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语言学论文,语言学的历史非常古老。人类最早的语言研究是从解释古代文献开始的,是为了研究哲学、历史和文学而研究语言的。中国在汉朝时产生了小学,包括文字、音韵和训诂。在印度和希腊,公元前4世纪到3世纪,就建立了语法学。(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上海论文网为大家推荐一篇语言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选题意义
(一)选题缘起
在现代汉语中,“有”型存在句使用频繁,很受语言研究者关注,相关研究也较多。但在语言中还有一些“有”字句,却不是表示“处所+有+存在物”,例如“粗中有细、大中有小、勇中有谋”。通过搜集、观察语料,我们发现除了上面举出的四字格的形式,还存在非四字格的形式,如“同中有异曲、异中有同律、开朗中有沉敛、豪放中有婉约”。同时我们还发现这类词语在报刊、著作中被大量使用,在微博中也偶有使用。它们语言形式简洁,表达效果鲜明、生动。这些词语中有的已经被人们视作固定短语使用,有的则是临时组合,但它们在词义和表达上有较多相似之处,并且有其自身的特点和独特的表达效果。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搜索,笔者发现这类语言现象目前还没有人系统研究,有着较大的研究空间。由于在这类结构中,“中”和“有”是不变的,其余部分可以变换,笔者将它们统一概括为“X 中有 Y”,拟从语义、语法、语用三个平面进行考察、分析。
(二)选题意义
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检索,我们发现:目前还没有专门研究“X 中有 Y”构式的文章,对“X 中有 Y”这一构式的句法、语用、语义特点仍没有系统的概括总结,这一构式的使用规律也尚不明确。我们认为“X 中有 Y”构式存在着较大的研究空间。从汉语构式研究的角度看,“X 中有 Y”的研究应是汉语四字格及构式研究中的基础性内容,对“X 中有 Y”构式的系统分析以及其使用规律的挖掘,不仅可以丰富现代汉语构式的研究,也为汉语构式语法的发展添砖加瓦。另外,本文的研究结合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从认知的角度分析该构式的形成和意义,这些分析问题的方式、方法将会给未来汉语语言现象的研究提供某些新的观察点。从应用层面看,首先,该研究可以为从事文学创作、新闻编辑等工作的人提供了“X 中有 Y”使用的标准,避免误用,同时也为我们在今后的实际交流中正确运用该语言形式提供了便利。其次,“X 中有 Y”构式的研究对对外汉语教学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尤其是将该构式中 X 与 Y 的意义关系和整体的构式义融入对外汉语教学,可以帮助汉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该构式。
...........
二、研究现状
(一)构式语法理论的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构式语法理论(Construction Grammar)是一批学者于 20 世纪 80-90 年代,在认知语言学理论的背景下,以 Fillmore 的框架语义学为基础,在对 Chomsky 的形式语言学理论的批判、反思中逐步形成的一个新的语法理论体系。构式语法理论认为:语法格式,并不是由生成规则或普遍原则的操纵而生成的,即“句法不是生成的”;词汇与语法结构并没有绝对的界限;每个句法格式都表示一种独立的意义。构式语法理论认为构式是形式与意义的结合,形式的不同意味着意义的不同。此外,构式语法理论还认为一些边缘现象也可以表现一般的语言规律,同样具有研究价值。本文选取了 Goldberg 的构式语法理论为理论基础。Goldberg(1995/2007)对构式所下的定义为:“假如说是一个独立的构式,当且仅当 C 是一个形式(Fi)和意义(Si)的对应体,而无论形式或意义的某些特征,都不能完全从 C 这个构式的组成部分或另外的先前己有的构式完全推知,就都可称为构式。”(参见王寅《构式语法研究(上卷):理论思索》)这一构式的定义也成为此后学者界定构式的重要标准。Goldberg 已经运用构式语法理论分析了“英语双及物构式”“英语致使—移动构式”“英语动结构式”及“英语 way 构式”,解释了一些英语中结构语法与生成语法无法解释的语言现象。
...........
