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融媒体背景下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思考

  • 论文价格:150
  • 用途: 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
  • 论文字数:39599
  • 论文编号:el2021122522492527927
  • 日期:2021-12-25
  • 来源:上海论文网

研究生政治论文哪里有?笔者认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守和发扬革命文化传统,倍加珍惜革命文化,用好用足党领导人民创造的革命文化资源,使之深深融入到当代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增强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不断汇聚攻坚克难的精神力量,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动力。


第一章 融媒体与革命文化相关概念的概述


(二)国外研究现状

对于融媒体的研究,1983 年,“媒介融合”是由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契尔·索勒·普尔命名的,他认为“数码电子科技的影响是导致聚合了传播形态的不同,这就是《自由的科技》所提到的“传播形态融合”①。尼古拉斯·尼葛庞蒂教授在其《数位革命》(Being Digital)一书中运用演示的方法给受众呈现了“媒体融合”的衍进状态。她认为假如有三个圆相互重叠的位置则是未来发展最快的行业。除此之外,她还提出互动、娱乐、咨询三个融为一体的世界,给媒体的融合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詹金森教授对媒体融合的影响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他认为“技术、管理、文化三个方面是促使媒体融合产生的原因。”

另一方面,由于革命文化是非常具有中国本土气息的词汇。因此,国外学者对中国的革命文化了解知之甚少,也没有太多研究。仅有小部分人对中国革命文化做了进一步研究学习,对于我们所说的革命文化的理解还有一定的出入,国外文献中并没有对革命文化的直接阐述。但是,他们对于中国革命文化的研究以及他们国家的公民教育对于我们革命文化教育有着重要的研究与借鉴价值。对于研究中国的革命文化史,欧美学者较为关注,费正清、史景迁、施拉姆等这些优秀学者出版了许多具有影响力的著作。关于理清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成长史和创造的革命文化,费正清在《中国共产党文献史1921-5050》(A Documentary History of Chinese Communism,1921—50)中梳理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革命历史,以及中国共产党创造的革命文化。阿里夫·德里克认为“革命文化是中国独有的文化形式之一,且不否认革命文化会对维护社会运行具有一定效果,并指出其是世界文化与东方传统文化结合的产物。”③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国外学者没有专门针对中国革命文化教育的研究,但是普遍肯定中国革命精神在思想引导与价值引领方面的重大作用。

研究生政治论文怎么写


第三章 融媒体背景下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取得成效及存在问题


第一节 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取得的成效

“革命文化作为一种精神扎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提供不竭的动力,也为增强新时代高校对于政治课程教学的理论内容提供了最坚实的文化后盾。”①最近几年,党和政府都提高了对于革命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再加上教育主管部门的强力推动以及各高校的积极参与,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概括为以下三点:

一、革命文化进课堂工作扎实推进根据问卷调查显示,有 47.21%的大学生认为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是通过传统思政课来实现的;19.76%的大学生认为革命文化的教育主要通过党团活动;21.06%的同学认为革命文化的教育主要通过校园文化活动来实现;11.98%的人认为革命文化教育通过网络平台来实现。(见图 3-1)调查数据显示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讲思政课堂还是革命文化教育的重要渠道。实际上,目前我国各高校还是通过原理课、概论课、纲要课、基础课这几方面对大学生的革命文化思想进行培养,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与集体主义教育。高校通常把革命文化与大学生的党史教育有机融合起来,不同种类的课程有不同的侧重点,需要根据课程的特点进行重点的划分。例如思修课的教授重点就是革命精神在培育大学生的崇高品德中的重大意义;纲要课的教授重点为革命文化在不断发展壮大过程中的实际意义;原理课中教师重点要讲授好中国共产党如何运用马克思基本原理指导中国革命实践;概论课的教授重点是帮助大学生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的艰辛与曲折,在概论课的日常教学中潜移默化的把革命文化元素输送给学生。通过革命文化与校园政治课堂进行了良好的结合,有效督促大学生在政治素养和文化素质培育方面不断进步。

