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艺术论文,随着艺术与科学的关系愈发紧密,艺术的研究已不单单停留在理论与方法之上,艺术与科学的实践成果收获颇丰。一方面科学带给人类创造艺术的革命性;另一方面艺术终究属于“人”的艺术,科学的介入能否使人的“类本性”继续存在,如何才能更好地协调人、艺术与科学三方面的关系,诸多问题有待学者们继续保有热忱与探索之心。中西、文理与古今治学的沟通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艺术科学化打开了一条门径,艺术与科学的交融不绝如缕。这一时期处在中国“贞下起元”之际,内忧外患,文化更迭,亦是知识分子跨越艺术与科学之间的界限,旨在臻于至善、汇通之境。这一时期是历史上规模较大的东西方古今学术建立、融合与创新的时间关键点,各学科学术方法的开拓,艺术与各学科科学方法的渗透,可谓是“于斯为盛”。民国“科玄论战”视域下的艺术科学化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
绪论
问题伴随着研究接踵而来。民国“科玄论战”与艺术科学化的联系、“科玄论战”又是如何建构艺术科学化等相关问题,这些都需要着重考量。在这一过程之中,艺术与其它学科的互融是润滑剂,基础的实用艺术和广泛的社会民众教育是实施的基础,它的目的是重建新一代人的知识结构与价值理念。民国时期,新兴知识分子积极地提倡艺术科学化的建构,因此,对于爬梳民国“科玄论战”中的艺术科学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现实意义方面来看,自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民国“科玄论战”再次得到了关注,这和“传统与现代文化热”有着紧密的联系。作为意识形态的体现,艺术深受其影响。这对于展望未来有着积极的作用。民国“科玄论战”到今将近一个世纪,面对全球化日益加深的时代变革,炎黄子孙急需建立起本民族的人文体系,符合现代化发展需要的文化系统。在研究方法上,主要呈现出以下几点,其一,文章采用历史文献法,针对研究的民国时期及范畴结合这一时期的历史资料,力图全面认识相关史料;其二,艺术社会学贯穿文章始末,论文着眼于民国与当代“艺术科学化”的社会背景,并且借助民国特有的政治文化背景进行分析,从而达到观点的说服力。知识分子开始通过“科学”启蒙世人,从而染指精神层面。
......
第一章民国“科玄论战”与艺术科学化的发轫
一、民国“科玄论战”的生发
总的来说,民国“科玄论战”的生发经历“破”的过程。这一时期西学东渐所带来的“科学”破除了传统哲学的束缚,使得国民在“集体无意识”的盲从中,找到了可以信仰的精神支柱。对于科学所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当时的国内产生了“蝴蝶效应”,在触及到观念的同时,艺术领域亦在悄然发生着变革,它破除了“摹古为尊”的观念,且大胆地吸收科学方法。然而随着外部环境的恶化以及内部新儒家思想的“复兴”,科学遭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这也直接导致“科玄论战”的爆发。民国“科玄论战”生发的核心是中国自古讲求自为调和持中的精神与近现代中国变革发展之间的矛盾。从发生学的视角来看,“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对立统一产生该论战,既是没有该论战的出现,亦会有类似论战的降临,随着“科玄论战”的发生,论战与艺术之间的耦合水到渠成。伴随着殖民输入与西学东渐的因素,西方引以为豪的“科学”,在中华大地播撒开来,这导致传统儒释思想出现“门庭冷落,收拾不住”的窘境,且极大地动摇了国民信仰的归属之地。
二、艺术科学化的孕育
作为“科玄论战”的发起者——张君劢,他积极探索新儒家文化与中国艺术精神的同时,也接触到康德的美学。传统儒家的道德观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体悟,而康德的道德是以社会客观公例为基础,形成大众的行为。张君劢吸取康德的道德观弥补传统儒学中的不足。梁漱溟认为“现量”是客体的感性阶段,即“感觉”,这与艺术创作的感性体验有着契合,艺术家通过各种感觉储藏创作的素材。他举例:我之所以能感觉到白布是“白”的,这是由于神经的刺激。比量是客体的理性阶段,它是创作者心中的物化,即艺术品的生成。艺术创作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在此期间,从收集素材到构思再到创作皆体现出艺术创作者的心血,因此,在科学方法上应该关注创作者的思想。由于此时科学所呈现出来的繁荣景象,时人忽视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普遍事实,一旦时人开始理解主观的普遍性,理解自然科学亦需要主观性介入,那么科学与人文则上升到“美美与共”的态势。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建立,学界已有普遍的共识,二十世纪初期,艺术学从国外植入到我国,然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才被我国学术界所开始关注。学科的设立,则延续到九十年代中期才加以达成。
第三章民国艺术科学化的价值形态..................................................................................37
一、求真价值形态..............................................................................................................37
二、启蒙价值形态..............................................................................................................39
三、救世价值形态..............................................................................................................42
第四章民国“科玄论战”艺术科学化的评价及当代启示..............................................45
一、民国“科玄论战”艺术科学化的评价......................................................................45
二、艺术科学化的当代启示..............................................................................................48
结论......................................................................................................................................53
......
