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孟子“劝说”言语行为的界定和分类
(一)孟子“劝说”言语行为的界定
在整理《孟子》的劝说言语行为语料时,我们发现,《孟子》的“劝说”言语行为中包含着“建议”“批评”等言语行为。“建议”“批评”与“劝说”言语行为有细微区别,在一般的“劝说”言语中,它们之间存在着交叉和并行,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1.“劝说”与“建议”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劝说”与“建议”同属于指令类言语行为,它们都是经由言语向听话人传递一定的意图,指使或期望对方做事或发生改变。“劝说”和“建议”行为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不同:说话者意图、话题内容。
(1)说话者意图
在建议言语行为中,由说话者根据听话者的行为提出建议。说话者只负责提出建议,对之后听话者是否采纳,并不十分在意;而劝说言语行为中,劝说者希望劝说对象尽可能地采纳自己的建议,从而转变想法,改正不当的态度或行为。以上两种言语行为中说话者的干预强度略有差异。例如:
[1]孟子谓蚳鼃④曰:“子之辞灵丘而请士师,似也,为其可以言也。今既数月矣,未可以言与?”蚳鼃谏于王而不用,致为臣而去。(公孙丑章句下 第 5 章)
孟子对蚳鼃进行建议时,只运用了反问句来提醒蚳鼃向齐王进言,并没有采用过多的语用策略,表明孟子对于此事的干预强度并没有那么大。
.......................
(二)孟子“劝说”言语行为的分类
劝说作为一种常见的交际手段,包含在日常沟通、商业传播、政治讲演等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对收集的劝说语料进行具体分析,孟子“劝说”言语行为的分类标准有两种:一种是根据劝说对象的地位,一种是根据受劝者在场的情况。
1.按劝说对象地位分类
《孟子》一书中记录了孟子与其他各家思想的论争、对弟子的言传身教和游说诸侯等内容,因此,劝说对象的身份和地位也是各不相同。在分析孟子的“劝说”言语行为语料后,本文根据语料中提供的孟子和劝说对象之间的等级关系进行了分类,包括孟子对权贵劝说,对学生劝说和对其他人的劝说三类。
(1)对权贵劝说
孟子对权贵的劝说语料共有 47 条,约占总语料的 44.8%,占了较多比重。这些劝说语料记录了孟子带领学生周游列国时的言语行为,劝说对象包括宋、滕、魏、齐、梁等诸侯国的诸侯、大夫等权贵,目的是劝说各国施行仁政。在进行劝说言语行为时,由于孟子的地位或者职位比劝说对象低,因此孟子对不同的劝说对象运用了不同的劝说策略。例如:
[7]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梁惠王章句上 第 5 章)
梁惠王对孟子说之前魏国很强大,但是到了他即位的时候,魏国被齐国杀得大败,还牺牲了他的大儿子,后来魏国又被秦国和楚国夺去了国土,他想请教孟子如何才能报仇雪恨,孟子通过修正策略、假设策略来劝说梁惠王不要通过武力抗击秦国、楚国,要靠施行仁政获得民心,这样才能真正的天下无敌。
.........................
二、孟子“劝说”言语行为的语用特点
(一)巧用称谓语
称谓语是反映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一套名称,由身份、职业等得来的,在劝说言语行为的背景下,称谓语的选择对劝说目的的实现是不可或缺的。孟子劝说语中的称谓语包括第一人称称谓和第二人称称谓。下面将根据具体的语料分析孟子“劝说”言语行为中称谓语的使用情况。在统计称谓词时将除去引用前人之言,引用前代典籍,对话者关系不明以及听话人自称的情况,只研究孟子进行劝说时使用的称谓词。
1.第一人称称谓语的运用
语料统计发现,在孟子的劝说言语行为中,第一人称称谓有:“吾”“我”“予”“臣”“轲”。
(1)吾
“吾”共出现 27 次,用于对学生劝说 12 次;用于对其他人劝说 9 次;用于对权贵劝说 6 次。例如:
[1](孟子)曰:“……吾闻之也:君子不以天下俭其亲。”(公孙丑章句下 第 13 章)[对学生]
[2]孟子谓宋勾践①曰:“子好游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尽心章句上 第 9 章)[对其他人]
[3]孟子对(滕文公)曰:“是谋非吾所能及也……”(梁惠王章句下 第 13 章)[对君主]
“吾”在孟子的劝说语中主要用于上对下(主要对学生、对比自己年轻的权贵或其他人)的劝说中,体现出孟子对学生和年轻人劝说时的温和和不厌其烦,使劝说者更加容易接受他的劝说。
..........................
三、孟子“劝说”言语行为的语用策略分析 ..................................... 26孟子对蚳鼃进行建议时,只运用了反问句来提醒蚳鼃向齐王进言,并没有采用过多的语用策略,表明孟子对于此事的干预强度并没有那么大。
.......................