研究生政治论文参考


第四章 融媒体背景下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路径探析


第一节 发挥思政课堂主阵地作用,打造“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模式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步入社会前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最后一个课堂式的教育环节,它的教学效果会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进而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革命文化作为一种连接时空的纽带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充分发挥融媒体的独特优势,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政治信仰,引起学生的共鸣,提高大学生对革命文化的认同感,坚定“四个自信”。高校在育人工作中,不仅要注重革命文化与思政课有机结合,还要打造“三位一体”的协同教育模式,通过学校、家庭与社会相互合作,密切配合,发挥在革命文化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一、发挥融媒体独特优势,加大思政课堂传承革命文化力度

革命文化是厚植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为不断增强新时代学校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提供了厚重的文化力量。课堂教学成为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做好革命文化宣传的关键所在。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来临,社会包容性和交互性得到了大幅度增强,在这样时代背景下,年轻大学生的思维模式和表达方式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说教式课堂已不再适合于新时代的大学生群体。目前,网络科技快速发展并且开始在教育领域逐步推广开来,各种新媒体教学方式层出不穷,有很强烈的新鲜感,与以往相比更贴近现在的时代,不仅信息资源丰富,针对性也很强。因此,思政课老师除了要利用课本、报刊杂志等传统媒体来宣传革命文化知识外,还要跟紧时代的步伐、充分利用融媒体来实现革命文化教育,传播正能量。


第二节 树立融媒体发展理念,紧跟融媒体发展步伐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媒体融合,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舆论支持。融媒体时代已经到来,利用融媒体进行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也迎来了新机遇。树立融媒体发展理念,构建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格局,学校要不断地学习新发展理念,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努力推进融媒体的应用,在国家相关政策导向下建立管理制度,将各类媒体技术融为一体,使各类资源协同发力,形成融媒体环境下新的教育模式,使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得到全面发展。

一、将融媒体渗透到高校日常革命文化教育领域

近几年,随着全球数字化的不断推进以及智能设备的普及运用,各类社交平台和视频媒体都在快速发展,微信、微博、抖音成为人手必备的应用,媒介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媒介融合成为大势所趋,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大学生日常生活涵盖了他们生长社交的全部内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行为方式等都极易深受影响。很久以来,我国革命文化教育都是以课堂教化为主要方式,大学生日常生活领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容易忽视的部分。学术界有人提出,“也就是思政教育贯穿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要想高效提升思政教育效果,就必须将思政教育尽可能地落实在生活实处,以达到思政教育和生活的融会贯通目的。”①大学生是面向未来的奋进者和开拓者,是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生力军,只有深刻把握融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特点,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全方位开展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才能凝聚共识,激励大学生为实现民族复兴而不懈奋斗。


结语

革命文化形成于中华民族救亡图存、从苦难到辉煌的历程中,凝聚着无数革命先辈的鲜血和意志,上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下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伟大创造精神的体现,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激励我们奋力前行的动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守和发扬革命文化传统,倍加珍惜革命文化,用好用足党领导人民创造的革命文化资源,使之深深融入到当代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增强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不断汇聚攻坚克难的精神力量,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动力。

进入新时代,革命文化需要通过新技术、新媒介展现自身的精神力量,发挥积极的育人功能,使革命文化与时代合拍。融媒体的出现为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它打破了信息在时间、空间上的传播局限,使革命文化的传播范围更广泛、速度更快、效率更高。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关于融媒体背景下革命文化教育还有许多理论与实践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所以,我们必须立足实际不断探索,努力适应融媒体、掌握融媒体和发展融媒体,只有在合理利用融媒体的传播优势,正确运用融媒体的基础上,才能解决好未来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不断推进革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新时代充分发挥革命文化的铸魂育人价值,不断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增砖添瓦。

参考文献(略)

123
限时特价,全文150.00元,获取完整文章,请点击立即购买,付款后系统自动下载

也可输入商品号自助下载

下载

微信支付

查看订单详情

输入商品号下载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