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论文哪里有?笔者认为黎族传统村落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社会组织形式,体现了海南黎族人民丰富的历史人文与传统民俗文化,真切记录了传统民居建筑船形屋的造型艺术、传统民俗文化特点与原始风貌的空间形态,被定义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本论文以期为未来黎族传统村落景观设计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旨再通过景观设计来帮助黎族传统村落在历史的进程中逃出困境,以独特的姿态为世人展现出其丰富的历史韵味,吸引众多学者投入到相关研究。
1 绪论
1.4.1 国外研究概述
国外对于传统村落景观规划研究相对来说比较早,所研究领域广阔,其研究方法与技术也是多样化的。美国中小城镇的建设是在一九三零年左右、英国则是在二战之后才开始建设城镇、日本在一九七零年开展了农村全面建设示范项目建设、韩国自一九六零年以来开始新农村运动等,这些建设经验对我国传统村落景观规划设计具有十分有效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为我国传统村落景观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意见。国外对传统村落景观规划的研究主要包括:传统村落发展的历史、传统村落地理景观的塑造、传统村落传统习俗的延续、传统村落与社区文化活动等方面。
美国斯普林维尔二零零七年春季的村庄设计规划着重优化提升村庄结构,保护传统建筑,保留村庄原有的特色;日本在新农村规划设计的过程中,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突出地域文化特性,避免出现千篇一律的宁村景观现象①。在日本纯粹的乡村地区,没有成排的别墅建筑、宽阔的街巷道路和广阔的文化广场。然而,农村生产生活与集体活动的相关设施应有尽有,渐渐地发展促使农民慢慢富裕起来,生活实现现代化,生产实现机械化,农村景观环境提升,邻里关系也十分密切友好;英国的村庄的设计规划会采纳听取村民的建议和规划设想,注重全员参与其中,促使村庄设计规划能够有效地满足村庄居民的生产生活需求,并得到他们的认同。倡导村民积极参与村庄活动,包括文娱俱乐部、村庄社团、健身活动等,村庄设计规划汇中有健身房、娱乐室、酒吧、教育机构、图书馆等,通过参与更广泛的社区活动,营造社区意识。
从十九世纪初,德国就开始了从农业社会逐步转型为工业社会的进程,颁布了《自然环境保护法》等多个法律文件,对村庄景观从功能到文化都有了明确的要求,村庄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从二十世纪初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以及近三十年的村庄更新规划,德国政府颁布并实施了一系列的相关法律条文来规范村庄的发展。德国具有自己独特历史文化氛围的村庄规划,把尊重村庄的原始肌理形态,修复改造旧建筑,保护村庄自然生态环境作为首要任务去完善。在新的村庄规划中,德国注重对村庄历史文脉和历史建筑的保护与修缮,衔接好过去与未来、原始与现代、延续与创新的相互关系。比如:自一九五零年以来,巴伐利亚州颁布制定了“综合农村发展计划”,通过计划把控城镇发展与和村庄更新②。涵盖内容有协调地块的划分、完善基础建造、划分产业功能、保护传统文化、修缮民居建筑保护与传统村落等。
3 地域文化特性的黎族传统村落景观现状分析
3.1 黎族传统村落景观现状
3.1.1 自然地理景观
(1)山水景观。黎传统村落空间格局的形成与发展受到自然山水景观的影响,它也是构成黎族古村落景观元素重要部分之一。黎族传统村落集中分布在海南省五指山、鹦哥岭、尖峰岭、黎母山地区内,其热带雨林面积大具有植被完整性和生物物种多样性,生态原始性强能够丰富黎族传统村落景观类型,为黎族传统村落景观增添更多的观赏趣味,丰富的水资源环境,也为黎族传统村落中的动植物的生长、村民生活生产、传统村落景观建设创造了极佳的生态环境。
五指山位于海南岛琼中地区,山体高耸入云,经常出现云雾缭绕的景观奇像。其内部环境拥有“石上莲花”、“根抱石现象”等奇特的热带生态自然雨林景观,空气质量指数较高,被成为“海岛的肺”(如图 7 所示)。
5 案例分析
5.1 案例一 ——三亚市吉阳区中廖村景观设计
5.1.1 项目概况
中廖村位于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吉阳大道,西接 G224 国道,南邻三亚绕城高速和东线高速,距离三亚市区十九公里①。曾荣获“二零一六年中国休闲乡村”、“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二零一七年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等称号,二零一九年入选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乡村名单②。中廖村是华侨城新型城乡融合发展示范项目,目前已规划推出:中和湖、黎夫彩园、非遗学堂木艺坊、村上书屋、榕树广场、阿爸茶社、黎家小院七处景观。