(二)汉语格式的研究现状
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就有学者注意到了汉语格式,陆志伟(1956、1957)就对“千……万……”、“有……无……”等格式是词还是词组进行了探讨。之后,陈望道(1976)阐述了“镶嵌”这种辞格。马国凡(1983)关注了一些成语“格式化”现象。吕叔湘(1980)及武柏索(1984)总结了一些具体的汉语格式。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汉语格式研究有了进一步发展。莫彭玲(1986)阐释了格式研究的方法,包括“宏观”、“微观”、“共时”、“历时”等方面。张清常(1990)对四字词语进行了研究。此外,还出现了一些专门归纳汉语格式的词典,如《现代汉语常用格式例释》、《现代汉语实用语型》、《四字语型及应用》。到九十年代中期后,学者们对待嵌格式的研究更加丰富。寿永明(1997)、王树瑛(1999)、罗耀华(2002)、邓英树(2002)对“不……不……”的分类进行了分析。 骆小菊(2002)、丁秀菊(2003)、孙艳(2005)对数字镶嵌四字格进行了探讨。此外,越来越多的汉语待嵌格式被关注,包括“又……又……”、“爱……不……”、“有……有……”、“……来……去”、“不……而……”、“连……带……”、“……声……气”等。经过学者们不断的探索,汉语格式的研究由最初的零散、不成系统,到现在的专题化、系统化,不仅研究的格式越来越丰富,研究角度也越来越多样化,包括韵律学角度、词典学角度及认知语言学角度等等。近年来,更多学者将分析汉语格式的视角转移到了构式、概念整合及转喻、隐喻等角度。学者们也越来越重视、越来越努力挖掘汉语格式的整体意义,不仅包括格式的字面意义,还包括感情义、强调义、比喻义等主观意义。本文在研读格式研究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拟运用结构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多角度地对“X 中有 Y”构式进行分析。
..........
第三章“X 中有 Y”的构式分析...........19
一、“X 中有 Y”的构式特征..........19
(一)“X 中有 Y”构式的框架化...........19
(二)“X 中有 Y”构式的完形性...........20
(三)构式压制.......21
二、构式的表意机制......23
三、“X 中有 Y”的构式义......24
第四章“X 中有 Y”构式的句法及语篇功能.......31
一、句法功能..........31
二、充当分句..........39
(一)单项使用.......39
(二)多项合用.......40
第五章“X 中有 Y”构式的语用分析...........42
一、“X 中有 Y”构式产生的语用动因..........42
(一)“X 中有 Y”构式的经济性...........42
(二)“X 中有 Y”构式的能产性...........43
二、使用“X 中有 Y”构式的语境........43
三、“X 中有 Y”的表达焦点..........46
第五章“X 中有 Y”构式的语用分析
一、“X 中有 Y”构式产生的语用动因
经济原则是语言运用所遵循的原则之一,在运用语言表达、交流时,人们都力求以最少的语言来追求最大化的言语效用。“X 中有 Y”构式的经济性体现在其形式简洁,但却表意丰富。首先,“X 中有 Y”构式大多为四字格形式,形式简短,但可以表达完整的意义,如,(1)这里洞群密布,大小多达一百多处,洞中有洞....,迂回曲折。(《福建日报》2006.2)(2)当我国与他国真正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时,这种经贸关系才是最稳固的。(《人民日报》1999)(3)我们认为,放开小企业,不能只放不管,而应有放有不放,放中有管....。(《人民日报》1995)例(1)中“洞中有洞”以简洁的四字形式描绘了“山洞套山洞”的富有层次感的画面。例(2)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以简短的形式表达出“我国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上紧密相连”这一含义。