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论文哪里有?本文通过探讨和论证新时代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面临的现实困境及成因后,将理论联系实际,创建学生、家庭、学校、社会、国家同向发力的家国情怀育人格局,在润物无声中培育新时代大学生家国情怀,牢筑新时代大学生家国情怀。从而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路径,充实新时代家国情怀培育的研究内容。
绪论
(二)国外研究现状
目前关于“新时代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的国外研究鲜少,还没有出现直接针对这一主题的学术研究成果,更多的是关于公民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这两方面的研究。
关于公民道德教育的研究
德国凯兴斯泰纳认为,教育是德国资产阶级控制公民思想的重要工具,要通过教育培养有用的国家公民,要让国家公民接受公民知识教育、公民技能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从而使公民更好地履行公民义务,更熟练地从事职业劳动。①美国教育家欧内斯特·L·博耶认为,大学承担着培养合格公民的重要责任,不仅要帮助大学生提高职业素养,满足将来从事实用的、自力更生的、生产性的工作的职业需求,还要帮助大学生寻找认同感和生活意义,树立公民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克服名利影响,为社会公益做出贡献。②美国在公民道德教育上主张建立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树立适应大学生发展的校园公民道德价值观,以健康的校园文化引导大学生的公民道德建设。”③法国公民道德教育始终以自由、平等、博爱和人权为基础。国家需要承担起传播基本价值观的责任,特别是要对公共领域的价值负起教育责任,家庭也需要培养孩子尊重特定的公共价值。
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研究
列宁对爱国主义的理解是这样的,“爱国主义是由于千百年来各自的祖国彼此隔离而形成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①列宁关于爱国主义的解释也被后人一直沿用。塞缪尔·亨廷顿提到在爱国主义和忠于国家这一点上,美国人一向是出类拔萃的。在美国,无论青年老少都以作为一名美国公民为荣,他们普遍具有较强的国家观念。②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认为,新加坡人具有“我是新加坡人”的国家意识,愿意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新加坡爱国主义教育具有明显的成效。③А.Н. Вырщиков, М.Б. Кусмарцев认为爱国主义不是反对任何一个事,而是支持社会和民众的价值观。爱国主义首先是心灵状态,他认为教育的最高价值是培养能够有能力爱的人,而人的最高价值是对祖国的热爱。④日本的爱国主义教育主要集中于民族精神和民族传统教育;忧患意识教育;国家对个人爱的教育这三个方面,由政府主导的爱国主义教育对日本影响非常深刻。
第三章 新时代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的内在要求与主要内容
第一节 新时代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的内在要求
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要与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必然要求,新时代大学生家国情怀教育要紧密结合新时代育人要求,要以不断提升新时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担当,培育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为家国情怀教育的内在要求。
一、提升新时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担当
家国情怀是对自己所属的民族和国土的热爱和眷恋,是对自己所属的文化的基本价值认同,是一种强烈的民族义务感和责任感,是一种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培育新时代大学生家国情怀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提升新时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担当的必然要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崛起,社会上涌现出不少影响大学生三观的低俗、庸俗、媚俗文化,导致辨别是非能力弱的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被不同程度地受到腐蚀。一些学生只专注于追求个人利益,对国家集体利益视而不见,只关系个人小事而忽视国家大事等现象日益显现,思想道德滑坡、社会责任感缺失、家国观念淡薄等问题越发明显,不担当、不负责、不作为也成为了部分新时代大学生面对问题的消极态度。因此,培养和提升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担当变得十分重要。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担当是家国情怀教育的必然要求,进行新时代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就是要以帮助大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意识、担当意识为要求和遵循,要以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积极向上的家国心态和树立新时代大学生的担当精神为重要方向,提升新时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担当是新时代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的内在要求。
第五章 新时代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的实现路径
第一节 根本动力:激发内生力量以唤醒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教育不仅需要外部力量的驱动,更重要的动力来源是大学生本人,要将家国情怀思想深埋于心中,大学生应该主动体验、感知、理解其魅力所在,通过学习、吸纳、欣赏优秀文化书籍,重温英雄伟人的家国故事,感悟家国情怀时代精神,进而获得思想的引领、人生的启迪、境界的升华、精神气质的熏陶、家国素养的提升,在润物无声中建构家国情怀理论认知,焕发心中深沉的家国情怀。
