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在职研究生,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由中央财政出资设立,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3万元;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2万元。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每年评审一次,所有符合规定条件的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全日制研究生均有资格申请。(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在职研究生,供大家参考。
摘 要:海南建设自贸区(港)战略的提出,强化了海南担负着树立中国形象、提升国际话语权、扩大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使命,也体现出新形势下我国国际传播能力优化升级刻不容缓。当下地方高校国际人才培养模式尚不够成熟,需要不断完善和规范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制度与教学目标,科学培养一批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深厚的交叉学科专业背景、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务实精神的复合型国际传播人才。
关键词: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传播实践
当今社会,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际环境的日益复杂多变,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国际传播人才的要求不断增高。海南建设自贸区(港)战略的提出,使得立足于海南的国际传播实践迎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在新形势下,地方高校应建立并不断优化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吸取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经验与不足,使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模式顺应时代发展的浪潮。
一、国际传播人才建设迎来新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中均强调要推进海南自由贸易实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建设,这是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积极融入世界、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举措。
在全球化时代,国家、地区间的联系更为紧密,国际竞争日益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较量愈演愈烈,“构筑现代传播体系,提升对外传播能力,同时对外扩大开放文化领域,借鉴吸收他国优秀文化成果”是国家发展战略部署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2·19讲话”中指出“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国际话语权,集中讲好中国故事,同时优化战略布局,着力打造具有较强国际影响的外宣旗舰媒体。”文化国际传播战略是将文化对外宣传战略与外交、教育、人才等战略有机结合而成的“组合拳”。国际传播能力的核心要素是国际传播人才的竞争力,要培养一批能讲好中国故事的跨专业、跨文化、跨媒介的国际传播人才,构建规范的现代国际传播体系,就要进一步优化国际传播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增强我国国际传播人才素质和竞争力,我国国际传播能力的优化升级刻不容缓。
从目前形势来看,我国国际传播能力远落后于综合国力发展水平,国际话语权仍主要掌握在西方发达大国手中,我国国家形象在国际上存在偏差。海南作为“一带一路”建设中“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战略支点,作为展现中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的重要窗口,作为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试验区,将深化与其他国家经济领域的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同时促进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担负着树立中国形象、提升国际话语权、扩大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使命。站在时代潮头的海南,需要一支有志于建设良性国际舆论环境、政治立场坚定、专业素质过硬、拥有国际视野、深谙我国国情的国际传播人才队伍。这就要求地方高校承担起人才培养的重任,不断升级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一批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深厚的交叉学科专业背景、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务实精神的复合型国际传播人才。
二、当前地方高校国际传播专业人才培养的不足
(一)国际视野培养的欠缺
由于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国家、地区历史文化差异明显等因素,国际传播对知识多元化的要求更为迫切。为了使传播效果达到最优化,就必须要打破因为文化差异造成的交流障碍,进行跨文化处理,于不同的文化之间寻求共识。这就对国际传播人才的文化素养和国际视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国际传播专业课程除了新闻传播理论、外语课程等基础性课程,缺乏对于其他国家的文化、历史以及发展动态的理解和学习,不利于学生理解文化差异,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传播效果。
