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论文哪里有?笔者认为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的特有优势和政治灵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和不竭动力。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宏大的思想基础工程,具有系统性、历时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必须久久为功方能发挥作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这是强化理想信念引领作用、回应时代发展要求的需要,也是吸取历史经验、实现伟大梦想的需要。
引言
(二) 国外研究现状
1.日常生活理论的既有成果
在西方学术界,日常生活理论有多个代表人物,分别代表了该理论发展的不同阶段。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建立在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基础之上,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突出特征在于人被自己的劳动创造物所控制。物化的本质是非人化,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人的意识也成为物化意识,物化意识让人们觉得本不合理的现实都是合理的,从而失去了批判性,也失去了理想;因此,必须重视日常生活的本体论地位,从日常生活、日常思维出发进行意识形态革命,实现对异化和物化的扬弃。
法兰克福派代表人物马尔库塞尽管对日常生活没有做出系统完整的界定和论述,但对资本主义的批判都是从对日常生活的批判切入的。他将现代日常生活看成被技术逻辑控制和引导的领域,认为在工业发达的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逐渐丧失了批判、否定和超越能力,沦为单向度的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借助技术操控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掩盖了社会的内在危机,人们失去了理想,无产阶级失去了革命性,不再去追求甚至不再去想象变革不合理的现实生活,这样的社会发展前景是不乐观的。基于这样的认识,马尔库塞提出要借助新感性去改变日常生活;哈贝马斯则认为技术本身是中立的,人们之所以受技术的统治,原因在于技术的应用干预到了人们的生活世界,所以需要用交往理性去摆脱技术对生活世界的干预,克服日常生活的异化。他们提出的改变社会现状的方案不同,但都用意识形态革命取代了马克思主张的政治经济领域的革命。
现象学创始人胡塞尔用生活世界指称日常生活,他认为近代社会的实证科学 倡导的理性主义远离真正的理性和哲学精神,漠视生活世界,不去探问人生的意义,是造成欧洲社会危机的根源,主张由自然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还原;胡塞尔之后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致力于找到被人们认为是最普遍的、自明的、最不可定义的“存在”的定义,用“此在”指称人的存在,分析了日常生活主体“常人”的在世状态和日常生活在现代技术摆布下的非本真状态,唤醒人们通过沉思实现诗意的栖居,让日常生活回到本真状态。
第三章 理想信念教育与日常生活
一、 理想信念教育的核心内容
所谓理想信念教育是指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目的,在全体社会成员特别是共产党员和先进分子中普及关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知识,进而引导人们特别是共产党员和先进分子确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培育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教育活动及相关要素的总和。
理想信念教育与其他教育活动一样,都是国民教育体系的一个分支,但其目的以及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不同,内容也迥然有别。从目的上看,旨在人民大众中普遍树立起共同的价值目标和追求,形成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的共识,并自觉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乃至人类理想结合,增强作为国家公民的自豪感,作为民族成员的归属感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责任感。从地位上看,理想信念教育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居于核心位置,其他方面的教育均围绕理想信念教育展开,它决定着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从基本内容上来看,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一) 共同理想立足现实
在马克思看来,只有生产力高度发达,人类摆脱自然界的奴役,不再受物质的控制,人们的普遍交往具有了真正的世界意义时共产主义才可能成为现实,这是一个从局域发展逐步扩展到世界的漫长过程。确立科学、合理、可行的现实理想是逐步实现远大理想和人类终极目标的必经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可以说是中国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上对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路径的合理设定,体现对当今世界格局的深刻洞察和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握。
第五章 理想信念教育偏离日常生活的表现
一、 理想信念教育对象的日常生活主体地位被忽视
(一) 片面强调受教育者非日常生活领域的主体地位
现代教育理论强调以人为本理念,强调教育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重视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应现代社会发展和改革传统教育的需要,这种教育思想在上个世纪 80 年代左右在我国教育领域开始受到关注,奠定了我国教育改革的思想基础和长远发展的内在动力。教育的问题归根到底是人的问题,对教育对象的看法不同,处置就会有别,“形成的教育性质、特点、方法与结果也必然迥异,”①重视受教育者主体地位的教育理念尽管在理论上已成为共识,但是受长期以来强调师道尊严的教育思维以及教师主导、压抑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教育模式的影响,在实践中还远未真正实现。体现在理想信念教育中,同样如此。
