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社会论文哪里有?本文认为中国特色扶贫脱贫理论是以马克思恩格斯反贫困理论为指导,结合我国扶贫脱贫工作实践,从毛泽东开始,历经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几代领导集体的共同努力,最终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扶贫脱贫理论。其中,精准扶贫思想是改革开放 40 年来扶贫开发的重要理论成果,是新时代扶贫开发、脱贫攻坚的指导思想,是继续做好福建省扶贫脱贫的重要理论依据。
绪论
第二节 文献综述
贫困是世界性的难题,严重阻碍了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焦点。世界各国政府和学者都将如何摆脱贫困作为重大课题,做了大量研究,涉及到经济学、社会学等诸多领域,得出了许多宝贵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
一、我国有关扶贫的理论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战争的破坏和帝国主义的封锁使得我国在较长时期内处于普遍贫困状态。建国初期,重在恢复生产,发展经济,以消除贫困。这一时期突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建设,相关理论研究相对较少。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绝对贫困在一定程度上有了很大的缓解,但相对贫困问题依然严峻。在这期间,国内学者对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的关注不断高涨,他们为共同富裕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建言献策,涌现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基于此,本节着重从扶贫的主要模式、制约因素、成效影响、精准扶贫等方面的理论研究进行梳理。
(一)扶贫的主要模式研究
郑百龙等(2018)以福建省中央苏区县扶贫为研究对象,认为特色产业是贫困地区发展的根基,是脱贫的依托,要实现贫困地区脱贫目标,就要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因此不同地区产业扶贫模式选择应与地方特色产业相宜,实施特色产业扶贫[1]。曹洪民(2007)对四川仪陇县扶贫互助社的设计逻辑、运行机制、运行绩效进行系统化考察,认为扶贫互助社是政府公共财政支持的重要制度创新,有助于缓解农村的金融抑制[2];
第三章 福建省扶贫脱贫主要实践——以 23 个重点县精准扶贫实践为例
第一节 23 个重点县贫困状况与成因分析
一、贫困状况分析
(一)地理区位分析。
从图 3.1 可见,福建省 23 个重点县从轮廓上看,大致沿着东、北、西、南部呈“C”字形分布。从自然地理环境上看,这些区域多处于地理位置偏远的闽、浙、赣、粤交界的山地、丘陵地区;从社会经济层面上看,这些区域远离福建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多数是交通落后、产业基础薄弱的山区和革命老区。
(二)贫困规模分析。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 年我国贫困地区人口总数约为 2.18 亿人,[1]在各省贫困地区人口数量排名中,福建省居 22 名,贫困发生率 5.56%,贫困人口约占全国总贫困人口的 1.55%。2012 年福建省 23 个重点县区域常住人口总数 561.27 万人,约占福建省常住人口总数的 15.68%。
第四章 福建省扶贫脱贫新形势及对策建议
第一节 扶贫脱贫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2018 年,福建省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全省只剩下 465 人尚未脱贫。然而,“脱贫攻坚越到最后时刻越要响鼓重锤,绝不能搞急功近利、虚假政绩的东西。……要继续完成剩余贫困人口脱贫问题[1]。”而且,全面脱贫后的问题仍然值得我们关注。“防止返贫和继续攻坚同样重要”[2]。总之,今后在大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过程中,情况将更加复杂,问题将更加突出。这些大致来自以下两个方面:
一、脱贫攻坚出现的新问题
近年来,福建省出台的一系列精准脱贫的政策文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经过梳理我们发现,脱贫攻坚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也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一是相关制度的深化改革问题。由于当前我国实行的仍然是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在该制度下,社会资源的分配对农民不利,农民投入的较多而得到的回报较少,同时其土地的权利也无法得到保障。二是市场机制的充分发挥问题。脱贫攻坚不能完全依靠行政权力,大包大揽,也不能完全丢给市场,放任不管。在当前的扶贫脱贫过程中,由于市场机制不健全,导致政府对扶贫脱贫干预较多,常出现政府部门代替贫困人口进行扶贫产业选择,甚至利用行政权力强行推动市场,这种做法不具有可持续性。三是贫困人口的主体地位问题。在扶贫脱贫过程中,贫困人口既是帮扶对象,又是扶贫脱贫参与主体和发展主体。在推进扶贫过程中,虽然贫困地区的农民比较了解当地情况,但是他们极少有机会参与扶贫项目规划、设计、实施、监督和评估,只能是扶贫项目的客体;而扶贫政策的制定与执行者多数是外来的干部,他们对当地情况了解相对不足,容易脱离当地的实际情况,造成信息不对称,扶贫项目难以激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主观能动性,容易形成“等、靠、要”的不良倾向。四是人才的引进、培育问题。福建省比较重视教育扶贫而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现有政策更多关注的是,如何提高贫困人口素质和脱贫致富能力。然而贫困地区最需要的是改变地方文化精神、引领当地发展的人才。这种人才的培养需要较长的时间,教育投入在短期内难见成效。当地即使有人才也极有可能会被经济发达地区所吸引,最终导致人才流失。五是当地资本的作用发挥问题。引入外部社会资本推动扶贫工作,这在短期内效果很好,但是一旦有官员认为当地已经脱贫而放松甚至取消扶贫政策,则这种松散型社会资本对扶贫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此,培育当地社会资本参与扶贫攻坚显得尤为重要。
