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论文摘要怎么写?哪里可以找范文?想写好论文摘要,多参考学习优秀的论文摘要很有帮助,本文为大家提供了5例音乐论文的摘要范文,一定不要错过哦。
论文摘要万能模板一:《纳书楹牡丹亭全谱》成因及特点分析
《牡丹亭》是汤显祖继《紫钗记》之后的第二部传奇,也是他的代表作。作品以其清新锐利的思想和绚丽多彩的文辞,独立于有明剧坛。但此作因汤显祖创作时任才使情,过于以音律迁就文辞,所以舛律现象一直为曲界所共知。也有人欲从其本腔角度否定失律说。本文则从本腔的角度肯定了《牡丹亭》失律现象的存在。也正是基于这种失律现象给作品的传唱造成困难的情况,清代曲师叶堂谱订了《纳书楹牡丹亭全谱》,本文从格律和音乐两方面分析了它的特点。 全文共分两大部分:一,《纳书楹牡丹亭全谱》的成因——《牡丹亭》用腔失律。《牡丹亭》的本腔是昆腔,但又不全合昆腔之律。文章先论证了前一点,又陈述了失律的具体表现,并指明正是这些成了叶堂订谱的前提和原因。二,《纳书楹牡丹亭全谱》分析。主要从格律和音乐两方面分析曲牌,并和《九宫大成》、《吟香堂曲谱》等对照,最后得出《全谱》考订较成功,更符合演唱实际的结论。
论文摘要万能模板二:对称和弦的滥觞 ——巴托克《第三弦乐四重奏》的和声研究
写于1927年的《第三弦乐四重奏》,在巴托克所有作品中属最艰深、最难于理解的一首。在目前作者所掌握的资料中,对这部作品的分析研究,大都蜻蜒点水,略提一二,如Lendvai的《Bartók:An Analysis of His Music》中仅用了两个谱例(大小调和弦及等比例调式),而他所建构的和声及曲式理论根本无法解释这部作品;有的论著甚至有意回避了这部作品,如Antokoletz在《The Music of Béla Bartók》中明确指出:关于巴托克的六首弦乐四重奏,他只研究No.1、No.2、No.4、No.5、No.6.本文的目的就是针对其最富有特点的对称和弦结构及和弦进行作系统的、全面的论述,从而揭示其创作的思路。关于调式及主题展开手法,目前已有许多专论,本文仅作简略介绍。对称和弦的概念最早由George Perle提出(即X、Y和弦,分别对应于本文的S(?),S(?)),后来Leo Tretler在此基础上提出了Z和弦(对应于本文的S511)。但仅这三个和弦,无法系统地解释这部四重奏,甚至也无法全面解释其它的四重奏作品(Antokoletz曾利用这三个和弦对第1、2、4、5、6号弦乐四重奏作过较深入的,但非全面的分析)。通过仔细研读,我发现了对称和弦(Symmetry chord)的普遍性及原始音程(Original interval,姚盛昌先生称之为结构音程)在和弦的纵向结构及横向连接上的结构功能,并尝试探究了它们产生的多调式基础、结构方法、和弦特性及和声运动原理。事实上这也是具有调式特征十二音音乐的一种有效的和声组织方法,如果我们以对称和弦和原始音程的理论框架来分析这部作品,将会变得非常容易理解,关于这一点,可参看综合分析部分(其中对第一乐章的分析是非常详细的)。再进一步说,由这部作品所概括出来的和声原理,从实践上看,可以广泛应用于高度半音化的、有调式特征的音乐的多声写法中,本作品即是一个成功的范例。它的发展前途如何,还有赖于作曲家、理论家的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论文摘要万能模板三:二十世纪钢琴音乐中的一枝奇葩——格什温《蓝色狂想曲》钢琴教学的分析与研究
这篇论文从扩展高师钢琴音乐教学曲目的角度出发,选择了二十世纪具有国际影响的美国作曲家乔治·格什温的《蓝色狂想曲》进行分析。论文分四个部分,分别从乐曲创作背景;音乐体裁、主题及结构分析;钢琴织体与演奏技巧;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深远的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究。 《蓝色狂想曲》是世界公认的二十世纪一部杰出的钢琴文献;是将美国黑人音乐、民间音乐及通俗音乐融进钢琴艺术的一次非常成功的具有开创性的尝试。用这部作品作为高师钢琴教学研究的选题,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论文的核心部分在于对这部作品的音乐本体进行了较为深入和多侧面的剖析,将这部带有自由曲式结构意味的狂想曲,界定为单乐章、多主题、自由拼贴的多段体结构。为了论证这个界定,论文首先从音乐主题材料的分析归纳入手,将全曲的音乐材料提炼出六个基本主题及三个派生主题,由此深入这部作品的结构核心。 