一、以优秀文化润泽心灵,激发爱国爱家行动内驱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优质的家国情怀教育资源,贾谊的“国而忘私、公而忘私”,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无不体现出古代仁人志士以国家、以人民为核心的价值取向,他们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的共同理想之中,形成了家国一体、家国同构的社会理想追求,为新时代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留下了富饶的家国情怀教育资源。培育新时代大学生家国情怀需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意识、共同体意识、仁爱精神等优秀文化润泽心灵。
一方面,新时代大学生要端正态度,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要深入的学、刻苦的学、持久的学,带着问题和疑惑学,联系生活实际学,深刻理解古圣先贤、革命烈士、仁人志士的嘉言懿行,深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家国思想,从而更好的把家国情怀思想转化为一种生活习惯,进而激发内心深处最本真、最淳朴的爱国爱家行为。黑格尔曾指出:“一个人做了这样或那样一件合乎伦理的事,还不能说他是有德的;只有当这种行为方式成为他性格中的固定要素时,他才可以说是有德的。”①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也是如此,新时代大学生在平常学习和实践中应该积极、主动涉猎家国情怀优秀书籍,通过研读国史和党史,感悟家国情怀的精神内核,让家国情怀思想深深地熔铸心中,形成持久而稳定的爱国行为习惯。
另一方面,新时代大学生要培塑家国情怀精神信仰,激发爱国爱家行动内驱力。对于时事热点、国际政治等社会事件要有正确的判断,实事就是、理性思考,坚定内心的家国情怀,对国家和人民的要充满自信,要始终保持爱国爱党、向上向善的精神风貌,不断完善自己,不断超越自己,躬耕社会实践,锤炼品格、务实本领,砥砺家国情怀、践履爱国行为,为民族振兴铺路架桥,为祖国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与祖国和人民携手共进建构中国美好蓝图。
第二节 基础保障:重视家庭教育以涵养家国情怀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涵养新时代大学生深沉的家国情怀,引领大学生践行家国情怀需要发挥家庭的基础保障作用,应让和谐的家庭关系,长辈的言传身教,良好的家风家训家规成为新时代大学生成才发展之路上的指路明灯。
一、重视强化家庭社会功能,培养大学生家国意识
家庭是塑造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第一所学堂,是人们情感经营、情绪管理、情怀塑造的第一座工厂。①家庭是大学生开启人生旅程的第一个生活课堂,也是家国情怀的根脉所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他们的一生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是塑造大学生正确的价值选择和人生目标的引路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多种重要场合的讲话中提到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引导广大家庭要言传身教,为孩子扣好、扣对人生的第一粒纽扣。培育新时代大学生家国情怀要重视和强化家庭社会功能。
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家庭的情感交往功能。培育新时代大学生对家国情怀的认知意识、对家国情怀的情感认同、对家国情怀的理想信念以及塑造家国情怀的行动自觉都离不开家庭,所以广大家庭要将家国情怀化细、化小、化实,在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和人生理想追求中植根浓厚的家国情怀。
另一方面,要积极挖掘家庭社会化功能。家庭、亲情在国家建设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家庭中的父母和长辈要为大学生做好良好榜样和示范引领,要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的传递向善向上、敬老效忠、感恩思进、爱国爱家的家国意识。鼓励孩子走出温室、走出家庭、走向社会,为祖国、为社会、为人民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支持孩子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人生绚丽之花。
结语
家国情怀是培育新时代大学生价值观生长的精神土壤,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思想引领,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宽厚理论基石。在决胜全面小康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时期,培育和厚植大学生家国情怀是国家所需、民族所需、时代所需。
本文试图基于总结和分析前人的研究成果,将家国情怀教育与新时代大学生紧密联系,科学阐释家国情怀的内涵与理论溯源,并在分析家国情怀教育对于新时代大学生个人和社会的重要价值,论述新时代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的内在要求与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探寻总结新时代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所取得的成效,并对当前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梳理,发现部分新时代大学生的家国情怀意识淡薄,家庭对家国情怀教育的重视力度不够,部分高校家国情怀教育理念与实践相脱节,家国情怀培育的一体化机制不够健全等是造成新时代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面临时代困境的主要原因。通过探讨和论证新时代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面临的现实困境及成因后,将理论联系实际,创建学生、家庭、学校、社会、国家同向发力的家国情怀育人格局,在润物无声中培育新时代大学生家国情怀,牢筑新时代大学生家国情怀。从而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路径,充实新时代家国情怀培育的研究内容。
由于自身理论功底、研究水平有限,论文当中还有许多有待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如对新时代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的现状审视分析的还不够透彻,新时代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的具体路径措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新时代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需要不断拓展。今后我将继续针对不足之处进行学习和探究,继续完善本项研究。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