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述语位“v+和+v”式并列句研究

  • 论文价格:150
  • 用途: 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55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21010221413121298
  • 日期:2021-01-02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本文是语言学论文,本文经过语料统计发现,绝大部分“v+和+v”在句中是作述语的,剩下的一部分则出现在形式动词后、定语等位置上,总的来看,“v+和+v”的属性应该是述谓性。一部分“v+和+v”确实会用名量词等成分来修饰,这是它在发挥扩展功能时根据环境要求而拥有的临时配置,不是其固有之质,“入句前后有别”的思维对于认识此处的现象比较重要。本文在解答了固有质疑的基础上认为标准的并列短语都是向心结构,“v+和+v”与“v”保持着一致的述谓性,“v+和+v”就是一个“V”。所以本文采取了兼收并蓄、择优而用的方案。目前我们使用过的原理有标记理论、主观性理论、概念整合理论、依存分析理论、认知加工理论、类型学的结论、动词过程结构理论、完句理论、重音原则、排序原则、粘合与组合理论、信息结构理论等,总体上多元而广泛。总的来说,我们采取的是一条由里而外、从性状认识到大局分析的逻辑线路,我们希望这样逐步推进的展开方式可以更好地完成对述语位“v+和+v”式并列短语的论证。

.......

 

第1章绪论

 

针对述语位“v+和+v”式并列短语的问题,我们将按照如下的顺序依次展开讨论:首先,我们要认清“v+和+v”式并列短语的词类属性。“v+和+v”是何属性会直接关系到我们对于这一格式的基本认识,同时也会最为切实地证明该格式充当述语的资格问题。属性问题之后我们将对述语位置上的“v+和+v”的基本情况展开描写,从而系统地展示其形式和语义的方方面面,并借机反映一些宏观并列短语的大体样态。描写和拓展的任务完成之后,我们将着眼于“v+和+v”作述语时的外在搭配项,探讨它们的种类和本性。然后我们会在普通结构句的背景下,深度解析“v+和+v”如何与搭配项相结合、如何最终完成句子的内在机制。我们还会考察这一套机制在一些非普通结构句中的执行情况并说明其原因,从而完成对相应句子的解释。在论证完“v+和+v”借助搭配项作述语的主要规则后,我们将目光放到了“v+和+v”作述语的整个句子上,我们会把宏观视角和专门分析结合起来,以说明其中的结构解析路径的问题。最后我们跳出只关注“v+和+v”的局限,去对比“v+和+v”“v+并+v”在述语位置上的适用性和互换可行性。而在论证手段方面,首先,我们会根据具体问题选择最适合它的语言学理论。“v+和+v”作述语时产生的问题复杂而繁多,我们尚未发现一种能够全面而妥帖地覆盖它们的理论体系。
语言学论文范文

........

 

第2章“v+和+v”式并列短语的属性

 

2.1“v+和+v”的属性推断和分布调查
不光是上述两点,已有检测中更加要紧的差异发生在对某些栏目的调查结果上,因为刚刚的ab说到的还都只是分析视角、考察深度上的不同,是主观的、可调节的,而事态论断上的分野则是客观的、原则性的。这里的一个重要看点是:“和”连接谓词性成分形成的并列式做主语和宾语的用法是不是真的具有比例上的显著优势,处于论元位置的情况是否就是比处于谓语位置的多,或者反过来说,用在谓语区域内的案例是不是真的比较稀缺,是否真的不如主宾位。可以看到程、李两位学者的统计是支持正方观点的,并且还有一些资料也同样认为用“和”并连两个动词性成分的结构主要是去作论元的,如邓蓉(2012)和之前说过的刘丹青(2008)等文。然而吴、陆两位学者却反向地指出主宾语位置的比例好像并没有那么突出,相反在谓语内部作述语核心的频率才是最为巨大的。至于储泽祥等的数据,可以看到其体谓双方的比重居然大致相当。
语言学论文怎么写

 

2.2“v+和+v”的指称性再考和述谓性证明
上述这样各自不同的调查结果让我们对真正情形的把握变得有些难以确然。可以看到,本文的调查结果与之前吴云芳、陆晔的观点更为接近,而与程书秋、李占炳等的意见差异较大。为什么明明是对同样一个大类的对象的同样问题进行考察,我们却与一部分前贤在数据上有着多处截然相反的记录?个人推测这大致要归因于彼此使用的测验材料在对象类型、总体数量、抽样方式、文体语境等方面的不同。比如单独聚焦“‘和’连接两个动词的并列式”当然会与调查“‘和’连接谓词性成分的并列式”在结论上略有差异,再比如报刊用语与来源纷杂的语料之间显然也会出现很多风格上的不同。我们的调查仅仅立足于“v+和+v”,不包括“和”字动词性短语并列,更不会涉及“和”字形容词并列,它取样额度较大、规模可观,并且是在一份刊物内截取一整块连续齐备的内容然后再从中发现对象(而非分散性地搜寻语料然后形成一个临时的集合)。这样可以避免带入无意识的个人倾向,以便在真实体系中尽量科学地聚焦“v+和+v”在整体文本中的功能分布。有鉴于此,本文接下来将适当地参考之前学者的研究数据,并在此基础之上主要立足于自己的检验成果来展开论证。

