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论文哪里有?笔者认为中国进入了由世界大国走向世界强国的新时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时代大学生既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处于百舸争流的奋进时代,肩负着担当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面对时代赋予的使命,面对国内外错综复杂的严峻形势,面对社会思潮的价值激荡,新时代大学生要做到在政治上登高望远,在思想上不畏浮云,在行动上咬定青山,始终沿着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方向前进。
第一章 爱国主义及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概述
(二)国内研究现状
1.关于爱国主义内涵方面的研究国内学者对爱国主义的研究是从列宁所提出的“爱国主义是由于千百年来各自的祖国彼此隔离而形成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①作为研究起点,深入其中从不同视角对爱国主义有了新的见解和领悟。吴潜涛等人认为“爱国主义是反映个人对祖国依赖关系的感情系统,是调整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也是支撑民族繁荣发展的民族精神的核心。”②之后又提出“作为行为准则的爱国主义,是一个包括道德准则、政治准则和法律规范的有机统一体,其中道德规范是主体部分,具有实质的意义和价值。”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一书中指出爱国主义体现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以及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④邢国忠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开放、真实、理性、担当是站在新的历史方位的爱国主义的全面呈现。”
2.关于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研究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规定,爱国主义教育必须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国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民族精神和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教育、国家安全教育和国防教育。”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文中指出,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包括爱祖国的大好河山、骨肉同胞、灿烂文化等;自觉维护国家利益、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增强国防观念、增强国家安全意识等。
3.关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现状研究
刘建军在《论经济全球化时代的爱国主义》文章中指出,经济全球化对爱国主义造成了猛烈的冲击,在政治、经济、文化、心理情感等都有不同的表现,因此在全球化时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吴潜涛在《改革开放以来爱国主义教育的回顾与思考》一文中指出,经济全球化会影响人们不再维护祖国利益,而更加关注全球利益,淡化了人们的爱国情感,弱化了民族意识。
中国梦背景下大学生爱国主义 教育研究
...............................
第三章 中国梦背景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第一节 中国梦背景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机遇
准确把握世界未有之大变局的时空坐标是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前提。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切划时代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①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就是基于“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②的时代背景下提出来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呼唤,是应对国内外形势变化的迫切需要,是使青年勇立时代潮头、找准人生坐标的现实需要。
一、中国梦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时域空间
“时域”是物理学中的一个词汇,主要指以时间为轴线和基准的范围。爱国主义同样具有时域特性和时域表现,它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而不断丰富发展的。中国梦背景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必须把准时域、因时而进,与时代主题同频共振、与国内外形势交相呼应。从国内时域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③。从国际时域来看,在世界多极化加速发展的过程中,特朗普“美国优先”政策的持续推进,英国脱欧带来的“蝴蝶效应”,以及叙利亚等地纷飞的战火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正处在新的发展机遇当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主题。唯有把握机遇,将其紧密与时代主题结合,才能在时代变革中更加深入契合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
第四章 中国梦背景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践策略
第一节 中国梦背景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遵循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经济全球化、网络信息化、社会思潮多元化无疑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中国梦背景下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指引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爱国主义思想,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一、理论性与实践性坚守统一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实践是理论的来源。爱国主义教育要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则,是大学生的爱国主义实现知行合一的重要途径。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多重挑战,受到敏感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西方社会思潮价值观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尽管具有天然的、质朴的爱国情感,但是对自己的爱国信仰如何去合理表达,这种信仰从哪里来。理论知识掌握的再牢固,没有付诸实践也是没有效果的。因此,在中国梦背景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要达到一种日用不觉的方式,数千年积淀下来的民族基因转化到实际行动当中去,成为大学生最深沉的价值旨归,达到一种知行合一的良性循环,真正做一个知国、信国、爱国的新时代接班人。
掌握了系统的理论体系,就等于成功了一半。习近平总书记对爱国主义十分关切“要热爱自己的家乡,首先要了解家乡。深厚的感情必须以深刻的认识作基础。唯有对家乡知之甚深,才能爱之愈切。”质言之,大学生的爱国主义可以小到家乡,大到国家,因此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是建立在深刻的爱国主义认知基础之上。要将大学生天然朴素的爱国情怀升华为理性的爱国主义认知和行为,离不开文化环境的熏陶。在高校要深入开展党史、国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发展史教育,深入开展国情教育和形式政策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强化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教育,加强国家安全和国防教育,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课程学习。在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要坚持用理论说服大学生,用情感化育大学生,用文化浸润大学生。马克思曾指出:“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①知之信之方能行之。大学生只有对爱国主义保持清醒理智的认识,才能在激荡的社会环境中找准政治站位,在破坏、诋毁祖国形象和各种分裂势力前作出正确的研判。
.............................
第二节 中国梦背景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方略
中国梦背景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加强大学生对国家认同的理论认知,营造共情情境以涵育爱国之情,弘扬爱国主义文化以砥砺强国之志,提升大学生爱国主义的自我教育。
一、加强大学生对国家认同的理论认知
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不能缺少对国家认知的教育,它是国家认同的前提和基础。这种认知的教育既是情感和意志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同时又渗透在情感教育和意志教育之中。离开了这种认知性、知识性教育,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就失去了载体。在大学生爱国主义的理论认知教育中,国家认同是大学生在正确认知本国经济、政治、文化、制度等基础上产生的对国家的认同感与归属感。认知是认同的基础,认同是认知的发展。
(一)加强国情教育,彰显大学生的知国之明
高校是传播爱国主义知识的重要场所,既要对大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又要增强大学生对抽象的爱国理论知识的学习。一方面,通过国情教育主要向大学生展现我国的基本情况,特别是让大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了解我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的奋斗历程,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了解改革开放以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取得的伟大成就,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具体目标。这样的教育过程使大学生不断加深对祖国的认同,形成浓厚的爱国之情。另一方面,要教育引导大学生对什么是爱国、爱的是什么国,为什么要爱国进行系统通俗化的梳理,联系中国实际讲清楚当代爱国主义的内涵和本质要求,以及如何正确践行爱国主义的问题。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懂国家之事、明爱国之理,使自己内心的知国之明更加彰显。
中国梦背景下大学生爱国主义 教育研究
.........................
结语
中华民族从漫漫历史长河中走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和情感积淀,凝聚成流淌在中华儿女血液里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正是这样一种经由数千年政治教化沉淀而成的民族精神基因和人民日用不觉的“国魂”,由是构成了中华民族最为鲜明的精神符号和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深沉的价值依归。环顾当下,中国进入了由世界大国走向世界强国的新时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时代大学生既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处于百舸争流的奋进时代,肩负着担当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面对时代赋予的使命,面对国内外错综复杂的严峻形势,面对社会思潮的价值激荡,新时代大学生要做到在政治上登高望远,在思想上不畏浮云,在行动上咬定青山,始终沿着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方向前进。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