(二)孟子“劝说”言语行为的分类
劝说作为一种常见的交际手段,包含在日常沟通、商业传播、政治讲演等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对收集的劝说语料进行具体分析,孟子“劝说”言语行为的分类标准有两种:一种是根据劝说对象的地位,一种是根据受劝者在场的情况。
1.按劝说对象地位分类
《孟子》一书中记录了孟子与其他各家思想的论争、对弟子的言传身教和游说诸侯等内容,因此,劝说对象的身份和地位也是各不相同。在分析孟子的“劝说”言语行为语料后,本文根据语料中提供的孟子和劝说对象之间的等级关系进行了分类,包括孟子对权贵劝说,对学生劝说和对其他人的劝说三类。
(1)对权贵劝说
孟子对权贵的劝说语料共有 47 条,约占总语料的 44.8%,占了较多比重。这些劝说语料记录了孟子带领学生周游列国时的言语行为,劝说对象包括宋、滕、魏、齐、梁等诸侯国的诸侯、大夫等权贵,目的是劝说各国施行仁政。在进行劝说言语行为时,由于孟子的地位或者职位比劝说对象低,因此孟子对不同的劝说对象运用了不同的劝说策略。例如:
[7]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梁惠王章句上 第 5 章)
梁惠王对孟子说之前魏国很强大,但是到了他即位的时候,魏国被齐国杀得大败,还牺牲了他的大儿子,后来魏国又被秦国和楚国夺去了国土,他想请教孟子如何才能报仇雪恨,孟子通过修正策略、假设策略来劝说梁惠王不要通过武力抗击秦国、楚国,要靠施行仁政获得民心,这样才能真正的天下无敌。
.........................
二、孟子“劝说”言语行为的语用特点
(一)巧用称谓语
称谓语是反映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一套名称,由身份、职业等得来的,在劝说言语行为的背景下,称谓语的选择对劝说目的的实现是不可或缺的。孟子劝说语中的称谓语包括第一人称称谓和第二人称称谓。下面将根据具体的语料分析孟子“劝说”言语行为中称谓语的使用情况。在统计称谓词时将除去引用前人之言,引用前代典籍,对话者关系不明以及听话人自称的情况,只研究孟子进行劝说时使用的称谓词。
1.第一人称称谓语的运用
语料统计发现,在孟子的劝说言语行为中,第一人称称谓有:“吾”“我”“予”“臣”“轲”。
(1)吾
“吾”共出现 27 次,用于对学生劝说 12 次;用于对其他人劝说 9 次;用于对权贵劝说 6 次。例如:
[1](孟子)曰:“……吾闻之也:君子不以天下俭其亲。”(公孙丑章句下 第 13 章)[对学生]
[2]孟子谓宋勾践①曰:“子好游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尽心章句上 第 9 章)[对其他人]
[3]孟子对(滕文公)曰:“是谋非吾所能及也……”(梁惠王章句下 第 13 章)[对君主]
“吾”在孟子的劝说语中主要用于上对下(主要对学生、对比自己年轻的权贵或其他人)的劝说中,体现出孟子对学生和年轻人劝说时的温和和不厌其烦,使劝说者更加容易接受他的劝说。
..........................
(二)喜用疑问句
在孟子“劝说”言语行为中,疑问句的使用是其劝说语言运用的一大亮点。据统计,“孟子的疑问句共 466 条,占该书全部句子 1952 例的 25%”①。孟子大量运用疑问句,对劝说对象进行启发、引导,加强其劝说效果。孟子在劝说言语行为中灵活运用各类疑问句,使自己处于劝说的有利位置,步步深入,巧妙引发劝说对象对劝说主题的思考,理顺劝说对象思路,并运用反问加强语势,激发劝说对象的自省意识,更好地达到劝说目的。
在孟子的“劝说”言语行为语料中,共使用疑问句 127 次,包括反问句、询问句、设问句。下面我们将针对孟子的“劝说”言语行为中疑问句进行语用分析。
在孟子“劝说”言语行为中,疑问句的使用是其劝说语言运用的一大亮点。据统计,“孟子的疑问句共 466 条,占该书全部句子 1952 例的 25%”①。孟子大量运用疑问句,对劝说对象进行启发、引导,加强其劝说效果。孟子在劝说言语行为中灵活运用各类疑问句,使自己处于劝说的有利位置,步步深入,巧妙引发劝说对象对劝说主题的思考,理顺劝说对象思路,并运用反问加强语势,激发劝说对象的自省意识,更好地达到劝说目的。
在孟子的“劝说”言语行为语料中,共使用疑问句 127 次,包括反问句、询问句、设问句。下面我们将针对孟子的“劝说”言语行为中疑问句进行语用分析。
1.反问句