 

第3章述语位置上“v+和+v”式并列短语的基本特点..........30
3.1述语位“v+和+v”的具体分布和表述效果..................30
3.2述语位“v+和+v”中“v”的形义特征........................36
3.3并列短语中并列项总体状态的认识问题......................45
第4章“v+和+v”作述语的搭配条件和建构规则..................55
4.1“v+和+v”作述语时的附加成分条件及其定性..........55
4.2完句机制与普通结构句中的附加成分配置..................65
4.3非普通结构句的特别形制..............................................81
第5章“v+和+v”作述语的句子的结构解析路径..................96
5.1“两句合并”和“两项组联入句”................................96
5.2“v+和+v”式述语句内部成分间的组织关系............110

.......

 

第6章述语位置上的“v+和+v”与“v+并+v”

 

6.1“和”与“并”适用性的重新认识
据此种种我们认为,虽然“并”所连接的都是动词性的成分,但并不是所有的动词并列都最好用“并”来连接,它在此处与“和”相比没有优势可言。“v+并+v”所能出现的句法位置相对狭窄,而且常常可以被“v+和+v”替代,更要紧的是它在文本中出现的比例确实较为低落。所以对于“并”,我们不能再像以前一样把它当作一个评判动词并列式典型与否的标尺。通过感知体验和心理内省我们就能深刻地领略到上述情况的存在,即所有并列项间有着过程上的顺序贯通、内涵上的逐步深入的“v+和+v”到最后细细品味起来实则彰显的都只是平等并列的状态。或者有些时候,由于音律节奏、格式特色、表意方式等原因,附加成分常常会处在比较容易被压缩掉的环境中。还有的情况是,附加成分能够被挂到句子中其他的谓语核心之上,这时同样作述语的“v+和+v”就不必也非要具有附加成分。

 

6.2“v+和+v”“v+并+v”的个性和互换可行性
对此我们认为,这是发话者根据表达需要从主观上无视了其含义内潜在的承接递进关系,把二者当成两个对等的独立事件来看待的结果。先看例(7),它当然也可以选择连词“并”(例9),可最后还是使用了“各自均衡陈述”的视角,强调的意思是“我们愿意保持合作关系,也愿意发展合作关系”,而非“我们愿意保持合作关系然后再在此基础上发展它”。例(8)也可做类似的分析,如果主观想表达“他创造了小步流水法,也推广了小步流水法”就用“和”,如果主观想表达“他不仅创造了小桥流水法还进一步推广了它”就用“并”(例10),两种情况都没有问题。本文当下更支持前一派的观点。我们认为,两个并列的动词一前一后地去看有时确实会呈现出事理上的承递性连接,但要注意这种关系是潜在待发挥的,它或许会被激活也或许不会,所以二者在常识上拥有这种关系不一定就能直接推导出整个短语一定表达着这样的含义。事实上,连词“和”对其“平等并列”的特质的坚守十分顽强,它会依靠主观性掩盖掉递进等动态意义的显露,强行将其压制成一般的、分别陈述的双边均衡态势。

.......

 

第7章结语
(二)在报刊语料中,“v+和+v”会在普通结构句和从属/降级述谓结构、多项并列谓语复句等非普通结构句中充当述语,它们有“此番大致有v1、v2这两种动作或行为”“践行v1+v2这样一整套发展方案”“实施v1、v2这样的同质举动”等表意模式。述语位置上的“v+和+v”中的“v”会按照“时间先后”“重要性”“显著性”三个排序原则固定自己的位置。它们之间的属性、结构当然是一致的,但如果细究起来仍会发现兼类词与动词相并列等情况。而在语义方面,根据中文概念词典(CCD)中的动词分类标准,述语位置上“v+和+v”中的两个“v”在一定的比例上是不同义类的。另外,述语位置上的“v+和+v”中的“v”基本是双音节的,这是因为只有双音节的形式才能适应这种格式对于“加重语气、充实语义”等效果的要求。单音节的“v+和+v”很多时候只有通过句尾位置的强化+其他结构或语义上的强化(如添加特定的情态副词或作连动结构的第二动词等)的双重作用才能投入使用。完句问题向来是针对普通结构句而提出的研究课题。而在“v+和+v”作述语的非普通结构句中,我们观察到附加成分会经常呈现出不予出现的状态。这是因为在非普通结构句中,作述语的“v+和+v”有时无需承担所谓的完句的任务,所以就不会触发完句机制,进而便不必执行其对于附加成分的固定要求。
参考文献(略)
123
限时特价,全文150.00元,获取完整文章,请点击立即购买,付款后系统自动下载

也可输入商品号自助下载

下载

微信支付

查看订单详情

输入商品号下载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