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旧社会女子发式的命名探究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71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20070520271020424
  • 日期:2020-06-30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本文是语言学论文,古代社会大的文化背景下孕育了女子发式名,女子发式命名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这是文化与语言相互影响下的结果。通过对古代女子发式名系统地分析,将古代女子发式命名分为单纯词与合成词两种形式,并从构词与词义角度展开分析,总结规律。同时,在语言理据探索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这种构词与文化之间的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古代女子的慵妆髻与坐愁髻,就是为了配合慵懒的状态、体现惆怅的心情,才绾束相称样式的头发,是美好的情感寄托。人们在社会生产活动过程中,也会在所创造出的事物中寄于自己的美好愿望。古代女子以寓意命名的发式名中,如同心髻是女子希望与爱人永结同心;祥云髻寓意生活顺意、一切吉祥;迎春髻是对万物之春的重视,对风调雨顺生活的期望;平蕃髻是希望平定战乱、安居乐业;归顺髻寓意归从顺服、平安祥和。这些都能够看到人们对追求和平、安定、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

 

绪论

 

目前关于女子发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简单记载及探讨发式中蕴含的社会文化上,如对发式的形状及社会制度、历史文化的考证。个别研究从探讨语言理据展开探讨.所以,为了能够系统性地了解古代女子发式名,在黄金贵先生研究方法的启示下,文章拟从文化语言学的角度,在搜集中国古代女子发式名语料的基础上,探究其语言理据,窥探其中蕴含的中华文化。因为论文是对古代女子发式的名称进行系统研究,且发式的历时分界并不明朗,所以对发式的历时演变情况就不作详细探析,也不作古今对比。目前对中国古代女子发式的研究主要局限于对样式的简单记载、发式蕴含的社会文化层面,极少数从命名理据上对个别名称进行了考证。总体来说,缺乏在完整地搜集资料基础上,对古代女子发式名语言理据、文化理据(即挖掘文化内涵)的分析。因此,通过整理中国古代女子发式名语料,展开文化语言学层面的研究,不仅能够掌握古代女子发式名的命名规律与语言特色,也能领略文化的魅力,进一步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然而,《古代汉语文化百科词典》不仅将羁、髦、髻(结、紒)、鬟、髽等发式归于人体类、服饰类词中,还从语言学层面对这些名称进行了详细辨析,并将相关的生活方式、民俗观念等文化融入其中,为语言学与文化学相结合的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

.....

 

第一章  中国古代女子发式名概述 

 

第一节 发式的起源和发展
然而,《古代汉语文化百科词典》不仅将羁、髦、髻(结、紒)、鬟、髽等发式归于人体类、服饰类词中,还从语言学层面对这些名称进行了详细辨析,并将相关的生活方式、民俗观念等文化融入其中,为语言学与文化学相结合的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发式,即头发梳理成的样式。关于发式的起源,应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原始社会早期,人们赤脚打猎、茹毛饮血,以树叶、动物皮毛为护体、蔽体之物,尚未有审美观念,自然对打理头发一事也无任何念头,皆披散着头发,任其生长.先秦古籍《山海经》对中国古代先民被发有所记载,如《海外西经》:“白民之国,在龙鱼北,白身,披发。”“长股之国,在雄常北,披发。”据1973年甘肃秦安大地湾出土的人头形器口彩陶瓶(图一,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距今约7000年-6000年)来看,其头像作圆雕式,前额上方头发齐至眉头,披发在后齐至脖颈。这种发式在古羌族普遍存在,《后汉书·西羌传》:“羌无弋爰剑者,秦厉公时为秦所拘执,以为奴隶……既出,又与劓女遇于野,遂成夫妇。女耻其状,被发覆面,羌人因以为俗,遂俱亡入三河间。”
语言学论文怎么写

 

第二节古代女子发式名的界定与划
分世间万物都有其名,自然也就存在名称获得的问题。它们的命名没有什么固定规则,而是人们在已有的知识程度、生活习俗、道德标准的基础上,按照自己的思维规律与认识方式去确定认识事物的角度,从而做出主观选择的结果。发式名,即头发被梳理后所呈现样式的名称。这些名称源于具体实在、可见可触的客观外象及命名者自身的主观意愿。对此,女性视角下的客观外象更为鲜活,主观意愿更为强烈,心灵手巧的她们在古代梳理出各种不同的发式,对发式的命名更是丰富多样,各有其类。唐代学者们对我国古代女子发式只进行了总体命名,并未展开说明。如虞世南《北堂书钞》将“发”归于“服饰部四”门类下,欧阳询《艺文类聚》将“发”归于“人部一”门类下,皆未对头发的具体样式展开说明。
语言学论文范文

.......

 

第二章中国古代女子发式命名的语言理据.............................10
第一节单纯词..................................................10
第二节合成词..................................................11
第三章中国古代女子发式命名与文化.................................35
第一节女子发式命名与古代物质文化..............................35
第二节女子发式命名与古代制度文化..............................36
第三节女子发式命名与古代精神文化..............................37
结语..........................................................42

....

 

第三章中国古代女子发式命名与文化

 

第一节女子发式命名与古代物质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受物质生产活动影响,人们的交际需求也在变化。在生产力低下时期,人们的语言系统还不够发达,生活交际需要也较为简单。所以,上古汉语词汇单音节占据优势。古代女子发式命名最初便以单音节形式出现,于是就有了羁、髻、髽、鬟、鬓、辫这六种单纯词。但是,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语言表达能力逐渐提高,单音节词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交际需求,于是词汇便向双音节、三音节转变。如有的单纯词随着历史的发展被保留了下来,成为基本词汇,有的与其他语素搭配还会产生新的词语。合成词的一层结构中,出现了与“髻”“鬟”“鬓”搭配的各类新词;在二层结构中,更是出现了以它们三类为基础的词汇。这些词数量庞杂,并且很长一段时间在女子发式名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这些变化正是受古代物质生产活动的影响。

 

第二节女子发式命名与古代制度
文化传统的礼俗包括冠礼、生辰、丧葬、婚姻等各种场合下的礼仪。古代女子发式命名反映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俗,主要表现在笄礼、丧葬、祭祀等场合。笄礼是汉民族的成人礼,与冠礼同等重要。《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女子到十五岁时,变丫髻为盘髻之类的发式,并以笄来固定,标志着女子已然成人。女子发式发生变化,反映出人们对笄礼这一传统礼俗的重视。髽,是我国古代女子的丧髻。丧礼是为了纪念亡者而置办的,是孝道与仁义的体现。《礼记》云:“仁者可以观其爱焉,知者可以观其理焉,强者可以观其志焉。”这一传统礼俗的形成,是仁、义、礼、智的集中表现。为了表示我国古代对丧礼的重视,妇人在斩衰、齐衰期会专门将发式进行梳理。命名为髽,反映出对古人丧礼的重视。

....

 

结语
文化包括语言,语言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文化创造需要语言来完成,语言的发展与变化也离不开文化环境这一大的背景,二者相辅相成、互相影响。所以,在分析掌握古代女子发式命名的语言理据基础上,发掘语言与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关系,探索出女子发式名所反映的古代物质文化、统治阶级下的古代制度文化以及人们的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宗教信仰、人生伦理、美好情感的古代精神文化。中国古代女子发式的命名研究,从语言理据着手,探索出中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展现了存在于文化中语言的无穷魅力。写作过程中,笔者深感自身知识的薄弱与能力的欠缺,导致在对女子发式命名的语言理据和文化内涵的分析中还不够深入,对理论知识的运用缺乏灵活性,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略)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