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论文哪里有?笔者相信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在革命文化资源充分开发、传承革命文化研究不断深入的努力下,新时代大学生一定会不断充实自身革命文化知识储备,提升对传承革命文化的认同力、行动力,将传承革命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磅礴的精神力量,赢得新时代更伟大的胜利。
引言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革命文化因为其特有的历史生成背景,既承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良基因,又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了精神养料。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传承好革命文化,为新时代大学生传承革命文化研究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因此,“新时代大学生传承革命文化”主题成为近年来学界一大研究热点,运用“中国知网”检索功能,发现从2018年至今主题为“新时代大学生传承革命文化”的相关文章有一定的发表数量,但是并不丰硕;且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新时代大学生传承革命文化的价值和路径两部分,关于新时代大学生传承革命文化的整体性研究成果较少。通过对已有研究进行分析归纳,现将主要观点和成果综述如下:
(一)关于革命文化的研究
1.关于革命文化基本概念的研究:从内涵和外延对革命文化的定义进行概括,厘清革命文化与其他相似概念,是进一步开展研究的必要基础。在《关于五四以来革命文化传统的思考》中提出:革命文化的建构要素出发,革命文化是一个整体的系统,包含政治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等方面。(罗玉成、罗成翼,2002);《从五四到新时代:革命文化的历史性跨越——基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五四运动及革命文化相关论述的分析》认为“中国革命文化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的世界观、政治观、价值观,”①(胡献忠,2020);《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的本质内涵、精神价值和自觉弘扬》认为,“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独具特色的精神标志,是无数革命先烈用血肉之躯镌刻的红色记忆。”②(李维意,2022)。
第三章 新时代大学生传承革命文化的现状调查
第一节 新时代大学生传承革命文化取得的成就
“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①随着传承革命文化宣传工作的开展以及高校革命文化教育活动的落实,新时代大学生接触革命文化渠道的渠道日益丰富,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新时代大学生传承革命文化的情况做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新时代大学生传承革命文化的认同感增强、参与感得到提升、传承革命文化的方式呈现了多样化的态势,这证明了新时代大学生传承革命文化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为后续新时代大学生传承革命文化的开展提供了具体方向的引导。
一、新时代大学生传承革命文化的认同感增强
新时代大学生传承革命文化的认同感增强,主要体现在愿意主动了解革命文化,对革命文化知识有一定的掌握。为更好认识大学生对革命文化掌握程度,问卷具体围绕“您是否了解革命文化”以及你认为“革命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关系”、“怎么看待革命精神对当今社会的影响”、“是否了解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的教育意义”等客观题进行具体的调查。在“您是否了解革命文化”的选题中,调查结果显示,该题选择“一般了解”的大学生共计550名,占比67.4%,选择“非常了解”的大学生共计161名,仅占 19.7%,而选择“不了解”的大学生共计105名,占比为12.9 %(如图 1所示)。这表明新时代大学生对革命文化的认同感虽然增强了,但仍然没有涉及到全体学生。
第四章 新时代大学生传承革命文化的实践路径
第一节 激发大学生个体的传承自觉性
新时代大学生传承革命文化,包括文化认知、文化认同、文化践行三个部分。提升新时代大学生传承革命文化的认知力,主要依赖于学习革命文化理论,建构起对传承革命文化正确的认知之后,培育新时代大学生对传承革命文化的情感认同,通过参与传承革命文化的实践活动,进一步深化认知和情感认同。
一、加强自我教育,提升传承革命文化的认知力
新时代大学生提升对传承革命文化的认知,是增进对传承革命文化情感认同和进一步开展传承革命文化实践的前提。
