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语言学论文,语言世界图景是人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模式之一,术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不同民族语言操用者的语言世界图景,体现各民族的语言世界观。本课题主要从俄汉工科术语的语义生成模式,主要从隐喻方式与转喻方式进行列举、对比阐述,从其中发现隐喻与转喻在俄汉工科术语的语义生成时起着关键作用,影响着术语的命名、理解、阐释、语义生成的过程。术语研究者从认知科学和认知语言学视角对术语进行重新认识,从认知语言学中引入大量相关概念,如隐喻、转喻、隐喻化、概念化、范畴、范畴化理论、世界图景等用于术语探究,并逐步形成独立的研究对象、范畴机制、研究方法、理论问题和发展趋向。人类具有相似的身体经验、思维过程及一些共享的世界知识和社会经验,然而受其各自的历史传统、生活环境、价值观等多因素的影响,使得俄汉工科术语转喻模式中存在异同之处。
.......
第一章绪论
本课题以俄汉工科术语为研究对象,重点关注俄汉工科术语的语义生成方式。研究旨在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对俄汉工科术语语义生成方式进行对比阐述,进一步对俄汉工科术语语义生成机制异同进行阐述,揭示两个民族在科学领域的认知方式与语言世界图景观。近十几年来,术语学研究受认知语言学影响发生转向,两门学科融合交叉,形成新的交叉学科—认知术语学。认知术语学是术语学研究领域的新发展方向,国内有关认知术语学研究相关的主要研究成果有:吴哲在《俄罗斯认知术语学研究管窥》(2013)一文中对俄罗斯认知术语学的发展、基本思想进行了论述。梁爱林(2009)在《论认知术语学的理论基础及其应用》一文中简述认知术语学的基本观点。陈雪(2013)在《俄罗斯认知术语学研究述评》一文中探讨了俄罗斯认知术语学的理论和方法,对认知视角下术语研究的主要问题进行界定。李海斌(2014)的《认知术语学:术语学研究的新方向》文中对认知术语学的研究内容与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指出当前认知术语学有待研究的空间。除此之外还有:孟令霞的《对我国俄罗斯术语学研究的回顾与思考》(2011),陈雪的《从认知术语学角度解读术语концепт》(2014)、《术语多义性的认知解析》(2017)等均对术语的认知及认知术语学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
.......
第二章理论基础
一、语义学相关理论
语义学是一门庞大且复杂的学科,涉及到诸多领域学科,如语言学、逻辑学、认知科学、心理学等。语义学是研究语言单位意义的科学,[1]是研究语言各层面意义的语言学分支学科。语义学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19世纪以前语义研究主要是对古书进行注释,也就是文字注解,属语文学研究。在我国这一时期的语义研究称为训诂学,训诂学实际上是研究语言意义变化,[2]如中国历史上“训诂学鼻祖”《尔雅》中对古代词语变迁的轨迹有着明确记载和解释。彼时的语义学并没有形成独立学科,没有完整的研究体系与理论。因此,本节主要介绍传统语义学与现代语义学相关研究理论。因此,语义学发展开始受到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从词汇学中独立出来成为语言学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就此语义学研究发生转变,开始现代语义学研究阶段,研究的内容产生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传统语义学研究,所以,以共时和历时研究为标志的结构语义学研究为当代语义学的确立提供了重要的科学理论基础,语义学就此成立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形成专门的理论体系与方法。现代语义学的研究对象不仅是词义,还有对句义和语篇义的分析,研究成果使语义研究更具有科学性、系统性。现代语义学主要的研究方向为词汇语义学与句子语义学,尤其关注词汇意义与客观世界、人类认知特征的关系等。
二、术语学相关理论
历史比较语言学、语言类型学以及对比语言学均属于“比较语言学”,但是这三门学科的研究对象与目的不完全相同,历史比较语言学研究目的是对比来源相同的语言或方言中的亲属关系,分析比较亲属语言中的异同,侧重对比研究亲属语言的历史现象。语言类型学是通过对比方法考察不同语言(不局限于亲属语言)的结构、功能的异同,不仅研究语言的共性,也探究不同类型语言的相互作用。对比语言学一般分为理论对比语言学和应用对比语言学两部分,理论对比语言学的任务是考察对比研究的理论和框架,分析、阐释两种或多种语言之间的异同;应用对比语言学把理论对比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应用到翻译、词典编纂、教学等实践活动,并对其进行对比描述。与上述历史比较语言学和语言类型学相比,对比语言学更注重对两种或多种语言的现实状态进行对比描述,进行共时研究,更注重分析语言间的不同之处。
第三章俄汉工科术语的概念界定..............................................................................16
一、术语相关概念界定.............................................................................................16
二、俄汉工科术语的界定及类型.............................................................................17
第四章俄汉工科术语语义生成对比研究..................................................................27
一、俄汉工科术语的隐喻型语义生成对比.............................................................27
二、俄汉工科术语的转喻型语义生成对比.............................................................36
第五章俄汉工科术语语义生成异同的认知解读......................................................44
一、俄汉工科术语语义范畴化特征.........................................................................44
二、俄汉工科术语语义生成的认知模式解读.........................................................47
三、俄汉工科术语语言世界图景表征.....................................................................51
......
