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种具有政治性的目的的要求之下,西方世界的主流文化将东方置于与自己不对等的下位,以一种落后、贫困等负面的形态去构建东方世界,并借以发达的传媒手段对这种固化的虚幻刻板印象进行传播。这样塑造而成的东方世界,其实是西方人眼中的东方,并不是真正的东方。在东西方文化的不断发展和交流中,即使东方的形象有所改善,即使西方自身有学者提出对二元对立的构建的质疑,但西方由于长时间的经验和历史积淀,依然保有着对东方俯视的心态。而东方即使在不断地抗议文化霸权争夺话语地位,但仍旧任重而道远。当然我们要明确的一点是,萨义德《东方学》虽然揭示了很多问题,但自身并非完善,它的缺失,其中之一就是只注意到东方主义是西方人创造的,却没有涉及更多的、更为复杂的形成原因,比如东方主义在东方人心中被接受到底是基于一个怎样的心理?
.......
绪论
事实上,我们对当今世界的认知与感受处在一种历史塑造的价值观之下。在过去的很长时间内,西方国家在经济、科技、军事和文化上都处于中心地位。在很多国际关系、制度设计、价值架构等中所应用的标准与观念也有着深刻的西方中心论的痕迹,或者说,所谓现代化的标准和范例,在某种意义上是西方社会所缔造的。比如,在讨论全球政治的主题以及理想的规范标准时,一部分人会优先采取西方语境下的所建立的逻辑框架与世界观背景,并且认为东方缺少自觉进步与自我发展的前景。在谈论过去时,并没有赋予非西方思想优先性地位,在谈论当前文明之间的对话时,也局限于西方中心的标准规范要求非西方的行为体向其靠拢。非西方行为体或接受、或抵制,但无论哪种情况下,非西方行为体都难以发展成为自身的传播发展媒介。历史是西方创造并且引导发生的,全球的秩序观念也是西方塑造建立的,非西方的因素似乎不值一提,甚至被彻底抛弃。这种具有一定选择性的历史解读造成了对于西方角色在政治文化研究中的角色进行过分强调,而低估了非西方文化所做的贡献,使我们被动地将民主等等影响深远的观念归为西方的,创造出了简单的目的论历史。甚至于在世界多极化的今天,对于“后西方世界”的认知依然是围绕过于狭隘的西方中心论展开的。
....
第一章东方学与东方主义
第一节萨义德东方主义思想的理论来源
正由于福柯的影响,萨义德对西方文化霸权的分析也将权力引入了话语体系中。在萨义德看来,对于东方的知识认知也受到了权力的影响,才会呈现出当今的表象。东方主义究其根本而言是西方文化霸权所建构的“权力-知识”体系中的一个部分,而东方也是一个被“权力-话语”体系所阐释的“东方化”的东方。因此萨义德提出对福柯压制-反抗理论的认可,在面临西方控制的情况下,东方只有获得独立的话语权,才能够书写自己的东方。综上,在文化霸权理论和权力-话语理论这两大源自葛兰西和福柯的理论的基础上,萨义德深刻分析了源自文化权力的操控路径,揭示了背后深层次的政治内涵,对东方主义的霸权实质进行了批判。
第二节东方主义理论的具体内涵
孟德斯鸠不仅批判中国政体,也批判中国人,他认为中国人的本性是隐藏在表面礼法之下的愚蠢和贪婪。在《论法的精神》中孟德斯鸠认为中国人是贪利且愚蠢的,以上这两种完全对立的“他者”形象,非常明显的反映出了在东方主义的话语逻辑下,中国之于西方的文化存在事实。而实际上,这种西方塑造的二元对立式的中国形象,这种对非我族类的“他者”与“异类”的形象描述,正是萨义德东方主义理论中的核心讨论。因此,以萨义德的东方主义理论来分析西方的华人形象,是可行的且必要的。另一方面,在萨义德的《文化与帝国主义》一书中,更能够体会到萨义德试图对于论述对象范围的扩展以及对模式普遍性的探索。萨义德在书中旁征博引了很多关于非洲、印度等非中东地区国家的资料,这些大抵都是欧洲人所撰写。他从中总结到,对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描述同样是野蛮的、原始的,所运用的话语逻辑“无非是欧洲企图统治世界其他国家和人民的总体行动的一部分”5。那么由此可以得出,萨义德实质上渴望探索到的西方与海外殖民地(潜在殖民地)的文化关系是并不仅限于中东地区的,即使在《东方主义》中对于远东特别是中国并没有过多涉及。所以说,东方主义理论去分析西方的华人形象,对于萨义德本人的写作目的而言,也并不违背。
.....
