将介入到该地段,街区中各类风格的建筑将被大量拆除,仅保留田子坊。郑荣发提交的那份议案,集#p#分页标题#e#/shlunwen/中体现了阮仪三等学者的看法,建议将整个泰康路历史风貌区规划为集里坊居住、视觉文化创意产业、艺术消费休闲为一体的现代新型里坊社区,完全保留原有建筑风貌。当然,这些对于城市老建筑空间规划的不同声音来自于背后不同的文化立场,从某种程度而言,这些文化立场是存在诸多矛盾性的。一方面上海必须大力发展,必须现代化;另一方面,发展也要注意保护,也要回到文化本身。目前在这方面尚未形成一个完整而且相对合理的方案。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