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艺术论文,在创作题材上,徐景达不仅善于从中国传统文化故事中取材,而且也深入现实社会,从现代都市生活中挖掘题材,反映社会深层下的隐疾。在电影视听语言的运用上,丰富多样,具有创新意味的叙事结构运用,散点透视、画面构图、时空关系、镜头语言运用和角色造型,以及对角色音乐化和音乐音响化等视听艺术语言的灵活运用,彰显了徐景达在动画艺术创作中独特的“电影化”的艺术思维。作为一位漫画家出身的动画导演,徐景达对动画艺术创作的整体构思上,有着去繁就简和去巧求拙的特点。他以充满想象和匪夷所思的艺术思维,赋予动画作品漫画式的幽默滑稽与荒诞不经的趣味。同时,徐景达在动画艺术创作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能够对创作过程的各个环节做到全面把控。充分发扬艺术民主,认真听取他人意见,积极调动团队人员的创作热情。然而,对民族化故事题材的开拓和挖掘,中西兼有的艺术特点,以及对动画电影语言的运用,都只是徐景达动画作品对外部艺术表现形式的探索,其内在的精神实质则是对民族文化心理的深层剖析。
......
第一章绪论
论文拟对徐景达这样一位极具创新特色的动画导演展开研究,主要探究其动画作品中的创作理念和创作风格。具体从创作背景环境、对题材的选择、叙事结构、透视关系、镜头处理、时空关系、人物造型、画面构图及声音等视听语言角度方面出发,深入剖析徐景达导演制作的动画作品,探究其在动画艺术创作中独具一格的艺术风格。这不仅有助于我们对徐景达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理念做全面系统地梳理和学习,更能为当下中国动画在“民族化”创新发展的探索中所面临的挑战提供有力的帮助。对中国传统绘画的散点透视的运用和对西洋画艺术的借鉴,对电影语言的运用和独特的声音的使用等,这些都成就了徐景达动画艺术风格的突出特点。甚至,在徐景达后期创作的动画作品中开始出现了对“电影化”思维的初步探索。可惜的是,随着他的早逝,对这些动画创作艺术的进一步探索也被中断。
........
第二章徐景达动画作品及创作背景
2.1徐景达及其动画作品
徐景达在动画民族风格艺术创作探索中的不断创新的精神及独特的动画艺术风格,应被重新认识和继承。徐景达在当时复杂的环境背景下,凭借着有限的创作条件,创作出一系列令人拍案叫绝的动画作品。反观当下的动画行业,在如此优越的创作条件和社会环境下,创作出的动画作品却往往不尽人意。导致这一现状的原因又是怎么样的,这一点也应值得我们认真反思。对徐景达动画作品进行分析和研究,探索其独具特色的动画艺术创作风格和动画创作理念,这对研究中国动画的民族化创新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同时,徐景达在动画创作上丰富的经验、理论和实践对于当下中国动画的创新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2徐景达动画的创作背景
为了更加清楚、系统地了解和分析徐景达在不同时期所处的创作背景,以及它们对徐景达动画艺术创作和艺术风格形成的影响。我们将徐景达所处的中国动画发展的历史阶段进行梳理,分为1951—1966年、1966—1976年、1976—至今,三个不同历史阶段。20世纪20年代,我国早期动画电影在经济、文化中心上海诞生。自1922年,中国第一部带有广告本质意义的动画短片《舒正东华文打字机》,被中国动画先驱“万氏兄弟”成功拍摄完成。在1926年,他们又成功地制作出了《大闹画室》,该片是中国动画史上首部真正意义上的动画片。随后“万氏兄弟”又先后创作完成了我国第一部有声动画《骆驼献舞》(1935),亚洲第一、世界第四的动画长片《铁扇公主》(1941),影片问世之后,先后在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发行,在国际动画界引起了巨大反响,高度的肯定和赞誉,为中国动画能够自立于国际动画界奠定了基础,(如图2-12)。
第三章不断自我超越的动画艺术创作理念.........................................................................31
3.1对传统道德文化的秉持.................................................................................................31
3.2对萨格勒布动画艺术风格的借鉴.................................................................................33
3.3动画艺术创作的中西兼并.............................................................................................38
第四章对动画艺术创作题材的挖掘及拓展.........................................................................44
4.1解放思想的神话故事题材............................................................................................44
4.2奇思妙想的民间故事题材............................................................................................46
4.3富有哲理的现实故事题材............................................................................................49
第五章动画创作中“电影化”的艺术思维探索.................................................................53
5.1叙事结构的多样性........................................................................................................53
5.2灵活多变的视觉艺术表达............................................................................................60
.......
