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论文哪里有?本课题的研究成果有:第一,通过对国内外传统文化类展览的案例分析,了解了传统文化类展览现存的问题,让人们对传统文化类展览的发展现状有了大致的认知。第二,笔者基于感知形式对传统玩具进行分类的方式,对传统文化类展览的展区划分和主题设置提供了可行性参考。
1 引言
1.4 选题重点、难点、创新点
(1)重点
针对现阶段传统文化类展览因展陈方式陈旧单一、体验性不足、文化性较弱等问题所产生的“千展一面”的现象,通过使用多种手段的展陈形式对展览内容进行展示,为观展者提供一个展陈形式丰富、互动体验性强、文化输出度高、艺术性强的展览,为观众打造一个能够与传统玩具深入交流的、具有叙事性、趣味性及艺术性的文化场所,让传统玩具不再只是像个艺术品一样陈列在展柜里或挂在墙上,与观展者缺乏深度的接触和交流。
(2)难点
1)传统玩具分类复杂多样,通过什么角度分类更适合展示设计的进行;
在前期的传统玩具调研中,笔者发现玩具分类多种多样,共有以民俗活动、机制原理、材料工艺、四时节令等分类方式,每一项分类方式中又分了若干小项,不利于展陈大纲的梳理,也不利于展览内容的规划,所以笔者需要对传统玩具重新进行总结归类,以便于更好的进行展览呈现。
2)如何选择既符合传统玩具属性,且互动体验性强的展陈手段;
传统玩具样式复杂,玩法繁多,少量的展陈手段无法覆盖大量的玩具个体,且现代展陈手段也丰富多样,需要基于传统玩具的属性,匹配更合适的展陈手段是一件复杂的工作。
3 “玩儿趣”中国传统玩具展的设计构想
3.1 “玩儿趣”中国传统玩具展的学理基础
展示设计是一种“配合演出”的设计[6],展示设计的过程中要了解内容、展陈、受众、人机工程、空间等等很多的因素,通过统筹所有因素配合主题以展陈手段加以体现表达,在此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人、空间、展具、展品四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完成一次展示设计。所以展示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不是单纯的对展品进行展示就可以简单概括的,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对其他的学科有一定的了解,例如:
(1)设计学:是一门艺术与科技相配合的新型交叉学科,它要求我们需要具备一定的美学基础,掌握一定的美学原则,例如平衡定律、比例、对比、颜色、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等等。本课题的研究会涉及到空间、视觉传达等专业方向的内容,对空间中物品的比例、色彩、对比、形式美感、灯光照明等进行设计时,离不开以设计学为统领的学科理论的指导。
(2)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7]。展示设计“以人为本”的理念告诉我们,展览是给“人”看的,需要理解并合理的安排人在空间中的行为。观众在展示空间中的一些行为是能够通过对人潜意识的引导达成的,所以研究心理学是要完善展示空间对观展者的引导作用,因此心理学对于本课题的推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3)人机工程学:展示设计与人机工程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对它的研究可以为展示设计的合理性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为了便于观展,需要展示设计具有合理的空间尺度,适应人的行为习惯,为人与展品的互动交流塑造一个舒适的环境,这些都需要在展示设计的过程中结合人体工程学来合理安排。
4 “玩儿趣”中国传统玩具展的创作实践
4.1 “玩儿趣”中国传统玩具展展陈大纲
4.1.1 设计理念
本次课题的研究,旨在以“以人为本”的展陈设计理念下探究多元化的展陈形式对于展览的重要性。“玩儿趣”中国传统玩具展会针对不同感官使用不同手段的展陈设计去提升展览的互动体验性、艺术性、文化性,加强展览的文化传播功能。展览风格在保留传统文化气质的基础上更现代化,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要求,色调偏暗,灯光照明以局部照明为主,意在将观展者的注意力聚焦在展品内容上。
4.1.2 内容概况
展览分为序厅、历史厅、教育厅和四个主要展厅共七个展区(如图 4-1 所示),四个主要玩具厅分别对应视觉、听觉、触觉、体感等四种展陈方式。玩具按照机制原理的分类原则分成静观玩具、声响玩具、动作玩具等三类,静观玩具对应视觉感知的展陈方式,声响玩具对应听觉感知的展陈方式,动作玩具对应触觉感知的展陈形式,对应体感的展陈方式所展出的玩具为笔者从所有玩具中选择的风筝、拨浪鼓及华容道三种。
序厅的主要内容为通过传统玩具图形、颜色以及传统书法元素共同渲染文化氛围,用文字介绍展览背景,让观展者对接下来的展览有一个预期和遐想。第一展厅为“源远流长”,暨历史厅,此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中国传统玩具的历史和发展,通过 LED 显示屏和立面景观的展陈方式进行内容呈现。第二展厅为“目不暇接”,暨视觉厅,此部分的主要内容为静观玩具,通过场景还原和互动触摸屏进行视觉上的内容展现。
4.2 空间布局及人流动线
空间布局及人流动线是策展过程中尤为重要的一步,它关系着观展体验的连贯性和逻辑性,好的布局和动线,让观展者的观展体验舒适顺畅且能帮助他们深化对各展区内容的划分理解,帮助观展者体会策展人的策展思路和目的。
4.2.1 半开放式空间布局的优点
空间布局要充分考虑每个展区的连贯性和独立性,不仅要能够有层次的体现各展厅的展陈内容,还要能够将各展厅的主题和个性化风格充分展示出来[14]。 半开放式的空间布局加强了展览各展区之间的连贯性,能让观展者以整体角度去考量整个展览,不将各个展区分割封闭,使观展者对后面的展览形式和观展时间有基本的预判,每个展区的内容和面积大小一目了然,观展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计划合理安排各个展区的体验时间,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着重体验自己感兴趣的展陈方式。
通过对各展区的观展朝向进行合理安排(如图 4-2 所示),配合一或两面承重墙构建相对独立的展区空间,尽可能的避免受到其他展区内容的视觉影响,有无法规避的开放区域,也通过半透明的隔断物进行阻隔,既最大限度的保证了展览的连贯性,各展区本身也不会失去独立性。
5 结论
本课题通过以“玩儿趣”中国传统玩具展为主题,以展陈形式的多元化表现为研究方向,对传统文化类展览展陈形式单一、互动体验性较弱、文化性不强等问题进行深入剖析,试图通过创作实践的方式找到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并总结方法论。
本课题在研究中一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选题的调研阶段,通过文献搜集、案例调研对传统文化类展览的现状有所了解,再对现状进行逐例的剖析得出现今传统文化类展览的优缺点,为本课题后续的研究探索打下了坚实的现实数据基础。第二阶段为针对现存问题深入剖析缘由,确定研究方向的细分方向,暨将展陈方式的多元化表达作为解决问题的主要办法,针对以五感为基础的展陈表现形式展开理论和实践的探索。第三阶段为创作实践,将中国传统玩具与基于五感的展陈形式相结合,在实践中创作出一套系统的设计方案。
本课题的研究成果有:第一,通过对国内外传统文化类展览的案例分析,了解了传统文化类展览现存的问题,让人们对传统文化类展览的发展现状有了大致的认知。第二,笔者基于感知形式对传统玩具进行分类的方式,对传统文化类展览的展区划分和主题设置提供了可行性参考。第三,对传统文化类展览如何保持文化性的同时进行现代化表现做出了方向性的探索,如色调、造型、材料的选择都会对整体的文化气质造成影响。第四,在如何增强传统文化类展览的文化传播与教育性上提供了不同角度的实践方案。第五,针对展览的展陈方式单一、互动体验较弱、文化性不足等问题,提出了有理有据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