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语言学论文,语言学是以人类语言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探索范围包括语言的性质、功能、结构、运用和历史发展,以及其他与语言有关的问题。语言学被普遍定义为对语言的一种科学化、系统化的理论研究。并且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思想的直接现实。(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语言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睡虎地秦墓竹简》的内容及成书年代
《睡虎地秦墓竹简》(以下简称“睡简”),为我国首次发掘的秦代竹简,1975 年 12 月出土于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简出自十一号墓中,原藏于棺内,在同一批出土的文物中,保存较为完好、字迹清晰,唯有少数残断。共计有简 1155 枚(残片 80 枚),简中的文字为当时所通行的秦隶,内容包含十个部分:《编年记》、《语书》、《秦律十八种》、《效律》、《秦律杂抄》、《法律答问》、《封诊式》、《为吏之道》以及《日书》甲、乙两种。简文中有多处充分说明其时代特征的用例,“如《编年记》里的年号,在昭王、孝文王和庄王之后是‘今元年’,即秦王政(始皇)元年。”又《语书》中避讳的写法,指明其成书年代为秦始皇时期。“竹简中写得早的,则可能属于战国末期。”[1]有学者推测,云梦睡虎地十一号墓的墓主可能是一个叫“喜”的人。他大约出生于秦昭王四十五年,曾任鄢的狱吏,从事与司法相关的职务。“《编年简》内有‘喜’之名字,其人尝官安陆及鄢之令史。”饶宗颐曾推断《日书》之年代,“或在秦昭时,盖战国晚期之物。”[2]故睡简的成书介于战国末期至秦代之间,反映了战国末期至秦代的历法、律法、吏治以及生活。睡简中内容以律令等法律相关的文书为主,折射了秦朝严苛的刑罚以及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以《秦律十八种》为例,涵盖了多方面的内容。《田律》、《厩苑律》涉及了农田、水利等生产活动;《仓律》、《金布律》提及了粮食的发放、货币的流通以及市场交易的相关规定;《置吏律》、《军爵律》、《效》以及《内史杂》则包含了从官员的任免、调度到军爵赏赐等吏治的各个方面。而《司空律》、《徭律》以客观的形式呈现出秦朝的严刑峻法,《徭律》中曾详尽地描述了繁重的徭役以及对劳动力无节制的压榨,并对不按时征发及迟到作了相应的处罚规定:“御中发征,乏弗行,赀二甲。失期三日到五日,誶。”[3]此外,《司空律》中不乏在大型的工程建设中大量使用刑徒的现象,封建制度下统治阶级对劳动力价值的剥削由此可见一斑。睡简的出土,无疑将秦代的法律条目真实地展现于世人面前。作为出土文献,睡简并无后人刻意删改之虞,保留了先秦文献的原貌,同时作为原始语料,具备了其他先秦文献所不具有的语料价值,遵循战国末期至秦代的语言事实。
..........
第二节 《睡虎地秦墓竹简》的系词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古汉语中的系词研究者鲜矣,就目前的材料而言,多集中于日本学者的研究,西方一些语言学者的专著中也有部分涉及,但多为零星记载。以志村良治为代表,在其专著《中国中世语法史研究》一书中,提出“关于系词‘是’”[4],专章探讨古汉语系词“是”的来源,即古代汉语系词“是”是由指示代词发展而来的,直至唐代,“是”作为系词才被真正确定下来。志村良志指出,“是”作为系词的用法自唐代始,日渐普遍化,他将这一过程称为“是”的系词化。“系词化”之后,“是”的功能呈现出多样化,其变化渐趋复杂,大体有四类:表原因、由指示变为泛称词、用于强调、用作副词与连词词尾。在“系词化”的进程中,“是”逐步取代文言判断句句式,被较为广泛地使用。太田辰夫在《中国语历史文法》一书中,却将“是”视作谓词,与“非”并举,“非是”早期在文献中较为多见,表判断,在句中用作述语。[5]此外,他认为,目前的出土文献材料不足以证明先秦时期有系词“是”,因此这一观点与志村良志存在分歧。