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政治论文,我们必须承认诠释学最鼎盛、最富有诗意的时代已经远去,但那些富有创造力的诠释学思想现在依然在引领着哲学王国的变革。本篇论文的研究并不仅仅是为了赞美利科或是抬高其伦理哲学思想的理论地位,而是带有批判的眼光来探讨利科伦理哲学思想的限度和不足、目前存在的问题和研究边界,对它的批判和反思是否能够带来新的替代性理论等。主体问题本质上是哲学问题,也是西方哲学的根本问题之一。它在哲学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涵义,是一个具有历史性的哲学范畴,其理论萌芽始于古希腊哲学时期。镌刻在德尔斐神庙石柱上的那短短几个字,是如此短促有力,直击人心,它跨越时间长河,似神启般引领一代又一代的哲学界追问这个永恒的谜题---认识你自己。利科以反思诠释学为方法论原则对主体问题进行再思考。利科对伦理与道德进行区分,为反思传统增添了伦理方面的价值。这样的伦理学反思更接近于斯宾诺莎的伦理学主张。他认为自身不能直接被意识所认识,自身只能在对世界的理解与诠释中反思自身,使主体求生存的努力与生存的表达关联起来。如此,反思进入诠释学领域,其主要任务实质上是从认识论层面来通达理解的存在论。与诠释学相结合的反思哲学在语言的范畴内研究意义的生成,通过语言学分析,利科尝试着重建主体哲学,目的就是在反思和语言的双重迂回之中,对主体的存在作出解释。
.....
绪论
利科伦理哲学思想是本论文的关注重点,伦理学问题是贯穿其哲学研究始终的问题。本文以利科反思诠释学为理论基础和研究视角,通过分析与诠释利科哲学体系中所论及的伦理学问题,探索利科伦理哲学思想发展的理论轨迹,揭示善与实践智慧这两个关键词背后所蕴含的丰富的伦理学意义。论文从利科伦理哲学思想形成的背景及原因、方法论及本体论基础、理论建构和影响与价值等四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章主要对利科哲学思想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与思想来源进行一个粗线条的梳理。从现代性危机对当代西方社会所造成的人文精神的泯灭和道德价值观的丧失谈起,为了抵抗这种消极的社会现状,利科在复兴亚里士多德主义的思想浪潮中提出了自己的伦理学主张,并以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与伽达默尔实践哲学为思想源泉,逐渐建立起了以主体哲学和反思诠释学为理论基础的伦理哲学体系。第二章的首要工作是对利科伦理哲学思想研究的主要视域,即以反思的诠释学进行理论梳理。将反思融入诠释学是利科哲学的独特之处,反思原则也是利科哲学研究的出发点。利科将反思哲学从具有自明性的直观我思和康德的超验我思中解脱出来,从认识论角度,再次肯定了反思作为主体求生存的努力的伦理学构想。本章的第二个工作是揭示利科实现反思诠释学与主体哲学的辩证融合的研究路径
....
第一章利科伦理哲学思想的缘起
第一节利科伦理哲学思想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
利科认为,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地位的确立,人们已经在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中迷失了自我,利益成为了行动的最高原则,并主导善恶是非的价值判断。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西方目的论伦理思想的地位不断受到康德义务论伦理学和边沁功利主义理论学的冲击。经过两次世界大战战火洗礼的人们,灵魂麻木,精神世界趋向世俗化和功利化。伦理和道德被忽视、被边缘化。世界格局的变幻莫测、动荡不安使人们抛下了对理想社会和美好生活的追求,转而投向更为实在的物质利益及欲望。总之,现代伦理生活中充满了善的缺失感和善的脆弱性。这些历史事件和社会现状或是直接导致利科改变了哲学研究的方向,或是引发了利科对伦理道德问题的思考,或是启发利科转变了哲学研究的方法。总之,利科伦理哲学思想一定是理论研究与实践生活中那些多元复合因素的共同作用的结果。他以一种开放包容的哲学态度同罗尔斯、麦金太尔、哈贝马斯、德里达等人一道追问着正义与善、伦理与道德、自我与他者的关系。
第二节利科伦理哲学思想的理论来源
在法国现代哲学家中,利科绝对称得上是将包容性与反思性发挥到极致的哲学家。他尽可能地保持与各个学科在哲学层面的对话交流,是真正具有建设性的对话,不是为了批判而批判,而是为了进步而批判。他始终保持着对问题本身的思考,把哲学史当作哲学思考的重要资源,不断返回哲学史与自身意识去整体把握哲学的发展脉络。法国学者帕特里斯·卡尼维认为利科伦理哲学思想是对亚里士多德主义、康德主义和伽达默尔实践哲学的批判性的继承,其中目的论伦理学和哲学诠释学的实践哲学是利科构建起以善的生活为主要伦理目标的伦理学的主要思想来源。善理念是最普遍的善,需要人的理性发挥作用,才能使人获得正义、勇敢、节制和智慧等德性。善的知识区别于技艺和科学,所有知识都应以善的知识为目的,所有知识也都从属于善的实践知识。而好的生活是追求善和知识的生活,有理性的生活才是真正幸福的生活。所以善本身是知识和真理的源泉,而知识只是各种各样的善。同样,快乐也不是最高善,它只是善的一部分,智慧比它更善,但最高善一定包含着最好的快乐。
第三章利科伦理哲学思想的理论建构....................................................................95
第一节伦理目的论的优先性...............................................................................95
第二节伦理目的论与道德义务论的辩证法.....................................................106
第三节实践智慧:道德判断的试验场.............................................................120
本章小结...............................................................................................................140
第四章利科伦理哲学思想的反思与评价..............................................................142
第一节利科伦理哲学思想与反思诠释学的内在联系.....................................142
第二节利科伦理哲学思想的理论和实践意义.................................................157
第三节利科伦理哲学思想的局限性.................................................................187
结语..............................................................................................................................192
......
