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艺术论文,通过对杜威的实用主义美学特征的分析,思考其主要美学特征的侧重点,针对不同美术专业程度的公众和不同美学价值的展品设置因人制宜的讲解方式,提升公众的审美能力。约翰·杜威实用主义美学的表现性的对象、主旨和形式以及各门艺术的共同主旨特征从作者的角度分析经验、情感、感知和创造等的审美过程,探究作者、作品与观赏者相互作用的关系,引导大众在面对一个艺术作品时要学会从感官的能量出发,带动经验与情感的相互作用,多思考、多观察,积累经验,为创作新的艺术作品创造可能性。然而,针对新石器时代先民生活的大背景,笔者建议展示一部分考古学家研究的真实主体对象,进而对比先民制作的彩陶纹饰,更能从感官上跨越时空将观者代入彩陶的文化时代,从感官协助观者提升审美体验。
.......
绪论
综上所述,此外,将同一作者不同时期的作品进行对比,帮助学生从时间的角度上欣赏作者的艺术风格,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各门艺术的共同主旨特征。我国博物馆美术实践的学者通过颜料、蔬菜、泥土等材料引导学生创作艺术品,思考由作品凸显出材料的意义,帮助学生体会到作者创作时的意识与情感,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主旨和形式特征。在博物馆美术教学中学者肯定艺术作品独一无二的特点,并依据作者生活经历与文化背景的介绍,分析其用色、用线等等的表达风格与类型特点,加深公众美术学习的印象,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表现性的对象特征。纵观我国的博物馆美术教育实践现状,虽然一定程度上呈现出杜威美学特征,但是缺少在历史文化的大基调下分析作者在作品的装饰性、表现性和空间组织的细化分析,较少根据学生在学习中的语言、动态等的表现,分析学生在学习中的感受。
.........
第一章博物馆美术实践中的杜威实用主义美学特征
第一节解读表现性的对象特征
表现性的对象特征主要论证艺术品在表现什么、如何表现以及如何审美,在博物馆的美术教育实践中讲解员可以首先请观者观察某个具备美学特点的作品局部,分析作者的处理手法是源于其对主体事物的喜爱,作者着重刻画出的肌理、线条、色彩或者布局融入其个性化的兴趣偏好。其次,请观者根据讲解员的历史背景介绍,结合先天感知能力或后天美学经验,以准备就绪的心态观察、联想和思考作者在创作时融入了什么样的情感表现作品?观者需要在思考中联系的生活实际,与作者产生了什么样的情感共鸣?观者一起讨论作品的表现性与作者的情感轨迹,分析作者如此表现的意义是什么?最后,讲解员需要引导公众在思考与分享中对作品逐渐产生敏锐的感知力,形成理性与感性合作并行的审美过程。
第二节解读主旨和形式特征
主旨和形式特征旨在分析人的感官行为,说明艺术品质料、主旨和形式的关系,解释艺术品的美。讲解员在介绍艺术品时结合作者的生活大环境介绍质料的取材与制作,根据质料分析作者的表达形式与意义。讲解员请公众观察作品,猜测与分析作者在生活中对主体物的深入观察是出于经验和情感,进而伴随经验产生了敏锐的感官能力,帮助观众在体会作者对作品选材、创作、设计和立意的审美过程中实现审美学习。此外,讲解员要根据作者对颜色、空间和线条等装饰的把握,同公众探究装饰背后要表现的意义是什么,装饰性与表现性相互渗透、互为表里方成就美的艺术品。教育员应着重向公众分析空间的团块和容量的配比,简单介绍空间的比例的知识,并针对同一时期的相似展品做对比,帮助公众根据历史背景了解同一时期不同作品配色、线条、纹理和空间等特点的变化。根据展品上的纹饰印证王仁湘先生的讲解内容,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思考先民在新石器时代中的生存环境,感悟先民在制作夸张纹饰或为喜爱或为自保的创作目的,表明作者选择夸张局部的手法表现主体物
第三章长沙市博物馆美术教育实践中的美学特征分析....................22
第一节“生命树”剪纸体验活动中表现性的对象特征.........................22
第二节“太平有象”导赏活动中主旨和形式特征探析.........................28
第三节“彩耀中华”导赏活动中各门艺术的共同主旨特征探析.........35
第四章长沙市博物馆美术实践中呈现杜威美学特征的启示与思考................42
第一节长沙市博物馆美术教育实践体现杜威美学特征的启示........42
第二节长沙市博物馆美术教育实践对美学特征应用的思考............45
结语............................................................................................................48
......
