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多模态隐转喻视角下的奥运会会徽意义之语言学研究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41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9070311501619082
  • 日期:2019-06-04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本文是一篇语言学论文,文章运用多模态隐转喻理论,选取 1896 年至 2016 年共 28 届夏季奥运会(因世界大战有三届未举行)的 28 个奥运会徽作为研究对象。奥运会会徽隐喻主要涉及颜色、图像、文字等模态,因此本文旨在从多模态隐喻理论出发,运用概念整合理论,结合概念隐喻理论和概念转喻理论,构建多模态隐喻理论模型,通过对奥运会会徽的的分析解释多模态隐转喻理论,希望本文的研究能拓宽多模态隐转喻研究的范畴,发掘更大的研究空间。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国外研究现状认知语言学范畴的内容主要
在概念隐喻和概念整合的研究中。1996 年出版的《广告中的图画隐喻》在“多模态隐喻开山鼻祖”Forceville 发表之后,多模态隐喻研究以此为契机展开。它在广告中使用隐喻并在广告中解释图像隐喻,它也将隐喻图像分为四类:单一图像隐喻、双重图像隐喻、图像明喻和文本图像隐喻,并提出文本和图像是相互补充、相互影响的关系,这种观点是研究后来的非语言隐喻的依据。Forceville 和 Urios-Aparisi 于 2009 年联手编纂的论文集《多模态隐喻》,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文章将单一模态隐喻和多模态隐喻进行了细致的区分,同时阐释了概念隐喻在不同的语类中运用。他们一共收集 18 篇论文,覆盖广告、漫画、音乐、口语、电影等的语料,以 Forceville 为首的学者冲破了传统隐喻研究的桎梏,不仅在语言隐喻方面进行了讨论,同时还在图像隐喻等其他视觉隐喻形式进行了研究,从而扩宽了多模态隐喻的研究视角。
学者 Yu 从构建的认知语义学角度分析,选择奥运闭路电视广告作为多模态话语。他指出,广告中的鸟儿由世界各地的鸟儿所筑成,是源于 2008 年奥运会主题“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鸟巢作为源域可映射到诸如“团结”“和谐”的靶域中[1]。这则广告中的源域是衔着细枝飞往北京筑巢的鸟儿,而靶域就是努力为奥运会做贡献的各国人民。与此同时,Yu(2011b:595-628)将电视广告“京剧集萃”结合起来纪念北京奥运[2]。广告是通过这样一个比喻来设想的:“北京奥运相当于中国戏剧在世界舞台上的出现。”
综上所述,学者 Yu 在认知语言学的世界中为多模态隐喻的研究发挥了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涉及的广泛语类包括教育类、奥运类和戏剧类。用视听语言形式来分析集中体现隐喻情况,并对意义构建流程开展全面说明。当然这还不是全部,还可以紧密联系实践,拓展雕像、纪念碑等领域,并将语言理论从隐喻理论加入概念整合理论,这样更是对理论的完善与应用的创新。
...........................

第二节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多模态隐喻的研究成果较少,相关研究论文著作较少,大部分都是对国外代表人物的理论进行介绍并加以分析。其中大部分的内容和形式是依托于外国代表人物的理论支撑。他们认为隐喻思维,不仅在语言,而且在广告、影视、音乐、动漫、雕塑等认知活动的方式,也可以通过其他符号,如图像、声音、色彩等。
对多模态语篇隐喻意义的构建的研究方面,认知语言学以多模态隐喻为出发点。如冯德正、邢春燕(2011)[1]以汽车广告作为语料,通过空间隐喻运用到方位联系和人际交往中,而且将语言、图像等多种意义符号连成整体;张辉、展伟伟(2011)指出复合隐喻与转喻在广告应用程序建立动态的过程,并说明了模式中的图形广告的隐喻之间的关联,潘艳艳(2011)[2]探讨了在多模态隐喻形成过程中源域的关键作用,借助政治漫画的语料,主要体现在语料的选择和内部的文化含义以及对身份的重新构建。孙毅、周婧(2016)[3]运用多模态理论,以世界各国国旗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各国国旗的颜色、图形、图像和文字等不同符号之间的构成关系,同时揭示国旗背后的深刻含义。通过多模态隐喻理论与具体语类的结合,证实了多模态隐喻的实质和认知构建过程。这一研究丰富了隐喻研究的语类库,同时也拓展了研究思路。顾征认为,多模态隐喻是基于概念隐喻和概念整合理论上的。他研究了多模态各部分的关联,以展示其整体意义的构建。动态主要体现在:文本与图像文本的相辅相成不可分割,行为过程与图像隐喻,概念过程和图像隐喻之间的关联。这项研究补充了隐喻,对研究多模态隐喻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