(二)媒介素养教育薄弱
除了对国际文化方面的培养,我国高校相比于国外一些一流高校,在媒介素养和媒介伦理等方面的培养尚有欠缺。我国高校更偏向于传播实践以及业务能力等方面的培養,而在国际新闻的伦理道德方面相对薄弱。国际传播要求传播者拥有深厚的文化素养、独到的思考角度以及坚定的政治立场,这些仅仅依靠对于新闻采编等方面的新闻实务的练习是远远不够的,更要求高校在对学生文化底蕴和理论涵养的培养上下功夫。
(三)课程设置专业性不足
新闻传播学专业课程设置已经形成了新闻理论、业务、历史三足鼎立的格局,大多数新闻传播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都是围绕这个基础展开的。目前国内很多院校已设立国际传播专业,但是由于可参考经验较少、中国国情特殊等原因,很多高校存在对该专业定位不明确的问题,国际传播专业依附于新闻传播专业,其专业独特性并没有在课程设置或是专业实践中得以体现。
(四)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
目前我国高校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模式更偏重于应用,开设课程偏向于应用实践,例如英文写作、应用英语、新闻采访与写作等,但是由于存在缺少具体的实践平台、缺少专业老师对实践的指导、缺少检验实践成果的路径等现实问题,导致在实际的教育实践中,理论联系实际还不够充分。实践的缺失使得学生对国际传播的相关知识更多地停留在理论方面,难以达成理论与实际的完美结合。
(五)跨专业人才稀缺
我国高校培养的国际传播的人才中,新闻专业的学生占有很大的比重,而其他人文社科类专业的学生涉足较少,这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国际传播人才的知识涉及面较窄,知识结构单一化。国际传播对传播者的交叉学科知识储备有着更高的要求,专业的单一化并不利于知识面的拓宽和思维的发散。
三、当前地方高校国际传播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路
(一)独立学科设置
国际传播专业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地方高校设立独立的国际传播专业时,要在课程设置上体现出国际传播专业的独特性。将国际传播作为独立的学科单独开设,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培养具有较高新闻素养、较强的外语能力、广阔的国际视野、与时俱进的媒体运用能力的复合型国际传播人才,为我国国际传播力的建设提供坚实的后备人才保障。同时,课程设置的独立,也有利于规范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国际传播软实力的提升夯实基础。
(二)培养国际视野,增强跨文化传播力
由于不同国家、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差异,生活在该地区的人们拥有不同的文化感知和符号系统,这带来的是意象信息的编码、解码方式的不同。国际传播的难点之一就是要克服这种差异,在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达到意义的共识。这要求我国的国际传播人才除了精通外语和新闻传播相关知识以外,还要求多元化的知识储备和开阔的国际视野。
国际传播不是孤立的,如果只将眼界停留在本专业内,会造成见解的片面化,传播的针对性不强,甚至可能因为文化差异造成语义曲解,从而影响传播效果。国际传播人才将从事国际传播活动,同时将参与到传播媒体的国际竞争中,除了了解当下的国际传播环境之外,还应该了解其他国家地区的基础文化背景、风土人情等,以减少传播过程中的“噪音障碍”,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地方高校在国际传播课程设置上,可开设应用外语类课程,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对外语的运用能力,开设类似于中美文化比较、全球新闻传播史等课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不同地区的语言习惯、文化背景、风土人情等语境因素的熟悉度,培养学生自主广泛涉猎的习惯,为日后的传播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注重交叉学科培养,提高专业复合型
在国际传播实践中,传播内容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传播者需要将传播内容用媒体语言进行重组和表述,再展现给受众,这就要求传播者对传播内容有一定的认识和见解,否则很容易造成表述的不准确、片面化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做到科学传播、有效传播,传播者应该具有一定的交叉学科背景,以防对传播内容过于陌生,以至于在传播过程中出现差错。因此,现有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方式,需要注入更加多元化的学科背景知识,以减少传播者在用媒体语言表述中出现的因缺少相关知识储备而造成的消息偏差。#p#分页标题#e#
地方高校应该着眼于日常教学工作,促进交叉学科专业化教育不断发展,在专业课程设置上,除了诸如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等针对性较强的课程外,将一些看似与国际传播学关系紧密型不强的专业也引入教学课程中,例如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有意识地开展专业背景交叉的教育实践,增加专业间的交流活动,跨专业开展辩论赛、学术讲座、学术论坛等,引导学生有意识的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眼界,增加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四)加大师资投入,引进专业人才