第四章长沙市博物馆美术实践中呈现杜威美学特征的启示与思考
第一节长沙市博物馆美术教育实践体现杜威美学特征的启示
表现性的对象特征帮助大众了解如何从选择质料,依据界定的参考框架表达质料,如何通过经验与情感的反应创造个性化的艺术品,如何实现审美的准备与反应。王仁湘先生的讲座中体现表现性的对象特征,针对彩陶纹饰分析先民会重点描绘动物的某一个特定的部位,这种特殊强调的表现手法能够帮助公众理解艺术的表现形式,公众也有机会在讲座结束后进入展厅,带着寻找夸张纹饰的目的观察彩陶,是基于对生活环境中某个对象的主观选择,以及先民对主题对象的个性化处理。讲座的美术教学形式帮助公众在博物馆的展厅中实现温故知新的学习体验,在展厅中的观察能够激发观者在聆听讲解时某个特别被主讲者强调的兴趣点,使得观者能够自己结合历史、文化背景佐证主讲者的讲解内容,在观察中亲身感悟作者起初观察、产生情感、生成经验和实现创作的过程,帮助观者在体悟作者将原始质料,通过抽象的感官体验变成真实的艺术品的经过中,学习先民获取审美经验的过程,也是观者审美提升的过程。
第二节长沙市博物馆美术教育实践对美学特征应用的思考
工作人员在讲解艺术品时离不开对文化背景的介绍,开展美术教育活动要学会关注受众的审美需求,教育员在讲解时引导观众个人情感的表达,导赏侧重于引导公众对作品细致的观察,帮助公众联系经验展开深度分析,探析作者的情感与经验,旨在激发观者联系生活经验和情感,以客观的角度理解作者的表达含义,也帮助观众在聆听导赏的过程中创造一个关于主体新的经验。长沙市博物馆的美术教育实践应用杜威美学特征应针对不同专业层次的受众和不同形式的展品,开展不同模式的教学。当面对不太了解美术的公众或具有较少美学价值的展品时,博物馆的讲解方式可采用各门艺术的共同主旨特征中艺术品是从属于宇宙的整体、每件艺术品都有特定的媒介和每件艺术品共有时间和空间的理论要点,让大众得到入门级的美术审美体验。教育员可引导大众观察点、线、面、用色和空间等方面,从现象中分析作者如此处理作品的经验、情感和表达意义。
........
结语
长沙市博物馆设置不同类型的美术教育实践,丰富博物馆美术教育教学的审美形式,审美教育仍是博物馆美术教育工作要完善的首要任务。因本人研究水平局限,本文存在诸多不足,如存在未将美学特征理论尝试实践在新的博物馆美术实践中,缺少对于美学特征的把握与运用等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化研究,予以完善。期望本文能够为探索实用主义美学在博物馆美术教育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一份参考,为提升长沙市博物馆美术教育工作做出努力。本文以长沙市博物馆的美术教育实践作为研究对象,探究杜威实用主义美学中各门艺术的共同主旨、表现性的对象以及主旨和形式特征在其美术实践教学中的呈现。通过对长沙市博物馆美术教育实践中的美学特征研究,探究艺术家对主体对象的观察、情感、经验与行为的完整创作思路对博物馆美术教学的辅助意义,思考博物馆教育者如何优化公众观察美、感受美、体验美和创作美的审美过程。
参考文献(略)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