例(3)中“放中有管”虽形式简短,但却可表达“在开放的同时也要注重监管”这一完整的意义。其次,“X 中有 Y”构式的经济性还表现在其丰富的感情色彩,例如:(4)背景墙画中有画....,极富立体感的装饰画,使客厅有了无限延伸之感,奇妙无穷。(《文汇报》2005.7)(5)澳门虽小,但小中有大....,小澳门和大世界密切相连,这是澳门几百年来形成的优势。(BCC/科技文献)(6)凌君毅……每一剑都未用尽,变化多端,守中有攻....,攻中有守....,此剑用得精妙绝伦,加之他反手使剑,越发叫她看不出他的攻路数。(东方玉《珍珠令》)例(4)中“画中有画”形象地描绘出墙的立体感,表现出说话者的赞美之情。例(5)中的“小中有大”是说地域虽小的澳门却与整个大世界相连,表现出说话者对于澳门的赞扬与喜爱。例(6)中“守中有攻,攻中有守”表现出对主人公功力高强的赞叹。由此可见,“X 中有 Y”构式可以表达一种褒扬的感情。此外,还有一些“X 中有 Y”构式的实例,它们表达的并非是褒扬之意,而是贬抑的色彩,例如:(7)这里的环境被人嘲讽为路不平、灯不亮、管不通,垃圾成堆、建筑成群,雨天积水连、晴天尘土飞扬,城中有村....,街上有市。(BCC/科技文献)(8)李义府状貌温恭,与人语,必嬉怡微笑,而褊忌阴贼。既处权要,欲人附己,微忤意者,必加倾陷,故时人言“义府笑中有刀....”。(梁实秋《白猫王子七岁》)例(7)中“城中有村”用来形容这里的环境差,表现出说话者对该处环境的不满。例(8)中“笑中有刀”形容李义府这个人表面和善,但实际阴险狡诈,表现出说话者对此人的厌恶之情。#p#分页标题#e#
.........
结 语
通过前文的分析,我们对“X 中有 Y”构式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我们对该构式的内部组成成分进行了细致分析,“X 中有 Y”构式的内部成分形式多样,X、Y 可以由名词、代词、形容词或动词充当,且 X、Y 的音节数目可以是单音节、双音节或多音节。由此可见,本文所探讨的并不仅仅是我们熟悉的“粗中有细、稳中有降”等四字格,还有很多非四字格的形式,如“开朗中有沉敛、变中有不变”等。虽然“X 中有 Y”构式实例十分丰富,但 X、Y 并不是所有词都能充当的。通过考察,我们发现,处于同一语言实例中的 X、Y,一定属于同一事物范畴或行为状态范畴,并且 X 与 Y 在意义上存在相反、相对、类义、相近或相同的语义关系。本文还从整体上对“X 中有 Y”构式进行了探讨。首先,归纳出该构式的“由‘客观世界’到‘意象图式’再到‘语义框架’,最后形成具体语言形式”的表意机制。其次,我们还概括出了该构式的构式义,“X 中有 Y”的构式义是“在一个复合存在图景中呈现出的是两种(或两个)事物/情状有主次关系的并存状况”,同时“X 中有 Y”的构式义还包含说话人说话时所表现出的钟情、同情、厌恶等主观性。此外,本文还从语用角度,阐释了经济原则与能产性是该构式生成并沿用至今的主要动因,细致地分析了“X 中有 Y”或“有 Y”作为表达焦点的情况。同时,我们对“X 中有 Y”构式与语境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归纳出“X 中有 Y”构式的篇章功能:话题交代+“X 中有 Y”(表达焦点),“X 中有 Y”+解释或评价,“X 中有 Y”承前启后。并且对“X 中有 Y”构式的情景语境进行了细致分析。了解“X中有 Y”与语境的密切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X 中有 Y”的具体含义,也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说话者想要表达的含义。本文对“X 中有 Y”构式的研究,希望可以为使用者提供便利,同时也为汉语待嵌构式研究及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一些参考。虽然本文对“X 中有 Y”构式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但还有一些问题值得深入研究,比如:从历时层面探究“X 中有Y”构式的源流、发展,“X 中有 Y”构式与其他类似构式的横向比较等等,这些问题希望在今后的研究中做进一步探究。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