..............................

第二章 多模态隐转喻的理论依据

第一节 隐喻的相关理论
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2]1157中,隐喻是比喻修辞中的一种,不用“如、像、似、好像”等比喻词,把某事物比拟成和它有相似关系的另一事物。“隐喻”(metaphor)源自于希腊词素“meta+phpra”,其基本含义是“由此及彼”,即用一类事物来表征另一类事物。古往今来多学者,从哲学、修辞学、认知心理学等不同视角,采用不同方式和方法,对这一特殊的语言现象进行了大量研究,并作出了不尽相同的定义。在概念隐喻理论中,隐喻是一种概念操作,是从一个概念域向另一个概念域的结构映射。在跨域认知映射中,两者间存在着一种实体对应关系,其简化公式为: A IS B 或 X IS Y。其中,A 或 X 为目标域,B 或 Y 为始源域。依据概念隐喻理论,诸如“生活是旅途”(Life is a journey)、“时间是金钱”(Time is money ) 等隐喻概念,亦称概念隐喻,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概念系统中,体现在我们的现实语言中。只不过在日常语言交流中,我们并没有意识到它们的存在。如果意识到了,对所使用的隐喻式表达就会理解得更加透彻。
Lakoff & Johnson 在提出隐喻的定义时,从始源域、目标域、映射、理想认知模式和意向图示等方面对隐喻进行了界定。
原始域指的是我们熟悉隐喻表达的概念域,目标域是指隐喻表达应用的概念领域。隐喻是使用我们熟悉的源域来解释抽象、陌生的目标域,源域和目标域之间是对应关系。映射通过连接两个区域,它使用已知的源域来解释抽象和未知的目标域。
从认知的角度来看,多模态隐喻的主要切入点是概念隐喻理论。人的概念系统是完全隐喻的,语言是概念隐喻的物质载体。隐喻搜索的焦点总是反映在它的语言中。
莱考夫和约翰逊分为三种类型的隐喻:结构隐喻,空间隐喻和实体隐喻。[1]61结构隐喻:一种概念结构来构造另一种概念。就像“时间就是金钱”的概念隐喻一样,时间由金钱的概念提炼和理解的。构成货币概念的许多子概念都是在时间概念中设计的。在概念结构中,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把时间隐喻分成三个相互关联的概念结构,即“时间是金钱(Time is money ),“时间是一种有限的资源”(Time is a limited resource),和“时间是一种有价值的商品”(Time is a valuablecommodity )。
.........................
 
