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论文哪里有?笔者认为影片的灵感源自生活中真实而深刻的体验,通过作品终于将自己一直隐于心中的话语实现了充分表达。从前期剧本的精心雕琢到后期剪辑的细致打磨,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笔者的心血。
第一章影片创作中“非戏剧化”叙事概要
第二节对于关于电影“非戏剧化”叙事的讨论与反思
从世界电影史上第一部影片卢米埃尔兄弟的《工厂大门》开始,电影所表现的乃是生活的动态,自然界和它的现象,人群和人们的变动。3这也体现了电影与生俱来的纪录本性。法国电影理论家巴赞和德国理论家卡拉考尔,主张“从电影本体论”出发,并将卢米埃尔兄弟的“活动电影”所具有的“当场抓住自然”的“照相机”,视为电影的本性。
在中国的电影史上,反对电影的“戏剧化”倾向早在20年代中期,徐葆炎便已经开始关注到了电影与戏剧的差异,呼出中国电影史上“非戏剧化”最早且最微弱的声音。1924年,爱森斯坦提出“打倒情节与故事”,而法国的让·爱浦斯坦和雷内·克莱尔也在同一时期提出了“摆脱情节”的主张。自20年代以来,“非戏剧化”和“非情节化”这两个概念常常被一起讨论。它们之间的联系紧密,然而,“非情节化”不仅指向“戏剧化”,还涵盖了那些过度强调情节作用的叙事电影。在马德波和戴光晰的《“非戏剧化”纵横论》中,提到“非情节化”可以引申为“非性格”和“非典型”,这一观点的提出,也奠定了此后在“非戏剧化”电影叙事中,对于人物形象塑造上更加注重真实立体的特点。通过人物状态,让观众能够一窥其生活状态,尽显真实感。在马德波看来,“非戏剧化”的核心在于揭示电影的本质,探索其独特的表现形式。这种表现形式不仅包括剧本和影像的构造规则和技巧,还包含了爱森斯坦所倡导的"杂耍蒙太奇"理念,被他视为“非戏剧化”的关键。至于罗姆提出的“非情节化”概念,马德波认为,它应基于现实生活中的事件来构建情节,而不是按照预设的剧情来安排生活。当前的“非戏剧化”电影也正是以此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第二章“非戏剧化”短片创作手法分析
第一节《我的朋友》:细腻无痕的表演呈现真实人物
人物形象作为电影审美的一个载体,人物形象是否丰富、其高低决定了电影艺术的审美价值及电影给观众所带来的诸多方面的启发。然而,若想呈现立体真实的人物形象于荧幕中,其中最为重要的角色便是演员。由于“非戏剧化”叙事短片中,其在视听体验上的刺激感受本身就相对较弱,平铺直叙的方式,不仅考验导演的创作功底,实际上也十分考察演员的表演能力。自然细腻的表演往往能够更为快速地助力观众走入故事之中,辅助叙事,同时也是呈现“非戏剧化”叙事短片中对于人物形象立体塑造的关键所在。
由张大磊执导的短片《我的朋友》中,针对小周和李默的人物形象塑造,导演采用偏于生活化、写实化的表现,将两个平凡人物展现得十分写实,尽显真实感。片中,小周和李默这两个角色看完之后让观众能够真切感受到90年代,从两个年轻人身上所透出的纯真与美好。而短片结束后,心中便油然而生一种惬意之感,如微风徐徐般拂过心头,但却让人回味无穷。实际上,除了有导演成熟的执导能力外,也正因有了周迅和王一博两位出色演员细腻无痕的表演予以加持,才能呈现如此的效果。
第三章《以爱之名》中“非戏剧化”叙事的实践运用与思考
第一节《以爱之名》的创作阐述
关于短片《以爱之名》的创作契机,实际上是源于笔者的日常生活。一次偶然的机会笔者与母亲探讨起关于“打宫颈癌九价疫苗”的事情,作为传统女性,母亲认为没有必要去打疫苗,而作为当下年轻人,便认为打疫苗是极为必要的,哪怕仅仅为了心安。由此,笔者透过此次和母亲的谈话便发现,在生活中两代人不论是在习惯上还是观念中实际均有分歧存在。但笔者也将母亲多年的辛勤尽收眼底,对于自己的梦想和追求,母亲虽然保守、封建,但是却仍然努力试着去给予理解和支持。因此,笔者期望通过一部以母亲为主角的作品以回馈母亲多年操劳的栽培。
