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中国玉雕作品的意象性探索与实践

  • 论文价格:150
  • 用途: 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
  • 论文字数:22585
  • 论文编号:el2021112519142326072
  • 日期:2021-11-25
  • 来源:上海论文网

艺术论文哪里有?笔者认为创新是艺术的生命所在,但创新并不是简单的题材与形式的变化。艺术创造的本质是对人类精神世界形象的构建。归根结底,一件艺术作品是否能使观者产生情感共鸣,感受到全新的审美意象,才是艺术创新的关键所在。艺术的发展总是离不开其所处自然与社会环境的变化影响。新的审美意象的生成与构建,不再依赖之前约定俗成的、具有符号化特征的图式,而是更多的返回对内心的触动,对自身精神世界的观照。


第一章 中国传统玉雕简述


1.1 玉雕的起源

中国传统玉雕起源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考古发现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中,有大量的玉石制做的工具。其中于海城仙人洞出土的 3 件砍斫器,是迄今为止出土最早的古玉器。这些工具是玉石雕刻器物最早的表现。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中国人的祖先逐渐发现了玉石与普通石材的不同,并将两者分开,普通石材继续承担生产工具的职责,而玉石却有了新的用途。

由于玉石质地细腻,温润,颜色美丽,硬度远大于普通石料,因此古人认为玉是被上天赋予灵性的石之精华,可以用来沟通天地鬼神。在距今约 8200-7400 年前的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文化遗址的墓葬中,出土了两块玉玦(图 1.1)。经考证,它们是由部族中的巫觋在祭祀活动中佩戴,借以沟通神灵的祭器。自此时起,中国人的祖先便开始对玉石进行专门的雕琢制作,“以玉事神”,开创了中国玉文化之先河。随着阶级的出现与社会制度的逐渐复杂化,玉除了用作祭祀,又衍生出了划分等级的功能。《礼记》中记载了古代统治阶级利用玉器象征等级高低的制度:“天子佩白玉而玄组绶,公侯佩山玄玉而朱组绶,大夫佩水苍玉而纯组绶,世子佩瑜玉而綦组绶。”[1]汉代的官制中,也明确规定只有皇帝才能够使用玉制玺印:“皇帝六玺,皆白玉螭虎钮……皇后之玺,文与帝同。皇后之玺,金螭虎钮。”[2]成为等级与权力的具象符号,使得玉石在君权大于神权的中国古代社会,开始具有更加宏大深远的象征意义。

图 1.1 兴隆洼玉玦 新石器时代

图 1.1 兴隆洼玉玦 新石器时代

....................................


第三章 传统玉雕向当代玉雕过渡


3.1 当代玉雕概念的界定

本文中所讨论的当代玉雕,并非泛指当今时代生产制作、设计加工的一切玉雕作品,而是在一定的范围内,使用玉雕艺术语言来表达的,能够反映当下时代旋律与艺术思潮的玉雕艺术作品。其具体应包括对传统玉石文化,玉雕工艺技巧的传承与发展、思辨与诠释、颠覆与创新,以及对当下时代元素的把握,通过玉石这种媒介表现人对自身存在的观照以及对社会现实的认识与反思。

最早的玉石制品,是远古人类使用坚硬的石头刻划而成,如硬度极高的黑曜石等。《诗经》中有:“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它山之石,可以为错。”[24]的记载。(注曰:错,砺石也)在打磨玉石的过程中,古人发现了解玉砂的作用,逐渐开始使用骨、木、兽皮、石片等工具带动解玉砂,进行玉石加工。

汉代随着铁制工具的普及,玉雕工具有了较大的发展。铁制砣具取代了夏商周时期使用的青铜砣具,使得之前无法完成的一些复杂造型开始出现,也标志着中国玉雕工艺技术的进一步成熟。

到了隋唐时期,随着家具的改革,玉雕工具也有了一次飞跃式的变化,高桌式玉雕机出现。这种玉雕机在明清时期被称作“水凳”。它的出现极大地解放了人力,使得独自进行玉雕制作成为可能。

...............................