新时代大学生传承革命文化,首先要做到的是积极运用革命文化理论,提升个人认知和实践水平,增强传承革命文化的责任感。新时代的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寄予厚望的一代。新时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影响国家的发展前景和民族的繁荣兴盛。新时代大学生的社会生存条件优渥,对于人生未来的选择自主性强。生长于和平的发展时期,物质资源充足,对革命战争时期艰苦的生存环境难以想象。新时代大学生传承革命文化,应着重加强自我教育,深入了解革命文化的内涵和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提升对传承革命文化的认知和认同。通过传承革命文化,感悟革命战争时期先辈们艰苦卓绝的斗争,感恩党和国家的培育,珍惜革命先烈用血肉造就的幸福生活。掌握革命文化理论,提升个人知识素养,将革命文化的精神品格融于个人的成长成才中,“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①,接好新时代民族发展国家富强的接力棒。其次是不断充实课余生活。大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图书馆等场所,多阅读一些有关革命文化的书籍杂志等,利用网络学习平台,例如:革命博物馆云展览,革命文化教育网络宣讲,利用新兴媒体技术和互联网平台拓宽新时代大学生传承革命文化的活动形式。
第二节 夯实新时代大学生传承革命文化教育的阵地
新时代大学生作为开展革命文化教育的对象,接受革命文化知识的首要场所就是高校。高校开展革命文化教育,目的就是为了让新时代大学生掌握系统的革命文化理论知识,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坚定社会主义道路,培育时代新人,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任务。
一、培育高校革命文化教育氛围
高校是进行革命文化教育活动的主阵地,高校革命文化教育依存于特定的校园环境。围绕革命文化教育活动和影响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外界因素共同构成了革命文化教育环境。新时代大学生传承革命文化,必须牢牢把握革命文化教育的校园环境建设,“用好用活革命文物资源这本‘活教材’”①。革命文化教育的校园环境通常是指校园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校园环境发挥着学校教育过程中其他教育内容所不能取代的作用,具有极强的文化浸润能力。新时代大学生传承革命文化最主要的知识接收途径就是高校革命文化教育。提高新时代大学生的传承革命文化的能力,首先就要从学校革命文化教育入手,充分发挥高校文化建设载体的作用。
(一)净化高校革命文化教育环境
革命文化教育的校园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校园物质环境主要是指学校的人文自然景观,通常包括学校的建筑物、指示牌、花草树木、道路规划、人物雕像等。校园物质基础是开展高校革命文化教育的基本条件,同时是大学生接触最为广泛的生存环境。建设高校革命文化教育的物质环境,要充分利用校园开展革命文化教育的物质载体。例如,采用具有革命文化色彩的词语或者是历史事件来命名校园的教学楼;制作相应的革命英雄人物事迹宣传标语和图片展示牌;在校园文化广场放置革命英雄人物的雕塑,向大学生展示革命英雄的事迹等,发挥校园物质环境显性教育的作用,为新时代大学生传承革命文化,培育浓厚的校园氛围,采用这种直观的革命文化教育方式,运用校园随处可见的物质题材,丰富高校革命文化教育的形式。校园的人文环境,通常是指教学氛围、校园活动、学校管理等,常常发挥的是隐性教育的功效。高校的人文环境通常是学校师生员工整体价值追求的表现,这是一种无形的教育资源,以潜移默化的形式,悄无声息地引导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校园活动氛围,教师的言行举止,学校领导的办事作风等对大学生的道德养成和精神追求产生同化和导向作用。
结语
革命文化孕育于革命战争时代,贯通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革命文化以其鲜明的意识形态,先进的政治品格,顽强的革命斗争意识,高尚的革命理想信念,庄严的历史使命,为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凝聚了精神力量,为应对两个大局做出了积极回应。新时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革命文化的传承工作,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机遇与挑战并存,新时代大学生传承革命文化,不仅是关乎新时代大学生个人成长成才的重点问题,而且关系到革命文化在新时代的继承与发展。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意识形态领域面临诸多的挑战,新时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养成受到了负面的影响,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信仰危机。革命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良品格,又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了精神养料,具有与时俱进的先进品格。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共抗外敌,最终赢得了革命的胜利,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革命文化将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融入到民族文化之中,经受住了革命实践的检验,逐渐成长为了中华民族克敌制胜的精神支撑。新时代我们前所未有地靠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面对着更加风云诡谲的世界形势,代表国家希望和民族未来的大学生,要在新时代继续传承革命文化,坚定理想信念,增进对党和国家事业的认同和信心。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