第四章民国“科玄论战”艺术科学化的评价及当代启示
一、民国“科玄论战”艺术科学化的评价
艺术与其它学科的关系处于模棱两可的状态。究其原因无外乎两方面:其一,艺术与艺术学本身处在复杂环境之中,这也造成它们受影响范围的广泛;其二,其它学科介入艺术。遗憾的是艺术与其它学科的关系处于模棱两可的现象,并未引起论战者过多关注与解释。由于双发紧盯舆论阵地,话语权之争剑拔弩张,这导致各方家分身乏术与力不从心。在论战过程中,论战者唐钺、张君劢和林宰平等学人,通过心理学、社会学,进化论等学科来分析艺术的相关问题,虽然出现这些现象,但艺术与其它学科之间的关系和构建现代的艺术学均未有效的解决。在以往的艺术思想范畴中,知识分子会带有艺术学知识的主观性大于客观性的认识,其客观性很难成立。究其原因,艺术所处在复杂性社会之中,而科学仅仅是针对简单的艺术个案研究作出分析,零敲碎打的程度尤为明显;另一方面,传统中国观念中暗含主客观对立的误解。黄贤春指出:“艺术虽需要人的主体性强介入,但这并不等于说,艺术不能成为科学考察的对象。”正是由于艺术能够成为科学的考察对象,所以才会产生出其它学科对艺术进行分析的现象,这一时期交叉性学科与艺术的互动开始显现,而起始阶段总会带有不确定的因素。
二、艺术科学化的当代启示
艺术科学化对当代的启示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中国艺术学史的发掘与建构;其次,艺术学与其它学科之间的交融日益密切,当代艺术学复杂性研究的核心是艺术学复杂性认知的介入。中国艺术学史的发掘与建构是当代艺术学不可回避的话题。学术研究向学科探索的跨域是一门学科建构与发展的使命,反映出该学科的深度与广度,从而升华本学科的自省认知和自觉意识。这样建立在西方话语下的学科通史是“易倒”的大厦,甚者直接“一劳永逸”的把这种学科史单纯地理解为有了“自家”的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历史,这样的认识是极其不负责任且有悖于学科发展的基础规律。笔者不禁要问:“难道中国艺术学学科确定之前的艺术理论探究行为是从‘石头缝里自己蹦出来的’吗?艺术学移入中国之前的范畴不属于艺术学学科的组成部分吗?”就拿艺术史名称而言,原始社会并没有这样的概念,然学术界已经贯通历史并加以编纂。上述一系列问题的显现,反映出我国艺术学理论学科初始文献资料的建立较毗邻学科有着极大的滞后性。
........
结论
民国“科玄论战”下的艺术科学化作用于艺术学科,继而透视出艺术与艺术学科的复杂性。因此,对于涉足艺术学领域抱有极简思想与通过某一特定属性概之都是不恰当的。学者们虽然在关于艺术某一方面做出论断,凸显其特性,然而这并不能认为艺术某方面的唯一性,亦不能涵盖它仅在艺术中存在。科学的引入不仅在“形而下”层面收效显著,亦在“形而上”方面有所作为。面对科学的步步紧逼,传统思想开始积极地展开“自救”,科学与玄学之间的矛盾在所难免。民国“科玄论战”的生发经历了由“破”到“立”的过程,打破了国人“集体无意识”观念,使得改造新民的科学主义与重塑旧有的传统价值呈现出互为掎角之势,信仰科学与重构传统交相辉映。艺术领域皆受此波及,艺术与科学的耦合悄然发生。在科学的指导下,艺术被贴上“器”与“道”的标签,这一过程亦是“立”的表现。艺术科学化担负着“立人”与解放“个性”的历史使命,因此,该论战下的艺术科学化建构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略)
参考文献(略)