西方学者将系词视为非必要条件,以奥托 叶斯柏森为代表,他在其著作《语法哲学》一书中提及系词并非“典型的动词”,语言中存在两种情况,一为许多语言中没有系词;二为一些语言在许多情况下不使用系词,从而摒弃系词。动词 be(即系动词)在语言长期的演变过程中逐步失去其较为具体的意义。[6]Pustet 经由调查发现,全世界 131 种语言中,有四十余种语言没有系词,所占的比例高达 31.5%。[7]诚然,在西方的语法体系下,系词的存在可有可无,西方语法框架内的系词有别于古代汉语语法中的系词,而立足于古代汉语语法,我们不难得出古代汉语中的系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第二章《睡虎地秦墓竹简》中的系词“是”
第一节 古代汉语系词“是”的来源
持代词说的学者占多数,并且在语言学界基本已成定论。代词说以王力先生为代表,上文已提及《中国文法中的系词》(1937)一文,他主张系词“是”由指示代词发展而来,“是”字最初被用作系词在六朝时代。[47]洪诚先生也认同王力先生的观点,认为系词“是”是由代词发展而来的,但与王氏又有细微的不同。在来源问题上,王氏以为“是”最初用作系词始于六朝,而洪氏却认为“‘是’之成为系词起于汉初,在纪元前一百几十年。”[48]洪氏着意举了《左传》、《论衡》、《汉书》、《五经异义》中的用例,《论衡·薄葬 篇》:“如以鬼非人也,则其信杜伯非也;如以鬼是死人,则其薄葬非也。”此处“是”与“以”连用,“可见汉人把先秦文中很多的‘为’解释作汉代口语的‘是’。”[49]由此,《论衡》中已出现“是”作系词的用法。马忠在《“是”的用法演变》(1959)一文中指出:“毛公鼎是西周早期的铜器,这证明西周早期的书面语里已经有了‘是’字了。《诗经》里边用了很多的‘是’字,春秋时期以及以后的书面语里,‘是’字用得就非常普遍了。”[50]“是”的书面语形式最早见于西周,大量存在于《诗经》中,而此时的“是”多为代词,进而得出:“1)秦汉以后,‘是’在这种用法的句子里逐渐为‘此’所代替。2)‘此’跟‘是’是意思相同的两个字,可以互相通用,谁也不会否认‘此’是一个近指的指示代词罢,那么跟‘此’可以在这种用法里互相通用的‘是’又为什么不能是指示代词呢?在语法结构完全相同的两个句子里,我们似乎没有理由说‘此’是指示代词而‘是’就是系词。[51]马氏以类比的方式得出“是”为指示代词,并且不认同文献中与“此”对举的“是”为系词的说法。但任何概念的范畴都是相对的,系词“是”源于代词之说亦是如此。持代词说的学者并非绝对的认为系词“是”由代词而来,实则也并未排除其他可能,只是相对来说更偏向于某一方:“这样看来,‘是’字系词性该是由形容词或副词变来的了。”[52]王力先生都并未将“是”视为单一化的来源,而是承认其多重来源及可能性:代词、形容词、副词。周法高先生在其《中国古代语法·称代编》一书中专章探讨了“是”,在案语指明了“是”源于代词:“中国古代有宾语+‘是’(或‘之’)+述语的句法,有人认为‘是’或‘之’是语中助词,有人则认为‘是’或‘之’在这儿仍为代词,不过因为加重语气的缘故而提前在述语的前面罢了,它重指前面的名词。我觉得起初‘是’或‘之’本为代词,像上举诸例,因为中间有了间隔(或是句读的间隔,或是有主语间隔着),似乎认作代词要比较好些。”[53]周氏在《中国语法札记》(1953)一文中强调“‘是’字系词性的来源,和代词‘是’有关。”[54]”
..........
第二节 古代汉语系词“是”的成因
古汉语系词“是”成因可略分为两部分:内因与外因。内因,即内在的因素,系词“是”的内部结构便是其重要影响因素,包含其字形、字义等。外因,即外部的语言环境,包含语音、语义、语法三要素。内因为决定因素,外因为外部影响因素,二者相互作用,最终促成系词“是”的形成。“是”居于主谓之间,表确认、判断义,上古判断句中为表判断关系在句末添加语气词“也”,或是在主语之后加“者”稍作停顿,因而多存在无系词的判断句。而此种无系词的判断句在使用中逐步受限,肯定性的判断句中需要一个判断标记出现在主谓之间,“是”的出现满足了这一需要[70]睡简中,存在大量的“殹”字类判断句,即以句末语气词“也”表判断的判断句,但同一文献中却也存在“是”字类判断句,故这一时期当为“也”与“是”并存的过渡时期。
........
