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论文哪里有?本文通过研究当代基于杨维桢的书法创作,从而对破体书法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时,对杨维桢破体书法作品的研究学习,可以为自己日常的创作实践提供指导方向,能够更好地把握书法创新精神。
引言
3.2创新点:
杨维桢的书法风格在元代自成一家,并且对破体的运用达到如火纯青的境界,他的《真镜庵募缘疏卷》汇聚了篆、隶、楷、行、草的特点。近些年“破体”在各大书法展赛中兴起,杨维桢的破体书法也被广泛学习。因此,本文根据所收集的资料对杨维桢破体书法进行研究,为破体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就书法创新来说,本文从杨维桢的行草书作品《真镜庵募缘疏卷》对破体书法和当代接受进行分析,对书法创新有一个更深入的认知,同时为自身创作提供方向。
2杨维桢《真镜庵募缘疏卷》的艺术特征
2.1以“丑”为美的表现形式
在诸体中,杨维桢的行草书法最富名气,就如同他的诗一般讲究抒情意味,显示出放荡不羁的个性。六十五岁之后是杨维桢书法创作的成熟期,这个阶段创作出《真镜庵募缘疏卷》行草书作品,从下笔的功力积聚、书写状态看,大刀阔斧,跌宕起伏,展示出晚年创作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
杨维桢传世行草书作品不多,仅仅一幅《真镜庵募缘疏卷》足以代表他的高超书写水平。如图2.1所示,《真镜庵募缘疏卷》是杨维桢的行草书佳作,此作卷长278.4厘米,宽33.3厘米。全文篇幅不长,总共一百四十五字,现藏于上海博物馆。杨维桢晚年常常往返于江浙一带,与社会各界人士都有所交往,通过文末的跋语可以看到,因元末兵荒马乱,经济不景气,寺庙里信徒供奉的香火不旺盛,于是杨维桢受到真镜庵的庵主邀请写下了这幅作品。《真镜庵募缘疏卷》书写年代不详,据推测当属杨维桢晚年行草书作品,从中可以看到欧阳询《张翰帖》(图2.2)的神韵,起笔多露锋切入,棱角分明,用笔方整厚重,提按变化较大。字形取纵势来追求结体的险峻,既灵活又骨力挺拔,整体书风清劲冷峭,劲紧豪迈,把杨维桢绝妙的艺术才情发挥的淋漓尽致。
3杨维桢破体书法对当代书法创作的启发
3.1以杨维桢破体为基的当代书法创作
杨维桢虽然不是把章草笔意加入破体的最先开创者,但他的成功之处在于对破体的创作不断推陈出新,将行草书表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从而使破体形成了一种全新的风格样式。即便置于整个中国书坛,杨维桢的破体书法成就也是不可磨灭的,这类奇崛诡异书风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书法创变的渠道,对后世书家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当时乃至今天看来都不失为一种创新。
新时代下,随着中国传统艺术迅速发展,书法的热度越来越高,是推动文化自信的必要手段,教育部多次发布公告,强调书法课的重要地位,中国高校以及中小学的书法普及教育逐渐增强。另外,以国展为先锋的各地书法展赛正在如火如荼的展开,影响着广大书家,在展厅里面能够看到书家们不同风格的创作,呈现百花齐放的现象,中国书法艺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值得每个学书者去深思。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我们对杨维桢破体书法的学习不仅是字体之间的杂糅,更要汲取其破体书法创新的精髓,花心思去传承和弘扬。元代是一个“复古”为审美风尚的时代,书法主张上溯晋唐,平和端庄可谓元代书坛的主流书风,以赵孟頫、鲜于枢、康里巎巎为代表的书家占据书坛,他们身后跟随着大批追随者,身处同一个时代的杨维桢也颇受影响,但他没有盲目地追求复古书风,而是大胆拓新了狂放雄强的艺术语言,在笔墨中放纵自己的真性情,形成章草的全面复兴。杨维桢的创新精神给当代的书法创作带来了重要的启示,他通过书体与书体之间的交融实现了破体的创新。当代书坛学习研究杨维桢的书家人数众多,以杨维桢行草书为取法对象的书家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习其在书法创作中表达自我个性的书写精神,例如胡抗美、曾翔老师。另一方面是借鉴了他变化丰富的行草书用笔、结体,例如陈海良、诸葛丽娜老师。
3.2杨维桢破体书法对本人行草创作的启示
(一)临摹取法
书法的前提是要有“法”,临帖易得前人笔法,对书家名帖进行临摹就是取法的初级阶段。在书写实践中,初学者往往缺乏书写的法度,为此,笔者平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来临帖,从传统中掌握前人的用笔和结体。通过对杨维桢破体行草书的临摹,笔者发现杨维桢破体行草书中蕴含着许多要领,他的用笔以中锋裹毫为主,字形大小、墨色浓淡的对比十分强烈。在临摹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到杨维桢线条的质量,从《真镜庵募缘疏卷》中不难看出其用笔的丰富与熟练(图3.4),每一个笔画细节都经得起考验,特别是帖中小字结构的笔画书写更会耐心谨慎,没有一丝敷衍拖沓。优质的线条虽沉稳而又肯定,但运笔的速度也比较快,形成坚韧流畅的张力。
结论
从古至今,但凡在书法艺术上有突破的书家,总是能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杨维桢是元末明初的文艺巨匠,他对书法艺术用功极深,在充分取法传统中的精华后推陈出新,创造出奇崛的破体书风。其破体书法汇聚了篆、隶、楷、行、草五种书体的特点,大开大合之势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真镜庵募缘疏卷》是杨维桢的破体书法代表作之一,他根植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从这件作品可以看出“二王”的俊逸婉约,同时与颜真卿的凝练有异曲同工之妙。
本文对杨维桢的《真镜庵募缘疏卷》破体书法进行研究,在他的破体作品中能够看到各书体的影子,变化丰富。同时,这些研究对当代书法创新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当代全国书法展赛如火如荼,带来种种利与弊,杨维桢的书法传承与创新精神更值得我们借鉴。因此,通过研究当代基于杨维桢的书法创作,从而对破体书法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时,对杨维桢破体书法作品的研究学习,可以为自己日常的创作实践提供指导方向,能够更好地把握书法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