前期在剧本创作阶段,笔者主要针对生活中碎片化细节进行观察与记录,以为后续创作积攒一定的日常素材。而在创作前期遇到的最大难题便是对于风格基调的明确化与具象化,并且需要考虑能否实现最终的拍摄。而后,经由导师的沟通指导,笔者观看了张艾嘉的《相爱相亲》(2017,张艾嘉),深深体会到了其中真挚动人的亲情所带来的无声震撼的力量。她的作品时常给人一种“轻情节,重细节”的感受,总能让人被片中细腻的生活细节所深深打动。随后,笔者还看了大量与之有着同样真挚且日常表达的作品,如《柔情史》(2019,杨明明),《春潮》(2019,杨荔钠),《妈妈!》(2022,杨荔钠)等等,学习总结了其中所蕴含的创作理念与主旨立意,重点关注其中对于视听语言的表达与创作的手法,以此来实现短片《以爱之名》创作的最终实践。在深入观摩各类相关作品的同时,笔者也开始进行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纳工作。正是通过对于文献资料的深入解读后,笔者对电影“非戏剧化”风格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开始更为深入地进行探索与研究。
第二节《以爱之名》中“非戏剧化”创作手法的实践运用
《以爱之名》中,主要对母亲这一形象进行了细致刻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塑造:首先,设置质朴真实的形象造型,以此外化母亲这一人物形象的身份与地位。短片中,母亲的衣服色彩都比较偏暗,基本为纯色或中年碎花款。母亲强烈要求女儿穿上的那件短袖,实际上是单位所发的工作服,通过设置这样的形象造型,笔者旨在映衬出片中母亲在生活中,尤其衣着并不是太过讲究。但后面夜晚那场戏中,她身穿红色背心裙,对着镜子涂抹口红,是她在镜头中仅有一次地穿上比较艳丽的裙子,旨在体现母亲虽然作为传统女性形象的代表,但其内心依旧保留对于“美”的追求。其次,利用台词来刻画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片中母亲的台词均为川渝方言输出,这样不仅更具有地域特色,同时也更能真切体会到母亲这一人物形象身上所具的刚强与直爽,也从侧面反映出母亲年轻时在社会上“摸爬滚打”经历风雨的情况。“爱吃就吃,不吃拉倒!”母亲的这句台词,实际上也展现出母女间日常化的相处模式,虽然生着女儿的气但她却没有直接表露,而是通过语言上的冷语相待从侧面展现一、人物形象的立体塑造。
结语
尽管“戏剧化”的影视作品仍是当今的主流,但当下电影工作者对“非戏剧化”创作的勇敢尝试与不懈努力,让我们窥见了电影多元化与审美多元化的曙光。这些如黑马般脱颖而出的“非戏剧化”叙事短片,展现出独特的魅力,散发着令人瞩目的光彩。
当下,若想创出更高质量、更高深度的“非戏剧化”叙事短片,便要求创作者们在创作中应该更加注重其创作手法上的运用。不仅需要留意生活流的细节设置,运用含蓄内敛的镜头,采用无痕表演,同时还要构建“非戏剧化”的弱冲突,以呈现影像的真实性和记录感,把控好“非戏剧化”叙事中所独有的叙事温度。通过呈现创作者对于现实世界更深入的理解并不断向内探索关于“自我”的情感与话语表达,从而不断丰富“非戏剧化”短片所独有的内涵,再现生活,而后又归于生活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非戏剧化”并非全盘否定“戏剧化”,亦非摒弃生活的趣味与魅力。而本文中分析的“非戏剧化”短片叙事创作中所呈现的特点,实际上也并不完全独立体现于每部影片中,一般通过运用融合的叙事手法来完成最终的创作,以此实现最优化的“非戏剧化”短片叙事。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