理想信念教育的目的是让受教育者从内心认同所宣传、灌输的理想信念并付诸于生活实践中的外在行为,是对主体精神活动的干预。这里本身就隐含着一个大前提:与教育者自身一样,受教育者也是具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而且不同于自然科学的教育过程,理想信念教育的开展是以受教育者具备一定的对社会事实和社会生活的理解能力为前提的;理想信念教育的任务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相互沟通中方可实现,在教育过程中,作为主体的受教育者在教育者和其他相关外在力量的引导和影响下,实现自己对理想信念的感知和认识并在反复的体验和感悟中坚定理想信念。
然而实践中,受教育者的日常生活主体身份常常被忽略,即使认可其主体身份,也主要将其视为非日常生活领域的主体,强调其作为政治生活主体的身份,进行理想信念教育重点放在对国家理想和社会理想的接纳和认同上,要求受教育者服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漠视其作为日常生活主体的身份,忽略个人理想,淡化个人利益和诉求,将本质上一体化的不同层级的理想人为地割裂开来。
第七章 理想信念教育回归日常生活的途径
一、 确立理想信念教育对象的日常生活主体地位
(一) 理解受教育者日常生活主体地位对理想信念教育的影响
对受教育者主体地位的正确理解是有效开展教育活动的前提。探讨理想信念教育主客体关系,可以说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关系具有同样的含义。理想信念教育所具有的知识教育与价值教育相结合的特点使得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关系的正确认知和合理安排更是直接影响着教育方法的运用和教育的实际效果。在漫长的教育历史中,人们对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关系的认识主要有等级关系、主客体关系、双主体关系等样态,不同的认识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
1.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等级关系
在中国古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客体地位分明,“二者之间具有不可逾越的鸿沟,”①教师被置于与天地、君亲同等的高度,所谓“君师者,治之本也。”学生则被视为需要严加管束、硬性灌输的孺子,一味强调孝悌忠信,教育的目的是为国家和社稷培养驯服的奴仆或有用的工具。这种师道尊严,强调师生之间的等级,教育者处于不容置疑的权威地位,受教育者只能无条件服从,主体性被忽视并受到压制。与之相对应,教育方法以训诫、灌输为主,教育的内容少有变化,长期保持受教育者被动接受的地位。尤其是隋唐科举制度确立以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更是受到严重束缚。究其原因,当时的教育者或本身属于统治阶级,或为统治阶级所用,是政治的工具,教育的目的是对被统治阶级进行思想控制和道德教化,将其思想和行为控制在统治阶级所能容忍的范围之内,维护和巩固阶级统治。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本质属性没有改变,对受教育者这种完全被动的地位的认识则逐渐被废弃,但残留的影响仍然存在,表现在理想信念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仍下意识地维持自己的权威,不习惯、不适应受教育者的质疑或异议,拒斥受教育者的不同想法或观点给自己带来的挑战,不愿去深究受教育者内心是否真正认同。
结语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的特有优势和政治灵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和不竭动力。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宏大的思想基础工程,具有系统性、历时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必须久久为功方能发挥作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这是强化理想信念引领作用、回应时代发展要求的需要,也是吸取历史经验、实现伟大梦想的需要。
之所以如此看重和强调理想信念教育,原因在于一度时期以来,理想信念教育有所弱化,人们不愿、不屑、不敢去抓,没有与人民日常生活的不断改善同步强化,没能与时代变化和社会矛盾转变的需求相适应,没能很好地应对西方意识形态对我国的渗透、分化和瓦解,理想信念在人们对自身利益的盲目追求中被抽空了精神实质,成为空洞无味、徒具形式的口号。在世界多种文化交锋的大变局时代,缺乏共同奋斗目标和核心力量、各行其是的中国人民势必难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必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充分应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
在日常生活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是实现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的必然选择,也是提高教育实效的关键所在。共产主义理想包含着显明的日常生活意蕴,社会主义理想描绘的是更具体的日常生活目标,支撑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理想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同样生成于对日常生活的高度关注。将理想信念教育与日常生活相结合,是理想信念的本质属性使然。
纵观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理想信念教育的历程,始终是与不断改善中国人民日常生活状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建党之初发动工人、农民争取自己的生活权利,改善受压迫的状况,到后来的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之所以能够在极其险恶艰难的环境中出奇制胜,根本原因就在于为人民利益而战的理想和始终不变的初心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认同。改革开放之所以取得巨大的成功,也在于将改善人民日常生活作为实现社会主义理想的阶段目标,实现了社会理想与人民个人生活理想的统一。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更是高度关注民生,强调不能离开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改善去谈理想。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