第二节 相邻省份扶贫脱贫主要做法及经验启示
扶贫脱贫重在因地制宜。各省情况不一样,扶贫脱贫的做法也各有特色。福建省与广东省、浙江省毗邻,扶贫脱贫工作都走在全国前列。目前福建和这两省一样,面对乡村振兴战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做好减缓相对贫困、防止返贫、实现共同富裕,值得互相学习借鉴。
一、广东省扶贫脱贫主要做法
截至 2018 年,广东省已将贫困发生率从 2016 年的 4.54%降低至 0.03%以下,累计有 150 万相对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全省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046 元[1][2]。其主要做法有:
(一)聚焦相对贫困,切实提高帮扶实效和脱贫质量
坚持开发式扶贫与保障性扶贫并重,全面深化到村到户到人的精准分类施策。一是狠抓“三保障”政策落实落地,织密筑牢民生保障网。教育扶贫方面:2016 年9 月到 2018 年底,广东省共下达建档立卡的学生补助 18.2 亿元,受助学生约 28 万人;将建档立卡的学生生活费补助范围扩大至全日制本科教育阶段和研究生阶段,因贫辍学情况得到明显遏制;健康扶贫方面:全额资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其政策范围内的基本医疗救助比例达到 80%以上;危房改造方面:2016-2018 年,全省累计完成 240878 户贫困户危房改造任务。二是多渠道促进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业创业,提升开发式扶贫水平。2016 年至 2018 年,全省累计实施产业扶贫项目 87.8 万个,带动有劳动能力的相对贫困户 20.1 万户、84.7 万人;2277 个贫困村建有农业特色产业 4578 个,成立农民合作社 5388 家,参与农业产业扶贫的农业龙头企业达 932 个。对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加强技能培训解决就业问题,推进“家门口就近就业+外出就业”相结合的劳动力就业扶贫工程,将贫困户纳入产业链条中。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本文在马克思主义贫困理论和中国特色扶贫脱贫理论的指导下,对福建省的扶贫脱贫历程进行梳理,并以 23 个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的精准扶贫实践为例,对扶贫脱贫的主要模式进行总结,最后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和福建省扶贫攻坚遇到的新问题和新要求,同时借鉴广东、浙江两省的经验做法,对福建省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早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具体研究结论包括:
第一,本文认为中国特色扶贫脱贫理论是以马克思恩格斯反贫困理论为指导,结合我国扶贫脱贫工作实践,从毛泽东开始,历经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几代领导集体的共同努力,最终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扶贫脱贫理论。其中,精准扶贫思想是改革开放 40 年来扶贫开发的重要理论成果,是新时代扶贫开发、脱贫攻坚的指导思想,是继续做好福建省扶贫脱贫的重要理论依据。
第二,福建省农村贫困人口总体分布零散,贫困呈复杂多样特征。通过对福建省贫困人口的现状和致贫因素分析,可以发现福建省最后阶段的脱贫攻坚和今后的返贫防控,受到其自身素质、资源禀赋、扶贫机制和管理因素的制约,以及历史发展阶段和制度因素的制约。
第三,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福建省扶贫脱贫工作的侧重点各不相同。40 年的扶贫脱贫历程有着丰富的经验值得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的扶贫脱贫大致经历了制度改革推动扶贫(1978-1993 年)、“八七”扶贫攻坚(1994-2000 年)、大扶贫(2001-2010 年)和精准扶贫(2011-2020 年)四个阶段。福建省的贫困人口从 1984年的 242 万人降至 2018 年的 465 人,贫困发生率从 1984 年的 10%以上降至 2018年的 0.002%以下,扶贫脱贫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福建省扶贫脱贫有自己的特色和经验:福建省历任领导高度重视扶贫脱贫工作,始终把摆脱贫困、共同致富作为施政的工作重心和服务宗旨;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探索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七种主要扶贫模式;大力推进改革创新,不断探索各具地方特色的扶贫脱贫新办法。这些经验做法具有借鉴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