第五章俄汉工科术语语义生成异同的认知解读
一、俄汉工科术语语义范畴化特征
世界万物复杂多样,人们通过语言对周围世界进行分类,形成对世界的有序认识。分类是人类所有认知活动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方式之一,分类的结果即形成范畴。范畴是人们基于经验对客观世界进行的主观划分,是人类思维对客观事物普遍本质的概括和反映,范畴的划分就是概念形成的过程,一个概念对应一个相应的范畴。“范畴是各科知识的基础,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历史产物,既是以往认识成果的总结,又是认识进一步发展的起点。范畴是认知主体对外界事体属性所作的主观概括,是以主客观互动为基础对事体所作的归类。”[1]由上可知,俄汉工科术语的语义范畴化存在相似之处,都会以某个中心范畴词作为原型,基于原型范畴理论,搭配衍生出同一家族成员,即都能够以某一认知参照点形成特定的家族范畴。在工科术语范畴化过程中,形成的范畴中未必存在共有的所谓本质属性,范畴成员也不需要与典型成员具有完全的相似性,比如上述例子中的“电测针”和“电场强度”等虽不具有完全相似性,但是均在以“电”为中心构成的家族范畴之中。
二、俄汉工科术语语义生成的认知模式解读
通过上一章的对比分析可知,俄汉工科术语隐喻方式中基于亲属关系“母子”的隐喻方式体现出较大的认知差异,汉语工科术语中存在运用“母子”亲属关系隐喻模式生成的隐喻型术语,如“子程序”,“子代”,“子系统”,“子实体”,“母线”,“母化合物”,“母机”,“母舰”等,这与中华民族对亲属关系的重视无疑具有直接关系,民族意识体现于语言中,成为反映民族心理的外在表征。而俄语工科术语中类似的现象十分罕见。显然,术语的生成也是基于民族的语言意识观,也要受到每个民族独有的传统文化影响。由上述分析可知,转喻映射是以人类的身体经验和日常知识为基础,不是任意的,并受文化的制约。语言世界图景体现各民族的语言世界观、民族性,反映了人们的世界观、认知活动、认知经验等。术语是人类主观地创造的知识产物,以“人为中心”,由人主观控制,是人类思维有意识思考的产物,表达传递贮存知识,术语是对认知活动高度抽象的成果体现,[10]所以,术语具有是认知性的,是范畴化的产物,而语言世界图景正是人类对世界认知感知的语言化、符号化、语义化的表达形式,术语所反映出的语言世界图景,体现出的人类意识的认知思维,最直接折射出人类的思维认知世界。
......
结论
术语学作为一门跨学科科学,形成于上世纪30年代,近年来兴起的认知术语学将术语学研究提升到一个全新发展阶段,它给术语学带来的变化是革命性的。术语是最基本的专业词汇单位,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人类对于客观事物高度概念化、范畴化的最具有标准性、规范性的产物,是主观创造的产物,也是最能体现人感知世界的形式之一。最后,通过对俄汉工科术语的范畴化特征、基本认知模式以及语言世界图景对比分析,探究两民族在认知与思维上的异同之处。研究发现,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两民族看待认知客观事物的思维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所以部分术语的语义生成相近,说明人的基本客观感知是相近相通的,但同时因为文化差异和思维模式的不同影响人们的认知体验,因此导致俄汉工科术语的语义存在差异性。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