第六章对当下中国动画“民族化”创新发展的启示
6.1对民族文化心理的探索
影片一开始,三个和尚的内心世界是相互依存的,没有合作意识,没有进取精神,也没有创新精神,这与一个民族的慢性自杀如出一辙。在小和尚与长和尚两人一同抬水的桥段中,他们都想把水桶放到离对方近的位置,自己少出力。在无法满足自己的自私心理时,便生气扔下水桶离开。而等到三个和尚聚齐时,便不再有人去打水,直至水桶和水缸都变空,三人争抢观音前净瓶中的水,(如图6-1)。甚至,因蜡烛被老鼠咬断,燃起大火,他们仍然视而不见,继续摆出事不关己的态度。直到大火烧到小和尚的屁股上,才跳了起来去救火。这种精神里的麻木不仁,体现出社会的反常病态,即一种被特殊历史时期所造成的后遗症和被“大锅饭”所累的社会现象,一种一直附着于民族文化内的深层消极心理。混乱的社会秩序、病态的精神和道德的反常,使残留于中华民族内在的一些心理痼疾被迅速地蔓延起来。曾到农村“锻炼”过的徐景达,对这种社会现象的弊端有着深刻的认识。这也正是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下,人们最关心的问题,各种机关、单位都臃肿不堪,相互之间不断推诿,“踢皮球”、“打太极”,工作效率极差。
6.2去繁就简的导演构思
其次,在于影片细节的巧妙处理。在三个和尚依次登场的剧情段落中,对于细节处理上的差异。伴随着欢快的音乐节奏,小和尚才刚一登场,便有两只鸟儿跟着他上下飞舞,增添了欢跃的气氛。紧跟着,步伐轻快的他不小心被地上的小乌龟绊了一跤,然后又帮助它把身子翻过来,这些举动渲染出了小和尚的孩童玩心和善良天性。长和尚出现时,带着嬉戏的意味用一朵花,引开在挡在自己前面的蝴蝶。而胖和尚出场时,则是一路挥汗如雨,在烈日下身体逐渐变得通红,看见大河,一头扎进去,河面冒出阵阵水汽,身体降温恢复正常,放生了不小心钻进鞋子里的鱼。这些细节的安排和表现都具有深意,不仅增加了影片故事的情趣,而且也展现出了故事中没有坏人,三个和尚都本性善良。这也为三人日后能够同心戮力扑救火灾,重归于好、和平相处的大团圆的故事结局做好了铺垫,(如图6-4)。遵照常例,应该是“人少好吃饭,人多好办事”,但现在却陷入了“三个和尚没水吃”窘境。徐景达通过影片剖释了从古至今一直对中华民族产生羁绊的消极心理。同时,也可以认为这是对“改革”的一种呐喊。
........
结论与展望
徐景达动画作品以人性的角度出发,挖掘社会生活深层问题,探索人们内心,对人性哲理思索,抨击时弊,对社会问题进行批评与反思。徐景达在动画创作中对“民族化”的真知灼见,以及所取得的成就,不仅拓宽了动画“民族化”的创新道路,而且在艺术理念和创作思维上,对动画“中国学派”的创新发展有着积极地推动作用。遗憾的是,关于徐景达对动画的一系列奇思妙想的创意,以及对民族文化心理探索的创作理念也因他的过早离世而被迫终止。徐景达导演的动画艺术作品在技术手段上,也许无法与当时欧美动画电影大片相媲美。然而,无论何种优秀的艺术作品,其价值不仅只是停留在技术层面之上,更取决于它给观众带来的审美享受和生活思考。在这方面,徐景达远胜一筹。或许,就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习惯将英年早逝的徐景达称为“头脑发达的天才”。但我们也得必须承认,即使是在我们这个时代,徐景达也注定属于踽踽独行的“开拓者”。
参考文献(略)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