第四章利科伦理哲学思想的反思与评价
第一节利科伦理哲学思想与反思诠释学的内在联系
叙事中的人物在生命统一体中所得到的是与他人生命相分离的时间总体,个人的生命统一体与他人无关,比如性格。但一旦生命中发生了不可预见的事情或出现了非意愿的结果,那么人物及其行动就在时间的总体性前补偿了协调与不协调之间的裂痕。人物的总体性就在时间的恒定性中不断获得统一,又在断裂中得到修补。在这个动态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个人同一性就被利科总结为叙事同一性。叙事同一性在叙事中讲叙事人物的相同性与自身性连接起来。通过把性格叙述化,把人生的真正目标叙述化,叙事把人物的各种性格同一起来,“叙事同一性把链条的两端联成一体:性格在时间中的恒定性与自身不变的恒定性”②。于是利科继续了对时间与叙事的分析,在时间的恒定性中去整合与自身性和相同性相对立的方面,比如多样性、变化性、间断性以及不可靠性等。他认为叙事同一性若没有相同性的支撑,主体便失去了性格,不再具有辨识度。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变化,传统的主体哲学和伦理学已经不再符合当今时代的要求,我们必须要提出更符合时代要求的思想理论。当代诠释学的几位主流哲学家正在引导一场诠释学的新思潮,其中包括罗蒂、弗兰克、瓦蒂莫、格朗丹等人,诠释学学科的未来发展还要看这些后继者们对那些诠释学和哲学的根本问题如何解答。
第二节利科伦理哲学思想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伦理学不是一门单独的学科,应该在跨学科的哲学讨论中来加以审视与研究。在现实中,我们依靠在生活世界中获得的经验与知识出发来思考问题,以自身的良知、道德观念与责任感来约束行为和做出道德判断。伦理与道德之间所存在的张力说明哲学家们所寻求的那种统一的价值标准或道德规范是不存在的,或者说这种在生活叙事中不断生成的道德同一性是不断变化的。自我与他者的交互性中永远都存在着不同的认知、不同的价值观,我们只能在对话语言或者叙事语言中去诠释与理解,并建立某种适合当时道德境遇的统一观念。同样,在这个价值多元化的社会,对善的生活的追求也已经不再具有统一的卓越标准。价值多元主义的发展衍生出一种以自我价值为道德判断依据的趋势,个人可以自由地做出符合法律道德规范的选择与决定,选择自己想要过的生活。我是自我价值的决策者。同时这样的价值取向提出了新的伦理问题,以符合道德规范为前提的、自我决定的生活方式,是否就一定是向善的生活?善的生活的标准应当怎样?能否在做出符合自身利益的道德选择的同时,成为一个对自身行为负责的社会人?利科小伦理学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回应,充分彰显其在价值多元化社会中的特殊意义。
....
结语
反思诠释学与主体哲学的双重探索始终围绕着主体进行,其主体哲学也始终在回应“我是谁”这个终极问题。利科认为反思是主体能够认识自身的前提条件。反思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个不同于经验的认识论视角,缓和诠释的冲突,所以反思必须是诠释学的。此在通过对散落在世界上的各种符号所形成的文本的诠释来不断接近存在、把握存在。反思把意识与行动结合起来,诠释的主体在行动中实践其反思的积极成果,并对自身进行重新理解,最终引领诠释主体通往存在。利科所坚持的反思原则不拘泥于反思的认识纬度,而是强调反思的实践维度和伦理维度,反思就是求生存的努力。本论文在反思诠释学视野内对利科伦理哲学思想进行解读与诠释,也是因为伦理学所具有的开放性决定了对存在意义的追寻是无休止的,是动态的。一定还会有人来继承、批判和再诠释利科哲学思想。虽然当代中国哲学界对西方哲学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但目前仍然处于对西方哲学的内容与相关研究情况的介绍,是作为知识的获取方式,而缺乏对其根本特征的研究,也就无法达到对西方哲学融会贯通的理解,更谈不上从本质上对西方哲学的根本问题作出合理解答。至于对利科伦理哲学思想的研究能否能偶对中国伦理学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答案是肯定的,只是其作用的大小和范围仍有待商榷。
参考文献(略)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