第五章 玉雕作品的意象性研究对个人创作的指导


5.1 作品构思与资料搜集

我的毕业作品《山出云—幽人》是在对玉雕作品意象表达的学习研究的过程中完成的。在创作之初,基于自己对自然山水的兴趣,想要运用“人”与“山”两个元素进行创作表达。作品关注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探究人对于自身的认识以及身融自然的意境。因此我确定要创作以“人”和“山”为主要元素的作品,在作品中,人和山要有平等的交流与互动,人不是被动地融入自然中,而是以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度,与自然交流。人的动与山的静形成一种平衡,在静态的作品中感受到生命力的张力。

在创作的准备过程中,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与艺术作品,其中雕塑家霍波洋老师与玉雕艺术家邱启敬老师的作品对我的影响最大。

霍波洋老师以独到的方式阐释了人与山的关系,给我很大的触动。在他的作品中,(图 5.1)符号化的人与自然山石融合无间。作品有一种深沉寂寥的感觉,但是合成纸浆材质使得人与山都有了温度,因此作品给我的感受虽然孤独,却仍有淡淡的温暖。

图 5.1 亦山亦水 作者:霍波洋 材质:合成纸浆

图 5.1 亦山亦水 作者:霍波洋 材质:合成纸浆

..................................


5.2 材料的选择与形式的呈现

在确定了创作主题后,便是材料的选择与呈现方式的问题。我最初的构想,是用铜磨制出“人”的形象,以“金银错”的技法嵌入玉石材料的“山”中。以金属和玉石的质感形成对比,有一定的视觉冲击力。之后在小稿制作的过程中,发现金属材料的色彩与质感太强,两种材料的差异性过大,形成的对比过于强烈,无法形成和谐统一的审美意象。思虑再三,最后决定放弃材料与玉石的结合,改用单纯的玉石来表现。使用玉石本身不同的颜色来达到对比的效果。

在考察了几种常用玉石原料后,我选择独山玉作为创作材料。独山玉是我国独有的一种玉石,产于河南省南阳市。其最大的特点是玉石色彩丰富,有白、粉、蓝、墨绿等十几种颜色。以其为原料制作的玉器在色彩上极具表现力。我选用的两块独山玉都是墨绿与白两色。其中墨绿色深沉近乎黑色,也很符合我的创作构思。在创作时我运用传统玉雕中的“俏色”技艺,将黑色雕琢成人体,白色雕琢成山体。人体的黝黑与山体的洁白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也突破了传统观念中女子肌肤“洁白如玉”的定式。

作品在形式上,有些类似于传统玉雕中的“山子”(一种用于陈设的玉雕摆件)。传统玉雕山子作品构图复杂,内容丰富,有较强的叙事性,例如清代《大禹治水山子》,《会昌九老图玉山》等。在传统山子雕中,人并非是作品的主体,而是与山石、树木、建筑一道,共同构建完整的画面。这种表现手法与中国传统的园林艺术相似,着力于营造悠远的纵深,旷远的空间感。我的作品在呈现方式上参考了传统山子雕的形式,但是内容更加单纯,摒弃了作品的叙事性,注重营造一种寂寥幽远的氛围。作品由两件单独的玉雕构成,分别表现了一名女子面向山石的造型,只留给观者一个背影。两座山峰高低错落,相互映衬,人与山共同构建出一个富有形式感的视觉图像。

..................................


结论

玉器是古代社会道德与文化观念的载体,其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与工艺技巧映射出传统文化的脉络。而传统玉器生成的艺术意象,饱含中国传统文化厚重绵长的历史沉淀。对传统玉文化与制作工艺的分析与解读,为当代玉雕创作提供了极大的借鉴。而中国当代玉雕艺术在批判地继承古代文化与传统技法的同时,更关注当今时代人类的生存现状,将目光转向人类内在精神的挖掘与人性的关怀中,探索人类文明传承发展的道路。由此而生成的艺术意象,是对传统玉雕意象的拓展、深化、突破与颠覆。

创新是艺术的生命所在,但创新并不是简单的题材与形式的变化。艺术创造的本质是对人类精神世界形象的构建。归根结底,一件艺术作品是否能使观者产生情感共鸣,感受到全新的审美意象,才是艺术创新的关键所在。艺术的发展总是离不开其所处自然与社会环境的变化影响。新的审美意象的生成与构建,不再依赖之前约定俗成的、具有符号化特征的图式,而是更多的返回对内心的触动,对自身精神世界的观照。

在这样的一种形式下,作为年轻一代艺术创作者的我们,应该更加积极的投身于当代艺术的浪潮中,汲取多方面的营养,培养深厚的审美鉴赏能力与广阔的审美心胸。只有自身的审美素养达到一定的高度,才能够创造出更优秀的艺术作品,生成更具深意的审美意象,使玉雕这一古老的传统艺术重新焕发生机。

参考文献(略)

123
限时特价,全文150.00元,获取完整文章,请点击立即购买,付款后系统自动下载

也可输入商品号自助下载

下载

微信支付

查看订单详情

输入商品号下载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