第二节 隐喻与转喻
一、转喻的相关理论
传统的语言学派将转喻界定为用一件事物名称去替代另一种相关联的事物名称的修辞手段。自莱考夫和和约翰逊于 1980 年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问世以来,学界对于隐喻的研究如火如荼,相比之下,与隐喻密切相关的转喻研究似乎受了冷落,至今没有统一的理论结构。但莱考夫和约翰逊指出:隐喻主要是将一个事物比拟成另一个事物,其主要功能是帮助理解,而转喻的主要功能在于指代,即用一个事物来代替另一个事物,它不仅仅是一种指代手法,也能起到帮助理解的作用[2]33。这让我们认识到转喻不仅仅是修辞手段,而是和隐喻相类似的一种认知方式。之后莱考夫于《女人、火和危险的事物》中第五章内容在理想认知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转喻模式,而且通过概念结构分析了转喻模式的特点。主要包括五个特征:1.出于某种目的,在某些语境中不言而喻地有一个“目标”概念 A。2.某个结构概念包括概念 A 和另一个概念 B。3.B 或是 A的一部分,或在概念结构中与 A 具有紧密联系。更准确地说,在该概念结构中,选择 B 也就意味着确定 A。4.与 A 相比,B 更容易理解、记忆和识别,或者在一定语境中对既定目的更有用。5.转喻模式是指 A 与 B 在概念结构中发生关系,即特指 B 对 A 产生作用的模式。兰盖克认为转喻过程是一个概念实体经由另一个实体心理的认知过程,他把转喻看做一个概念参照点现象,也是一种活跃现象。克罗特夫(W.Croft)突破了认知域的范围,在更宏观的认知域矩阵中对转喻进行研究,认为转喻过程是对认知域矩阵某个认知域的凸显(Croft,1993)。例如“他一直喜欢读莎士比亚。”“莎士比亚”指的是靶域中莎士比亚的文学作品,是莎士比亚这个著名戏剧作家矩阵域中的次域。这些转喻研究都是从认知角度出发的,具有非凡的意义。
...........................#p#分页标题#e#
第三章 多模态奥运会会徽隐喻现象的分类及概念隐喻阐释................................15
第一节 植物图像隐喻类型.............................15
第二节 动物图像隐喻类型..............................17
第三节 人物图像隐喻类型...............................18
第四章 多模态奥运会会徽转喻现象的分类及概念转喻阐释................................23
第一节 建筑图像转喻类型......................................23
第二节 其他图像转喻类型..................................24
第五章 多模态会徽隐喻的概念整合梳解脉络..................26
第一节 植物图像隐喻.....................................27
第二节 动物图像隐喻..................................29

第五章 多模态会徽隐喻的概念整合梳解脉络

第一节 植物图像隐喻

这枚奥运会会徽由文字和图像这两种模态共同构成的。其中,信息的内容是上下分布的,文字模式大多位于图像的顶部,图像模式位于底部。小字体文字和图像与“奥运会”口号相互联系,将奥运精神与橄榄枝形象地结合在一起。最上边的文字凸显了奥运会的名称。
会徽中涉及两个输入空间:源域空间是“由文字、图像两种模态组成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会徽”,目标域空间是“奥林匹克精神”。两部输入空间之间存在着部分关系:“五环”集中体现世界五大洲团结、人与人之间和谐,“橄榄枝”体现奥运世界和平的最高目标,文字模态映射了奥运会的精神,合成空间经过重新组合和扩展构建出整体意义:和平、勇于攀登的奥运精神。
........................

结语
多模态隐喻指用不同的媒介符号来呈现源域和目标域从而形成的隐喻,它是认知隐喻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动态性和互动性两大特点。多模态隐喻研究主要体现在漫画、广告、电影和语言教学等方面,主要通过探析不同符号文字、图像、声音等的共同作用,来实现建构多模态隐喻的意义。
以 Forceville 为代表,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进行多模态话语分析。而多模态隐喻就奥运会会徽为研究对象的研究相对较少,文章运用多模态隐喻理论,选取1896 年至 2016 年共 28 届夏季奥运会(因世界大战有三届未举行)的 28 个奥运会徽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多模态隐喻理论进行研究,概述多模态隐喻在国内外研究及发展现状,搭建多模态隐喻整合模型,继而通过对奥运会会徽的的分析解释多模态隐喻理论的价值。希望本文的研究能拓宽多模态隐喻研究的范畴,发掘更大的研究空间。
从语料上分析,本文选的语料是奥运会会徽,奥运会会徽范围包括夏季和冬季奥运会以及每一届的残奥会的会徽,但笔者只选了夏季奥运会会徽,就缩小了语料的范围。
目前,学术成果较少。理论基础主要是多模态隐喻理论,建立多模态隐喻奥运会会徽的理论分析框架的理论。通过会徽中多模态符号共同作用来表达隐喻意义,使得奥运会会徽传达的意义可以变得更加清晰直观。
参考文献(略)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