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政治论文,随着市县“三清示范区”建设的强有力推进,即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如何客观有效地评估并科学地优化区域政治生态,成为了各级“一把手”都在思考的重要议题。构建农村基层政治生态评价体系,就是通过设计一系列的具体指标,能够让农村基层政治生态的短板和薄弱点一目了然,更生动直观,来实现对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生态现状的分析和测评,以此为切入点打开优化农村基层政治生态的路径,同时农村党员干部,包括广大普通群众在内,都可以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从内生动力上发动农村人人自觉维护良好的政治生态。开展政治生态评估监测,最重要的是要运用好评估监测成果,除了要发现农村基层在政治生态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外,更要在督促被测评单位有针对性的采取整改措施上发力,以整改之效实现对政治生态建设的促进作用。
........
第一章导论
一方面,农村基层政治生态在政治生态系统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发挥着兜底功能。如果农村基层政治生态受到污染,必然会影响整个政治生态的净化进程。本研究的重点是构架良好农村基层政治生态的解决路径,希望以江苏省丰县为例,结合全面从严治党的宏观背景,立足目前全面从严治党向农村基层延伸的实际态势,通过文献研究法和实地调查法,了解江苏省丰县村级目前政治生态的现状,来发现在农村基层政治生态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通过对问题产生原因的剖析,从而提出能够破解这些制约因素的有效路径,推动农村基层“山清水秀”政治生态的建设步伐。 另一方面,优化农村基层政治生态的前提,首先必须要对当下农村基层政治生态状况有一个客观的评价,找出问题,分析原因,否则提出的措施也就没有针对性。本文尝试对农村基层政治生态构建一个相对具体合理的评价标准体系,根据评价标准,拉出负面清单,找出影响农村基层政治生态建设的制约因素,最终通过整改达到促进农村基层政治生态建设的作用。
......
第二章 主要概念界定与理论支撑
2.1 主要概念界定
经济是影响和制约一个地区各项事业发展的主要外部条件,政治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为政治生态的成长发展提供了土壤,如果经济发展不均衡,贫富差距较大,公众心理就会失衡,就会出现一系列为了满足生存需求而违反法律法规及社会道德规范的事件,这无疑对政治生态的建设是不利的,所以说任何一个地区政治生态的优化都必须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做保障。经济基础为政治生态的建设提供了生长发育的“土壤”,是政治生态的存在基础,决定了政治生态的生存状态。
2.2理论支撑
政治生态理论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它的出现和发展,经过了一系列的理论推敲和理论阐述,其研究发展方向逐渐由生态问题政治化转变为政治问题生态化,这既是对政治生态的理论的扩展,同时又政治生态理论内涵与外延进行了补充和丰富,更是对现有政治学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已经成为政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治生态理论研究的目的,主要在于通过对政治生态的各个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的分析,展现出政治发展的规律性,寻找出一条优化政治生态的路径。目前我国对于政治生态的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政治生态的理论体系还需要在不断地实践中发展和完善,政治生态理论的发展和创新道路仍然任重而道远。我们只有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加强对政治生态原理性、结构性、整体性的深入分析,才能真正将理论的力量转化为实际治理效能,为现实中的政治发展实践提供强有力的理论借鉴。
.......
第三章丰县农村基层政治生态建设现状......16
3.1丰县农村基层政治生态建设的主要做法.............................16
3.2丰县农村基层政治生态存在问题.........18
第四章基层政治生态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24
4.1乡村治理体制不够健全........................24
4.2农村基层政治生态的建设主体缺位错位..............................25
4.3农村基层政治生态建设的环境复杂.....28
第五章农村基层政治生态建设的提升路径..30
5.1完善农村基层政治生态的制度建设.....30
5.2强化农村基层政治生态的建设主体.....30
.......
第五章 农村基层政治生态建设的提升路径
5.1 完善农村基层政治生态的制度建设
农村有序依法治理,在坚持用制度选人的同时,也需要用制度去约束人。首先要解决好制度的导向问题,坚持什么、反对什么、鼓励什么,要鲜明具体,其次要解决好制度的执行问题,通过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把制度的外部强制转化为内部自觉,以此提高制度实施的实际效果。坚决防止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有制不遵。(2015 张念) 要依法理出清单,立好规矩,让村干部明确什么不能做,什么必须做,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要广泛征求和听取干部群众意见建议,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把对公共部门和村干部的权力以清单的形式明确下来,让用权者习惯在法治的轨道上做事,尤其是涉及到村级重大事务,例如集体资产处置、扶贫优惠政策的享受、土地征用等涉及用权风险点的重要内容,要让简化细分后的权力相互制衡,同时向村民公开增加村内事务运行透明度。
5.2 强化农村基层政治生态的建设主体
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现在的公众不再像以前听任摆布,而是合法掌握治理权的国家公民,公众的利益诉求也越来越多元化,这就同时需要公共权力的主要行使者和利益的直接相关者,即政府机构与社会公民共同参与社会治理,这不仅能够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政治民主文明程度的标准之一。村民的合理参政议政,不仅仅可以丰富农村的治理主体,更便于让基层政府机构及时准确地了民情民意,及时作出回应,同时还可以有效地发挥村民的监督权,实时监督身边的不正之风,对优化农村基层的政治生态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
......
结语
构建农村基层政治生态评价体系,关键成效在于组织实施。在考评方案的制定上,要明确考评对象,细化考评指标,完善考评细则,使整个评价内容准确全面。在评价主体上,要实行党内考评与社会考评相结合,并适当增加社会考评所占比重,注重倾听群众意见,把群众意见作为评判政治生态的重要依据。在组织考评过程上,综合运用多种考评方式,听取汇报、民主测评、个别谈话、查阅资料、调查走访等相结合,确保全面了解被考评单位政治生态现状。在评价反馈上,运用好评价结果,根据被测评单位政治生态情况划分等级,根据不同的考评等级给与相应奖惩。最后,要在整改上发力,以评促建,通过政治生态“体检”,督促被测评单位在整改落实上下功夫,以整改之效推进农村基层政治生态的优化。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