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解构主义元素与当代中国水墨人物的融合

  • 论文价格:150
  • 用途: 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
  • 论文字数:15655
  • 论文编号:el2022012521275827628
  • 日期:2022-01-25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艺术论文哪里有?本文通过解构主义视角,运用艺术家及其艺术作品的形式,分析当代中国水墨人物画的语言形式变化。并且介绍了在时代背景下,对水墨人物画造型观念、水墨语言及画面布局等方面的解构与解构主义元素在当代水墨人物画中的融合。更重要的是通过解构主义的方法分析当代中国水墨人物,去发现与传统不尽相同的表现形式,也可以挖掘被忽视的形式,重新利用。虽然批评界人士对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哲学褒贬不一,但值得肯定的是,解构思潮极大地推动了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成为文学批评理论的重要的一部分,在艺术的实践上也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第一章 解构主义概述


第一节 解构主义的本质

解构主义源于哲学,在混乱与动荡的时代背景下,激进的学者们不得不将革命的激情转投到学术思想层面,渴望将资本主义坚不可摧与盘根错节的信仰、制度、语言以至学术规范与权力网络进行分化与摧残,从而加速了解构主义的问世。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解构主义领袖——德里达提出“解构主义”理论,这一理论的提出是基于对语言学中的批判,在当时,德里达深受海德格尔现象及尼采质疑传统思想的影响。“解构主义对现代主义一切既有的行为准则进行主观取舍,且利用现代主义词汇,对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整、重构,以分解为原则,目的是强调破坏、叠加、重组而使创作达到支离破碎和不确定感[1]。”其次解构主义的主要思想是反“逻各斯中心主义①,”德里达认为由这种思想主导两千多年的西方文化是没有出路的,只有打破原有的单元化的秩序,创造新的更为合理的秩序才是有价值的。德里达为了追寻内在思路,将自己置于正被解构的文本中,把解构作为一种策略,具有破坏和建设的双重意味,解构可以帮助他在另一种思想中寻找西方形而上学所留下来的印记,同时可以注入新的书写方式。换言之,解构主义认为“解构”并非完全否定传统、破坏秩序,而是通过更简单的符号或着新的思维逻辑去重新建构,让原本的结构松动,与新的东西发生化学反应,致使各部分活跃起来,以此产生新的秩序语言。同时“解构”具有多元性,其目的不是简单的颠倒与消灭,而是深入的挖掘内部核心,并且让其内部的活力显露出来,从而寻找更多的可能性。虽然“解构”作为一种策略,灵活多变,但它没有一个具体的方法,所以意义具有不确定性。德里达在解构过程中运用延异与替补理论,反对中心和统一的结构、反对权威及理性,主张多元,接纳差异。

艺术论文怎么写


第三章 形式解构与当代中国水墨人物的融合


第一节 造型观念的解构

一、 具象解构

纵观中国画的历史,由于古人使用笔墨书写的习惯,书法即为中国独有的文字表现形式,同样也是一种线的艺术形式,因此,中国画的创作亦是线的艺术和语言符号,是中国画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之一,也是中国画的精神骨干。中国画艺术不仅靠线来塑造形象,更是艺术素养与审美情趣的寄托。“由于线造型在传统水墨人物画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似乎不用线去造型就不能称之为中国画”的这一态度束缚住了人们的手脚。从解构主义视角看则可以理解为这就是中国绘画中的逻各斯中心主义,成为艺术家质疑的对象,并对其进行解构。

当下,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开始觉醒,选择创新的创作道路,开始不停的创作实验,试图打破水墨人物创作的壁垒,将水墨人物创作与东西方其他思想形式相结合,探索实践出更多水墨人物画创作的路径,而线的表现与造型方式作为水墨人物画创作的核心,以线作为出发点进行创作为最佳捷径。从对传统线性造型的内容与形式进行解构,把当代理念的线条概念与传统的人物画融合,对结构线的肌理特点进一步研究,如(图 3.1)所示,黄胄的作品中,注重对人体结构的精准把握,通过速写的功底与笔墨功夫相结合所塑造的遒劲,使装饰的放松与人手、面目形成对比,最终呈现的画面充满活力与节奏感。如(图 3.2)所示,刘文西运用熟练地笔墨技法,由开始的点到线的转化,再到面的塑造,完成色墨结合塑造生动的形象,无一不是将线重新思考,换种形式表达的新意识。


第四章 解构主义元素在创作中的运用


第一节 对笔者创作实践的启示

本文的特点从解构主义的视角出发,分析与探索解构主义在水墨艺术中的结合与实践。笔者从解构主义哲学的本质开始分析,追述解构主义的源起,然后分析受其影响的几种主流艺术形态的发展过程,试图找到水墨人物创作的新视角,最后在新的视角下,将解构主义元素与水墨人物画创作实践相结合。

