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探讨

  • 论文价格:150
  • 用途: 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
  • 论文字数:35633
  • 论文编号:
  • 日期:2024-01-09
  • 来源:上海论文网

政治论文哪里有?笔者认为人学范式下的价值论强调了应然本质是高于实然本质的理论追求,但更应注意到实然本质的回答不能被应然本质替代。

绪论

(三)研究创新点

首先,目前学界还没有从国家意志的角度去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本文明确地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是国家意志的传导,并进行了论证,这是一个在对比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新的学术观点,也是本文最重要的创新点。其次,在论证的过程中总结了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表达的形式是“概念+作用”,据此分析了其教育内容的基本规律是教育内容应当符合与道义契合的国家意志,否则教育实践活动的结果将走向失败。在其教育过程的本质中区别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素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基本要素,认为前者是教育内容和受教育者。并且由此基本要素的矛盾出发,依据信息不对称的信息理论提出该过程得以实践和取得实效的基本规律是信息对称规律。本文提出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素、基本矛盾、基本规律与学界中相关的主流观点有较大的区别。 

政治论文怎么写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代表性观点论析

第一节  辨析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研究的“意识形态论”

一、“意识形态论”的特征

“意识形态论”狭义来说是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是意识形态性的观点,而随着不同观点的交叉融合以及借鉴改良,从广义来看“意识形态论”是以“意识形态”为核心概念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进行表述的理论观点。综合对比“意识形态论”的观点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特征。一是把“意识形态性”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这里不再赘述。二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灌输理论”。“灌输论”预设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代表某一阶级利益的意识形态,认为“灌输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并以经典作家们对“灌输”的经典指明作为重要支撑。“灌输论”的学者强调把“灌输论”简单理解为一种实践活动的方式或方法是对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误解。三是把意识形态作为代表阶级、国家或社会本位的内容。个人的思想品德体现的个体本位与意识形态体现的社会本位具有同质发展的要求,多数学者将其描述为互动的关系。这是反对以社会本位的单方面强制性掩盖教育过程中对平等关系的实践需要,既不是以社会本位的意识形态工作的绝对引导作为本质,也不是以个人本位的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本质,而是二者互动的结果。四是把“思想”作为“意识形态”的外延。正如“思想政治教育”的英译是“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显然“思想”英译为“ideological”。而“ideological”也有意识形态之意。包含“思想”关键词的观点十分丰富[80],因此意识形态论的外延会非常广泛。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理论建构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研究路径

一、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发生研究本质

(一)事物的本质及其状态:混沌、独立与分化

事物的本质不应以孤立不变的形而上学本体论探讨,应从其发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分别思考其本质,同时统一归纳这种发展的连续性。事物的本质存在混沌态、独立态、分化态[106],事物的本质是这三种状态的叠加态,其中独立态是事物本质的核心内容。从联系来看,旧事物的分化态也是新事物的混沌态;从区别来看,新事物与旧事物的不同根源于独立态的不同。事物的本质由混沌态向独立态转化或由分化态向新事物的独立态转化,都需要依据事物是其所是的决定性的条件。根据历史唯物主义,这种决定性条件应该从人类历史的物质条件中寻找。思想政治教育的决定性条件不是是否应用“思想政治教育”这一词汇,而是人类社会是否处于阶级社会及国家的政治统治是否形成。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发生:萌芽、产生与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的发生包括萌芽、产生以及发展三个阶段[107]。这涉及对本质属性(育人性、政治性、意识形态性)的发生学探讨,即通过对比教育、政治、阶级的时间范围获得思想政治教育发生的各个阶段。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的萌芽。当前“教育”概念所对应的教育活动萌芽于人类的学习活动,人类的学习目的和需求促成了教育从协作中的一对一传授活动转变为一种专门化、集约化的活动。人学范式认为教育内容中的道德教育内容是随人类关系的结成而产生的,由于这种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所以推断思想政治教育萌芽于教育的产生。这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萌芽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像依然孕育于母体中的胚胎,它虽然已经存在,但是还不具有离开教育的独立条件。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凝练表达

“国家”[118]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核心概念,“国家意志”是其内容的本质,“传导国家意志”是其过程的本质,“国家意志的传导”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凝练表达。

一、国家是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主体

(一)国家是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先决条件

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重要方法是比较思想政治教育,但比较现象需要共性前提。这个前提是国家[119]。“国家”足以表达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历史和现实条件,以及其目的性和合法性。国家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契合的生成关系,国家的产生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使其政治性、阶级性等本质属性得以充分体现的条件。国家产生前的意识形态教育不具有充分的公共性,其目的性必然导致国家产生,国家产生才能匹配其完整的发展目的[120]。在国家产生后,意识形态教育才具有了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政权更迭、政权对立等依然是国家与思想政治教育生成关系的延续。另外,实质上不同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现了不同的国家观念,其合法存在的现实条件是以国家利益为核心和底线,并接受着历史和人民的检验[121]。

(二)国家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解蔽意识形态

由于阶级利益的发展诉求和社会存在的运动变化,意识形态具有虚假性和遮蔽性。国家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解蔽意识形态。[122]首先,解蔽非主流意识形态。代表各社会阶级利益的意识形态都试图成为主流,非主流地位的意识形态会为争夺主导权将其阶级的社会、历史作用夸大,消解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其次,解蔽旧的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国家政权更迭后,曾经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仍有凝聚阶级力量的隐患,影响国家及政权的稳定。最后,解蔽桎梏社会发展的意识形态。恩格斯指出:“经济运动会为自己开辟道路,但是它也必定要经受它自己所确立的并且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政治运动的反作用,即国家权力的以及和它同时产生的反对派的运动的反作用。”[123]即思想政治教育是对自己进行批判的“解铃人”,是不断打破内致束缚的钥匙。

政治论文参考

结语

人学范式下的价值论强调了应然本质是高于实然本质的理论追求,但更应注意到实然本质的回答不能被应然本质替代。综合来看,实事求是是揭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乃至其形象的方法和原则,应坚持实然本质为基础的应然本质。

古今中外,思想政治教育是国家为了实现发展目标而采取的塑造人的手段,根据这种现象可以得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是国家意志的传导活动。“国家意志的传导”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实然与应然、共时与历时、历史与逻辑、共相与个体的精炼概括。正如新时代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就是按照国家意志“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59],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和工具性都将围绕使这个意志与个人意志的同质化而展开。

本质不同于规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规律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必须在国家意志的范围内,且国家意志又需要与人类道义相契合,否则将在信息对称的情况下导致所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即使切实体现了国家意志但也将走向失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对称,信息的相对对称所实现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往往存在风险,要减少这种风险并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需要审视教育者、受教育者的传导功能属性。

参考文献(略)

123
限时特价,全文150.00元,获取完整文章,请点击立即购买,付款后系统自动下载

也可输入商品号自助下载

下载

微信支付

查看订单详情

输入商品号下载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