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新时代大学生集体主义认同思考——以云南省高校为例

  • 论文价格:150
  • 用途: 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
  • 论文字数:59666
  • 论文编号:
  • 日期:2022-06-28
  • 来源:上海论文网

政治论文哪里有?基于调查研究的结果,针对大学生集体主义认同现状中所呈现出的矛盾性、可塑性、波动性特点,本文从教育着手,遵循心理认同的过程,从集体主义教育的内容、方式、载体和环境方面提出对策。提出融通历史与现实构建系统性认知、侧重多元价值观辨析培养价值理性、注重榜样引领激活朋辈教育效应、联通校内外集体实践推动自主奉献、整合新媒体资源加强网络集体互动、建立“传帮带”机制营造奉献互助的集体氛围等方式来构建大学生集体主义认同。

第一章 绪论

1.3.2 国外研究现状

西方现代社会虽然强调个人本位,奉行个人主义、崇尚自由主义,但并不代表西方社会的历史发展中没有集体主义,因为国家、整体高于个人的认识是伴随人类历史沿袭而来的。在中国传统文化逐渐形成家国同构思想的同时,西方社会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思想家们,提出了以“善”为基础构建共同体——城邦。正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强调个人对于家的“孝”、对于国的“忠”,即由家到国的家国一体、家国同构的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个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君子追求。古希腊所提出和论述的“共同体”中,也强调个体对于城邦的服从和忠诚,并以此为荣。因此,西方社会这种为了“善”而组成的“共同体”与我们的“集体”有着许多相通之处。国外对集体主义相关的研究主要有基于社群主义角度进行的研究、基于文化差异性比较的角度进行的研究,此外,本文还结合了国外对于“认同”的研究。

1.3.2.1 关于社群主义的研究

随着历史的发展,西方社会个人主义泛滥,自由主义横行,个人至上使人们社会责任沦丧,导致社会的分裂和动荡。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上世纪 80 年代,麦金太尔、瓦尔则、桑德尔等人提出社群主义的解决方案,用社群利益取代个人的中心位置,以便在个人需求与共同体需求之间寻得更好的平衡。

社群主义产生于 20 世 80 年代后期,又被称为“社区主义”或“共同体主义”,是在同罗尔斯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的政治哲学论战中逐渐发展起来。社群主义提倡积极主动自由的理念,而这种理念在市民自治或进行其他政治行为时有所呈现。社群主义以政治共同体为基础,在这个基础内的公民无一例外都应当主动参与公共生活。①国外关于社群主义的研究,代表学者有迈克尔·桑德尔、麦金泰尔、查尔斯·泰勒等。

政治论文怎么写

第三章 新时代大学生集体主义认同现状的调查

3.1 新时代大学生集体主义的认知认同现状

认同过程以认知认同为出发点,涵盖感性认知和理性认知两个历程。感性认知是认知主体在实践中通过肉体感官对认知客体形成的初步印象,是生动的直观、完整的表象,具有直观性、表象性、具体性等特点。理性认知是在感性认知基础上经过分析、抽象、概括等对认知客体形成概念、推理和判断,反映客体内部、全部、本质的联系。①对新时代大学生集体主义认知认同情况的调查既包括感性认知调查,也包含理性认知调查。因此,对新时代大学生对集体主义的认知认同的调查中,包含了大学生对集体主义的观念认知、内涵认知和价值认知。

3.1.1 大学生对集体主义观念的认知

新时代大学生对集体主义观念的认知是指对集体主义的基本概念、原则以及层次的认知。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集体主义作为课程内容,其概念、原则和层次等都是大学生需要掌握的课程内容,这是大学生对集体主义内容最先接触的部分,这些认知构成了大学生认同的起点。

影响大学生集体主义观念认知的首要因素是大学生对集体主义认知的获取方式。因此笔者结合大学生的生活习惯,首先调查了大学生对于集体主义的认知获取来源,调查结果显示,老师的授课课堂(占比 87.28%)和网络平台(占比 77.38%)是主要的认知获取来源(见表 3.2)。学校和课堂作为大学生学习的主要渠道,是集体主义认知的主要来源,网络作为大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载体,对集体主义价值观的传播也对大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认知产生了重要而深刻的影响。