通过前期大量对艺术家及其作品分析与研究发现,在现有的水墨艺术作品中很多作品运用了解构主义元素或解构主义形式,但与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理论相比较时发现其中并没有理论联系,而是作品中呈现出明显的解构主义形式的表象特征。但这些没有参照性的实践恰恰表现出实践与理论的内在联系,很巧合的把解构主义理论在水墨等绘画作品创作中的可能性最大化。

综上所述,认识到“解构主义”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方法论。换种角度,解构又是一种分析,是形式上的打破与重组,分析的主体又是以结构的形象展现的,从整体到局部、从内到外有一个深入的认识,最终才能瓦解它,解构它。虽然“解构”作为一种策略,灵活多变,但它没有一个具体的方法,所以意义具有不确定性。

由整理得出,中国画具有悠久的历史,与时代并进,可以将其看成是一个系统结构,既然作为一种结构,那么就可以运用解构主义元素将它分析、解构、再建构。总而言之,就是将中国水墨人物画中水墨构成的艺术表现形式进行解构,借助解构主义元素,重新组合成紧跟时代发展的表现形式,所以新的表现形式下的水墨人物也具有不确定性,或清新或震撼,这种神秘的艺术值得进一步探索的。笔者认为对理论进行研究,目的是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两者相互辩证,相互促进。最终目标是通过作品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与对作品的感知力,同时也是对绘画创造力的提升。


第二节 在创作中的应用与表现

题材是水墨人物画创作的关键,既要贴近生活,又要具备共鸣性与时代性。在今年的特殊时期,笔者首先想到的就是逆行英雄——医护工作人员。在确定了题材之后,笔者认为在绘画开始前的主观感受是极为重要的,画家周思聪在创作《矿工图》作品时亲自去现场感受煤矿生活,积累素材,目的是感同身受,利于后期创作注入情感,使人物形象更加准确自然。

其次,正处在封闭期间,医护人员奔波各个小区为广大群众服务,这也正是笔者收集素材的最佳时机,于是笔者做好防护,在排队时认真观察,拍照收集,然后在互联网上搜寻,积累一定数量后,开始正式进入创作。

笔者秉持着将解构主义元素与水墨人物结合的想法,尝试着画一幅画面结构含分解、叠加与重组内容的水墨人物画。从德里达解构的策略分析看,任何事物都是可以从内部进行分解再重组的,艺术作品也不例外。如(图 4.1),将收集的资料通过主观处理,进行重新构图。该作品的尺寸定为 2m*2.3m,在布局构成上,笔者将左边经营 7 个高低错落的人物,右下角则是看向左边人物群的,左密右疏,给视觉上营造一种牵引力;(图4.2)在造型观念上,整体人物形象主要以线来塑造,前后人物用墨线分割,拉大了画面空间,使画面有破碎感和力量感;在笔墨语言上,将画面背景用分割墨色润之,用线塑造人物形象,用墨色来调整画面的黑白灰,前后有强烈的对比。而这种分割造成视觉上的形与形的重叠,使画面中主体的局部相叠加,利用错位处理的方式,使整体画面中的各部分即为独立的存在,又相统一在一幅画面当中。

艺术论文参考


结论

中国水墨人物画是中国绘画的主要创作形式之一,也是当代中国艺术发展中最能体现时代特征绘画形式。本文通过解构主义视角,运用艺术家及其艺术作品的形式,分析当代中国水墨人物画的语言形式变化。并且介绍了在时代背景下,对水墨人物画造型观念、水墨语言及画面布局等方面的解构与解构主义元素在当代水墨人物画中的融合。更重要的是通过解构主义的方法分析当代中国水墨人物,去发现与传统不尽相同的表现形式,也可以挖掘被忽视的形式,重新利用。虽然批评界人士对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哲学褒贬不一,但值得肯定的是,解构思潮极大地推动了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成为文学批评理论的重要的一部分,在艺术的实践上也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作为二十世纪世界最杰出思想理论之一的解构主义理论,与当代水墨发展现况不谋而合。身为新时代的学者,我们有义务将传统的优秀文化发扬下去,我们也有同等重要的责任去创新它。就艺术发展的角度来谈,想要与以往不同的表现方式及观察视角,就要对以往既有的思维方式、表现形式进行转变,只有观念在传统固有思维中得以提升,才能创造更符合时代的艺术形式。

纵观本文,所有的文字叙述与举例论证都可总结为“观念的反思”与“绘画形式的转变”这两个基本点。解构主义之所以在全球范围内跨领域传播,就是因为它认为应该建立起对传统原有的东西去质疑的意识,进行解构分析,才会有源源不断的新内容出现,才会在不断突破中求得新的发展。但是反复强调过解构主义不是否定一切,而是在分析传统的过程中,将内部各个因素活跃起来,重新组合,赋予新的意义。看当代中国水墨人物,抓住契机,将解构主义元素与当代水墨绘画融合,以新的表现形式展现独具魅力的绘画艺术。

参考文献(略)

123
限时特价,全文150.00元,获取完整文章,请点击立即购买,付款后系统自动下载

也可输入商品号自助下载

下载

微信支付

查看订单详情

输入商品号下载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