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维译本《第九个寡妇》人物对话与译法分析
1.1 人物对话概述
在本文的研究中,出现大量对小说人物对话的列举与分析,如何定义人物对话、小说中有多少人物对话以及如何对人物对话进行分类是本节讨论的重点。
本文认为,发话人与释话人在同一场景下,在讨论某一件事情的过程中产生的所有有效的话语视为一段对话。基于这一定义将对话模型分为四种:(1)发话人 A 与释话人 B 之间的对话;(2)发话人 A、B 与释话人 C、D 之间的对话;(3)发话人 A、B 与释话人 C 之间的对话;(4)发话人 A 与释话人 B、C 之间的对话。
依照上述对人物对话的定义,将《第九个寡妇》中人物对话进行归纳汇总,统计全书人物对话数目如下:
..............................
1.2 翻译策略
翻译策略分为“归化”和“异化”两种,是由美国翻译理论家 Lawrence Venuti 于1995 年提出的,其实质是意译和直译的延伸。翻译策略是翻译活动中,为实现特定的翻译目的所依据的原则和所采纳的方案的集合①。通过分析译者翻译过程中所采用的翻译策略,能更加清晰地把握译者的翻译倾向和文化取向。
1.2.1 归化
归化是将源语本土化,简单的理解就是让译文和读者靠拢。将译入语所包含的内涵通过各种翻译方法与译出语相契合。在原文文义不变的前提下对相应语句进行意译,让读者明白原文所表达的含义。
在使用归化的翻译策略时译者主张利用译出语特有的表达习惯翻译译入语。例如:
...............................
第二章 对话翻译与语境顺应
2.1 物理世界中的顺应
时间指示词和空间指示词是语言选择锚定于物理世界的两种研究得最多的,同时也是最明显的方式。① 物理世界主要体现的是时间与空间的指示关系。《第九个寡妇》中有大量的时代特色词,在翻译这些特色词的时候,不仅需要对应文意,更要反映出时代特点,例如:
大饥荒时期家家都已经没有吃的了,孙怀玉家里还存有五斤面粉,这是孙怀清和其妻子在最饿的时刻产生的一段的对话。妻子的话语中提到“光绪三年”一般情况下翻译该词会替换为公元 1877 年以清晰年代。然而译者在翻译时直接采用直译的方法译为“guɑ??vni? v?in?i jili(光绪三年)”,这里采用这种方法在时间上顺应了原文,贴合了小说背景所处的年代人们的表达方式,更是加强了中华文化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认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也是顺应论在翻译实践中的价值体现。
............................
2.2 社交世界中的顺应
社交世界是交际环境中最重要的方面①,根据社交场合的不同,发话人、释话人身份高低的差异,其言语行为必将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制约。译者在翻译时,需要高度的敏锐性来洞察社交差异,根据不同的语境和社会关系,选择不同的词语以顺应原文所表达的深刻内涵。
2.2.1 社会关系的顺应
2.2.1 社会关系的顺应 小说中由于人物的社会地位不同,同样的称谓会被赋予不同的社交含义,文章中人物对话间多次出现“二大”,然而所代表的意义却不同,例如:
.............................
第三章 对话翻译中语言结构的选择和顺应 ......................... 22
3.1 语音层面 ................................. 222.2 社交世界中的顺应
社交世界是交际环境中最重要的方面①,根据社交场合的不同,发话人、释话人身份高低的差异,其言语行为必将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制约。译者在翻译时,需要高度的敏锐性来洞察社交差异,根据不同的语境和社会关系,选择不同的词语以顺应原文所表达的深刻内涵。
2.2.1 社会关系的顺应
2.2.1 社会关系的顺应 小说中由于人物的社会地位不同,同样的称谓会被赋予不同的社交含义,文章中人物对话间多次出现“二大”,然而所代表的意义却不同,例如:
.............................
第三章 对话翻译中语言结构的选择和顺应 ......................... 22
3.2 词汇层面 ............................... 23
3.3 语篇层面 ............................... 24
第四章 对话翻译顺应的动态过程与意识突显 ...................... 26
4.1 语言选择与动态顺应 ............................ 26
4.2 顺应过程的意识突显 .............................. 27
第五章 存在问题及优化对策“五准则” ........................... 30
5.1 译作偏误分析 ................................... 30
5.2 优化对策“五准则” ................................. 32
第五章 存在问题及优化对策“五准则”
5.1 译作偏误分析
本节将从翻译非顺应、顺应与对等相违背与双关隐语的“意形”失衡三个角度,对译文进行客观评价。
5.1.1 翻译中非顺应现象
原文中高频率出现方言词汇,译者在对方言词汇的理解上存在或多或少的偏差,没有体现对原文的顺应性,下面我将列举具体实例分析:
..............................
结语
严歌苓长篇小说《第九个寡妇》运用极其简洁的笔墨,对近半个世纪的中国农村和社会做了跳跃性但又能解释时代本质的描述。小说运用二十六万字就写出一段相当复杂的人性历史,叙说了近半个世纪中国农村的变迁,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本文以《第九个寡妇》为母本,以顺应论为指导,以人物对话为着眼点,通过三部分,五章节具体分析了《第九个寡妇》中人物对话的维吾尔语翻译问题。从宏观角度入手分析《第九个寡妇》维吾尔译作人物对话译法,介绍翻译人物对话时所遵循的翻译原则与语用原则,用具体实例阐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使用的翻译方法及技巧;以顺应论为理论指导构建分析框架,从语境、语言结构、顺应的动态过程以及意识突显四个方面对人物对话翻译进行分析,通过具体实例分析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人物对话的物理世界、社交世界以及心理世界的顺应,从微观层面对译文人物对话的音节、词汇、语篇进行动态分析,从对话翻译顺应的动态过程与意识突显角度入手,剖析译者翻译人物对话时选词、择词的原因;通过对人物对话翻译的客观评述,总结出翻译应遵循“慎”“达”“顺”“应”“润”五准则。
通过原作与译作对比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通过多维度分析译文人物对话的翻译原则、翻译策略、翻译方法、翻译技巧,总结出译者翻译文章运用两种策略并举,多种技巧结合的翻译方法,使译文对话更贴近生活、突出人物性格也使译文语句富有活力。
(2)在翻译人物对话过程中,应合理使用多种翻译方法相结合的手段进行再创作。在遇到有特殊意义背景的词汇,应采用注释法对相应词汇进行解释说明,以确保意义的完整性和语篇衔接的顺畅性。
(1)通过多维度分析译文人物对话的翻译原则、翻译策略、翻译方法、翻译技巧,总结出译者翻译文章运用两种策略并举,多种技巧结合的翻译方法,使译文对话更贴近生活、突出人物性格也使译文语句富有活力。
(2)在翻译人物对话过程中,应合理使用多种翻译方法相结合的手段进行再创作。在遇到有特殊意义背景的词汇,应采用注释法对相应词汇进行解释说明,以确保意义的完整性和语篇衔接的顺畅性。
(3)凡事不能一概而论,翻译是一门综合学科,单一理论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要统筹全局,综合考量,运用恰当策略遵循切实理论开展翻译。
参考文献(略)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