5.1.2 设计定位
以“黎族文化”为核心,对中廖村的历史人文、传统文化等进行挖掘与提升,形成手工体验、特色民宿、风味小吃、休闲娱乐等多种项目并存发展。积极引进多方资源,联动企业、商家、村民逐步实现文化旅游+特色产业+市民农庄的创新发展模式,达到共生、共享、供应、共融的整体规划目标。促使中廖村形成地域文化宣传的聚居地、艺术人才的栖息地、文化旅游的目的地。
5.1.3 景观分析
(1)入口景观。中廖村采用直入性入口设计,这种设计在众景观入口设计中应用是最为广泛的一种。由于中廖村入口与村内有一段距离,入口道路直至通向村落内部需要做观光车或者自驾前往村落内,因此,在中廖村入口处并没有设计规划出集散空间,而是在入口处设置了多个道路指引牌,生动形象地表明了各个景观功能场所(如图 31 所示)。
5.2 案例二——万宁市长丰镇文通村景观设计
5.2.1 项目概况
文通村位于海南省万宁市长丰镇西南部,与兴隆旅游经济区比邻,是一个山明水秀、生态文明的黎族聚居“革命老区”古老村庄②。荣获“智慧旅游村”、“中国少数名族特色村寨”、“海南十大最美乡村”等称号。目前,整个村庄已规划设计有休闲书吧、农家乐、特色民俗、骑行驿站以及户外拓展等多个景观,其景观设计紧紧结合黎族传统文化,村庄到处充满黎族风情韵味,置身于此能够充分感受到地域文化元素与景观设计巧妙结合,城市与乡村的水乳交融,现实与幻境的相得益彰。
5.2.2 设计定位
文通村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与兴隆绿道融合,共同发展。总体规划设计形成了一个集休闲养生、文化娱乐、文体教育、生态旅游为一体的传承红色经典黎族文明生态示范村。
5.2.3 景观分析
(1)入口景观。文通村采用标志性的入口设计,在入口处设置一道形似牌坊的景观标志,使人们能够直观地识别出村落的入口,在空间上对其进行清晰的划分和界定,同时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独特的地标性入口设计,不仅在文通村村民的脑海中形成永久的印象,而且还能提升入口景观环境。仔细勘察整个景观入口标志上的图案全部为黎族传统图腾纹样进行提炼出具有象征意义的文化符号组成,能够使得文通村入口景观标识显得更加立体,将会成为文通村的特色地标建筑(如图 39 所示)。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本论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文立足于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从专业上增补了地域文化特性的黎族传统村落景观设计应用研究理论的不足,充分理解地域性与传统村落的特点,对海南三亚市吉阳区中廖村与万宁市长丰镇文通村景观设计的案例进行分析,以东方市江边乡白查村作为具体的景观概念设计实践对象,将海南黎族传统村落地域文化符号进行设计与深化提取,通过景观设计应用研究对黎族传统村落地域文化特性进行传承,不断发挥体现出地域文化特性的传统村落景观功能。并且研究总结得出黎族传统村落景观设计中要做好以下几点:
(1)尊重原始肌理。黎族传统村落有着不同的村落特征,其空间格局组合灵活,或依据地形山势错落有致分布、或靠近平原依山傍水布局,空间格局变化统一,展现出黎族先民在传统建筑空间布局的营造方式上充满“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值得我们去学习与思考。
(2)重视历史文化的传承。黎族传统村落中蕴藏着非常丰富且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在景观设计时通过对黎族服饰、黎锦纹样、图腾、纹面等这些尤为重要且独有的文化元素符号进行提取与转化,以景观设计的表现形式应用到景观标识、小品、建筑中去。景观中融入地方历史文化元素能够很好地展现其独有的特色。
(3)注重景观生态保护发展。在黎族传统村落景观设计中对材料的选择坚持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的原则,不仅可以降低很多成本,还能体现黎族传统村落景观设计的生态理念。与此同时,还要强化村民的内在生产动力,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提升人居环境,依托政策扶持发展相关产业,打造形成集生态旅游、休闲养生、庄园经济等为一体传统村落繁荣发展之路,真正意义上实现乡村振兴目标。
(4)加强黎族传统村落活态保护。黎族传统村落没有了原住民的存在,其魅力就不复存在,随之带来的是村落内积淀的活力、气息和乡愁等逐渐消失殆尽。因此,黎族传统村落在景观设计应考虑到对村民日常生活方式、生产技艺、民俗风情、传统美德等地域文化的延续。这样才能保证使黎族传统村落在今后具有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