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阿拉伯人的国语教育问题研究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80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20040722233619876
  • 日期:2020-02-22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本文是语言学论文,本论文以在以阿拉伯人的母语教育为出发点,梳理了其发展历程,分析了问题的产生原因,并对这一问题的后续发展作出预判,提出可行性举措。绪论以《犹太民族国家法案》修正案这一时事事件为基础,提出了政治因素对于语言教育发展的重要影响。评述了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并对在以阿拉伯人和语言教育作出了概念界定。第一章是论文的背景介绍,梳理了阿拉伯语在旧巴勒斯坦地区的发展历程和社会文化背景。第二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分别介绍了在以阿拉伯人的母语教育的发展历史,以及母语教育问题的产生原因。依照时间顺序,分别梳理了巴以分治前后在以阿拉伯人的母语教育,并从规划和实践两方面分别进行评述。据此提出在以阿拉伯人在母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第三章有针对性地分析这一问题的产生原因。主要按政治原因、经济原因和社会原因进行划分。最后本文从前瞻性视角对阿拉伯语在以色列的教育问题提出可能的前景探析,以及政策性的建议。对在以阿拉伯人实施举措以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母语教育现状的态度相对悲观,认为眼下的发展趋势注定是不可逆转的:阿拉伯语在以色列的社会地位只会日渐式微,而阿拉伯人的母语教育问题也将愈发严重。在此基础上,可实施的举措在最大程度上只能是减慢眼下这种恶化的趋势。

............

 

绪论

 

本文以以色列阿拉伯人的母语教育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创新性:首先,从研究内容上来看,在浏览中国知网上以“以色列语言教育”为主题的文献过程中,笔者发现国内对于该主题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巴以问题是绝对的研究热点,但针对语言教育,甚至语言问题的文献寥寥无几。国际学界对该议题已做过较为深入的研究,但却囿于阿拉伯学者和犹太学者在观点上的分歧而缺乏整体性和统一性。本文将以此为切入点进行补充。第二,在研究方法上,国内对以色列研究的早期成果主要涉及巴以冲突的形成、发展及其调解,整体较为宽泛,特点是政治化较强。本文创新性地使用语言教育相关的社会学理论和研究方法,分析以色列阿拉伯人母语教育的发展及成因,综合阿拉伯学者和犹太学者的观点进行辩证讨论,也因此使主题能够更加透彻地呈现出来,结构更为明朗。

.........

 

第一章 阿拉伯语在巴勒斯坦地区的发展历程及社会文化背景

 

第一节 巴以分治前的阿拉伯语语言概况
但专门研究多语教学评估机制的以色列社会语言学家埃琳娜·肖哈密在其研究中表示,所谓的“官方”一词是绝对受限的:尽管这一时期的法律条文明确规定,在各自族群的聚居区应使用其对应语言,但事实上并未实现语言间的完全平等。直到犹太人通过发起大规模抗议运动表达强烈不满之后,他们才被允许使用希伯来语发电报。24不难看出,犹太社会语言学家在对历史进行客观表述时仍掺杂了民族情感,并将各族群独立管理其语言教育定位为英国委任统治者“纯粹旨在节约资金的问题解决机制”。这一态度代表了大多数犹太人对于英国委任统治时期的语言政策的不满:所谓的英语、阿拉伯语和希伯来语都处于“官方地位”只是一种表面说辞,实质上三者从未平等过,希伯来语受到长期的不公正和歧视对待。
阿拉伯人的母语语言教育

 

