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存在的问题及策略思考

  • 论文价格:150
  • 用途: 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
  • 论文字数:35633
  • 论文编号:
  • 日期:2024-01-09
  • 来源:上海论文网

政治论文哪里有?笔者在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者关于择业观的论述后,通过分析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调研现状,提炼出当前大学生择业观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绪论

(一)国内研究现状

1.关于大学生择业观的概念厘定研究

我国学者对于大学生择业观定义的研究多数围绕“三观”展开,但由于研究视角的不同和研究方向上的差异,尚未形成最终的定式。冯成(2013)则认为在人们对于职业的选择中可以反映出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他认为择业者是为了满足自身某种需求来选择相应的职业,是人对于自己的“三观”投射在职业选择方面的具象表现。①另外,张利锋、崔晨秋(2015)则认为大学生择业观是思想的外化。②郭晓冉(2017)认为,学生的择业观属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范畴,并与之密切相关。阐述了择业观与世界观、择业观与人生观、择业观与价值观的关系。该清单包括马克思、恩格斯、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关于择业观教育方面的论述。③高增玉(2019)认为,学生的择业观是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下形成的,反映了学生心理认知、择业心态和择业倾向等客观社会环境和社会意识。

也有部分学者从社会学角度剖析择业观问题,徐平(2006)认为择业观综合反映的是求职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择业观包括了求职者的择业理想、动机、标准,择业观是对这些内容的基本观点和看法。①陈成文(2008)也认同这一观点,他还认为“择业观体现的是择业者对社会的看法,择业观是大部分人对所选择职业的声望、报酬、未来发展状况、求职中应付出的代价这些相对较稳定的观点与看法。”

第二章 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现状调查

通过随机向750名在校大学生发放问卷,分析回收数据以便于掌握新时代大学生关于择业观念各部分的现状,为保证问卷实效性,特选取北部、中部、南部各省份,调查范围广、基数大,有效避免地域限制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

一、调查对象与问卷设计

(一)调查对象

此次调查主要以黑龙江省、广东省和江苏省部分高校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回收有效问卷719份,通过分析发现:从男女比例来看,男生有219人,占到了样本总数的30.46%,女生500人,占样本总数的69.54%。从所在学校类型的角度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学生占样本总数的7.79%,共56人;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生共354人,占样本总数的49.24%,高职高专学生共计309人,占到总体样本的42.98%。从所在年级的角度有:起始年级、中间年级和毕业年级人数分别为304人、244人、171人,所占样本总数比例依次是:42.28%、33.94%,23.78%。从政治面貌的角度来说:党员(包含预备党员)共计76人,占比10.57%,共青团员共计531,占比73.85%,其余112人为群众,占总体比例15.58%。从学科类别角度来看:人文社科类专业的学生共计400人,占比55.63%,理工农医类专业的学生共计237人,占比32.96%,艺术体育类专业的学生共计82人,占比11.4%。

根据从不同角度对数据进行的分析,不难看出此次调查的学生样本涵盖了各个年级、多个专业,各部分分布比例基本适中,受访学生在性别、政治面貌、年龄、学校、学科类别等方面分布较为合理,因此,此次调查在受访人群基本情况、群体结构及样本数据几方面都较为恰当,对于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现状反映较为透彻,对于研究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现存问题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

政治论文怎么写

第三章 新时代大学生正确择业观的培育路径

第一节 营造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培育的良好社会环境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数据技术飞速发展,新时代青年作为与网络一同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对网络的敏感度极高,在网络技术应用方面天赋极高,利用网络寻找就业机会得心应手,在自我择业观养成方面也大有可为,应在辅以社会层面积极良好的舆论环境和政策保障。

一、结合大数据技术优化择业信息投放

受到疫情等方面的影响,大部分用人单位的招聘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云招聘、云求职成为主流。从大学生择业途径的选择情况来看,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选择通过参加本校、外校或联合网上招聘会和就业指导部门线上招聘,或通过专业招聘网站寻找就业机会。

在此过程中免不了各类虚假信息趁虚而入,这就要求社会加大监管力度,对于不良商家投放的虚假信息加大处罚力度,同时各类媒体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自觉抵制各类虚假招聘宣传,以积极正向的态度为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全面解读就业信息,客观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并提供相应的对策建议。此外,还要建设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利用平面媒体、网络及电视媒体等多种载体对大学生择业、就业、创业进行具体指导和政策支持。不仅如此还要搭建完善的人才双向供需平台,既是对大学生做出的人才就业信息保障,又是对企业提供的人才保障。

第二节 高校完善就业指导工作,发挥教育主阵地作用

高校作为开展教育活动的主阵地,应当秉承立德树人的原则,承担起教书育人的重要使命,培养学生树立正确观念,养成良好心态,做好家庭与学生个人沟通的桥梁,实现学生个体的全方位发展。

一、深化课程改革,转变择业教育模式

高校需要根据人才需求的转变,及时调整和整合各个课程的教育资源。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市场需求不断变化,产业结构也随之调整,必然会形成人才需求的转变。高校应紧密联系市场,深化课程改革,形成完备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以此提升大学生在就业中的竞争力,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同时,新时代的特点之一是网络技术和网络媒体迅速发展,尤其以短视频和直播最为典型。新时代是“短”文化迅猛崛起的时代,随着抖音、快手、梨视频、西瓜视频等短视频App的兴起,给择业引导提供了新途径、新思路。

此外,高校也应该开设专业相关的实践课程,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带入职场人的角色,锻炼自身的实践能力。通过改革基础专业培训课程,为高校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让学生了解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在教学中将社会发展和企业发展的真实情况融入模拟职场,真实的就业情况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职业规范,形成正确的择业观念,从而在择业过程中放平心态,稳步就业。

政治论文参考

结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给当代大学生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和现实要求,作为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后备军,新时代大学生身负重担、路途遥远。在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者关于择业观的论述后,通过分析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调研现状,提炼出当前大学生择业观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大学生就业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因此,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保证大学生顺利就业需要社会、高校、家庭和个人的齐心协力,共同作用形成合力。政府要完善大学生择业保障机制,营造公平和谐的社会环境,创建资源丰富的社会教育大课堂;高校应多渠道、全方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观念,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转化,形成高校实践教育主阵地;家长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更要认识到家庭择业教育的重要性,营造良好家庭氛围,培养孩子艰苦奋斗、独立自主的个性品质,构建家庭教育起始点;大学生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更要时刻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将青春与汗水挥洒在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地方。

新时代大学生择业观研究这一课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是一个具有时代性、需要长期开展的工作,但由于作者的知识储备、科研能力、研究水平等方面还不够成熟,论文中还存在一些不足,本人会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改进,根据大学生择业中出现的新问题持续跟进完善,以推动研究的创新与应用。

参考文献(略)


123
限时特价,全文150.00元,获取完整文章,请点击立即购买,付款后系统自动下载

也可输入商品号自助下载

下载

微信支付

查看订单详情

输入商品号下载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