其次,对贯穿于这部作品的具有黑人民间音乐特点的节奏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钢琴织体进行了剖析。从全曲五百多小节的音乐中,抽取了多处最能体现黑人布鲁斯音乐节奏特点的段落进行了阐述。而这些节奏也正是爵士乐及现代通俗音乐的 首都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内客扬要 动力性骨架。透过这些分析,显现出这部作品在专业钢琴音乐 与通俗爵士音乐之间的联系。 此外,本文还从钢琴演奏的角度,对这部作品的演奏风格 从总体把握到具体段落的演奏,根据自己的分析和实际弹奏的 心得体会,进行了演奏技法的初步总结归纳,为弹奏这部作品 提供艺术处理方面的参照。
论文摘要万能模板四:乐与画的交融,情与爱的升华——罗忠镕《罗铮画意》音乐分析
罗忠镕先生是我国德高望重的老一辈作曲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留下了不少高水平的音乐作品。他2000年的新作《罗铮画意——无题之四十八》是根据其子罗铮的画作《无题之四十八》而创作的。罗铮先天大脑发育不全,却有着奇特的绘画天赋。他曾经根据其父的音乐作品《暗香》、《第二弦乐四重奏》进行了创作,而《罗铮画意——无题之四十八》则是罗先生首次根据罗铮的画创作的音乐作品。 在《罗铮画意》这部作品中,罗忠镕先生将他长期研究并付诸实践的“五声性十二音集合”作了完整的呈示,并将其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五声性十二音集合”是十二音序列与音级集合两种作曲方法的结合,简言之就是以四个三元素、三个四元素和一个五元素“五声性集合”为基础,按照特定的原则组织成完整的十二音集合,以此作为构成全曲的主要材料。 为了获得清晰的音色效果,增加音响的透明度,作曲家采用类似于室内交响乐的写法,没有一般乐队的复合音响。为了突出强调音色的作用,在创作中将不同音级集合的音色与不同乐器的音色有机结合在一起。另外,整部作品的织体摒弃了和声音型的写法而以线条、音群、音块和点描的手法为主,其中复调性的节奏起着重要的作用。
论文摘要万能模板五:论20世纪30~40年代中国合唱音乐
合唱音乐这种形式是20世纪前后,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大肆入侵中国而传入的。清末民初,中国产生了第一首以西洋作曲技法创作的中国合唱音乐作品。自此,中国合唱音乐创作开始了缓慢的发展。中国合唱音乐的创作是西方复音音乐文化进入中国、与中国音乐文化融汇的开端。到20世纪30~40年代,由于中国社会音乐活动的蓬勃兴起、中国专业音乐教育的发展以及时代精神的召唤,中国合唱音乐创作进入了一个空前繁荣的新阶段。作品的题材范围、思想性、艺术性等都有了一个质的变化。本文考察了“合唱音乐”这种西方音乐文化形式在中国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并分析、研究了20世纪30~40年代中国合唱音乐作品的一般性形态特征。 全文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从“中国合唱音乐的产生”、“中国合唱音乐的发展”以及“合唱音乐创作队伍的形成与发展”三方面考察了合唱音乐这种西洋音乐形式传入中国后,在中国的发展历程;论文的第二部分“20世纪30~40年代中国合唱音乐作品的创作思想”、“作品的题材内容”、“作品的音乐特征”三方面重点分析了20世纪30~40年代中国合唱音乐作品的一般形态特征。该时期的合唱音乐作品首先是在风起云涌的抗日战争中诞生的,其创作的主旨是让新音乐“作为争取大众解放的武器,表现、反映大众生活、思想、情感的一种手段,更担负起唤醒、教育、组织大众的使命……”(吕骥)。实际创作中,在“为艺术而艺术”观点下产生的作品也不乏其例;创作技法方面,“全盘西化”与“取彼之长,补己之短……学西洋好的音乐方法……产生民族化新音乐”(黄自)的观点体现非常明显。 20世纪30~40年代的中国合唱音乐创作实践表明:时代性、思想性与艺术性是作品的灵魂,是作品具有生命力的根本保证。作为社会文化的反映与代表,优秀艺术作品的另一重要要素是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有关研究生的论文写作,可以逐个突破,本文主要讲述的音乐论文摘要的范文参考,如果想了解更多论文写作内容,可以在其他栏目查阅。如果有论文写作的指导需要,可以咨询客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