第三章被西方化的中国——“外部他者”傅满洲.......................................34
第一节傅满洲形象概述...................................................................................................34
第二节东方主义视角下的傅满洲................................................................................36
第四章华人的自我东方化——“内部他者”《喜福会》.......................46
第一节《喜福会》中的自我东方化............................................................................47
第二节从疏离到对话——反东方主义的情景.........................................................51
第三节两种文化冲击下的认同.....................................................................................55
第五章好莱坞的新东方化.............................................................................................59
第一节《花木兰》的中国元素.....................................................................................60
第二节《花木兰》中的华人形象................................................................................63
......
第六章变与不变——华人形象的百年发展
第一节华人形象的变迁特点及原因
对于美国文艺作品创作而言,中国始终是一种“他者”的形象。如何将形象更加趋近于真实,符合读者的大众审美,是作者需要考虑的。自然而然,在文艺创作中叠加中国元素,增强异质化的特征,是创作者们首要考虑的内容。萨义德就这样说过:“东方几乎是被欧洲人凭空创造出来的地方,自古以来就代表着浪漫情调、异国风味、美丽风景、难忘记忆和已逝往昔”。1对于中国元素的呈现与运用出现了一定的变化。在早期的西方文艺作品的创作者笔下,中国元素更多是创作者按照自我意愿进行的创造,他们较为主观地在建构东方文化。在中后期,通过简单的符号叠加与运用从而建构起想象式的中国元素,这种成分在西方文艺作品中呈现的比例越来越小,代替它们存在的是有文化内涵、有文化底蕴又有现代化特色的“中国元素”,这些逐渐成为了西方电影关注的重点。
第二节华人形象不变的内核及原因
在许多国外观众的眼中,中国有着浓厚的历史和神秘色彩,是十分吸引人目光的。因此,对于他们来说,当他们观看有关中国的作品时,他们受到猎奇和娱乐心理的驱使。在美国制作的与中国有关的纪录片的创作者经常有意识地或无意识地迎合这种观看期望,在西方观众的想象中呈现华人形象,以便在目标观众群中更好地被认可并实现理想的交流。在近年来世界出现的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的潮流下,“他者”观点已经逐渐减弱。随着中国在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形象的塑造,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社会和民众看到了许多新的中国元素,产生了更多的中国印象。但是,这些国家看到的华人形象很难完全避免“他者再现”的影响和作用。因此,美国世界想象和描绘的华人形象一直是变化的,它始终处在协商和改变状态、对新的境遇作出反应;然而在变化的表象下,却又总是不变地呈现出美国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华人的一种深层次的刻板印象。今天,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数度以“西方”为师的中国,在近现代革命时期与西方抗争的中国,在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内化”了市场经济的中国,能否在“自己的历史”中寻找自身的存在?“自我东方化”是“东方主义”的一个新的动向。它意味着“东方主义”的另一个起点还是终点?当然,我们并不是要提出另一个主义来代替东方主义,那就陷入了萨伊德所反对的本质主义的陷阱。
....
结语
若我们把东方人介绍到这个问题中来,不是作为一个欧洲话语的沉默不语的对象,而是作为相当活跃的参与者,那么这幅重新描绘过的东方主义的画像又将关系问题产生怎样的影响呢?1这可能是我们需要重视且继续讨论的。笔者在本文中只做了一些相关问题的分析,没有加以深刻的理解。同时我们还要注意的是,时间上前现代、现代性与后现代的交织,空间上广袤的地理范围,共同构成了复杂难明、并不纯粹的中国形象,因此中国之概念具有复杂的内在张力与歧义性。这一点在对于分析西方文艺作品中的华人形象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果不能将文艺作品中的华人形象置于“历史-未来”与“理论-实践”等关系维度中,我们很容易陷入主体的虚无化与本质主义的陷阱。
参考文献(略)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