第二节巴以分治后的阿拉伯语语言概况
社会语言学家费什曼所做的一项较早期的社会学调查27证实了官方语言地位这一术语在以色列的国家语境中的模糊性。更多的研究者认为,其原因可归结于以色列境内语言政策的地区属性:如何使用语言事实上由各区域政府来决定。语言规划中“习得规划”的提出者、以色列知名社会语言学家库伯在 1991 年的一项田野调查中举例说明这一问题。此外,在不同工作系统中,语言使用也会适时进行一定的调整。例如国家邮政系统于 1989 年将阿拉伯语文加入了其标识中,同年,国家警务部门将阿拉伯语从三语中剔除,只使用英语和希伯来语进行标识。28关于英语的书面规定与实际使用的差异固然重要,但希伯来语的崛起和阿拉伯语的衰败在建国之后理应是更为重要的议题。在 20 世纪初来到巴勒斯坦定居的德裔犹太人一度抱怨其生活困境:即便精通数种欧洲语言及阿拉姆语、意第绪语,他们也难以在巴勒斯坦这种阿拉伯语单语通行地区谋得一份工作以养活家人。因此他们不得不迅速学习并熟练掌握阿拉伯语.
在以阿拉伯人母语
........

 

第三章 以色列阿拉伯人的语言教育问题的产生原因............32
第一节 政治原因.........33
第二节 经济原因.....37
第三节 社会原因.......40
第四章 前景探析和政策性建议...................47
第一节 对阿拉伯语教育的预判.........48
第二节 可实施的举措...........50
结语.............53

..........

 

第四章 前景探析和政策性建议

 

第一节 对阿拉伯语教育的预判
阿拉伯语教育问题亦与族群间的冲突调解问题有较大关联:只有族群间找到合理的沟通方式,冲突才能逐步得到解决,教育和语言等衍生社会问题才能看到解决的曙光。针对这一问题,诸如卡森和勒维·维塞尔等社会语言学家于 2002年在梳理关于族群间冲突调解机制的各项研究报告后作出总结:只提供机会让冲突双方坐下进行谈判是远远不够的,尤其在这种冲突被定义为关乎民族主义,且兼具意识形态特色的历史遗留物时,解决冲突需要付出的努力程度远超预期。只有当情感和认知上的壁垒被打破,双边会谈才可能真正意义上卓有成效。否则,任何欲使得双方敞开心扉进行沟通对话的努力都从一开始就难以奏效107。

 

第二节 可实施的举措
尽管如上文所述,阿拉伯语在以色列的社会地位和教育实践日渐式微,这一趋势可以说是较难彻底从大方向上扭转的。但仍有一些相应举措可以减缓这一过程,或进一步扩大阿拉伯人的权利。社会语言学家提出了几种促进转型或语言发展和文化交融的可能模式,它们分别代表了不同派别的主张。首先,相对激进的是提倡双语教学的派别。他们希望希伯来语和阿拉伯语可以在语言教育中平起平坐,学习者们互相尊重彼此的语言和文化,直至整个社会语言模式被逐步影响甚至扭转。对此,社会语言学家基于双语教学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或许可行的解决办法。他们提出,双语教学对于国际冲突调解和改善族群间关系是很好的方式。研究表明,双语教学产生出的社会文化结果远超出语言学的范畴108。索默菲尔德、阿扎来和拉扎洛维茨等社会语言学家于 2007 年提出研究结论,认为双语教学是通向族群间合作、分享和平等的桥梁109。社会语言学家加西亚和康佳斯于 1995 年总结了双语教学的主要优势,诸如实现高水平的多语言能力、促进高水平学术研究的机会平等,同时完成积极的多语言和多元文化的身份塑造过程110。

...........

 

结语

 

本论文以在以阿拉伯人的母语教育为出发点,梳理了其发展历程,分析了问题的产生原因,并对这一问题的后续发展作出预判,提出可行性举措。 本文从前瞻性视角对阿拉伯语在以色列的教育问题提出可能的前景探析,以及政策性的建议。对在以阿拉伯人实施举措以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母语教育现状的态度相对悲观,认为眼下的发展趋势注定是不可逆转的:阿拉伯语在以色列的社会地位只会日渐式微,而阿拉伯人的母语教育问题也将愈发严重。在此基础上,可实施的举措在最大程度上只能是减慢眼下这种恶化的趋势。但由于这一部分的相关研究极为稀缺,同时受限于笔者个人的学术水平和知识结构,对于可实施的举措较难提出个人的建设性建议,因此笔者在这一部分所做的论述较为浅薄。对于这一方面,本研究做得不够深入,今后应加强进一步的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略)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