反问句是疑问句的一种,又被称为反诘。它属于无疑而问,不要求回答,且不必回答。同样一种内容用陈述句表达的效果和用反问形式表达其效果是不一样的。一般说来,反问句在劝说语中使用,其语气更强烈,会使劝说内容成为更突出的部分来引起劝说对象的注意和思考,增强劝说行为的效果。反问句在孟子的“劝说”言语行为中共出现 74 次。
(1)否定性的反问句
否定性的反问句中没有否定词,虽然形式上是肯定的,但实际意义是否定的,即以反问的形式来表示否定的内容。在孟子“劝说”言语行为中,否定性的反问句出现了 53 次。孟子通过带否定性的反问句,加强了劝说的语势,给劝说对象一种潜在的强制性,明确地反应了劝说者心目中的看法,表明自身立场,并对劝说对象造成一定的心理“压迫”,驱使对方更加主动地接受劝说,例如:
[16]曰:“夫尹士恶知予哉?千里而见王,是予所欲也;不遇故去,岂予所欲哉?……予岂若是小丈夫然哉?谏于其君而不受,则怒,悻悻然见于其面,去则穷日之力而后宿哉?”(公孙丑章句下 第 12 章)
孟子在劝解尹士时,用了三句否定性的反问句,可见孟子的激动情绪以及表达了劝谏不被王采纳,不得不离开齐国的无奈。一番陈词下来,尹士意识到自己对孟子的误解,理解了孟子的无奈和沮丧。
...........................
反问句是疑问句的一种,又被称为反诘。它属于无疑而问,不要求回答,且不必回答。同样一种内容用陈述句表达的效果和用反问形式表达其效果是不一样的。一般说来,反问句在劝说语中使用,其语气更强烈,会使劝说内容成为更突出的部分来引起劝说对象的注意和思考,增强劝说行为的效果。反问句在孟子的“劝说”言语行为中共出现 74 次。
(1)否定性的反问句
否定性的反问句中没有否定词,虽然形式上是肯定的,但实际意义是否定的,即以反问的形式来表示否定的内容。在孟子“劝说”言语行为中,否定性的反问句出现了 53 次。孟子通过带否定性的反问句,加强了劝说的语势,给劝说对象一种潜在的强制性,明确地反应了劝说者心目中的看法,表明自身立场,并对劝说对象造成一定的心理“压迫”,驱使对方更加主动地接受劝说,例如:
[16]曰:“夫尹士恶知予哉?千里而见王,是予所欲也;不遇故去,岂予所欲哉?……予岂若是小丈夫然哉?谏于其君而不受,则怒,悻悻然见于其面,去则穷日之力而后宿哉?”(公孙丑章句下 第 12 章)
孟子在劝解尹士时,用了三句否定性的反问句,可见孟子的激动情绪以及表达了劝谏不被王采纳,不得不离开齐国的无奈。一番陈词下来,尹士意识到自己对孟子的误解,理解了孟子的无奈和沮丧。
...........................
(一)孟子“劝说”言语行为的具体语用策略 ................................. 26
(二)孟子“劝说”策略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 34
四、孟子“劝说”言语行为的语用原则 ........................ 40
(一)知己知彼原则 .................................. 40
(二)循循善诱原则 .................................... 41
(三)有的放矢原则 .................................... 42
四、孟子“劝说”言语行为的语用原则
(一)知己知彼原则
知己知彼原则主要是指在言语交际过程中,注意观察劝说对象的背景和实力,以及在接受劝说时对方的心理状态和变化反应,力求能够充分掌握劝说对象的心理信息,为之后进行劝说行为提供方向和策略参考。
孟子在对劝说对象进行劝说时,首先了解对方的真正实力背景和性格。在明确对方具体情况后,观察劝说对象在劝说之前所处的心理状态。当劝说对象是权贵时,就要把劝说者与劝说对象之间的利益关系全部分析清楚,并在进行劝说时,及时根据对方的反应来调整自己的劝说内容和策略。知己知彼原则主要为“软硬兼施”策略服务。“软硬兼施”策略包括赞美策略、警示策略和假设策略,这三条策略都是根据劝说对象的背景、劝说前心理状态而选择的。
在对当权者进行劝说时,如果当权者此时情绪高涨、饱满,劝说者要适当地打压一下对方的情绪,采取警示策略,使受劝者头脑冷静下来,能够虚心地听取接下来的劝说内容;但如果当权者处于烦恼忧愁、郁郁寡欢的情绪中时,那么劝说者可以采用赞美策略,给予适当的鼓励和安慰,引起劝说对象的兴趣和注意力,配合假设策略,使受劝者对劝说内容更加具有认同感,更易接受之后的劝说。#p#分页标题#e#
.........................
结语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