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语言学论文,本文“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常用单音节行为动词动名搭配研究”旨在基于学习者对动名搭配的使用情况,反观汉语本体,探讨动名搭配制约因素,进而为动名搭配教学提供理论指导。同时,结合对汉语动名搭配制约因素的探讨,提出了重视动名搭配语块教学,兼顾动名搭配理据阐释的教学建议。对中介语语料库中的动名搭配进行偏误分析并归纳原因:本文对动名搭迁移的分析也有待深化。对比分析学习者与本族语者对10个常用单音节行为动词动名搭配的使用情况。通过对比分析中介语语料库中动名搭配的正确使用情况,找出与本族语者相比在搭配类型、义项、搭配名词语义类、搭配数目等方面存在的差异;通过分析动名搭配偏误语料,总结偏误类型,分析偏误原因。(2)结合中介语语料库中出现的动名搭配偏误,反观汉语本体,考察汉语动名搭配的产生机制。(3)结合汉语动名搭配产生机制研究,提出对外汉语动名搭配教学建议。
......
第一章绪论
本研究的理论意义主要包括:(1)通过结合生成词库理论和隐喻、转喻理论探讨动名搭配的产生理据,将动名搭配研宂的关注焦点从以往的“以动词为中心”转向“以名词为中心”,丰富和深化了动名搭配产生机制研究。(2)通过探讨制约动名搭配产生的理据原则和规约原则及二者关系,为动名搭配教学提供理论指导。重视动名搭配语块教学,兼顾动名搭配理据阐释的提出,也是对两种教学理论之间关系的一种新的解读。本研究的实践意义主要包括:(1)通过对比分析中介语语料库和本族语语料库来考察学习者的动名搭配习得情况,丰富以语料库对比分析为基础的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动名搭配研究,为汉语动名搭配习得研究方法提供借鉴。(2)全面考察学习者动名搭配运用情况,包括正确和偏误部分,是对传统偏误分析法的补充和完善,从而为汉语动名搭配习得研究内容提供参考。(3)对动名搭配偏误进行分析并预测习得难点,为动名搭配教学和教材词汇编写拓宽思路。
.....
第二章国内外搭配研究综述
2.1国外搭配研究综述
综上所述,国外对搭配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既有以定量为主的研究,也有以定性为主的研究。在研宂视角上,既有词汇学、语义学的视角,也有句法学、心理语言学等视角。而对动名搭配的研究既包含较早从认知角度进行的对其产生机制的定性研究,也包含基于语料库进行的对其习得的共时和历时考察。可见,国外学者对搭配研究虽脉络不同,但均各成体系,成果丰富。需要明确的是,国外学者多采用狭义的搭配观,即搭配的范围往往不包括处于词语组合连续统两端的自由组合和习语。他认为对上述六个动词意义的理解都需要在占有财物和金钱交易的背景框架下进行。而卖方、买方、货物和金钱就组成了该背景下的知识框架。但每个动词对框架元素在句法上的凸显情况不同,即每个动词后面的论元角色或宾语各不相同。如“buy”的论元是货物,而“spend”的论元是金钱,这正体现了语义框架对动名搭配的限制作用
2.2.国内搭配研究综述
动宾搭配比动名搭配的外延更广。动宾搭配中的宾语既可以是名词、代词、数词、量词等体词性宾语,也可以是动词、形容词等谓词性宾语。本文仅关注名词做体词性宾语的部分,即动名搭配。此外,本文关注的动名搭配仅指动词带单个名词宾语的情况,而动词带双宾语(如动词+代词+名词等)或动词+补语+名词等结构不在考察范围内,特此说明。国内动名搭配研究较丰富,但多从句法、语义层面描写解释动宾关系。本章梳理了目前国内外搭配研宂的主要成果。国外搭配研究起步较早,多采用狭义搭配观且成果丰富。在研究方法上,既有定量研究,也有定性研究。在研究视角上,既有词汇学、语义学视角,也有句法学、心理语言学等视角。而动名搭配研究既包含较早从认知角度进行的对动名搭配产生机制的定性研究,也包含基于语料库进行的对动名搭配习得的共时和历时考察。
第三章“动名搭配”基本概念的厘定与语料操作步骤.........32
3.1.“搭配”概念的界定.........32
3.2.动名搭配的界定与分类.........34
3.3.不同动名搭配类型的特点.........37
3.4动名搭配习得的考察内容.........38
3.5.常用单音节行为动词的选取依据和步骤.........39
3.6.语料库介绍.........40
第四章常用单音节行为动词的正确动名搭配对比分析.........46
4.1.对常用单音节行为动词正确动名搭配的个案分析.........46
4.2.对常用单音节行为动词动名搭配正确习得的逐类分析.........92
第五章常用单音节行为动词动名搭配及相关偏误分析.........98
5.1.偏误动名搭配语料的提取过程说明.........98
5.2.常用单音节行为动词动名搭配偏误分析............99
.....