政治论文参考

第五章 加强新时代大学生集体主义认同的教育对策

5.1 深化集体主义的教育内容

集体主义教育的内容是激活大学生集体主义认同起点的关键,要达到增强集体主义认同的目的,着眼于起点,以提升集体主义教育内容的时代性和层次性来强化大学生集体主义认知认同。通过树立正确的集体主义历史观来深化集体主义的历史认知,再结合时代变化丰富教育内容,增强大学生对集体主义时代价值的认知。从历史到当下,解决大学生认知浅表化问题。

5.1.1 融通历史与现实构建系统性认知

新时代大学生在集体主义认同方面所呈现的多重矛盾性和多维波动性均与大学生集体主义认知浅表化的现状有关。要解决大学生集体主义认知浅表化的问题,要融通历史与现实,从大学生集体主义历史观和时代观教育着手,再结合集体主义的时代观教育,明确新时代坚持和弘扬集体主义的原因和价值所在,深化大学生对集体主义的认知认同。

加强大学生集体主义历史观的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帮助大学生掌握真实而科学的集体主义既不能脱离大学生所处的时代和实际情况,也不能忽略集体主义的历史发展过程。“以史明鉴,可以知兴衰”。集体主义的产生基于一定的历史基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在加强大学生集体主义历史观教育的过程中要汲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中国传统社会先贤对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追求是将个体与社会、国家相统一的,对于新时代的大学生树立崇高的家国理想提供了丰厚的历史养分。

5.2 创新集体主义的教育方式教育方式

对大学生集体主义认同的影响渗入到了各个方面,革新教育方式是增强集体主义认同的重要途径。契合大学生需要的教育方式,会推动大学生将集体主义内化为坚定意志,外化为具体实践,以行动弘扬集体主义价值观。在优化教育方式的过程中,从强化认知和情感认同的角度出发,要完善集体评价机制来提升个体参与感,以榜样的力量和朋辈教育效应来增强大学生的情感认同,于知行合一处用力,筑牢集体主义实践教育,增强内化动力,促成行为认同。

5.2.1 完善集体的评价与反馈机制提升个体参与感

培育和强化大学生对集体主义的认同,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来完善集体的评价与反馈机制,提升大学生的个体参与感。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为人民服务”以及坚持“集体主义”是相一致的,原因在于其实这三者在本质上是同一种价值观的不同表达①。新时代社会主义下的以人为本是基于人的需要的全面满足,鼓励和支持人民去创造美好生活,努力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集体的发展是保障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得以实现的重要基石。新时代大学生有强烈的自主意识,看重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平等、尊重等原则,在集体实践中的参与程度与所获得的参与感是大学生形成集体归属感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语

集体主义不仅是历代中国人从中华传统文化中继承和发扬的优秀文化,也是中国革命历程中,引导中国共产带领下的广大人民群众进行英勇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更是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价值引领。新时代集体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核心和灵魂,既是新时代凝聚中国力量、弘扬中国精神的思想道德基础,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需要。培养和强化大学生对集体主义的认同,一方面能够引导大学生自觉抵御价值观构建中的消极影响,坚定弘扬主流价值观念,另一方面“认同”作为实现“知行合一”的关键,也能推动大学生将集体主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切实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中。

本文通过大量翻阅、收集和整理前人的优秀研究成果,对集体主义的历史脉络进行了简单地梳理,认真思考和接纳各位老师所提出的针对性指导意见后,形成了对大学生集体主义认同的研究和调查思路。通过对新时代大学生集体主义认同的研究,大学生对集体主义认同整体向好,更具开放性和时代性。大学生在集体主义认同过程中对集体主义的利益平衡、关系处理所呈现的互利共赢倾向以及实践中所体现的“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特点,推动了集体主义的科学性发展。但在集体主义认同呈现出积极态势的同时,也应该重视大学生认同中存在消极影响,对集体主义的认知深度不足、多元价值观的辨析程度较弱、意识强烈但实践自律性差等问题,都冲击和消解着大学生的集体主义认同。

参考文献(略)

123
限时特价,全文150.00元,获取完整文章,请点击立即购买,付款后系统自动下载

也可输入商品号自助下载

下载

微信支付

查看订单详情

输入商品号下载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