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语言学论文,上声在不同分组中实际调值很多样,只有很少一部分符合前人非实验研究的调值描述,但这并不意味着之前的调值描述就是错误的,而是说明语音在实际语流中要更加复杂一些。本研究还发现承载句句尾上声的嘎裂比单字上声更多,而且程度更深,嘎裂位置也更向后部扩展,但是五度调值曲线的凹陷比单字上声更浅,时长更短。林茂灿(2004,2006)发现边界调为上声时,陈述的基频曲拱往往是下降的。这种句尾的低音调会造成嘎裂的增多,而且在跨语言中也存在着同样的现象。Wolk、Abdelii-Beruh和Slain(2012)对美国英语中单元音和朗读句子的嘎裂情况做了调查,同样发现在句尾更容易产生嘎裂。
....
1社会语音学与普通话的上声研究
本章回顾了国内外社会语音学的产生与兴起,以及社会语音学主要研究的一些语音问题和经常考察的社会因素(性别、年龄),然后对上声在本体方面和社会语音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梳理。通过观察上声的研究可以发现,上声存在着很多变体,不同学者从发音、声学、感知、音系等各种语言本体的角度切入研究,给出了不同变体的性质与其出现的条件。不过很少有研究从上声的实际使用情况切入,看看这些上声变体是否与某种社会因素有联系。因此,上声的文献虽然数量丰富,但关于上声在真实生活中的社会变异的研究却非常薄弱,数量很不平衡。同时,如前文所提到的,目前存在的上声的社会语音研究中有一些在研究方法上有欠缺。调查的样本量不够,定量和质性的方法都没有充分使用,结果导致无法证明某个社会因素是否会影响上声的表现。本章最后针对上声中的嘎裂发声态,在跨语言的范围中进行了文献梳理,主要梳理了美国英语中年轻女性使用嘎裂增多的现象,这个现象在新西兰英语中也有出现,但是在英国英语和日语中则没有出现。之后还回顾了句尾对嘎裂产生的影响,相对于其他位置句尾更容易嘎裂。
...
2本研究的研究设计、假设和研究方法
2.1研究设计
本研究主要关注汉语普通话上声的声学表现。作为声调,上声的首要声学表现是基频(F0),即复合音的波形周期性重复出现的频率,单位是赫兹(Hz),即每秒周期性重复了多少次。其次,由于上声有低调的形式,为了实现“低”这个特征,有时会伴随着嘎裂发声态,而这个发声态可能也会受到社会因素的变量影响,所以本研究也考虑嘎裂声的出现情况。本研究把上声声学表现根据变调规则和所处位置分为四种情况进行调查,分别是上声单字调、上声在承载句句尾字调、“上声+非上声”的双字组和“上声+上声”的双字连读变调。涉及到的主要社会因素为性别、年龄和方言背景;同时也收集了发音人的职业、学历、外语背景等因素作为辅助参考。其中性别分为男、女两组;年龄划分为十岁到二十岁、二十岁到四十岁、四十岁到六十岁,共三组,按照平均年龄称为“18岁组”、“24岁组”和“53岁组”;方言背景分为南方方言背景与北方方言背景,其中南方发音人需要熟练掌握一种南方方言,主要指吴语、湘语、赣语、闽语、客家话和粤语,也包括官话中的江淮和西南官话,而北方方言人只会北京官话或北方官话。
2.2研究问题与假设
本研究试图从社会语音学的角度出发,主要使用实验语音学的研究方法,辅以质性的研究方法,对普通话中上声的社会变异进行描写,并试图寻找其中的规律,给出合理的解释。本研究预期调查到的上声调值符合上述特点。不过,以上研究皆不关注上声的社会变异,而这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本文尤其关注性别和年龄两个社会因素对上声实现方式的影响。在这方面,我们的零假设是:上声的实现方式不受性别和年龄的影响。在前人研究中,女性的声调五度调值要普遍高于男性(王萍,2007;张妍、石峰,2016);女性比男性出现嘎裂声频率更高,而且性别因素对嘎裂段时长有显著影响(p<0.05),嘎裂段时长占比比男性大(刘志敬、林举、张劲松、张维佳,2016)。本研究预期在所调查的上声的四种情况中均符合上述特点,同时通过对上声在不同位置的的对比能有新的发现。
........