第七章单音节行为动词动名搭配的教学启示
7.1重视动名搭配语块教学
第四章通过分析学习者在正确习得的动名搭配上与本族语者存在的差距,总结了其动名搭配习得的以下特点:在搭配类型上,自由搭配习得较好,其次是受限搭配,再次是固定搭配;在使用的动词义项、搭配名词语义类和搭配数目上,学习者少于本族语者;在宾语语义类型上,工具、目的、施事、处所等非常规宾语的动名搭配习得较差;在不及物动词“坐”“走”“跑”带非受事宾语的动名搭配上,习得较差。第五章则通过分析学习者动名搭配偏误,指出其主要包括词汇、句法和语用偏误。词汇偏误指由近音词、近形词、近义词(包括同译词、同素单双音节词等)及同一语义场的相关词等易混淆词造成的偏误。句法偏误主要包括助词误用、补语误用、语序偏误、词性误用、词语漏用或冗佘等。语用偏误指因不了解动名搭配的准确语义及使用语境造成的偏误。
7.2.兼顾动名搭配理据阐释
此外,用对译法对词表进行注释是教材中较通行的做法。这种做法有其优势,也有不足。英语是教材中使用最广泛的媒介语,但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除少数专有名词和专业术语外,其他词汇的概念并不完全等同,对译法往往掩盖了这种差异,.从而误导学习者对不同概念的认知。对译的词汇,其概念有抽象与具体之分,语义容量有大小之分,搭配成分有多少之别。这都需要学习者在习得时摆脱母语或媒介语概念系统的束缚,建立新的汉语概念认知系统。具体而言,可从以下方面改进生词注释的方法:其一,对生词的注释不要脱离课文语境。若课文中出现的义项并非该词的基本义项,应一并介绍出基本义项,因为其他义项与基本义项有引申关系。其二,尽量避免将汉语的近义词处理为同译词语。其三,利用语境凸显语义,提供词语使用情境。其四,生词注释的方式应多元化。例如,由赵新主编的《中级汉语精读教材》对生词的处理并未采用单一的生词注释方法,而是因词而异:对于概念对等的,直接用英文对译;而对于概念不对等的,则可用汉语解释或给出英汉双解。教师也应在处理同译词时注意以语块的形式列出各自搭配对象,让学习者体会归纳其差别。另外,还可以在句子语境中加强辨识。需要注意的是,英语注释的方法不适用于高级汉语学习者,对其可采取汉语或英汉双解的注释方法。
.......
结语
(2)由于所考察的学习者是历年参加HSK考试的考生,对其进行问卷调查难度较大。在分析偏误原因时,未能结合问卷调查做更全面的分析。(3)受篇幅所限,在本文第七章,主要借鉴了前人对教材中搭配输入的考察,未对学习者使用的主要教材进行动名搭配输入的全面考察。另外,主要从教师和教材方面提出教学建议,未从学习者方面分析如何提高动名搭配能力。对较大规模语料库进行对比分析并得出结论:本文对动名搭配习得的考察并未采取问卷调查等诱导方式,而是依据学习者自然输出的真实语料,有助于更客观地呈现动名搭配习得情况。诚然,这里的“自然输出”,未能包括学习者因使用回避策略导致无法从文字语料中进行剖析的情况,但这种完整输出的中介语语料明显比问卷调查等诱导方式更直观有效。随着语言的发展和语料的更新,对动名搭配的研究可以有更深入的挖掘。希望在后续研究中,能弥补以上不足,推进本专题的相关研究。
参考文献(略)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