中国高校新闻传播类学科招聘人才时,通常先看其学历是否为博士学位,西方高校(以美国西北大学为例),则相对更看重实践能力。从业经验丰富的教师能够依托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更有效地传授相关新闻传播业务知识,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实践活动。国际传播面向国际发声,对于传播者专业水平和严谨程度等素质有着更高的要求。学生如果对于国际传播实践不了解,很可能会走弯路,而经验丰富的教师能够富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走向业界。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采取双导师的教学制度,一个主要负责理论指导,一个则主要负责课外实践指导,并成立专业的导师团队,对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以及相关理论学习和实践时间的安排做出统一的规划,导师的指导不能偏离相关阶段的培养目标。
(五)搭建实践平台,理论实践相结合
国际传播要求立足我国国情,并从国际受众的角度出发,充分尊重国际受众的信息选择,准确掌握国际受众的信息需求,这要求对我国现阶段国情的准确把握和对国际形势的清楚认知。国际传播人才应该具备过硬的媒介素养和扎实的业务水平,所以,一方面要针对部分高校在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媒介素养教育环节较为薄弱的问题做出调整,注重媒介伦理道德、基础的新闻传播理论和交叉专业相关知識等理论层面的培养;另一方面针对部分高校传播实践缺失的问题做出改善,注重扎实的新闻写作和编辑能力、高度的新闻敏感性等实践层面的培养。
地方高校在对学生的媒介素养培养过程中,要注意理论的与时俱进,必须扭转“以我为主”“以宣传为主”“以澄清为主”的固有模式,树立现代的国际传播观念。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仅仅依靠理论学习是不够的,理论要在实践中检验,同时在实践中不断发现新问题,寻找新方法的过程也有利于丰富和修正相关理论,目前很多地方高校仅仅将培养停留在理论方面而忽视了实践层面的培养,造成理论和实践的脱节。要将在教学过程中达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可从以下六点入手。
第一,为学生提供相应实践平台。地方高校可与当地知名媒体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如地方卫视、地方知名报社、杂志社、新媒体平台等,为学生提供实习的平台,使学生直接接触传播实践过程,积累实践经验。
第二,为学生提供在国内外实地调研的机会,开展专项实践调研活动,使学生更为全面地了解我国国情,更为直观地接触文化差异。海南建设自贸港为与其他国家交流互通提供了机遇,地方高校也应紧紧抓住这个机会,为学生提供国际文化交流的可能。
第三,在学校内整合现有资源,完善教学设施。学校可在校内为学生配备编辑间、摄影棚、音频视频剪辑间等专业实验室,并提供相关影音器材,为传播实践的有序进行提供物质保障。
第四,支持学生自己设计杂志、自主办报、自主运行新媒体平台;与学校相关处室(如宣传部)进行协调,支持学生参与到学校部分新闻的采编过程中,参与到学校相关宣传活动的策划、运营中,并由相应的老师把关指导,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
第五,地方高校应把握住海南建设自贸区(港)的机遇,鼓励学生参与类似博鳌亚洲论坛的大型国际会议,帮助学生开阔视野、积累经验,并指导学生利用专业知识,形成设计成果,如实践报告、宣传视频、系列推文等。
第六,引进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团队,并为本校相关教师提供“走出去”的机会,与国外高校合作,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实践调研活动等,让老师参加到国际传播的实践中,获得直接教学经验,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业务能力和国际视野。
(六)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和手段
在当今多的时代背景下,媒介融合已成趋势,新媒体技术和手段的变革带来了传播方式的改变,传播过程中传播者与受众间传统的主客体关系已然改变,传播的主体不再限于专业的从业人员,对于专业传播者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国际传播者必须要对现代化传媒技术的发展现状有清晰的认知,要学会充分利用现代化传媒技术和新媒体平台,如移动终端、互联网技术等新兴手段,善于对新媒体技术进行创新与探索,运用新媒体技术占据网络舆论高地。地方高校要顺应时代发展,认识到媒介变革对于国际传播的重要意义,重视培养学生新媒体技术的运用能力,支持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运营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公众号),由学生自主进行文章的取材、撰写、排版、校对或是相关视频的拍摄,支持学生开拓创新,利用多种媒体进行相关话题的传播活动,积累新媒体运用经验,帮助学生尽快适应现代国际传播的技术体系,为今后的传播实践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四、结语
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深厚的交叉学科专业背景、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务实精神的复合型国际传播人才储备是提升我国国际传播力的奠基之石。地方高校应坚持理论和实践“两手抓”,设立兼顾专业视角和国际视野的人才培养课程,在实践中建立健全我国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站在祖国的南大门为我国国际传播实践活动提供优质的人才后备军。
参考文献:
[1]于波。“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国际传播人才文化传播能力培养[J].东南传媒,2012(10):78-81.
[2]王天铮。美国大学的T型教育模式研究--以美国西北大学Medill新闻学院为例[J].当代传播,2019(04):45-47.
[3]张恒军,章彦,宁晓晓。加强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思考[J].新闻界,2013(02):53-55.
[4]李彬。水木书谭[M].新华出版社,2016(3):89-93.
[5]薛双芬。地方高校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