3性别因素与上声变异...............................................22
3.1五度调值平均值曲线.........................................22
3.2嘎裂情况...................................................30
3.3分析与讨论.................................................35
4年龄因素与上声变异...............................................39
4.1五度调值平均值曲线.........................................39
4.2嘎裂情况...................................................46
4.3分析与讨论.................................................51
5性别、年龄对上声变异的交互影响...................................54
5.1五度调值与嘎裂情况.........................................54
5.2总结与讨论.................................................59
......
6方言背景与上声变异
6.1五度调值平均值曲线
观察上图6-2可以发现调值曲线呈现上升的趋势,北方方言背景的曲线明显高于南方的。北方方言背景的曲线起点在2.4左右,而南方则在约2的位置;中段南方方言背景的曲线下降更明显且持续更久,在第四点到达最低点1.5,而北方的则略有下降,下降到略微高于2的位置;终点时候两条曲线趋同于接近3.5处。由图6-3可知上声单字调的调值曲线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南方方言背景的曲线更凹陷一些。两条曲线均起于2.5左右,南方的略高,但是下降得快,在第六点达到最低点的0.8,然后抬升到1.8左右;北方的相对而言凹陷更浅,在第五点达到最低点1.3后上升到最终点的2.1。上声单字调是可能产生凹调,也可以读低平调的情况,通过统计得知在南方方言背景的发音人中,收集到的有效上声字为441个字,单字调读作凹调的整体比例是61.9%,其中收集到的女性读的上声字为223个,读凹调的比例是62.3%;男性收集到218个有效字,凹调占比是61.5%。同为24岁组的北方方言背景发音人中,单字读作凹调的整体比例是35.7%,其中女性的有效上声字有225个,凹调率是38.2%,而男性收集到223个,凹调率是35.7%。因此在单字上声的凹调选择上南方方言背景的发音人更容易选择凹调,这可能是南方方言背景的方言人调值曲线更凹陷的原因之一。
6.2嘎裂情况
观察上图6-5可以发现嘎裂主要集中在中段,首部嘎裂最少。北方方言背景的嘎裂率在中段(第三点到第六点)更高一点,最高点在第五点的接近60%的位置,而南方方言背景的在两侧更高一点,最高点在第六点的55%左右。经过对南方方言组的单字整体的嘎裂进行统计后得知,在441个有效单字上声中整体嘎裂率有57.3%,女性223个上声字中,嘎裂的有62.3%;男性218个有效上声字中,产生嘎裂的有52.3%。有南方方言背景的女性发音人嘎裂率高于男性。前文提到北方方言背景的24岁组女性的单字嘎裂占比为90.7%,男性为43.8%,可以发现北方方言的女性发音人在单字上声中更容易嘎裂,远高于南方女性发音人,而男性发音人中则是南方方言背景的嘎裂占比更高一些。接着是句尾上声在不同方言背景组中11个取值点上的嘎裂率:由图6-6可知与单字上声情况一样,句尾上声的嘎裂也是主要集中在中段,首部较少,但整体的嘎裂率要高于单字情况。北方方言背景的嘎裂率在第三、四、五点高于南方的,最高点在第五点的80%左右;南方方言背景的嘎裂率最高点则在第六点,约81.5%。
......
7总结与讨论
上一章观察并讨论了方言背景对上声的影响。本章是对全文的总结,并针对主要发现进行讨论。本文第一章从普通话和社会语音学的介绍开始,回顾了社会语音学的兴起、特点和一些主要研究;然后回顾了普通话上声的本体研究与社会语音学方面的研究;之后介绍、梳理了跨语言中嘎裂的研究。第二章是对整个实验的介绍,详细说明了研究设计、问题、假设和方法。第三、四章是按照性别因素和年龄因素对上声的影响进行分别讨论,而第五章则是看两个因素之间的交互影响。第六章是同年龄段中不同方言背景对上声调值和嘎裂情况的描述。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