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论文哪里有?我们前期研究发现了丹红注射液治疗脑缺血性卒中的核心靶点,并且探究其治疗核心靶点相关生物功能,核心靶点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并进行可视化分析,第二章也直观的验证了其促脑缺血梗死区抗细胞凋亡,改善缺血面积以及促进VEGF蛋白表达。
1脑血管侧枝循环研究
侧枝循环指供血动脉近端闭塞或狭窄时,为了其远端供血区的组织灌注,旁路供血途径建立并开放[14]。当脑血管闭塞后,侧枝循环为脑缺血区提供血流,进一步减轻脑缺血及缺血再灌注损伤。脑血管主要有三级侧枝循环,第一级是Willis环,也是原发性侧枝循环,它是前、后交通的连接环,沟通了大脑前后及两侧大脑的血液。第二级侧枝循环包含眼动脉、软脑膜血管网。第三级是新生血管网形成。早期已有学者认为血管狭窄程度与侧枝循环开放相关,狭窄比率越大其新生侧枝循环的可能性越大,并且大脑中动脉在闭塞后,容易建立侧枝循环为其缺血区进行再灌注。脑缺血后良好的侧支循环是卒中预后良好的独立因素[15]。新生侧支循环在减轻缺血性脑损伤和病变严重程度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16]。脑缺血后可导致神经元损伤,神经元功能暂时停止,但结构保持完整,这些神经元的存活时间取决于缺血区侧支灌注的时间,特别是在缺血再灌注的早期,并且侧支循环衰竭可扩大梗死面积,而促进缺血区侧支循环灌注和建立新的供血系统可作为延长进一步治疗时间窗的潜在治疗靶点[17]。Wang[18]认为缺血性脑卒中后,活体动物脑部可立即或逐渐形成侧枝新生血管,维持或促进病灶周围的血流可以减轻神经元的死亡,增加受损神经元的存活率,从而为缺血性脑卒中后神经元功能的恢复提供极大的益处。影响侧枝循环的因素包括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水平,血清肌酐,HCY等[19-22]。控制影响侧枝循环的因素,促进有利于侧枝循环建立条件,关乎到患者治疗及预后。
2方法
2.1分组及给药
选取SPF(Specific pathogen Free)级别SD雄性大鼠,体重约180-220g,由西安交通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动物饲养条件:室温22-24℃,湿度控制在30-60%,昼夜周期性交替,自用进水进食。每天更换养笼并消毒。整个实验过程,遵循《陕西省人民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动物护理及使用准则》。
动物由西安交通大学购回后,在陕西省人民医院适应一周,被随机分为3组,每组18只,注射天数3d。
3结果
3.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mNSS评分:假手术组神经功能评分始终为0,与模型组相比,DHI组24h,48h神经功能无明显差异(p>0.05);72h,与模型组相比,DHI组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CAO模型成功制作明显损伤神经功能,模型组损伤长期存在,DHI组mNSS评分随时间降低,72h出现显著差异,提示丹红注射液随着时间增长可以改善损伤所致的运动、感觉及平衡的障碍(图11,表15)。
注: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DHI组在第24h,48h,72h在mNSS评分上均差异明显(p<0.05);与模型组相比,DHI组在24h,48h的mNSS的评分未见明显差异(#p>0.05),在72h时,DHI组的mNSS评分降低(*p<0.05)。
3.2脑梗死面积
假手术组中可见均匀红色脑组织切片,表明无梗死灶。在模型组中,可见有白色区域与红色区域共同构成脑组织切片,白色表明梗死区域。与模型组相比,DHI组白色梗死区域较小,根据计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6)(见表16,图12,13)。
结论
我们前期研究发现了丹红注射液治疗脑缺血性卒中的核心靶点,并且探究其治疗核心靶点相关生物功能,核心靶点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并进行可视化分析,第二章也直观的验证了其促脑缺血梗死区抗细胞凋亡,改善缺血面积以及促进VEGF蛋白表达。为丹红注射液运用于临床提供理论依据。
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1.丹红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核心靶点有JUN、AKT1、RELA、VEGF、MAPK、MAPK8、IL6,ESR、FOS、CYNNB1。
2.丹红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主要生物功能主要在细胞凋亡调控、神经炎症反应、细胞凋亡信号通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调控等。
3.丹红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主要核心靶点KEGG pathway富集分析,主要与炎症,血管新生,细胞凋亡相关。
4.丹红注射液降低了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mNSS评分。丹红注射液减少大鼠脑梗死缺血再灌注区梗死面积,减少脑缺血再灌注区的凋亡细胞。
5.丹红注射液上调脑缺血再灌注梗死区VEGF表达。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