#p#副标题#e#
第三章 《睡虎地秦墓竹简》中的系词“为”.......... 49
第一节 古代汉语中系词“为”的来源及系词性.........49
一、“为”的本义........49
二、“为”的系词性....50
第二节 古汉语中系词“为”的成因........53
第三节 《睡虎地秦墓竹简》中“为”的语法形式与语法意义的对应关系.........55
第四节 《睡虎地秦墓竹简》中系词“为”的体系建构........57
一、系词“为”的双层结构体系......57
二、《睡虎地秦墓竹简》中系词“为”的体系建构......59
第四章 《睡虎地秦墓竹简》中的其他系词.............. 60
第一节 《睡虎地秦墓竹简》中的“非”.......... 60
一、“非”的系词性....60
二、“非”的稳定性....62
第二节 《睡虎地秦墓竹简》中的“即”.......... 63
一、“即”的系词性....63
二、“即”与殹字式判断句..............65
第三节 疑为系词的词..........65
第一节 《睡虎地秦墓竹简》系词研究的主要结论.....69
第二节 《睡虎地秦墓竹简》系词研究的困境............. 71
第四章《睡虎地秦墓竹简》中的其他系词
第一节《睡虎地秦墓竹简》中的“非”
《说文解字》释“非”曰:“非,违也,从飞下翄,取其相背。凡非之属皆从非,甫微切。”[102]又段注进一步释读:“违者,离也。韦者,相背也。非以相背为义,不以离为义。”[103]以上为“非”之本义,即违背、背离,却都未关涉系词之义。至朱骏声方直陈系词之义:“违背,故为不是之词。”[104]许慎《说文》的说解并不是“非”的本义,而朱骏声却是在许氏的基础上将“违背”这一义项与不是义勉强牵连,实为有违其本义。王力先生以为,“非就是非”,即非之义即其本身,从系词方面解释,便无从释读。然查考《广韵》,唯《广韵》将“非”释作:“非,不是也”,以系词的角度释读,笔者较为认同此释义,此为“非”之系词性本义。“非”的系词性发展经历三个阶段:违背→不是→非(否认)这三个阶段中,本义阶段的系词性最弱,不是义阶段当为表否定的副词与系词的结合,作为一个发展的中间阶段而存在,直至否认义的“非”形成,系词性发展便已完成。睡简中的非否认某一事实,相较于其他系词,“非最富于系词性”,依王氏之说,“非”作为系词比“是”出现的早,至少早一千年,比“为”字的系词性更为纯粹。但王力先生(1962)对此作了修订:“‘非’字应该肯定不算系词,这样,东汉以前也就没有真正的系词了。”[105]笔者以为此处可供商榷。王力先生的理论基点在于先秦无系词,以此为基础,“是”与“非”皆排除在系词之外。“是”上古已为系词,笔者由睡简等语料已证,“非”当为否定系词,其系词性于睡简中已十分明显。王氏将非划分为两类:一类为纯粹的系词,此类具备主、谓两项,或可省略其中之一的成分;第二类两项皆不具备,近于副词的词性。由此,“非”应当归入“纯粹的系词”(笔者按:纯系词)一类,连系主、表语。
..........
结语
现今出土文献已可证实先秦时期系词“是”的存在,《睡虎地秦墓竹简》作为较为原始、保存较为完整的语料,已见九十余例,由此可见并非孤证。学界争论上古系词“是”的存在与否,不过是忽视了出土文献材料这一并无后人可以删改之虞的语料。睡简等出土文献材料的大量出土,便是将既成的语言事实呈现在世人眼前,即为上古存在系词“是”的有力例证。依笔者之见,虽然系词最早出现的年代因材料的局限依旧无从确证,但先秦时期已有系词,并可见于睡简中,是无可争辩的。因此,上古无系词的说法并未遵从语言实际,可待商榷。“殹为也之证”,“殹”与“也”为同一字处于历时平面上的不同形式。由上表可知,“殹”、“也”在《语书》、《秦律十八种》、《封诊式》等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